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03 09:24:02

概述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措施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 提高到 2011 年的 50. 2% ,城市用水从 1985 年的 15% 增加到 2011 年的 41%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对于水的需求大大增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部门以启发。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困境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不管是人类的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水。联合国不断强调大城市水资源是世界水资源问题的重点,并且管理则是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水利部提出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城市水问题,明确提出做好城市水利工作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水资源的管理研究对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和油一样是工业的血液,在工业生产中是用作传递热量的介质或工艺过程中的溶剂、洗涤剂、吸收剂、萃取剂,也是直接作为生产原料或反应物质的反应介质,几乎每一个工业生产部门都离不开水。水是净化城市环境的源泉,一定面积的水体能够影响小气候,如湿润空气、调节气温,而贯穿城区的河道又是一条天然的通风走廊,能促进空气流通、扩散城市热能、粉尘。营造水环境景观,恢复优美的河湖生态环境,蓄上清水,形成新水面,将水体污染治理同沿岸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将水体周边环境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闲的场所,这些都是广大市民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共同心声。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用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大量超采,河流湖泊面积缩小、功能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缺水将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将水资源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并且在供给与需求方便做了详细的研究,从长远来看,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水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是城市生活和建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二、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

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24亿,其中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约占径流总量的30%。与其它各国相比,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约占世界径流总量的5.8%,平均径流深为284mm, 我国用7%的世界耕地面积,6%的淡水资源量,养活着世界上20%的人口。所以说,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短缺。

(1)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制约经济发展。水利部长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46.5%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0.6%的河流属于严重污染,水质已超过V类,水体功能退化,丧失使用价值。而根据对全国城市水域的调查,约有90%以上的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污染较严重的是太湖、淮河、黄河流域,污染面积可达70%,其次是海河、松辽流域,污染面积也可达到60%。水体污染影响城市饮水源致使全国约25%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河流湖泊面积缩小、功能退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及人均饮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河道天然径流减少,河流枯_、湖泊萎缩情况在北方缺水地区尤为严重,水文条件改变较大,调洪、泄洪功能退化、洪漠灾害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和风景资源。

(3)地下水大量超采。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严重,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用水量的需求,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还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 海水入侵等。

(4)水土流失面积量大。我国全国每年流失的水土面积约为36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8%,而水力侵烛又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侵蚀面积达197万公顷。每年因为水土流失导致的流失土壤约为50多亿吨,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km2,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导致土地利用价值和承载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流失的氮、磷、钟每年就达到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吨,1/4积在下游河床,造成河道游塞,河床坡降变缓,成为有名的地上河,而泥沙中带有的氮、是造成江河湖库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城市水资源管理困境的解决措施

第一,治理污水,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污水回用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手段,城市生活污水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后,工业上可以作为间接冷却用水和工艺低质用水,城市生活中可用于市政(绿化、景观、消防等)和杂用水(冲洗汽车、建筑施工、冲洗厕所水等)。此外,我国在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雨水蓄用、人工降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二,城市在水资源利用上仍需以节水为重点,兼顾污染防治。在工业上,进行工艺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尽可能采用节水型或不用水的生产新工艺;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城市生活中,及时更新漏水的地下管道,降低管道漏失率;将城市的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保证自来水水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第三,城市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市场机制,对水资源实行经济补偿与限量使用。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价格太低,难以达到调节作用。据推算,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 0.1%~0.3%,占消费支出的 0.23%,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水平。水资源的过度低价难以有效地约束用水单位和个人,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建议减少城市的取水总量,使其低于全市的总有效径流;对污染水质的行为实行以污染损害费用为标准的收费,刺激排污控制。建立水资源市场机制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制定和执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制定目标明确的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施计划和投资方案。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制约条件下,实行最适度的水资源分配。采取征收水费以及其他经济措施,以推广合理用水行为。这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体措施和实施措施的功能和义务。保护和养护潜在的水资源,开发新的和可替代的供水水源,推动节约用水,对水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管理。这些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也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支撑条件。

第五,加紧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在现有的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积极利用当前的技术成果,寻找新的水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新的水资源包括经过处理的雨水、废水、海水等等。就象现在我国对于雨水的利用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如果能够对于雨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那么将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也将解决很大一部分用水问题。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基于实际,结合城市用水现状来确定用水方式以及水资源的开发方法。利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对水资源的管理进行决策,使水资源的开发有理有据,节约和利用并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达成充分共识。

结语:水资源管理是城市水务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以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并达到水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水平,解决水资源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必须对现有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它需要我们所有水利工作者齐心协力的努力,不要让后代的泪水成为地球上最后的水源。

参考文献

[1] 姚鹏举,刘宏伟.水文水资源在城市中受到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3(09)

[2] 程祥.城市周边水资源规划和水文化的探索实践[J].艺术科技,2013(02).

[3] 陈梦熊.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地质通报,2003,22(8):551-557.

上一篇: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钢结构住宅及预制墙板的安装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