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下的设计走向

时间:2022-10-11 06:10:13

消费时代下的设计走向

[摘 要] 在工业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形式跟随功能”变成了“功能跟随趣味”,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元化。设计更多的以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为指向,使设计适应 “消费者化”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多元化 设计走向

一、工业文明的消费文化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大众进入“闲暇”状态时,艺术的指南针就不再指向极少数人了。1934年,法国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成立了“现代艺术家联合会”,在发表的宣言中宣称“现代艺术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共知的艺术,即一种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纯艺术”,并且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只有少数精英的艺术是贫乏无味的艺术”。迈克尔?柯比在谈到审美经验和非审美经验的界限问题是写道:“把审美经验看作是与世隔绝的、封闭的、与生活没有联系的看法,使传统美学一个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观念。按照这种看法,艺术必须‘仅仅为它本身的缘故’而被感受,对它必须采取与日常知觉方式相异的分离或心理距离的态度。”趣味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利,大众开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来看待设计产品,体验使用物品带来的感受。这时的消费就从单一的满足生活的物质需要变成一种体验性的消费。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60年代在英国萌芽而后在美国得到发展的波普艺术(即流行艺术),创造的艺术形象取材于大众最常见的物品,如广告、电视、连环画、照片等,要求取消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汉密尔顿这样评价波普艺术――短暂易逝、流行、低成本、批量生产、年轻、机智、性感、别致、富有魅力。波普艺术是以生活方式支配艺术的艺术形式。阿马亚写道:“这些艺术家,根本不去描述‘生活’本身到了如此的程度,只是通过某种商业性语言的经验,面向大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广告宣传。”波普艺术是对浮华的消费社会的一种美化,与“用完即扔”的流行文化符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现代功能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与秩序,被波普艺术的感性、流行、瞬间的浮华所颠覆。

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形式跟随功能”变成了“功能跟随趣味”,产品的好坏,已不再只取决于客观形式和功能,也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评价和选择。197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家庭景观》的展览,就体现了意大利多元化的设计美学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的阿基米尔工作室和孟菲斯设计集团,更是追求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孟菲斯的设计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观念。

趣味是一个十分主观的词语,中国人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趣味都和其他人不同,设计师如何把握趣味?趣味总是随着流行而变迁,流行会让大众以相似的方式来选择产品,设计师就是要预测下一步的流行趋势,即适当超前设计,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趣味的产品。

流行的东西一定是美丽的吗?不是的,并不是漂亮的、优美的东西才是有趣味的。丑陋的东西有时成为时尚,并且价值比优美的物品更昂贵,如前些年流行的丑布娃娃。另类时装就是一个流行但不美丽的现象,它的价格比优美的服装更贵。另类服饰的欣赏者这样评价它:“另类服饰颇具艺术性、戏剧性的独特造型。你可以认为它不实用,甚至不能接受它的怪诞、夸张;你可以认为它是丑的,甚至是违背常理的;但是,它俨然给予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 当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遭遇冷酷残忍现实的时候,审丑文化则产生了。从某种角度来说,丑更真实、更具震撼力。在美学史上,丑文化产生于人对于虚假、浮华、冷酷世界的反抗,更具民主内涵。流行与时尚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各种风格样式、特色,甚至美丑轮流交替。美从来不可能一统天下,虽然美是舞台的主角。但过度的美经常走向矫饰主义:做作、浮华、粉饰、甚至虚假。在流行中,也很难见到纯粹丑陋的物品,美丑兼具、语义复杂、含混的物品较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种物品往往带有极强的特色和个性。但无论怎样的物品,都有被消费者厌倦的一天,流行的结束就是厌倦开始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流行厌倦的表现,这势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引起生态环境的危机。

设计师要把握大众的趣味,但大众的趣味一定是有品味的吗?由于趣味是社会差别的体现,所以趣味不可能脱俗。19世纪弥漫欧洲的繁琐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是矫饰主义在设计上的反映。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购买这种产品,把自己的房间打扮的充满繁琐的装饰,成为地位的象征。金钱美取代美学上的美,金钱美感使人天生的对美的感觉变得迟钝。这种金钱美感的泛滥不止在外国,在中国也随处可见。由于有钱人更容易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从而使品位变得庸俗和堕落,并把金钱美变成时尚。

阿尔文・托夫勒写道:“在社会物质匮乏的条件下,人们想方设法来满足自身直接的物质要求。今天,在物质较丰富的情况下,我们正调整经济以适应人们的新需求。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制度迅速过渡到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这种‘心理化’的过程,是超工业革命的中心课题之一,但一直为经济学家们所忽视。然而,这一过程将会产生一种新奇的、事事出人意外的经济,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经济。”飞利浦设计公司不仅有工业设计师、工程师,也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飞利浦设计公司到不同的人群中去采集各年龄段的生存样本:把人的一生分为12个年龄段,分析各个阶段的生存状态和特点。

三、设计方向的转移

过去我们可以在一个物品中看到几代人的印记,如今却是在一个人的一生看到几代物品的出现与消失。一起而来的,是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有因才有果的逻辑被颠倒过来,先享受后果再寻找原因的模式,使得传统的节俭和自律受到冲击。

从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增长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消费文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需求日趋多样,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冲击。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过去中国人提“勤俭持家” ,现在很多人追求享受生活,先行消费的理念被很多人接受。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的进步以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个成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对产品的使用价值的需要,而且对其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也有了很多关注。现代人期盼设计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带来感情的愉悦。

现代社会的物质产品极其丰富,各种设计产品,以往那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和家务劳动被工业产品的多功能和高效率取代,高速的交通和便捷的通讯,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开始变多。可现代功能主义的产品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是一种“独白式”的设计逻辑――功能决定形式的理性逻辑和美学(社会生产的必然结果)。但在“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眼中,这种单一的模式使“观看”变得审美疲劳。“独白式”的逻辑使产品的样式闪烁着理性之美,但现代功能主义无法解释――什么样的形式是功能的最佳体现,因为功能体现在多种形式之中。现代功能主义认为自己的理性力量可以将人类的文化定型,但事实是,人毕竟不是完全理性的生物,不可能完全以理性的方式来消费。人们需要从符号意义的获取上求得心理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在物质生产已经达到满足的条件下成为消费的主要意图。

社会学家威利思说:“早期的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群体分成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以使产品能够更为精确地瞄准他们。但是,现代营销则从社会――经济群体的划分转向新生活方式的探索。这一转向至关紧要,因为人们不再是从客观的角度而是从消费者的观点来描述市场细分。消费者不再是商业之神被动的牺牲品,他们在文化商品的选择和使用上越来越被认为具有实质性的且不可预测的决策权。”设计由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曾经宣扬的设计广泛性和标准化,变成设计以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为指向。如今的设计更尊重消费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 “消费者化”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79页

[2](英)特里温・科普勒斯顿:西方现代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22页

[3]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87页

[4]吕 锋: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第127页

[5]李建盛: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7页

[6]转引自 鲍懿喜:消费文化风潮下的设计走向.美术观察杂志,2005年第10期,第87页

上一篇:试论我国茶叶商品的有效包装 下一篇:中国画审美因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