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识

时间:2022-10-16 10:03:49

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识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副课”,这种偏见影响了我们对着门课程正确目标的认识,同时,也影响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思考。该文就是从这种偏见入手,澄清误解,明确目标,思考教法。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37-01

一、 必要性:“无奈被他情担搁”

从初中七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接触把有关于历史常识作为一门课出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日程中,也成为全国各地学生中考很可能经常考察的一门必须科目。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国家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历史课的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高中历史课较之而言,也就相对重要并突出一些,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就明确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一是历史知识的增长与深化,二是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和世界观、历史观的形成;三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高中历史讲授内容从初中完全常识开始向历史规律的探寻、历史事实的探究,历史事件及历史细节过渡。近十多年的几次教材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对高中历史的要求和重视由轻向重发展,这个可以从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变化上看得出来。历史素质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人文素质,高中历史课承载的重要性也从中可窥一斑。那么人们为什么把这样一门课程总怀有那么沉重的误解和偏见呢?正因为这种态度,造成的结果是:人们习惯把这种误解和偏见延续――历史就是副课。这就决定了人们对这门课的轻视。但是从实质性的功能来说,人文素质成就学生的品质和人格,自然学科成就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者都有重要作用呈现。我们应该消除这种愚昧无知可笑的偏见和误解,因为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所以,一方面,高中历史正是从常识向历史的抽象性理论思维转变,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时期,另一方面,在年龄特征上看也正是学生人格和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高中历史课在这方面正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中历史正好自身适合了学生的年龄变化特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应该摆脱那种所谓“副课”的观念,擦亮眼睛,让更多明眸看到象诗和山水画艺术般的历史知识素养。

上述是必须陈述的。这是高中历史课的性质、功用所在,只有在思想上澄清这些,才能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对待这一门课程,才能想办法做好这一门课程!

二、 目的性――“关山魂梦长”

高中历史和其他课程一样,近年来改革虽不少,但总体上有彻底的变化还是从新课改开始的。从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思维方式由过去的按时间顺序和国别的陈述方式变为按专题史归纳编写,同时,扩大了课程的内容,拓宽了历史视野,加深了历史思考的深度,这就对现在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但是,在这些变化中,主旨没有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品质;主题也没用变――学生成才必须要通过高考的检验。历史教学是否经得住这一指挥棒的考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弄清高中历史这一科目的目的。笔者的观点如下:

首先,从功利实在的角度来看――为了高考。现在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和总结知识点。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主题的发展和演变脉络可以清楚掌握。比如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总体把握,在一节内容中,其兴起、发展、完善、顶峰一目了然,不同于过去教材,只有把所有时代内容学完才能做这种归纳。这种模块学习法让学生清楚这一知识点如何掌握,有利于学生高考备考和复习,在方法上教材本身就提供了便利。

其次,从普遍的观点来看,提高个人素质。学习历史课,简单一些说,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增长一些知识,加强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退一步说,和人说话聊天,总有一些话题,不至于一个高中生,聊历史不清楚,(现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就闹这方面的笑话,各种新闻常见。)被别人问的瞠目结舌以至于被笑话。至少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人文涵养。

再次,深刻一点看,借古鉴今。古人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不仅仅是一门课,它是曾经切实存在过的事情,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到启发,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增长智慧,为个人发展做出更灿烂明智的规划。

三、方法:“知他几个黄昏”

常言道,教无定法。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我们的先辈都是以很严肃的态度和神情对待。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而且,还可以变得灵活一些。有些可以弄得人文气息浓厚一些,有的可以讲的诗情并茂,有些可以抽丝剥茧,有些可以汹涌澎湃,气腾山河。虽然我们人人都不能是纪连海那样的讲历史,但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来灵活的上高中历史课,并且得更有风格和吸引力。笔者为了提高课堂效果,也想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方法。

1、课堂语言要使用的灵活多变

陈述,分析,抒情,幽默等要结合起来,先要让整个课堂在自己的语言掌控范围内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引用一些有效史料

史论结合,更重要的是结合高考,从高考试题中找出问题的切入点,这样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3、课堂导入不能陈式化

或是引经据典或是诗词、歌谣、对联,这个要根据自己和课目来选择。笔者就在课堂教学过程深有体会尤其是使用诗歌和对联的效果。4、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尽量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思路,整理和组织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高考的心理准备和适应性。

上一篇:小学生良好发言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赏识教育 让后进生的心灵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