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失谐”的剖析

时间:2022-10-17 12:12:14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失谐”的剖析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绩效工资的实行,使教师的岗位压力和职业竞争增加。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管理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几种“心理失谐”作一剖析。主要包括:依赖传统模式的保守心理、失去个性的从众心理、盲目模仿的投机心理、缺少反思的惰性心理以及没有合作意识的功利心理等。

关键词:教育管理;和谐社会;构建;教师;心理问题

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而教师的心理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教育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些教师表现出了不和谐的心理状态,笔者把其称之为“教师心理失谐”。 教师的心理不和谐是周围事物或他人与自我关系在内心非合理的反映,它是一种以心理不适甚至冲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妒嫉、冷漠、悲观、逆反、焦虑、浮躁等现象都是心理不和谐的典型表现。这种“心理失谐”是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相悖的,对新课程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已到了必须克服和矫治的程度,否则,会危及和谐教育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认为,当前教师的“心理失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的保守心理

新课程改革已推行了近十年,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或者说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根本改变。在该状况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与方法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与方法。造成新课程改革目前尴尬境地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层面上的“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的保守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从教多年,教材已烂熟于心,没有必要再去搞什么新花样,老方法轻车熟路不费力气,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心理定势,从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产生了抵制。

二、失去个性的从众心理

新课程倡导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尊重与发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有效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前提就是需要教师有个性。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缺少的就是个性。一个年轻教师刚刚走上讲台时,对教育充满憧憬,想干出一番成绩出来。但是,时间一久,看看周围的同事,无论水平高低,教龄长短,其授课方式都是大同小异,于是不由自主地向众人看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个性逐渐退化,最终又成为传统“大家庭”中的一员,重新成为没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书匠”。

三、盲目模仿的投机心理

笔者从新课程推行到今,听了上百节各种性质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并参与了相关的评课活动。有一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笔者发现各种课的设计竟然非常雷同,一般都包括8个环节,那就是:第一步,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小品,歌曲,新闻会等形式来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二步,划分小组,把全班的同学划分成5~6个小组,把课桌按照划分的小组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同学围成一圈。第三步,引出话题(假设问题),根据创设的情境,引出本课要讲述的问题,或者假设与本课相反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第四步,探究与发现。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假设的问题,学生看书或找相关资料。第五步,小组讨论,汇报。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看书或寻找资料的过程中的看法或思考,成员之间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推出代表汇报。第六步,得出结论。教师找学生根据各个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先由学生总结,后由教师补充、总结。第七步,迁移提高。这一步根据得出的结论,教师分发一段课外材料或投影出相关材料,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已学的知识,加强巩固。第八步,教师总结。教师对这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赏识和表扬。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确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动手,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的广大教师切不可滥用,陷入一味的模仿,把其奉为“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本身就违背了新课改探究创新的理念,而且,不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模仿,其结果也未必有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有不少教师有投机的思想,自己不认真研究新课程精神,不动脑筋设计教育教学的过程,陷入了盲目模仿的迷途,片面地追求形似,而不注重神似。最终使一些教师为了在公开课,示范课上获得好评,保证不发生失误,产生了投机心理,于是就采取了这种固有的成型的模式。

四、缺少反思的惰性心理

新课程的理念是: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以叙事的方式记录自己教学的得失,找到成功的闪光点与不足问题的症结。一些教师总是认为“只要讲课功夫到家”,就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没必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并且借口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反思,认为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是不务正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反思:写教学日记,记录自己教学的长进,抒发自己对科学的人文情怀;写教学案例,(上接第150页)欣赏自己教学的精彩影子,增强自己的教学自信;可以记录困惑,带着问题听名师教学,写出感悟,留下自己认知成长的足迹。

五、没有合作意识的功利心理

新课程的本质是交往、对话、互动和分享,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观察、倾听、发现、尊重、欣赏、共享、助人、交流、交往,合作学习是对个人有限性的弥补和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如参与其中,则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不少教师害怕吃苦、害怕挫折、害怕失败,因而对组织合作学习望而生畏。于是,在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回归到单纯提高分数的“满堂灌”和“一言堂”等陋习,以达到提高分数的功利思想,根本不顾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教师要去掉功利思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组织合作学习,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营造合作情景,把握合作良机,带着问题参与合作过程,倾听不同声音,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将合作不断引向深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目标。

以上5种新课改背景下的“心理失谐”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问题,它严重淡化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压抑了教师的进取精神,泯灭了教师的创造火花,制约了新课改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教育中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教育,怎么建设和谐教育,必然涉及到“教师心理和谐”的问题。教师自身和谐心理的构建不但事关个体心理健康,而且关系到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心理基础。和谐社会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教师的和谐心理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内在价值的诉求。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亲和力、向心力,相反,不和谐的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师必须矫治不和谐的心理,养成健康和谐的身心。

【参考文献】

[1] 苗立峰.以和谐为本构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J].教育探索,2006(4):2.

[2] 史艳红,巩建华.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J].社会科学论坛.1999(6):98-101.

[3] 朱小蔓.谈和谐教育.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1):5-7.

【作者简介】金岳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教育管理硕士。

上一篇:激发小组合作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