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9:10:37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成长;研修;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5-0038-04

黑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施4年来,广大教师经历了对新课程从恐惧到逐渐适应、从陌生到逐渐熟悉的实践与探索过程,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专项研究与实施行动带动了课堂教学质的变化,教学方式多样了、课程资源丰富了、研究氛围浓厚了,使全省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了从经验型到科学化、从教育新理念到实践再发展的完美转身。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充分利用多侧面、立体化的渠道,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探索专业发展模式、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不断适应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建立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走出了一片属于历史教师自己的新天地。

一、多层专题的课改培训,深化了理论上的重建

全省高中历史教师4年的新课程实践,经历了通识、新教材、基于问题和基于高考等多元视角的、接受了部级、省级、市级和校本研修等多个层面的、通过了聘请专家、外出考察、岗位练兵和自身修炼等多种途径的新课程培训。这些大规模、多频次、头脑风暴式的培训,使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化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重建。

1.从教材观的角度,深化了对历史新课程体系架构的认识。新课程在内容设计思路上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例,按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专题模块”的编排方式。广大历史教师在4年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既注意了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又有助于避免在知识上的简单重复:既注意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同类别历史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既注意了对知识、过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又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生成,等等。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对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2.从新史观的角度,深化了对新课程强化学生历史意识的认识。所谓新史观,就是要全面反映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学观点。历史意识则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新课程下的我省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上,把新课程对历史学科的要求,通过自身的理解、内化、反思和提升,正在不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并不断呈现出新跨越的态势。

3.从教学论的角度,深化了对新课程转变历史教学方式的认识。目前,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活动、问题探究、情境体验等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我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群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学生为主体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可喜画面在课堂上交相辉映。广大历史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历史学,将不再是为少数知识精英所垄断的知识和财富,而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的一种精神资源”。史学功能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也注重心理愉悦、陶冶情操的功能,并逐渐克服政治色彩过浓的弊端。所以说,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思想品德补充教育,不再是高考文科的知识体系构成教育,而是未来的“公民教育”。

二、基于问题的校本研修,打开了教学上的思路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省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新课程理念、知识架构、评价内涵等,除了参加培训、自我修炼之外,教师们更多的是通过本区域、本校经常性的校本研修活动,来探寻实施新课程的方法、手段、策略和能力,他们在合作中建立了信心,在交流中找到了方法,在研讨中收获了策略,在分享中借鉴了成果,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佳木斯市第一高级中学、大庆市铁人中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等省级示范性高中历史教研组,我们高兴地看到,他们正逐渐从被动接受历史新课程,走向不断研究新课程;从传统的单一讲授,走向创新教学模式,铺就了一条具有实践价值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新路。

1.分工合作。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对合作是走向成功重要路径的认识在不断的提升,合作的方式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创新。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在共同研究课标、教法、学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和优势,针对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聚焦问题、列出专题、明确分工、联合攻关,大家在研究中实践教学,在反思中升华技能。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有效性的问题,展研娜老师提出了每课每人设计一个讨论题。要求题目直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核心方面,要创设促进知识内化的有效情境,具有明显的辨析性、可接受性和教育性的特征。每人设计一个方案,收获的确是8个设计成果。通过教研组结合教学目标要求的集体讨论,对8个讨论题目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对比和预测,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施了对问题的再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讨论环节的效果。

2.释放自我。研究性学习及学科内选修模块的学习。给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很大的释放自我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从“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成为了现实。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们根据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用新理念创设了“为商之道”“墨海飘香”“梨园春秋”“沧海人物”等教学板块;佳木斯市第一高级中学根据自身教学优势,创设了“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社会风俗史”等教学板块。这些教学板块的创建,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又突出了教师在整合教材过程中的再思考、再设计的主张和能力,凸显高中历史教师在目前教学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备课创新。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围绕备课主题注重备课形式、方法和程序等内涵建设,是备课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的自己备课和集体备课基础上,佳木斯市第一高级中学推出了“新旧高三对接”的集体备课,大庆铁人中学与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采取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备课,有效地贯彻了备课中交流、合作的机制。这些学校还有一个相同的做法,那就是将定期集体观摩课改为听名师的课。如听了广东省夏辉辉老师、吴磊老师的课堂教学,从中体会教学特色,汲取备课营养,备课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4.定位目标。新课程提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知识结构形态,可以说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中完善

自我、提升自我,适应新课程要求,更好地驾驭新课程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的定位。我们认为,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两通”“两学”,“两通”就是要全面掌握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两学”就是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样的思考目的是为历史教师在专业的视角上有能力驾驭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性的保障基础。

三、多元丰富的课题研究,

破解了实践上的困惑

黑龙江省高中课改项目启动之后,我省高中历史教师为了有效解决制约课堂教学发展中的问题,多渠道申报了大量的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的课题,许多学校做到了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有课题在研究。正是这种通过课题研究的密集推进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广大历史教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探索的过程,极大地促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进入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伴随课程改革课题的研究、探索、实践之路,使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确立了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崭新教学模式。我们高兴地看到,课题研究成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扎根、盛开、结果。学生的学习由过去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方式转变。学生主动提问、主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教师们也能够经常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增强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课题研究的牵动,达成的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教学过程,使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动脑动手,期间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课题进行中更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养成质疑、研究、实践等科学精神,发展专业能力,打开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四、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

实现了操作上的引领

新课程实施以来,围绕着高中课改的核心问题,省、市、县(区)各级教研部门组织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研活动。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课改的进程,加快了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加速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化。尤其是头脑风暴式的全员培训、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研讨与交流、针对实践环节的名师引领与观摩、围绕新高考的适应训练,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新课程的前行步伐。

2010年,我省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促进从微观教学上全面检验历史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举办了全省历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为全省高中历史教师搭建了展示先进教学理念、展现独特教学风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交流平台。2011年,为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广大历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增强团队意识,展示教师团队课改成果和教育教学风采。促进学科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内涵发展,我省举办了历史学科优秀教研团队展示活动。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叙事、教学新秀和教学引领的优质课、团队教研论坛4方面的展示,在过去教研模式聚焦骨干、树立典型、展示名校的基础上,向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团队研修成果、薄弱学校等方面聚焦,使我们的教研行为、教研导向成为全面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均衡、提高质量”的落实者和践行者。

五、不断强化的自我反思,奠定了发展上的基础

教学反思是自我修炼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内驱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走向名师的必由之路。对于教学反思来说,重要的是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一方面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要善于从他人的教学实践中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从而为发展自身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设计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质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而获得的。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吕静老师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将夏辉辉老师原创的“帕帕迪的一天”引进了自己的课堂。她课后这样反思道: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似乎上的很好,听课老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静静地反思,由于过多地注意了教学模式的引进,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引领学生分析时还不够透彻。在下一个班级上这节课时,我想通过指导学生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宗法制等知识进行比较学习,从不同的政治特点形成的原因来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的理解。果不其然,由于吕静老师的及时反思,发现了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的策略,使得接下来的同一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使得课堂效果明显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成长的永恒话题,建构畅通的专业成长路径,是教师能够不断前行的支撑力量。4年的课改之路,是黑龙江省高中历史教师扎实践行课改理念,创新发展专业能力的4年;4年来始终坚持对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不懈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在思考中确立目标、在探索中发展能力、在合作中打开思路、在反思中获得动力的专业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渠道的建立。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注重历史教育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目前在我国,职前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来承担。入职之后的历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效利用这些方法,来建构一套适应教师也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提升现阶段我国历史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

1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概述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以自己的历史学科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教学技能为基础,通过历史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质量与历史教学活动的完成程度,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升历史教学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很高。首先教师要有健康的身心,在面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去解答;其次,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掌握丰富的历史学科知识,精通历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最后,随着历史新课改的发展,教龄较高的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历史教学不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要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空思维,将学生真正带入历史情境中,新任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最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我国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综合已有学术成果,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维度主要包括:历史学科知识能力、历史教学设计能力、历史教学实施能力和历史教学反思能力等。

2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贯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活动过程。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体系,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2.1教师自身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历史学科知识素质不足。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职前师范学院的培养,入职之后随着将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知识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忽略利用教育学科知识来培养学生,导致教学三维目标的实施不够完善,偏重知识技能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历史学科知识却是需要在有限的既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地从教学生涯中慢慢积累,不断地接受新的学术研究。可是由于在历史教育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导致高中历史教师的学科知识素质停滞不前,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2)历史教学设计难以创新。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不充分,过于依赖教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过多借鉴已有教学经验,甚至完全照搬,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创新,阻碍教学过程多样化的发展;其次,一些教师为应付公开课或其他教学任务,盲目使用新鲜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没有充分考虑所选方法是否适用于课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最后,教师本身教学设计能力不足,限制了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发展,导致历史教育学术研究难出成果。(3)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淡薄。一些教师在入职之后常年使用同一套教学经验。加上自主参加研修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方法老套,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成效不如人意。教师若缺乏自主发展发展意识,那外部再多的培养和努力也是徒劳,教学能力自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历史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2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足

随着我国历史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育中不断凸显出其重要地位,但是在我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不充分,课程资源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教材、博物馆、影像资料、历史遗迹等等。而在我国,一提到课程资源,被利用最多的就是教材,而容易忽略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偏重单一教材知识的研究,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形成历史时空思维。对于其他课程资源,教师在涉及到的时候往往一带而过,很少有教师或学校会真正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等。布置有关查阅历史文献或影像资料的作业后,也不会深入贯彻检查工作。久而久之,使学生远离实践经验,无法使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2.3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对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

学校在组建师资队伍时,其主要考察标准就是教师的学科知识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是否扎实,在入职之后,却又往往忽略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继续教育。首先,学校对刚刚入职的高中历史教师培训不够重视,认为教师刚刚走出校园,不用经过系统的培训也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从而使入职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一般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培训成效一般。其次,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当代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非常缺失,教师对历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观念跟不上时展步伐,导致其实践教学能力的缺乏。最后,学校在组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相关课程或活动时,一般难以顾及教师的差异性,没有考虑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不同的,从而无法激起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教师认为培训无法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从而对培训持消极应付态度。

3提高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积极转变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之间还应加强相互学习,备课、磨课、同课异构的活动,同一课时应开发不同教学方式的设计,以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学校应多举办加强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要重视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学校应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2加强教学设计能力和备课能力

备课是体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加强备课能力是加强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在平时进行备课时,要将个人备课同集体备课相结合,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完善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其次,在备课时,教师不应只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重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重视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素质的研究,重视高中历史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逐步增强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加强有效教学的备课能力。

3.3加强课堂教学能力

加强课堂教学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前准备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导课部分,要采用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课方式,才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历史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情境,快速有效地使学生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第三,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生维持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深化学习动机。第四,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第五,作业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有效巩固课堂知识的作业是一节完整课时的重要部分,现在一些教师经常忽略作业的布置,导致学生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快速遗忘所学内容,所以,要加强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落实检查工作。

3.4课后应注意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历史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将教学中的突发灵感和成功经验加以总结、整理、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对于课堂管理也要因时因人而定。课后反思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以后的历史课堂教学。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5历史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和能力

历史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和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教育学知识的更新,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次,教师还应主动加强师生交流,营造和谐的历史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活动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现象,自主得出结论。最后,历史教师应深化探究式教学,使探究式教学真正发挥启迪智慧、活跃思维、开拓眼界、增强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功效。

4小结

在我国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历史教师加强自身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已是迫在眉睫。同时高中历史教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是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我国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要高中历史教师时刻注重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我国一定会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龚艳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2).

[2]袁亚丽.地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4).

[3]杨淑娟.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5).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教育信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学模式的建构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教研员,通常由于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扎根于教学实践,可谓联系着理论与实践的两头。所以,教研员建构教学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也能更好地作用于教学实践。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嘉兴市高中历史教研员戴加平老师引领嘉兴市优秀高中历史教师逐步建构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来自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自觉且能较为广泛地作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

笔者曾对基础教育期刊论文中介绍的几百种所谓“教学模式”进行过粗略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呈现出严重的泛化倾向,不少同人在尝试进行教学改革、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时,动辄冠以“模式”之名,“模式”几乎成为信手拈来的标签。这种标签下的所谓“教学模式”,有的仅仅指教学的步骤(环节),有的是指课型,还有的是指教学方法,等等。事实上,自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伯于1972年合作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以来,虽然人们对教学模式的定义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至少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实实在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具体明确的适用范围等基本要素。在笔者看来,戴加平老师倡导并长期努力践行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下面,笔者就从基本内涵、教学结构、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以史导论”教学模式作一介绍。

一、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内涵

据戴加平老师介绍,“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20世纪末开始,戴老师带领着嘉兴市骨干历史教师研修班的老师们,以《中学历史最优化教育研究》为课题,用近三年的时间稳步地推进高中历史最优化教育研究,至2002年上半年初步形成了以人格塑造为主要目标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戴老师与团队成员边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边进行理论提炼,至2003年年底,以《以“以史导论”教学模式为载体 推进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12期)一文的发表为标志,“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戴加平老师分别从“史”“论”“导”三个方面来界定“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内涵。

“史”体现着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史”具有两层含义:(1)指所有已发生的事,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不管是教科书上的还是生活中的;(2)教师要如实地描述史实,不虚美,不隐恶,即是以基本史实为基石。

“论”体现着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它是历史课的灵魂,是教学重点。通常情况下,它应是一个基本观点或是一个基本的历史结论。“论”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与现实这三大因素;“论”的形成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导”体现着历史学科的现代教学理念。它也具有两层含义:(1)教师以归纳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此展示蕴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运行逻辑,凭借理性和智慧的力量使学生乐于“以史为鉴”;(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独立探究”这一由浅入深的参与过程逐步学会学习。

最后,戴加平老师还指出“史”“论”与“导”三者的关系:史是基础,论是灵魂,导是桥梁。

二、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

为了便于更多的历史教师理解“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地加以施行,戴加平老师从备课和教学两个方面来建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从而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操作流程。

(一) 备课步骤

就备课而言,“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其中,“确定灵魂”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一般是一个;“整合史料”就是以教学重点为中心,组织与剪裁相关史实,原则是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构建框架”就是对教学方案进行宏观设计,任务是实现相关知识的整合并能体现逻辑结构;“优化细节”就是运用微格教学技术,对导入与小结、重难点的突理、史料或媒体的运用、提问、板书或练习的设计等关键性教学环节,进行处理,力求优化。

(二) 教学流程

就课堂教学而言,“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史料切入”就是坚持以史料为历史教学的基石和依据,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历史现场”及相关细节;“问题引导”就是问题的提出源于史料,问题的设计具有梯度和明确的指向性,问题的解决也依据史料;“师生研讨”则是围绕史料与问题,以“学术平等”“鼓励交锋”与“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探究过程;“形成共识”是指主要教学目标的实现,通常表现为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显然,从备课步骤和教学流程来看,“以史导论”这一模式是以史实(料)为基础的。因为它的“论”是以教师提供的及学生以往所学的既定史实为基础的;它还强调引导学生基于对史料的研讨,得出合乎逻辑的认识。因此,这是一个具有重过程、重阐释和重学法特点的教学模式。

戴加平老师还认为,从备课的指导思想角度看,“以史导论”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围绕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人格这一根本任务设计教学,通过蕴涵在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地表现为“课时灵魂”)传递,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教育,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因而是一个“人格塑造型”的教学模式。

三、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在一篇专门介绍自己“对历史教研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文章中,戴加平老师曾说自己是一个“行胜于言”的人,是一个始终在踏实行走的人。或许确实是如此。至少到目前为止,戴老师还没有专门阐述过“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不过,他曾较为明晰地论述了“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在推进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整合中的作用。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戴加平老师是有意识地将探究式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因为戴老师毕竟一直在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毕竟一直把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成为一名学者型教研员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

戴加平老师认为,探究式学习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教学模式。这是因为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也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还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探究式学习要在基础教育中真正扎根,必须走上与各个学科有机结合的道路。而这种结合,在戴老师看来,就需要寻找到适合的学科教学模式。而“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实践也证明,它所具备的特点是推进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强调“史”,而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而无论是历史事实本身,还是对同一历史现象的解释,都可能会存在着不少很有争议、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探究学习条件,也使学习过程必然具备探究的性质;同时,“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导”而不是一味灌输,它必须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特性,使学生在收集史料、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多维阐释的基础上得出适当的历史结论。

四、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戴加平老师总结和倡导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最让笔者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但有“原型”,还有“变式”和“发展式”,而且戴老师还指明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原型”,其基本方式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并向学生提供“少而精”的史料,供学生们研讨;同时,设计一些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由于这一探究过程多半是在“规定情境”(由教师给定史料并设问)中进行,一般不会超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范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戴加平老师认为,在高一年级阶段更多地运用这一方式是较为可行的,因为高一是高中学习的起步阶段,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史实、判读史实的习惯,学会正确地鉴别与阐释史实;加上历史学科在高一年级是必修课,所以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变式”,其基本方式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创建专题网站,通过专题网站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已经由教师选择的史料和导学提纲,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登录网站查阅,并参考导学提纲进行学习。这种方式的根本立足点仍是“以史导论”。因为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虽然拥有了丰富的信息储备,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自主学习权,开放性较强,但其学习活动仍处在教师的定向控制(史料和学习方向)之下。

“以史导论”教学模式的“发展式”,其基本方式是教师只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向学生提出课题,或干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设立课题,然后完全由学生自由地(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合作小组)在课堂上通过网络途径,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使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也有可能就某一课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培养或锻炼。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03-07

为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成绩和问题,对即将启动的课程标准修订提出建议,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地理区域(含民族地区)、进入新课改的时间等因素,在全国选取黑龙江、宁夏、安徽、河南、江苏、广东、云南、北京等8个省市,每个省市按经济、教育发展水平选取3个地区(市),每个地区按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抽取至少3个学校,共访谈了88所中学的190名教师,47名教研员,116名中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选取了18位专家(课标制订专家、历史学科专家、教科书编写专家、会考高考命题专家)做了深度访谈。在访谈的同时,对学生、教师、教研员总计发放问卷5333份,各群体问卷回收率均在98%以上。调研的同时,系统梳理了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本报告的结论以教师和教研员访谈资料为主,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他访谈和问卷数据为辅。

一、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认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确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新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新的评价要求,反映了新的课程理念”。自实施以来,其倡导的理念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学方式也有了改进,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历史课程性质上处理好了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及历史学科的区别,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门基础课程。

第二,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维目标”超越了《历史教学大纲》时期提出的“双基目标”“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初步建立了综合的目标体系。

第三,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主题突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同一类问题的认识,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第四,课程实施取得一定成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经过几年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新理念受到广大教师的拥护,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也得到一些教师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很多困难。正如一线中学历史教师所说:

对于理念我们是相当拥护的,我们就是该这么改,但是在操作中感到很无奈。(M8-2)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客观条件方面的问题,也有课程标准本身的问题。本报告根据调研,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本身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梳理,供修订时参考。

(一)课程定位、目标与价值取向

1.课程性质、理念表述笼统,语意重复。

有专家认为由于对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课程性质表述模糊,课程功能定位不准确。有中学教师要求:

我们希望历史素养有哪些内容,能够在下面做一些解释,这样我们对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M7-2)

通过对前言部分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部分内容语意重复。

课程性质: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述三段内容的语意都是在陈述历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各自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研制历史课程标准时应该研究清楚。如果对课程编制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没有做充分的研究,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提法就会混淆不清,表述时语意容易重复。

2.内容标准与总目标不一致,无法支撑总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内容标准无法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中学教师提出:

理解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都很少体现,只有中国和西方文明,而没有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东南亚文明,学生对这些文明历史都不了解。只讲汉族,很少涉及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多元一体都体现不出来。……现在学生就以为中国历史就是汉族历史,西方历史就是欧洲历史或是美国历史。(M4-2)

专家认为历史教育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价值取向方面的引导和表述。价值取向的引导必须以历史课程内容为基础,没有相关内容作支撑,价值观教育就成了空话。这一点中学历史教师也有反映:

理论上,学完课标所有内容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但实际是只能达到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标中没有多少体现。(M4-2)

课程目标中要求,“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目前这种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很难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中学教师们反映:

按模块教的时候,没有阶段特征的呈现,所以学生无法理解。(M6-2)

我们现在高中的学生学到的是割裂的知识,没有因果关系。(M2-1)

学完必修三之后学生普遍反映,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觉得简直是一团乱麻。(M3-1)

3.课程目标表述笼统,操作性差。

有许多教师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三维目标”的表述笼统,操作性差,缺乏必需的层次性:

课标目标不是一个总目标笼统的一说就完了,应该有分阶段分年级的相关方面的要求。既有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有学生认知水平这方面的要求,这样我们课标的针对性会更强一些。(M6-2)

4.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没有清晰的界定,教师不好把握。

有教师认为,内容标准所用行为动词没有具体、清晰的界定,教师不好理解和操作:

这个内容标准说的特别笼统,比如说必修一第一课,要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到什么程度,什么叫达到要求了?我觉得这中间有很多问题。(M6-2)

访谈中,也有专家认为:“课程目标比较抽象,没有可操作性。”

5.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与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有矛盾。

在调研中,很多中学教师反映考纲与课标要求不一致,这两者存在一些矛盾:

课程标准跟高考的考纲是严重脱节的,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如果我们以课标为标准,学生怎么应对高考?(M5-2)

为了高考,教师教学通常以考纲为依据,而不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实际上课程标准对一线老师意义不大。我们研究最多的是考试说明。(M3-3)

(二)课程内容及结构

1.目前的这种模块加专题内容结构存在缺陷,给教学带来困难。

调研中教师反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问题是模块加专题的内容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时序不清,逻辑性不强。

知识体系客观地说比较乱。……除了时序性以外,它的逻辑性也不是很强。把历史的前后时间颠倒了,漏掉了一些重大的事件。(M5-1)

如果我只是按这个课标去讲,学生连朝代都说不出来。不知道宋朝在前还是唐朝在前。(M2-1)

第二,把政治、经济、思想割裂开来,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开来讲,根本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历史,我们知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本来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现在非要大卸八块,你叫学生怎么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认识。(M3-1)

访谈中,有专家表示:目前这种“模块式的内容编排是错误的,它违背了历史学本身的基本特点。首先,模块把时间的维度给切开了,你这就错了,所有的历史书都是按照时间的维度来写的,你不可能先写完现代再写古代,一会儿又跳到近代。第二,它把政治、经济、文化分开,这本身也是一个错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在历史上看,他们虽然有一点相对的独立性,那是分析的独立性……比如说一个改革,这里有政治背景,有经济内容,可能还有文化内容,然而你怎么就给分开成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分成三册书来写,所以他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导致了整个课标的混乱”。

2.必修模块的内容选择存在偏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模块的教育价值。

有专家认为,必修模块中改革与战争史主题的空缺,特别是遗漏对20世纪历史影响最大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主题,使政治史模块的内容显得异常狭窄,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模块的教育价值。中学教师也有类似的反映:

学生跟我们反映怎么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历史是空白的,整个世界格局的]变是一系列的东西,还是应该放到必修里面去。(M8-1)

还有专家认为,地区史知识不平衡。必修课的选材几乎只介绍中国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等内容,则极少涉及。有专家认为,这个课标最大的缺陷就是欧洲中心论。有中学教师说:

分为三个模块,主要考察的就是几个国家,哪个国家强大就学哪个国家。(M4-2)

另外,有专家认为中国史和外国史比例不合适,且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及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标准》的本国史内容所占比例都是最低的。本国史与外国史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比例是7∶3。有教研员认为:

咱们古代史有关民族关系的全部都没有涉及,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毕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M7-1)

有专家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就只写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把中国自古以来的辉煌发展很难包容进去……为什么不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写进去,中国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分裂与自古以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外国哪一个都不可能,这一点没反映出来。”

3.选修模块的设置过于理想化,与学生的兴趣存在差异,也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

课程标准提供的六个选修模块不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修的东西多,也未必能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有教研员认为:

一方面好像设置的是多了,但这种多,本质来讲是没有作用。或者说与中学教学,与老师的发展状况,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符,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M2-1)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还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做准备。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普通高中教学的现实。另外,高中课程门类太多,必修课课时已经很紧张,很难再有时间开选修课。

4.内容标准宽泛,不好把握,造成课时不够。

课程标准是按照模块、专题、学习主题(以内容标准的形式呈现)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内容。学习主题是课程内容的基本单元。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中,历史(1)32个学习主题,历史(2)28个学习主题,历史(3)30个学习主题。课程标准规定每个模块36学时。除去节假日、考试等,中学实际能上课的时间可能只有32学时左右。目前的主题设置,和实际课时总量大致相当,每个学习主题平均一课时。调研中很多教研员和中学教师都反映,新课程的容量大,课时不够。追问原因,很多人归结为内容标准要求宽泛,不好把握。教科书编写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史实,有可能容量偏大。例如,有些教师说:

列举侵华史实,这60年,你到底要我列举什么?每个版本的史实用的都不一样。这些东西太粗了。(M1-2)

有教研员分析说:

因为课标要求比较虚、比较抽象,所以老师总是会把旧课标带到新课程中,老师的求全心,造成课程容量大。比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就想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讲到什么份上算讲清楚。(M1-1)

5.有些内容繁难偏,专业性太强,学生不易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但是,据教师们反映,高中历史课程依然存在繁难偏的内容。例如,有教师认为:

思想部分太学术化和专业化,理解起来吃力。历史对各科都涉及,但对某一块知识的研究还不够,没法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有些知识太专业了,比方物理学,音乐、美术、书法、戏剧,不需要让学生理解里面的内容。(M4-3)

专家也表示:“制度史太多,很难讲生动。”“文化史部分太深了,大学都没有这么深的专题,我们的高中生用得着学得这么深吗,太偏太深。”

6.初高中历史不能有效衔接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

初中历史……学生没有基础,高中来了一个专题加模块……但是这种衔接不好,学生三年都很难适应,很难对历史有一个宏观理解。(M7-1)

三、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

(一)总体建议

1.尊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在继承中创新。

本世纪初的课程改革,抛开积累了四十多年经验的《历史教学大纲》,另起炉灶,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编制出《历史课程标准》并仓促实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有课标组成员认为:“把原来的课标全部否定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为了创新而创新。”实践证明,没有继承,创新很难成功。这次修订课程标准,应该吸取教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好的经验应该继承,存在的问题要研究清楚再改。

2.加强历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保证课标的可操作性。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究竟怎样表述才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需要从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课程内容怎样设置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对中学历史课程而言,人们常常忽略了其学科特点与中学生的关系,对历史的理解与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是密切相联的。应该深入高中学生群体中做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以确定哪些基础的、通俗的、重要的历史内容可以作为“历史学习知识”,并在中长期的教学实验中证实这些知识是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学习知识”。这些工作需要各类专家与中学教师共同研究,才能完成。有课标组成员说:“我们当时有一个缺失,我们缺少全民参与,应该让大家来参与。给别人提供了机会,就给课标编订者自己提供了机会。”调研时,一些中学教师要求课标专家亲自来讲几节中学历史课,给教师们示范一下“课程标准”怎样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标准研制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做好。

3.成立独立的课程评价组,对课程标准文本和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有专家指出,课程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学业评价,还应该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关于课程本身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缺失,是历史新课程设计的缺憾。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主要是在推广课标,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但没有及时解决,反而继续扩大实施范围。有教师反映,高考考试说明每年都修订,而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从没有修订过。如果有个独立的课程评价组,可能会有助于课程标准的及时修订,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4.新版布的课程标准应选几个实验区实施一轮,调整完善后再向全国推广。

本次课程改革,几乎全国各省市都成为实验区,“实验”失去了其意义。据一些地区的教师反映,2004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该地区实施之初,有专家来培训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过问。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人来解决。直到这次调研,他们才终于有机会反映情况。建议今后课程改革要坚持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省市实验一轮,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好再推广,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建议

1.明确课程标准前言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突出主题。

例如,“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其内涵到底是什么?各自要表达哪些核心思想?可以先把三部分语意重复、类似培养目标的内容合并到课程目标中去,然后理清每一部分的分工,每部分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核心思想,避免互相重复。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做出准确清晰的界定,如“历史意识”“人文素养”等,以便教师理解和运用。

2.对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出准确清晰的定义,区分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课程目标中,能力要求可以借鉴考试说明、历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美国课程标准的能力分类和层次重新设计。“过程”可以删除,如果保留,需要对“过程”做准确清晰的界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精简,突出历史学科本身能够实现的目标。

3.内容标准需要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

内容标准实际上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具体历史内容的目标。目前我国历史课程的内容标准外形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内容标准相似,但是缺少分层次的具体要求。可以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弄清楚其内容标准是怎样将课程内容和能力目标有机结合并区分出不同层次。对于我国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继续沿用“内容标准”这个概念,但是对其呈现方式要借鉴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重新设计。这种处理办法工作量大,一两年时间可能完成不了。另一种是把“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或“学习范围”,只列出知识点,不要用行为动词。再设计一个与“课程内容”并列的“学习成就目标”,按照不同年级分出层次,由教师自己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课程标准中,可以在每个模块选一个典型内容,做一个课程内容与学习成就目标相结合的示例——内容标准示例,供教师参考。这种办法工作量相对较小,容易操作。

4.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需规范,对每个行为动词作清晰的定义,区分出不同的能力水平。

目前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知道、欣赏、说明、认识、比较、列举等,含义不明确,老师似懂非懂,把握不好度。

“领会”“理解”这些行为动词要达到什么程度,一方面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好好研究,另一方面也是课标本身的问题。所以说课标修改的时候,教学的行为动词可不可以用老师们普遍认可的行为动词。……每一层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对我们老师来说,方向性要更明确些。(M8-1教研员)

建议将相近的行为动词合并,对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清晰地界定,或分层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5.内容结构需要重新设计,在保留模块、专题的前提下,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组织内容。模块和专题都应该是综合的,不要分割为政治、经济、文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采取“贯通古今,中外混合”的原则,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中外史合编有利于学生开阔[界,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专题史避免了与通史教材的雷同,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把政治、经济、文化割裂开来,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也有诸多问题,导致模块加专题的结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建议保留模块加专题的大思路,模块和专题的内容重新设计。必修课程中外历史分开编排,每个模块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组织综合性专题。选修的模块及内容适当精简。

6.课程内容中的学习主题,大小要保持均衡,与中学实际的课时数相匹配。

很多教师反映新课程容量大,课时不够。这一方面与课程的专题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学习主题的设置有关。目前的学习主题大小不一,容量不均,不好与课时匹配。必修模块学习主题大小举例如下(见下表):

有课标组成员认为:“有些专题,就是专题的通史,不是真正意义的专题……像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其实是个通史,不应该那么选点,内容太多。”

建议历史学科专家、历史教学论专家、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研究学习主题定多大比较合适,以便与中学历史课的实际课时数相匹配。

7.减少繁难偏的内容,增加与中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调研中很多教师反映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内容专业性太强,内容庞杂;西方政治制度等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建议精简。有教师建议中国史增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世界史增加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这些建议大部分是合理的,建议修订时予以考虑。民族史需慎重处理。有专家认为:“民族史是应该加的,但是加哪些内容,应该怎样来表述,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可以多一些讨论。这个首先是不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违背,另外也和历史的真实不相违背,这个应该是基本的原则。至于怎么加,可以大家坐在一起磋商。”

【作者简介】郑林,男,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综合组负责人之一,历史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侯桂红,女,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吴波,男,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刘玉群,女,1972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识;思考

四川从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有哪些新的特点?在实施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一类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尽快地了解,尽快地思考。现将本人学习中的几点随感转录于此,以求教各位同仁。

1.对高中课标内容的几点认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相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文本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它提出的要求包括:

1.1 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课标”前言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历史学科作为“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理应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做到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来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反对、反对战争等),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恐怖威胁、爱滋病与其它传染病、环境恶化、核扩散与核辐射、贩毒与吸毒等予以关注),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

“课标”课程性质中提到:“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个性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从历史人物鲜活的事例中获得精神滋养(历史上仁人志士既有勤奋学习、热爱祖国等共同的特征,但他们成长、成功的道路又带有不同的特点,这种鲜明的个性风格与共性特征毫无疑问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另一方面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就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讲究过程方法,扩大情意目标。“过程与方法”过去往往被看成是为了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步骤与手段,而现在的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将“过程与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即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同化与顺应的建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交流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来学习、掌握与运用,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大量历史材料中去提炼观点、提取信息,切实提高材料解析的能力。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高中课程标准扩大了情意性的目标,突破了教学大纲思想教育的范畴,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不仅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主要的是人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历史人物的众生相会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恰如歌德所说,我们从历史那里得到的最好东西是它所迸发的激情,正是这一种激情,使我们的历史教育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责任、学习态度,更主要的是积极进取与宽容他人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与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价值感是人们对思想、态度、行为的取向标准”,历史学科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观、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观,在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一定要放到他们(它们)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中去考量。

1.3 突出历史作用,增加活动建议。“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课标”课程设计思路中要求让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由此革新了课程内容,使学习内容比较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设计就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历史课程讲授的内容是人们过去的活动,但是,其立足点却是现实。历史是现实与过去的对话,人们的观念永远是现实的,人们的方法永远是现实的,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学习要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都有可能对当代有影响。因此,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对学生心灵造成震撼,来影响学生精神生活的方向与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历史对现实的观照来加深对现实的认识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课程内容及时地反映了这种发展和进步(如新增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课程内容还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如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要求“讲述古代埃及金字塔研究中遇到的疑难和奥秘认识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意义。”以及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等内容)。课程内容还体现了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课标”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各个模块中都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而已经出版的各个版本的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根据活动建议在课本中设置了专门的活动探究课。以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课程标准中有两个活动建议:一是以“改革与发展”为题,组织讨论会。二是以“”和“明治维新”为例,列表比较中、日两国近代道路的异同。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根据第一个建议,设计了两个学习与探究课,本人承担了其中的“论改革与革命———以俄国为例(辩论会)”的编写工作,编写中我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参加,并设计了活动目标、提出了准备事项与活动建议、做了活动说明,并有相关的知识链接,又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从教的角度对活动目标、准备事项与活动说明提了建议,突出了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提出了教学评价建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活动建议),并附了资料与注释通过编写,我深切地感受到“课标”的活动建议绝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应该做、必须去做的,因为它是其它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对高中课标实施的几点思考

2.1 关于模块与专题先后安排。高中课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么多种类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安排,颇费思量笔者认为作为市、县教研部门要在专业引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方面积极地出谋划策,从将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法定要求)执行到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学设施、设备、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等角度来思考,根据本地区高中的分层布局,对不同学校应有不同的建议:重点中学应尽可能多地提供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规定的选修模块基本开设到位;一般完中在满足基本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根据学校教师学习研究方面的相对优势,将几个选修模块先行,其他几个选修模块实行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全员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以使选修模块的开设在3年内基本过渡到位。对于必修与选修务必要明确:必修之中有选择,选修之中有规范、有限定。基础必修模块要全面扎实过关。选修模块的优化组合,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其中对于“探索历史的奥秘”这一模块,有志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学生应必选,大学的考古专业也必看;而从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第1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的要求来看,有志于历史学研究工作的学生应必选,大学的历史学及历史教育专业也必看,因为它有助于理解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历史学研究而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另一方面,大胆地放手支持。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3个层次构成。从学分获得的要求来看,学生每个领域均需涉及,不可偏废,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但具体到每个领域,则可以偏科目,偏模块,体现个性发展的要求。课程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大一统的格局,赋予学校和学生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选择权。合适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优质的。过去一定要按照王朝体系、编年先后来编写历史和学习历史,现在“课标”中不同的历史模块之间学习可以不分先后,一方面从理论上来看“必修课”与“选修课”可以不分先后,同时学习;另一方面“必修课”的3个学习模块与“选修课”的6个学习主题,它们相互之间也可以不分先后。其实每个学习模块内部的学习专题也完全可以不分先后,让学生将他自认为“精彩”的内容抢“鲜”看,学生对他们爱不释手的内容会津津有味地看,对他们爱戴崇拜的人物会津津乐道地侃,也许正是在看与侃的过程之中,他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对其它模块或本模块内部的学习专题也开始了关注。而教师也可以根据有关需要(如配合时事或重大纪念日的教学需要),像语文、英语老师调整课文篇目那样,对教学内容的先后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技术上、顺序上的调整从总体上来说不会影响整体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2.2 关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而且也越来越不是知识最新最快的渠道。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已经是陈旧的、过时的处理方式。教师必须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在课程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一标(课标)多本(多种版本的教科书)”是课改的新景观。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一个省范围之内,应该有多种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同教科书的邻近地市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比如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内容的编写中,单元“学习建议”里建议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和当今的现实状况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文内容还注意了学科之间的融通,尤其考虑到美国史的特点,引入了与这部分历史有关的英文(美语),练习或导言中有中英文对照,甚至要求学生翻译图片背景中的英文广告,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学生读外国史学原著的激情与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文学习的能力;单元的最后部分考虑了单元一结,既有本单元的小结,又有本单元的历史感悟,而且这种小结与感悟因为单元内容少且与罗斯福新政相关度比较高,因而都能够比较及时,这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保持所产生的兴趣,有利于记录下学史的心得与留存下学史的疑问(无独有偶,人民版也在本单元的最后有类似的内容,它还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与“奇思妙想”。此外,在课文中穿插的“想一想”还就罗斯福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从情感、价值观层面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出“罗斯福总统193年的就职演说展现了他怎样的人格风采?”)。岳麓版教材尽量做到以史实的客观叙述为主,反映了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每课的活动建议都能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来要求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中与之有关的问题(史实与现实相对接,发挥了史之为用的作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发挥了活动育人的作用),必修的3本教材也尽量避免内容上的割裂,在教材后附的大事年表中有相对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方便中学生认识这些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体现历史是综合发展的。诸如此类的这些方面都可以吸收借鉴过来,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科书,其教学内容以及尺度的把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适当增补。综上所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单元内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2.3 关于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课标”中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规定“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总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学习主题中,都规定了“教学活动建议”,要求“组织课堂讨论”、“举办讨论会”或要求“收集”相关史料,办展览,举行“演讲会”或组织“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这些都属于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索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要关注学生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个人知识”,关注学生从直接经验中进行学习,关注学生建立主动的、体验的、建构的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也应该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模仿学习也不失为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方式。另外,情境模拟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身入其境”,让学生换位思考,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在经历与体验历史的同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让学生充当历史中人,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课标”中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就素质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说出来(说书、讲故事),有的擅长唱出来(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有的擅长写出来(用纲要、信号、图示、板书),有的擅长演示出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将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课改的变动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在教研听课中我们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师用原汁原味上出来的原生态的课也不错。这说明只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用最朴实、最常见的教学资源及手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能上出最好的课。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去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只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课堂就会变成有生命力的课堂,就会“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朱汉国,王斯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 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历史;制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100-01

微课程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今教学要求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统一步骤、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的教学模式。但是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学生基础不同,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又存在诸多知识难点,基础差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点,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兴趣,甚至导致他们放弃这门学科。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极为不利。而微课程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弥补其中的不足。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历史教学为例,可以具体到某一课的某一重点知识点的探讨分析,也可以是某一历史事件教学的导入方式等。容量不大重点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而非一个泛面;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8分钟。通过一年多以来我校的微课程培训及个人制作,我认为微课程有以下作用。

一、微课程对新教师成长的影响

通过制作微课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对新教师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微课程虽然比较短,但是短小精悍的内容更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需要提取本节课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并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不断地斟酌,不断归纳总结,去掉冗余留下精华。微课程是用视频展示,因为可以不断地回放,因此教师可以看到自己讲的课。所以,视频的录制比教师上课更加严谨,需要教师认真把握自己的所讲的每一句话,将自己的教学智慧永恒地保存下来。通过观看已经录制的微课程,可以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查找在平时上课中所出现的那些自己未曾注意过的口误、口头禅、多余的语气词及知识性错误,从而不断改进、自我完善,在完善改进中成长。

二、微课程可以改变教学方式

微课程也在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它可以翻转课堂。如果教师将相关知识,尤其是知识的重难点录制成视频在网上,让学生通过网络视频来进行预习,便可以将课堂的时间解放出来,在课堂时间内进行师生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历史课不是主科,有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相对较低的考试要求和压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段,进行探索和实验。

三、微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求是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微课程设计的中心是学生,微课程比较短(5分钟~10分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提取知识,更是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点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微课程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很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要求。

利用网络上的微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需要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精神高度紧张,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造成学习上的连环反应。在学习时,学生可以自主地掌握观看视频的节奏和步骤,掌握快进跳过,不理解的可以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即时清理疑难问题,不留后患。

四、微课程的制作

录制视频并不需要使用摄像机,只要有一台电脑配合屏幕录像软件(推荐使用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再加一个话筒即可。习惯于像黑板一样教学的教师可以借助于使用电子白板,习惯电脑教学的教师则可以把每一个流程动画圈点全部提前在PPT中做好。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首先萃取精华内容制作演示文稿,打开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工作栏,同时教师通过话筒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和进行板书演示(如果没有手写板或者电子白板直接可以像做PPT动画一样利用图形和标注或者指针选项来进行圈画重点和注解即可)。这样,屏幕录像软件就可以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记录下板书演示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每一个点都会有同步录制教师的音频讲解。最后一个步骤是,因为我校进行了这方面的网络建设,所以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如果缺乏这方面资源也可以在优酷等视频网站。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2]董晓群.微课程:提升研修合力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3(02).

[3]马朝宏,刘溜.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J].现代教学,2012(11).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基金项目: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D/2013/02/421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7篇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教,铸造名师,争创特色”的科研理念,教研并重,以研促教,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应用与推广研究》实验学校、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部级语言文字规范教育特色学校。

一、健全机制保障教科研活动

校长室在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与总结中,在每一次的学校特色工作经验介绍与交流中,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在教科研常规活动保障基金使用项目中,始终体现着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体现着学校教科研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与政策。

(1)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机构,形成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体系和以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德育研究群体。每学期举行一次科研报告会、班主任交流会和科组文化板报评比,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科研指导,如广西师范大学黄磷生教授、广西高考研究专家刘振林、北京大学教授王辑慈(王力先生之女)、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王力先生之子)、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王盛极等等。

(2)学校建立了一系列促进校本研修开展的制度,制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师徒结对子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情况反馈制度、这些制度和措施有效地保证校本研修持续、良

性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保证经费投入,提供重要的教研活动实践与经费保障体。学校每年进行科研先进个人评比,设立“课题研究立项奖(市级及以上)”“学术交流成果奖”“著书立说赞助奖”,重奖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享受到科研成功的喜悦。

(4)学校还建立性能优越的校园网,教师办公室实现“室室通”,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课题过程管理采用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办法。科研处主动配合课题主管部门做好对立项课题的检查、评估和结题工作;科研处、教研组、课题组实行分层管理,课题组负责人为该课题的责任人,切实加强进度管理。

2.科研处要加强对课题组制定的研究方案、阶段研究计划以及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上报课题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课题指导,及时修正和完善课题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相关课题的学习和研讨活动;实施课题档案管理,通报研究动态、进展情况和优秀论文。

3.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逐层向上提交研究报告、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自我评价。

4.课题研究中,不得随意更改课题研究负责人,研究方案与计划。若需更改,需由课题负责人申请,经学校同意,报课题批准立项部门审核决定。若未经审核批准,对课题作重大调整或自行终止的,则撤销该项课题。

5.省、市下达重点课题、学校提供的研究经费,应合理使用,做到单独立项、专款专用、实行实效,不得挪作他用,违者按违反财务纪律处理。

三、课题选题申报管理

(一)课题选题

选题总原则:价

值、创新、准确、可行

(1)价值:是指所选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即该研究预计成果将对教育实践有何理论指导意义,对教育科学理论有何贡献,可对什么问题给出理论上的回答;可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为教育实践服务。

(2)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感三新”,即具有时代感,观点新、内容新、角度新。

(3)准确:是指课题限定要准确,找准自己能驾驭的课题。

(4)可行:所选课题具有可操作性,研究者具有驾驭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二)课题主要来源

1.联系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选定课题。

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潮流,国家对课程政策的变化、学校课程决策自的下放反映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这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出发,联系当前的教育实际,就不难总结问题,选定课题。如《80/20教育法则的探索与研究》《“一轴两翼”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培养高中生思考力的实践与研究》《新课改下“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等。

2.联系学校办学方向、特色,选定课题

课题是打造学校品牌和特色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过程就是学校的发展过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学校特点及工作重点,每所学校在不同阶段也会有特殊的情况出现,以此为突破口,也不难寻找到合适的问题,并由此来选定研究的课题。如我校确立的课题《用王力精神办学育人,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王力精神+现代教育”模式研究》《规范中学生汉字书写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等就是考虑学校实在的特点。

3.反思自己的实际工作,关注课堂,关注课改,微观入手,细节做起,不妨“小题大做”选定课题。如《谈课改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高中英语课堂“幕后教学把舞台让给学生”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新课改下“英语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四、立项课题结题工作

课题结题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又是充满新奇与挑战的砺炼!“结题比申报要难得多。”很多人如此感概。它要求做到:一要“问题要真实”,二要“过程要扎实”,三要“成果要确实”。

今年9月,学校结合科研课题到结题时间未结题的实际情况,行政会议决定:要求科研处对“十五”“十一五”到期未结题的科研课题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并认真检查课题的进展完成情况,抓紧督促具体课题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1.课题清理范围

本次清理的课题限于20__年以前批准立项且到结题尚未结题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规划办、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玉林市规划课题等各级各类立项课题。

2.具体清理检查办法

(1)学校的高度重视。成立了课题结题领导小组,并得到市教科所、县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县教研室朱汝洪副主任负责课题结题方式方法具体工作,针对课题实验教师开展针对性指导,为我校比较规范地收集整理课题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少走弯路。学校还给予课题结题组经费补助及奖励,解决课题组成员经费后顾之忧。

(3)学校印发书面通知分发到课题负责人(调离学校的电话通知):要求课题负责人高度重视课题的结题工作,督促各课题组按时提交有关材料,按照立项时的承诺按质按时完成。

(4)填写到期的课题登记表。到结题时间的在职的本校课题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调离学校的,这次没有参加结题的,要如实填写或电话通知落实填写《__县20__——20__年结题时间到期的课题登记表》是“继续研究的计划”还是“终止研究的原因”等内容。

(5)多次召开课题负责人结题准备会议,讲明意义,讲清要求,注重过程,保证实效。

(6)科研处建立科研项目研究信用制度,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负责人做不良信用记录登

记,将影响今后课题的申报以及教师个人各项评优工作。

(7)对有实际困难确实不能按期完成的课题,需课题负责人提出延期申请,由科研处审核后上报立项单位审批。对无特殊原因,又不上报延期报告,长期不结题者,科研处将视情况3年内不再受理其本人的课题申请。

五、科研成果

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教育教学科研浓厚气氛,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育教学科研骨干、教坛中坚、教坛新秀脱颖而出。各科教师参加自治区市县课堂创新课、优质课大赛均得获优异成绩。截至今年10月我校“十五”“十一五”共结题18个课题,出版2本《求知至乐》教师论文集,出版了8期《__中学》校刊,20本校本教材,教师个人历史小说2部《大唐王朝惹了谁》(20__年4月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隋唐英雄们》(20__年4月1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教师参评论文获奖150人次以上。20__年7月我校通过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部级语言文字规范教育特色学校验收。

六、展望未来,踌躇满志

1.创设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的校园文化

我校是以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名字命名的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坚持“龙虫并雕,求知至乐”的教育理念,“弘扬王力精神” “铸造名师,争创特色”的办学目标。在校园布局合理、校舍美观、环境优雅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尽力打造文化校园、人性化校园,使学校处处有文化,让学生时时受教育。

2.继续需要各界的领导大力支持,完善教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研积极性,扶持鼓励青年教师著书立说。

3.重视课题成果推广,加强教科研培训,树立榜样,典型引路。

4.课题申报立项上今后应注重向国家课题高层次发展。

5.加强教科研阵地精品化,加强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的建设,让《王力中学》校刊和校本教材成为学校教科研的 宣传阵地。

6.继续落实教研“三个一”:每学期每个教师写一篇论文、上一节研究课、撰写一个学生案例。

7.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各种论坛或讲座,组织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比赛。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06-06

前文说了许多“形而上学”的话,本文试图从实践案例中诠释“课题驱动”的工作室研修思路。故事很多,所选故事大都与我的个人“好恶”――内心世界的信条有关。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不在你有多么唬人的教育理论和手段,关键在你具备多少历史见识和史学通识;不在你能否口若悬河地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在你能否在课堂上清楚地呈现历史的真相和真谛。天理至精,大道至简。上述信条其实就是要坚持泛读、选读、精读历史著述,借助一节课的设计创意,在课堂上历练,在历练中体悟,在体悟中发展。

案例一:从一节课的磨炼看课题研究的过程。

邹玉峰,工作室一期学员,东北师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华东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有10多年教学经历的上海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根据课题分工,他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课为切口,进行子课题――文献史料与课堂教学有效契合的研究。我的计划,第一阶段通过阅读相关著述、论文、文献,搞清特定历史问题;第二阶段对特定问题进行教学创意与设计;第三阶段在教学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第四阶段在完善和总结基础上提出子课题的理论思路。

经过两个月暑假,在阅读了近10种学术专著和大量专题论文的基础上,邹老师整理出近5万字的文字材料。他在工作室专题研修中的讲析使大家受到震撼:没想到“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这个既熟悉又传统的老话题,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玄机和盲点。比如,殷商亡乎于政,抑或亡乎于制?武王德行天下何以天下乱?又如,“封邦建国”“宗法制度”“礼乐文化”三者在西周国家建设和体制建构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三者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相互关系?再如,那些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历史文献,我们是否深谙其要?我设计的这个研修环节,真实目的在于让大家在阅读中实现专业发展,摆脱人云亦云、迷失自我的思维惯性。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教学设计。工作室成员依据上海市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学习目标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思路。比如:

以“牧野之战”――“三藩叛乱”――“周公东征”为背景,引出“封建亲戚”(疆域管理制度)――“井田阡陌”(土地王有制度)――“嫡传宗法”(等级传承制度)――“制礼作乐”(精神文化制度)。

从夏商国家形态――“多元一体、王国邦国并存”,到西周时期国家形态――“家国一体,礼乐兵刑自天子出”的嬗变角度,托出政治上分封制度、经济上井田制度和思想上礼乐制度的成因、内容和地位。

通过两组历史人物――周武王与商纣王;周公旦与管蔡二叔的历史博弈故事,链接出西周的制度建设。

邹老师在充分集成群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又经过与工作室学员的交流,进入第三环节:他以区内公开课的形式,在一所普通高中上课。课后,邹老师说,这是他教学生涯中最黑暗、最沮丧和最失败的一节课。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不了解实际学情,导致问题过深,学生无从理解,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由此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整个教学节奏非常紧张,学生无法在思维上跟进。

当时,我调侃地说:“最大收获是本来还比较清晰的西周历史,在听了邹老师的课之后,终于搞不清楚了!”针对这种尴尬局面,我提出四点意见:

一、邹老师对“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的博览宽度和思考深度,中学历史教师鲜有企及。问题是他在阅读中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主见!“六经注我”固然要坚守,“我注六经”必须要坚定。否则,就会被群书所困。

二、尽管邹老师的资料十分丰富和经典,但却忽视了学生对先秦文献的认知水平,于是,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便不复存在了。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个时髦弊端。

三、邹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是亮点。历史课不能没有情节、没有任务、没有故事。但是,他忽视了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原点问题:为什么要讲故事?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讲好故事。

四、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统摄性的灵魂,就像一堆散落的零件没有主轴一样,所展示给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散乱无章的。所以,有必要在教学设计之前,依据课程目标先来确定本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主线。

经过反复讨论和揣摩,邹老师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基本思路为:

一、导入――从“武王克殷”到“爱屋及乌”

通过牧野之战,提出殷商灭亡的真正原因。通过武王与周公、召公、太公的对话,说明西周建立之初面临的艰难抉择。

二、展开――从“武王初封”到“三监叛乱”

指出武王顺势而为的无奈和策略,说明西周初年分封的缺失和隐患;分析管蔡与武庚叛乱的原因及其周公东征后的困局。

三、深入――从“周公吐哺”到“天下归心”

分封制度(天下归周);宗法制度(天下归宗);礼乐制度(天下归心)从上述三个角度讲述西周国家的制度建设与完善。

四、升华――从“邦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从夏商时期的国家形态,经过武王初封后的国家形态渐变,到周公建制后国家形态的完型,概括早期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

下面为大家出示几则课例片段:

片段一:周武王何以因循、妥协?

公元前1046年一月初四拂晓,周武王率“多国部队”兴兵伐纣。商纣王则拼凑了一支包括奴隶在内的“杂牌军”在商都郊外牧野应战。在激战的关键时刻,商军中的奴隶突然倒戈,战局顿时急转直下。夕阳西下,绝望的纣王爬上鹿台,回头望了一眼那道如血的落日后,点燃身边的干柴。一个近600年的商王朝连同它的末代君王,骤然消失在熊熊的烈焰中!

三千多年来,人们每每谈及此事,似乎有一个铁定的共识:商亡于暴政。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个远在岐山脚下、周原之地的蛮荒小国,何以能够联合起本属于商朝的方国共同伐纣呢?商王室与各方国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其中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后,邹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回顾殷商时代的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意图从“温故”中“知新”。

显然,这种松散独立、离心离德、依靠武力维系的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制度隐患,暴政只不过让这一天早日来临罢了。

硝烟未尽,武王便急召太公、召公和周公入宫问策。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殷商的遗老遗少。“爱屋及乌”的典故最早见于《尚书・大传》。这里记载了当时武王的问策细节。面对武王的困惑和提问,三位大臣提出了各自的对策:

太公: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咸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召公: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周公: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材料后,从中知晓了三位大臣的主张,老师进而提出了新问题:周武王可能会采纳哪位大臣的建议呢?理由何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略)。邹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武王到底为什么会选择周公的意见,我们查不到相关的史料证明。但是,细细考察局势,我们可以作出一些推测。首先,强行剪除,势必造成新生政权与各种势力的直接对立;其次,原来的方国长期松散独立,历史的惯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容忍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势力成为高高在上的主宰。目光敏锐的周武王当然知道商朝体制的弊端,何曾不想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在“人心涣散、天下未定”的现实面前,他更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头等大事是稳定时局、收拢人心。所以,他不得不采纳了周公建议。

关于“武王初封”的情况,邹老师节选了《史记・周本纪》的文献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

在帮助学生解读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明武王分封的特点(实践“论从史出”,略),最后邹老师对同学的讨论加以概括:

武王对殷商遗民采取“以殷治殷”;对藉外方国采取“封其故地”;对功臣宗亲采取“直辖管理”。他以过人的政治智慧,通过因势利导,分别对待,进行因循渐变的分封,从而达成了一个“松而不散”“独而不立”“统分结合”局面,实现了西周社会的初步稳定。

片段二:周公何以再分封?周公分封的意义何在?

三年后,周武王病逝镐京。新生政权又遭遇了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与学生共同解读文献史料后,教师提出疑点:

商纣暴政王天下,而武王德行天下,应该是长治久安了。但是,西周建立仅仅三年,便发生了三监与方国的联合叛乱。对于这种非常规的历史现象,你们认为根子到底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武王分封”,寻找当时制度的隐患(略)。在学生“恍然大悟”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概括:

现实告诫人们: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临危受命的政治家周公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那么,周公是如何重构规典强化统治的呢?据文献说:“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由于有了对武王分封制度隐患的分析做铺垫,学生对于这里所引的关于周公分封的史料,就有了“比较参照点”。于是,教师提出新问题便水到渠成。

教师:大家看,与武王分封相比,周公分封的主要对象有怎样突出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王室亲戚占了大多数。通过亲戚关系来加强周王家族对全国的统治。

教师:周公正是利用了血缘宗亲关系来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接下来,周公必须要面对并解决一个严峻的遗留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叛乱的武庚及其殷商遗民?下面,请大家仔细琢磨下列文献:

周公……以微子启(纣王庶兄)代殷后,国於宋。(《史记・周本纪》)

周公迁殷顽民於成周(洛邑),……周公亲自监之。(《尚书・正义》)

周公……分鲁公(伯禽:周公之子)以……殷民六族……分康叔(周公之弟)……殷民七族。

通过与周武王处理殷人后裔的比较,凸显周公的政治智慧。接着,老师又在文献解读中,讲述了周公分封的内容,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以下历史认识:

通过对周公分封的有关材料的讨论和分析,特别是通过周公分封与商朝的外服制,周公分封与武王的分封之间的联系与变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周公的封邦建国是古代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构建了以“血族宗亲”为纽带的权力体系;形成了以“天下共主”为核心的管理网络。正因为周公的封邦建国,使得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天子由“诸侯之长”一跃而为“天下之君”。正因为周公的封邦建国,才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新格局,造就了古代封建国家形态。正因为周公的封邦建国,学术界才有人敏锐地提出,它一改夏朝部落联盟联合体和商朝独立方国联合体的松散的国家形式,一个古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紧密的国家政体才渐趋走向成熟。

片段三:周公制礼作乐的意图与影响何在?

邹老师在讲完分封制和宗法制后,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如果说,分封制是一种授权方式,那么宗法制则是这种授权方式的法则。由此,西周社会形成了一个以周天子为核心的,有主干(大宗)有枝叶(小宗)的宗族血缘群体。它把血缘意义上的“家”与政治意义上的“国”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东方典型模式。所以有人说,假如你不了解中国的宗法制,你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的古代社会。

在上述总结的基础上,老师暗度陈仓,适时转移话题: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周公通过封邦建国加强对疆域的统治;通过宗法制度保障了周王室的血缘族权和传承法统。但是他也深知,刚性制度只能迫使人被动屈从,难以产生思想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辅之以怎样的柔性政策才能维系刚性的制度,才能使万民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呢?(教师及时出示材料)

师生共同探讨材料,明确“礼乐”的历史内涵后,教师指出:

在由礼乐所构建的“尊尊”“亲亲”的文化氛围之中,增强了西周王朝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西周王朝利用礼乐制度从意识形态高度,协调了西周贵族之间的利益纠纷,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了政治运行的有序化问题。

周公制礼作乐,就是要让人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并将它们规范于用礼和乐编制而成的有形之网中。礼乐制度的推行使西周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彬彬有礼、钟鸣鼎食的和谐社会。但是,在用礼和乐编织起来的这张有形之网的下面,却透露出森严的等级秩序和宗法伦理。社会的政治关系(君臣)与人际的血缘关系(父子),完全被束缚在这张美丽的礼乐之网中。

片段四:“小切口”引起的大历史观

在这节课还剩下五、六分钟时,邹老师高屋建瓴地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夏商时期的国家形态,不过是“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一体”的分散型国家。经过西周初年,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的努力,中国从一个“神散形聚”方国联盟一跃成为“形散神聚”的带有血族宗亲色彩的封建制国家。

这得益于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以血缘关系为主确定分封对象。分封的结果使周王成为政治上的天下共主、血缘上的天下大宗。而礼乐制度则从精神心理方面,达成了一种相对的秩序和认同。实际上,宗法制与分封制只是规定了周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格局,礼乐制度才是治国之道。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说:“有周一代之事,其关系于中国者至深,中国若无周人,恐今日尚居草味。盖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也。”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概括为:

分封制:“天下归周”;

宗法制:“天下归宗”;

礼乐制:“天下归心”。

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本身也从产生之初即包含着某种不可克服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变迁,会逐渐地显现出来。

最后,老师透过“问鼎中原”的故事发出历史的感叹,作为本课的结语,同时,也暗中埋下了下一节课的“伏笔”结束本课。

课讲完了!围绕这节课的课题研究还在继续。我之所以让邹老师做这节课:

意图之一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诠释专业发展的正规路数――只有博览群书、独立思考、高屋建瓴才能厚积薄发、突发奇想。

意图之二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展示教学智慧的经典范例――创意决定课的高度,灵魂决定课的厚度,缜密决定课的深度。

意图之三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树立课题研究的过程规范――课堂为视界让理论向实践渗透;理论为引领让实践向理论跃升。

在子课题结题时,邹老师写下了下面一段课题报告(节选):

历史教学中,结论的归纳、概念的抽象、本质的概括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它们都必须具有历史的特性――源于材料。而历史课堂上的材料运用,又不同于历史研究中对材料的考订、甄别、辨伪。在有限的时空状态下,如何运用材料,让历史课鲜活起来呢?在这里,我们重点谈三点体会。

1.典型的材料与严谨的解读是激活历史的前提。

这节伊始,我紧紧抓住所给出的几则图片和文字,围绕学习目标,从史料的解读中,在严密的推理中,不仅获得新的认识,而且为西周总结前车之鉴埋下了伏笔。在这节课上,我特别关注两点,一是在材料的深度含义上浓墨重彩。二是在材料的广度联系上瞻前顾后。三是在材料的彼此差异上引发思考。四是注意到材料与教材的对应性,材料与解读的延伸性和材料与历史的相关性。

但是,历史材料最难以把握、乃至最不可捉摸的,是内在历史的“灵境”。而这种“灵境”的破译需要带有意向性的玄想。历史教学中,对于材料的理解固然需要严谨的逻辑,细密的推敲。但是,从时间角度看,课堂教学中对于材料的解读,更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历史想象。逻辑推论与历史想象的功能就在于将这些分散、零碎的历史记忆连接成作为整体的历史经验。在材料解读中,逻辑推论就像是思维的骨架,它规定历史想象运用的范围与限度;历史想象则如同血肉,在逻辑推论之上形成一副富有表情的外形,使历史意识有了传达的载体。有了这种演绎思维,历史过程中的碎片将因为认识者的再体验而被联系成连续性的整体。

2.材料的逻辑线性链接与融通是激活历史的关键。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阅读难度与量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定,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可能像史学研究一样,大幅度、全篇幅的引入所有材料。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材料,就会显得相对孤立、零散。如何在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既达到历史脉络顺理成章,又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质呢?关键是如何科学、精妙、自然地将这些似乎孤立、零散的历史加以延展,进行关联化、线性式地互动链接。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在商朝内外服制度、武王初封、周公建制是国家形态渐次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将分散的史料加以无痕链接。通过每则材料的延展链接,在材料与材料之间搭建起一条清晰的逻辑“桥梁”,并且用课件的形式使之明晰化、具象化。

假定一味地运用全部的史料来解读这一现象,往往会导致三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二是史料的过度开发势必导致内容臃肿、繁杂,让学生不知所云;三是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3.围绕目标筛选和运用材料是激活历史的核心。

在这节课设计之初,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耗了很多的精力去阅读相关史籍、著述和论文。结果是,在搞清楚了历史原委的同时,觉得没有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觉得什么问题都很重要,什么史料都不可或缺。最可怕的是,在最初的教学尝试中,由于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俱损;由于追求材料翔实,结果是材料堆砌;由于追求细枝末节,结果是整体混乱。后来,我们静静地坐下来思考,终于领悟了这节课的灵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了这个灵魂和这条主线,在材料的遴选和整合上,就有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将所有的史料转化为诠释灵魂的素材。这样就可以在多少、详略上自如选择了。

邹玉峰的这节课在2008年上海市4年一度的教学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引起专家和老师的强烈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也把这节课(实景录像)作为经典案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轮回观摩;由这节课引发的“关于文献史料与课堂教学有效契合”的研究课题,获得上海市“普陀杯”教学科研课题一等奖;我也曾多次把这节课作为“舶来品”在山西、四川、广东等许多地方为学生现场上课。

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的背景是上海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我们专注的核心未必适合国家课程标准中必修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商周制度。因为,上海市的课程内容是通史体例,倘若侧重政治制度,为了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相对照,对西周这节课应以地方分权、贵族政治为认识的核心。即:通过宗法分封所建立的政治体制是地方分权体制,支撑这个体制的是贵族政治。另外,高一教学与文科班教学也应有所区别。高一以“天下归心”为这节课的灵魂,重在认识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文科班要考虑高考的要求,因此应该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西周政治。中学历史教学的魅力也在于,同样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立意、目标和达到效果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9篇

1 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时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整合及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有很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历史基本功。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同学们应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历史学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大家会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2 抓住课堂。

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也可能考得很好,但是一个文科生如果不听课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在预习的过程中把新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说明了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以拓展自己的思路。

3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每一个历史教师对历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从事了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定有独到的经验和认识。学生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4 解决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

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查两类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解决史实问题通常就要靠记忆来实现,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什么时候爆发、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等,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这样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我们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说笔者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寸巴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思维问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查思维的范畴。一般来说,“根本原因”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体现和要求,看起来往往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主要原因”是最难把握的,它有时表现为直接原因、有时表现为根本原因,这就要求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同学们一些提示,只要注意消化吸收,大家一定会有所提高。

5 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掌握,分析问题我们总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往往考虑“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6 宏观地学习历史。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学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有没有什么主线可以把它们串起来?当然有!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发散思维,把历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受课本的限制)。比如说把某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历史知识其实非常有条理。另外,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大的问题,也可以随便拿出一个部分来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比如说整个历史是由中国史和外国史构成的,中国史又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而近代史分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整体上由四次大型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三次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组成,期间经济方面的显著特点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形成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倡导者分别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经四次大型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守旧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这样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再细到每一个事件和人物,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第10篇

我叫***,男,生于1969年7月,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岳阳师范学校,1992年6月自学考试取得湖师大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2001年6月取得湖师大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1999年8月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君山区许市中学。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由于本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得到了领导和组织的信任,1995年7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被评为许市镇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有时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到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有些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有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历史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我也教得自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在每年的中考或镇统考中(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全区同类学校的前茅。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2001年和2003年两次荣获许市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历史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历史教学三步教学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历史教学研究课题。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2004年所上的《新航路的开辟》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2001、2002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二、三等奖,2003年指导夏竞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2006年指导学生金叶子参加湖南省一年一度中小学作文竞赛,获征文一等奖,我本人因辅导学生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中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与对策》获君山区二00一年教育调查报告评选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人物评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2002年君山区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君山区教研室将该文送市教科所,在二00三年度全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人物评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二等奖,同时我写的《巧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岳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应用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二00四年我写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地图教学中的运用》获省教育技术征文一等奖,并在省《教育技术》2004年第12期上发表。二00六年撰写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获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2至2003年度帮助青年教师戴俊备课、上课。戴俊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美术教学,对历史教学没有经验,不熟悉。调入我校后,我从备课、教材的把握、上课对她进行耐心的辅导,细心地指导,在我的帮助下,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成为学校历史教学的顶梁柱;2006年6月我所指导的许市中学青年教师陈高山在参加全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下半年代表君山区参加市“金鳄杯”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同时有李伟茹、刘星、金燕等人获区级奖励。。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四勤、三熟悉、三结合”的独特方法。四勤:即勤看、勤想、勤干、勤说;三熟悉:即熟悉学生、熟悉规律、熟悉方法;三结合:即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我坚持每期对每一个学生家访一次以上,特别是为了转变差生,控制流失,我节假日不休息,有时深更半夜,都在走村串户,保证班级学生的巩固率达到100%。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95年我任学校团总支书记以后,协助学校行政管理校务,建立了校园广播站、团队活动室、团队宣传栏、班级一日一评,将学校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97年担任教导副主任,2001年任教导主任,在此期间,教学管理上,我做到以身示范,常抓不懈。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制订了《教师勤绩考核细则》、《教师常规检查制度》、《教师请假制度》等,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并认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以科目为单位举办公开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这些做法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并在君山区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推广。2003年8月学区岗位竞聘,我意外受聘为许市镇学区教学教研专干,但按上级要求,同时也是为避免学业荒疏,我仍坚持在学校兼课,从事初三历史教学、班级管理,我在搞好学校

上一篇: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