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1 02:48:02

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

【摘要】在海外金融市场上,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是一项普遍实施,相对比较成熟的交易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在考察我国证券业务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旨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成熟证券市场发展和运作的经验以及通过对我国试点券商的实地调研,使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开展。

【关键词】融资融券;风险防范;担保机制

融资融券业务,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1]以2010年3月31日沪、深交易所接受融资融券交易申报为标志,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经几年精心准备,已正式步入交易阶段。在融资融券业务日趋稳步发展下,融资融券业务券商数量不断扩大,融资融券的股票数量众多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文章具体从融资融券存在的市场风险展开分析。

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

虽然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日渐增长,但相对于沪市日均千亿的交易规模而言,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可选择的融资融券标的也较少。从海外市场成功经验来看,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信用交易较为活跃,在市场交易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一)缺乏转融通机制

市场缺乏有效的转融通机制,正是由于目前融券券源稀少,市场交易不活跃。目前,试点券商一般是以自身持有的股票作为融券的来源,来借给投资者。这使试点券商只会在以下情况下将股票作为融券标的:(1)融券券源为券商自身长期战略持有的证券。这类券种一般均为券商所持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持股成本极低,且很难在市场上变现。(2)未来有相当大把握上涨的股票。这使得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的可能性变得更低。

(二)风险对冲机制较少,风险防范制度过严

市场上没有存在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这使得试点券商或投资者的风险往往难以控制和合理预期,这必然将会减少他们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意愿。而风险防范过严也是导致融资融券交易不活跃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为了保证融资融券业务的平稳运行,证监会及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制定了多种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试点券商规定信用交易规模及接受担保品的市值制定上限;对投资者规定保证金比率下限及担保品的折算率上限等。这必然导致试点券商在会所两级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额外的限制条件。[2]

(三)融资融券标的范围过窄、投资者资金利用率较低

融资融券标的范围过窄、投资者资金利用率较低以及多年来做多的投资惯性,这使得实际可被投资者交易的股票非常少。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融券业务比重过小。目前,融资融券市场中标的证券以上证50和深证成指为范围。融资融券范围的过窄,券源的单一,自然连锁导致投资者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适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国新兴起步的融资融券交易将使刚刚复苏的中国资本市场阴云密布,浇灭中国资本市场做空时代的火苗。

二、我国融资融券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第一,根据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合规状况、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和试点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首批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并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第二,对客户资质、证券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都作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提高了客户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门槛。第三,适度提高保证金比例和维持担保比例,适度降低客户的资金杠杆比例,减少客户由于市场波动而被强制平仓的风险。第四,对融资标的证券、融券标的证券、可冲抵保证金证券制定严格的筛选条件,适度降低可冲抵保证金证券折算比率,从而增加标的证券、可冲抵保证金证券纵的难度,有利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稳定。[1]

可见,要防范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需要各方加强风险控制政策,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对我国融资融券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尽快建立市场化的转融通机制

图3我国转融通机制的缺乏,使得试点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融券关系只是对赌的零和博弈,这与试点券商“金融中介”的本质功能相悖,更使试点券商存在一定的逆向选择风险。海外市场成功的融资融券经验表明,建立和自身市场特点相契合的转融通机制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降低券商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扩大我国融资融券的客户群,扩展融资融券标的,降低融资融券市场的潜在风险,活跃我国的资本市场,完善我国的多头空头市场。

(二)完善风险对冲工具,建立健全预警补仓和强行平仓制度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初衷是为市场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但由于推出时间较短,投资者还未形成成熟的风险对冲经验、对股指期货的定价也存在一定偏差、券商融券范围较小不能完全对冲融券风险等原因,股指期货并不是目前试点券商进行风险对冲的成熟工具。融资融券业务作为新兴业务风险性比常规证券业务更大,因此,建立健全预警补仓和强行平仓制度势在必行。

(三)适当放宽风险控制措施

当前,国务院,证监会等立法部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规范细则还不能完全与实际需要相符合。虽然证监会与交易所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防范制定了相对科学、详尽的规范,但我们应该加强对证券机构信用额度的管理。券商应该根据客户的资质、信用条件和投资经验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对不同等级的投资者实行差别管理,实施有区别,有层次的风险监控措施,适当放宽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在融资融券业务成熟及投资者能够接受并正确操作的前提下,证监会和交易所可以适度放松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准入门槛,适当增加融资融券交易资格的券商,这对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逐步扩大,逐步活跃融资融券市场确有裨益。

(四)逐步扩大券源

建议可将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扩大到“沪深300成分股”或“上证180+深证100成分股”。其一,其流动性、波动性和市场操纵难度与现有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相差不大,完全具有作为融资融券标的的可行性;其二,可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进行风险对冲的需求。因此,笔者建议,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适当扩大融资融券标的,使券源多样化,从而促进融资融券业务日趋平稳发展。

(五)不断提高投资者的业务操作水平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要进入融资融券操作市场,必须具备实战经验,相关监管部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应正确引导试点券商和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套保,不断加强投资者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结语

总之,融资融券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融资融券基本作用,活跃资本市场的同时,也给我国的证券市场,券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市场各方应当充分准备,在控制其风险的条件下,大力发展证券信用交易,使其真正发挥市场稳定、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增强流动性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完善我国的证券交易机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弘主编.证券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建琴.“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10,9(中旬):27.

[3]崔媛媛,王建琼,卢涛等.“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0:21.

作者简介:邓文娟(1987―),女,福建三明人,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法。

上一篇:浅析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 下一篇:中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现状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