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17 03:07:43

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在港口工程中, 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是确保港口工程质量的关键。文章主要是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浇筑等多方面对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做了分析。

关键词:港口工程 混凝土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655 文献标识码: A

一、港口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品种的选择

水泥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混凝土的配制中,当不考虑参合料时应优先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热,当掺参合料时应优先考虑普通硅酸盐水泥,在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同时还要兼顾其耐久性。

2、粗细骨料的选择

混凝土骨料的体积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0%,骨料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砂、石的含泥量、粗骨料中针片状含量、砂的筛分析、石子的颗粒级配,都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用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应严格控制含泥量,有害杂质含量,一般使用连续机配的石子,Ⅱ区的中砂等。

3、混凝土搅拌使用水

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实体的质量,水中的有害杂志不仅能对混凝土中的钢筋造成锈蚀,同时还将影响混凝土的正常硬化等,因此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控制有害杂志含量,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混凝土搅拌用水应采用自来水。

4、掺合料的选择

矿物活性掺合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矿物掺合料是调整混凝土性能、配制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不可缺少的组成材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降低水化热。既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又节约了水泥,从而满足了其技术经济性要求。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粉等。

5、外加剂的选择

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缓凝剂、减水剂、泵送剂、引气剂等,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不同,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如果不减少水的用量,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当减少水而不减水泥的情况下,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如果减少水的同时适量减少水泥的用量,能节约水泥用量。同时,混凝土耐久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但正确合理的使用外加剂是非常重要的,如使用不当,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材料情况和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参照有关技术资料,通过试验选取外加剂品种,确定外加剂的参量和使用方法。

二、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 处在动态的失控状态, 受到人员素质、运输机械、交通情况、道路状况、气候条件及外部干扰等影响。因此, 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除加强驾驶员的责任心, 还要建立混凝土的收发制度, 每辆车出厂时要出具有收料单位、工程名称、地址、坍落度、混凝土标号、出厂时间和数量的发料单: 运抵现场后施工单位要派专人严格进行验收, 检查发料单内容, 防止混凝土运输车辆误送, 或超过初凝时间到达工地, 验收人员填写到达工地时间并在签字验收前, 目测混凝土有无异常, 并作坍落度检验, 以保证到场混凝土不出现离析、分层现象。如果发生离析、分层现象, 需找出原因, 并进行二次拌和。为防止预拌混凝土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严禁随意加水。

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前,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的连续性,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的特点、位置、现场环境条件等,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在浇筑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较低。浇筑方案应根据结构类型、整体性要求,混凝土供应等情况进行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法进行浇筑。

1、混凝土输送前必须用相同级配的水泥砂浆输送管,用的水泥砂浆应分散处置, 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抽测其坍落度,按施工工艺要求控制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 对现场抽查坍落度大于要求上限值的预拌混凝土,应坚决退回。为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凝土厂家应在现场安排管理人员,以便处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把工程进展情况、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情况向厂里反馈,确保混凝土的正常输送。

2、为保证泵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施工单位除要加强现场指挥、协商和联络外,还要安排机械修理人员现场值班,一旦出现机械故障能及时排除。混凝土一定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振捣, 振捣方式宜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以表面出现浮浆、平整和不再沉陷为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因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较大,石子粒径偏小,泵送速度快,张力和冲击力较大,易发生模板胀模或漏浆。所以要求加强模板支撑的牢固和严密措施,浇筑过程中派专人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和加固补救。

3、由于泵送混凝土管道在操作和水平移动中,操作人员往往踩乱钢筋,因此,钢筋工要对混凝土浇筑面的钢筋及时加固、矫正,并在施工人员走动的钢筋上最好事先铺上木板。预拌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应保持连续,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如运输中断、机器故障等) 造成泵送中断, 混凝土浇筑现场应立即采取措施:混凝土泵每隔 4~ 5min 开泵一次,每次正反泵各推动两个冲程,料斗内搅拌器也应搅拌 3~ 4 转,使混凝土处于流塑性状态,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离析或凝结: 同时做好混凝土浇筑现场临时施工缝的合理留设:如果在高温季节施工,为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泵的受料斗和输送管宜用湿麻袋或草包覆盖,并经常浇水降温。

2、混凝土振捣及养护

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预防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与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防止因混凝土自由沉落而产生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自身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保温和保湿法两种,一般普通硅酸盐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搅拌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21d。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进行试验算,制定相对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混凝土温度控指标应满足以下规定:混凝土在入模温控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应大于50℃;混凝土的里表温差不应大于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应大于2℃/d;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搅拌混凝土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适当加入缓凝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如降低搅拌用水温度;粗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在阳光下暴晒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提前在混凝土的内部预埋冷却循环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水化热温度;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掺适量的微膨胀剂,使混凝土能够得到收缩补偿,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整体尺寸较大时,应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同时有利于散发热量,快速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结合结构实体的类型,如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应配置用来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避免因收缩使混南宁图表面开裂;混凝土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收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结语

混凝土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对于预防混凝土的裂缝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和裂缝问题,运用混凝土土建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从而更好地保障土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 王建成.论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9(30)

[2]杨和礼. 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D].武汉大学,2004.

[3]郑茂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2,(3):127-128.

上一篇:关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管理 下一篇:关于测绘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