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

时间:2022-10-26 12:26:07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

【摘 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时,由于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路面开裂、桥头错台等问题,本文从软土的工程特性出发,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基础承载力。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软土地基的处理,对道路的正常运营和良好路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行车速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因此,进行软土路基的施工,应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案,并依据效益高、投资少、经济可靠的指导原则进行路基的软土处理和施工。

1 软土的工程特点

(1)不均匀性:由于软土在沉积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多具有微层理构造,在软土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砂层、粉土等,虽然这些夹层有利于软土的沉降固结,但粉土和砂土的沉降量要比软土沉降量小,会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性沉降。

(2)触变形:由于软土抗剪强度较低,在受到振动或扰动后,其土体结构将被破坏,强度大幅降低,易产生地基的侧向滑动、沉降和基础下土体的挤出等现象。

(3)高压缩性:软土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较大,一般为0.7~1.5MPa-1,最高可达3.5MPa-1,该类土在建筑荷载长期作用下有如下特征:建筑物沉降量较大而不均匀、沉降稳定历时较长。

(4)低透水性:软土的含水量虽然较高(一般在50~70%,最大超过200%),但其透水性较差,特别是垂直向透水性更差,垂直向渗透系数一般在i×(10-6~10-8)cm/s之间,对地基固结排水不利,如采用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其处理时间较长,且预压荷载应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若加载较快,软土将出现失稳和剪切破坏。

2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软土地基的变形破坏是软土最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软土的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也很低,长期强度更低,往往导致地基丧失强度而发生挤出破坏;软土压缩性很高,沉降变形量大,常出现由于地基下沉引起基础变形或开裂,甚至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破坏;软土的含水量大,多接近或超过其液限而成为软塑或流塑状态,且因其固结排水不畅,地基的强度增长缓慢,沉降的延续时间很长,影响工程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软土的成分和结构复杂,平面分布及垂直分布往往不均匀,易使建设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3 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3.1 减小路堤荷载

(1)减小地基的荷载密度;

(2)减少沉降量和效压力对软土地基的荷载;

(3)在满足公路设计要求的基础之上,降低公路的路堤标高,减少路基的规模,从而达到减少路基固定载荷的目的;

(4)路堤填筑材料可选用轻质材料,从而减轻路堤的自重,减小软土的沉降,使土体抗剪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如选择EPS超轻质填料、粉煤灰进行路堤的填筑,可以减小路基的固定载荷,实现土地和施工成本的节约。

3.2 工后修补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严格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做好对公路软土地基的工后修补工作,使其在满足地基稳定性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完善。施工完成后进行路基路面的修补,调整不均匀的沉降,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确保公路质量。

3.3 施工方法

(1)挖排水沟、平整施工场地。沿路基在路基坡脚进行水沟的排挖,可以使铺砂层的厚度得到均匀一致的效果,且便于施工,也不易受到泥水污染的危害。首先,沿路基纵向排挖水沟,再沿路基横向排挖水沟,当有效地排除地表水之后,要对横向排水沟进行回填,只保留纵向排水沟。这样,在之后的固结排水中,就可以畅通地排除积水量。对于路基内的积坑,也要回填和整平。

(2)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在对塑料排水板施工时,必定要保证塑料排水板位置的准确,因而要在路基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标志桩的布置,在依据标志桩的指示,在正确的位置上使插板机就位,并开始插板的施工。施工时就对插板深度进行控制。

(3)换填片石施工。此施工方法效果最好,由于完全挖开处理,不会留有隐蔽危害,但是费用也较大,因此一般换填至超过地下水位30cm即可采用回填素土的方法,所回填的素土应满足CBR8%,低液限,如果有条件设置渗沟、盲沟的话,对于路基的稳定会大有好处。

(4)粉喷桩施工。对于较深的软基,挖出换填的话,工程量太大,可以考虑采用粉喷桩。粉喷桩主要是以粉体物质作用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经过理化作用生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合柱体,以带动整个路堤产生足够的强度。

(5)抛石挤淤施工。此法用于存在多处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这些地方,软土层位于水下,更换土壤较为困难,或者基底直接落在含水量极高的淤泥中,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现为稠度远超过液限、透水性差、天然含水量较大、压缩性高,且这些地方大多为高填方路堤,若对软基不加任何处治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造成公路不能正常使用。抛石挤淤就是向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抛石挤淤时,由于各处沉降不一致,从而在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则会产生不利的不均匀沉降,因而必须注意垫层铺筑后的压实,以使淤泥挤出,减少这种不利影响。

4 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针对地基存在的硬化、侵蚀、离析等问题,施工单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1 合理确定配合比

试验工程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软土地基的强度、稳定性等,确定合理的掺料配合比,避免地基鼓胀、裂缝、坑陷等问题。

4.2 高效的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

施工单位应该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及时将地基的水引出,促进地基排水固结的加快。同时,利用加压系统对土体施加荷载,提前完成沉降固结。比如,在地基土中设置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垫层,以缩短排水距离、改变地基排水边界条件、加快排水速度,然后进行加载,提高固结速度。

4.3 沉降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现象频繁发生,破坏了路面结构稳定。施工单位应该采取新的技术方案从不同的方面处理沉降现象。目前,处理沉降的常用技术有石灰技术、管桩技术、铺垫技术、填补技术等,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环境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

(1)石灰技术。作业人员运用该技术时要按照标准流程操作,采用人工或机械将软土清除,填放生石灰(达坑深度的1/3),进行回填碾压。生石灰具有吸湿性,可以加强软土地基层面的密实度,增强抗裂、抗震性能;

(2)管桩技术。对于软土厚度较大的区域,为了避免填土高度太大可以选用这种技术。该技术需要结合预应力管桩方法,操作时,要按照桥梁工程的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此外,要选择与软土地基相适应的管桩结构;

(3)铺垫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个砂层处理过渡段的软基,还可以提高路基的排水性能。

填土施工时,软土路基的负荷会逐渐变大,路基内材料由于荷载的压力,材料紧密性加强,显著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强度;

(4)养护技术。科学的养护方案有助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发展,促进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施工项目组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参与养护工作,确保养护环节中的操作符合相关规范,保证工程质量。

5 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道路工程时,必须从地基、建筑、结构、施工、使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军霞.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病害处治[J].交通世界,2011(17).

[2]周志益.刍议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上一篇:钢结构住宅及预制墙板的安装施工 下一篇: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相关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