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议事:重建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

时间:2022-10-12 03:22:39

班级议事:重建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

“班级议事”这一主题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该如何将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建设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日常生活?

一、班级原本就是学生的

1.班级因学生、为学生而存在

班级对于学校存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还没真正踏入学校大门,校方就已根据性别、住址、学业基础等,将学生编入一定的班级。这其中,尽管诸多学校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性与平衡关系,但显现而出的往往是学校的主动和学生的被动。这是本文讨论的第一个表象。

但这并非班级存在的本质。

班级事实上不是因为学校的需要而存在,而是因为学生而存在、为了学生而存在。连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学生需要。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在家上学”现象,就提示我们:要重新思考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一旦编班完成,学生是否有权利要求换班,或形成其他群体学习组织?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当前中小学内大量出现的学生选修、走班,已经在告诉我们:学校的行政性编班不是唯一选择。而且,学校编班的行政管理式做法并非其本质,更不是目的,而只能是手段。

我们不能被学校主动编班的表象所迷惑;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形态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班级的真正意蕴,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创生。因此,还给学生议事的权力,让学生在议事中体验和发展,是班级存在的价值体现。

2.班级中学生一直在场

具体的班级生活中,班主任或教师往往有很大的权力,直接影响班级的组织形态与发展状态。这是第二个表象。

但事实上,无论班主任怎样强势,学生始终是在场的;任何教师都不应、也不能将学生视为无反应的物体对待。

学生的在场,在教师不在场时表现尤为明显。每天早晨一到班级,或每到下课、休息时间,或放学之后,当教师不在场时,学生之间总会有交流、沟通,总会有嬉戏、互动,班级内总会生成诸多的新信息、新事件。

学生的在场,与教师的在场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共存。当教师在场时,也许学生没有明确表达出不同意见、制造出特别的事件,看起来依旧是教师在控制着、主导着。但学生同样能够以隐形的、非正式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呈现着自己的行为。完全无视学生的教师,其教育将无法进行。

学生与教师的某些冲突,更彰显着学生的在场性。这种现象在真实的班级生活中并非罕见。而这是在以激烈的方式警示我们:要尊重学生对班级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策划权、评价权,鼓励学生将非正式形态的价值取向、观念与建议呈现出来,将对班级生活和群体发展的个人感受与建议表达出来,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发展愿望表达出来,从而建构起班级议事的制度结构和具体形态,打开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班级生活的可能世界。

3.学生的班级参与是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要领域

建设与发展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班级生活,是中国教育重要的构成。但可惜的是,对班主任的研究,对班级生活中学生发展的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教育改革实践的重心与重点,似乎也长久远离班级建设领域。这是第三个表象。

这依然在提示我们去追问本质。当我们回归到儿童立场,基于学生发展、乃至于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我们不应忽视班级生活所具有的丰富的育人资源、班级建设所具有的教育内涵。在这一领域中,就学生与班级、教师的关系及其实践而言,有着与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沟通。例如,以民主教育为例,班级生活事实上是天然的民主教育之场所,其实践与理论内涵无可限量。而班级议事可以视为班级民主教育的直接表达,学生在其中直接感受共同利益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参与决策与评价,直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要实现这些独特、丰富的教育内涵与研究价值,就需要班主任及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班级参与;班级议事就会成为启动这一过程的重要事件。

二、学生可以参与到班级日常生活的建设全程

1.以班级为整体单元的教育思考与实践路径

对于教师来说,班级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单元,所有的学科教学、班级建设,都具体化为对这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有其多元丰富的内部,也保持着与其他班级、年级、家庭、社区和社会的直接沟通。

这就要求对班级作为完整的教育单元或学生的生活世界保持敬畏。它有着内在的结构,有着主体间的关系构成,有着诸多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着改革与发展的多入口、多层面与多结果。相对于学科教学而言,它同样需要整体策划、推进与评价;而且因为没有详尽的教育纲要与教材,这个教育空间的变革与研究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对教师发展的意义也更明显。

上述认识并非无足轻重,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思维空间与实践方式,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成长质量,进而影响着学生参与班级议事的内容与方式。

2.学生参与的结构性与无限丰富性

当前班级建设实践中,已经有诸多优秀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班规制定、班级文化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努力。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参与的整体结构,或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内容结构,并未真正形成。

尽管原因是多样的,但是,有效、有序地推进学生的班级议事及后期参与,是需要班主任形成结构性思维,并开发出具体的内容保障体系的。在本文作者和实验班主任的合作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内容结构。这包括班级生活内部的文化建设、组织与岗位建设、主题活动及主题班队会等,包括班级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参与学校学生活动、开发自然性与社会性资源、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等,还包括各领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整合等。

尽管这非固定不变的规律,但当前的实践改革确实需要以结构的力量支持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真实努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工作开展,或全领域的有序推进,都会生成无限丰富的资源,促成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发展,进而以新的主体力量介入到班级生活的演化之中。

3.学生参与的全程性及其终身价值

学生对班级事务或建设过程的参与,不是一次性、片段式的,而应是与学生在校生活的时间同一,并且通过综合融通的力量而融入学生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发展之中。

就微观而言,这需要班主任将具体的班级工作展开为连续的过程,形成“长程系列”;就中观而言,需要班主任以学期、年、学段为单位,推动学生参与到班级发展之中,并保持对学生“成长需求”的高度自觉。就宏观而言,则需要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和生命全程的意识,尊重学生的“前理解”、潜在资源、已有的成长“史”,并自觉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这事实上是持续的、发展性的过程。回归到学生成长的立场,他每一天都存在着、变化着,绵延不绝,体现出生命永恒的新奇性。班主任需要反思片段式的教育思想与行为,并以自己的生命成长体验回应学生的生命吁求。因此,在推进学生班级议事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保持这一长程系列意识。

三、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性的独特

学生是多元的,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是复杂的,班级事务也充满生成性。这一系列的复杂织在一起,呼唤着与“适应性专家”相配的班主任。在将班级还给学生的同时,班主任的角色已经在重构,工作已经在变革,教育已经在发生。

1.班主任作为引领者,领导着班级发展

班主任是领导者,直接领导学生群体的发展,而且也在领导着以班级学生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发挥着对家长的文化引领作用。

这一新角色,要求班主任不再妄自菲薄。尽管当前外部保障体系建设不力,尽管教育系统内部对班主任及其工作的研究质量不高,尽管班主任个体与群体的素养还需要快速提升,但真正的力量,源自班主任的自我期待与自我发展。如果班主任在自己的身份定位、角色理解等方面都自甘低下,那么是无法想象其工作的高质量与发展的高品质的。当前已经在各类教育实验中涌现而出的优秀班主任们,都在体现着内动力的伟大,都在重新界定着班主任的当代内涵。

这一新角色,更要求班主任有相配的实践。这意味着班主任需要以自己的实践,创生出领导者的新形象。相对于之前被动、点状的工作状态,班主任需要更理性地策划工作,更开放地与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合作,更主动地引领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发展,更自觉地将班级工作融入学校变革之中,并在班级中直接领导变革。就班级议事而言,班主任是更直接的领导者,可以直接推动班级内相关议事制度的建立、活动的开展和文化的形成。

这一新角色,还需要班主任有新的素养。作为领导者,他不仅需要有勇气和气魄,不仅需要有角色与权力,更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这包括与人的沟通、交往、合作能力,包括对事的策划、组织、反思能力,还包括对于自我的自律、自强与学习能力。在学校系统中,班主任就是最微观的教育单元的直接领导者,其领导力也将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和发展。

2.班主任作为点化者,化腐朽为神奇

就教育过程而言,班主任工作通过策划、组织而开展系统的教育工作,这很类似于教学工作。但班级建设的独特在于它与日常生活的同构共在性。班级生活看似天天重复,但每天都是新的。为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就特别需要班主任具有点化的意识与能力。在学生参与班级议事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资源;此时,班主任的点化力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意识与能力直接联通教育的本质。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接点化人之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包含着对人之生命性的敬畏,更内涵着对教师工作之教育性的直接确认。在学生参与班级议事,乃至于班级建设的全程中,班主任通过点化,不仅直接开启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与生活世界,而且能将日常生活、天地万物化为学生的成长资源。

这一意识与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境界的高度表达。在教育领域中,时常以“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来表达对教育实践特殊性的理解。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科学与艺术可谓缺一不可;而真正综合的状态存在于班主任基于情境、面对复杂、充满灵性的实践之中。卓越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不在于形式的赏心悦目,也不在于过程的流畅自然,而在于人性力量的充分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诚投入、师生共同成长的无限纯粹。

3.班主任作为研究者,究天人之际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所开展的职前教育体系中,尚缺乏高质量的班主任工作类课程,致使许许多多的班主任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一角色,并依赖自己对若干年前班主任的记忆和实践中同事的帮助,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先天不足的保障体系,迫切需要重建;在现实背景下,已经担任这一角色的班主任,则需要以研究的力量,激发内力,实现发展。

这一研究自然伴随着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全程。不同发展基础的学生,如何在班级中和平共处,就已经是极大的课题了;更何况要组织这些学生们,形成多元的学生组织,建构群体文化,开展各类活动。对这些现象、实践进行研究,不仅直接保障着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促成教育知识的产生与积累。例如,班主任可以研究班级生活中的民主教育、科学教育等主题,可以聚焦班级生活中的教育公平,可以突出当代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等,甚至连儿童的财商问题,都可以加以探讨。所有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全息在班级议事之中;当班主任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时,研究资源是无限的。

这一研究更具有究天人之际的特征。班主任的教育研究,不仅仅事关当下的教育实践,更包含着对人性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体悟、对世界的理解、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直接建构。每一个有意识地开展着的教育实践,都是班主任生命的构成,并反映着他的生命内涵。在此意义上,是否有意识地将班级还给学生,是否帮助学生实现在班级生活中的成长,就事关班主任、科任教师、全班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几十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乃至于一个时代的发展。

班级议事虽然具体,但内涵丰富,发展空间巨大。班主任领导班级议事的过程,就是在将班级还给学生,体现对生命的体悟,表达对生命的理解,提升生命高度的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 李家成)

[本文为上海市哲社规划教育学课题“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是如何学习的”(A1306)、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中小学生领导力发展与学生组织建设研究”(13SG27)、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导力培养与评价研究”(14PJC029)的成果。]

上一篇:评议式班级议事的实践思考 下一篇:班级议事的组织架构、流程和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