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养发展的巨大挑战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10-10 10:34:55

公民素养发展的巨大挑战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来新的增长爆发,而公民素养提升却与社会现代化发展极不协调,近年因“闹剧”引发国内外对公民素质的诋毁屡见不鲜,甚至上升到民族层面问题,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大国形象。

关键词:社会;公民;素养;道德;法制

一、概述

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遵守伦理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具体来说应当包含知识文化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以及公民道德修养,经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建设成就辉煌、国家日益强大,国民逐渐富庶,可是公民素养的落后却崩塌引发了空前的社会危机,

不难想象,如果公民的法制素养普遍低下,法律政策的颁布实施就会困难重重,同时也会因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不同而在社会各层面中产生不必要的对立情绪,进而引起法治危机。同样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公民素质偏低,势必会影响政策的准确执行与社会的治理水平,从而极有可能产生行政危机甚至将政府与人民推向对立面。再假如,公民在社会活动中素养缺失,必然会产生大量性格扭曲的社会公民,加剧浮躁情绪和人们心中的不公平感,从而引起社会的分裂。可见,提高公民素养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原因探究

1、道德底线丧失,无原则宽容。

从困扰长期以来困扰公共秩序的 “中国式过马路” 和“排队”现象说起。2012年一篇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引发热议,“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几乎所有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的学者都收获了这样一个现象:超过大半的闯红灯受访者借口坚定有据,但都可最终归结为“随大溜”,然而坚定等待红灯的人理由却只有一个“不合法、不道德!”对比之后再来分析公民嘴里“随大溜”的含义,不仅应包含被周围小环境所左右,毫无主见,盲目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同样包括为了满足内心追求同时为躲避风险借势而为的不道德行为。而两者归集起来是否都可以称之为“丧失道德低点、无原则的宽容”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对诸如此类行为义愤填膺,而转头自己又默默加入了受谴责的行列。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梁实秋先生早年在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前门火车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就抢先买票的人,就一声不响高高举起竹鞭飕的一声着着实实的抽在他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后,他一声不响的排在队尾了。前门车站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对此事他感想复杂,既对日本人的行为极为愤恨,又对国人的不争感到痛心,不禁叹道:“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排队从道德层面来说实际是正义与公平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状况的反映。如果不按规则做事,就处处碰壁,按规则做事则处处顺利,那么,谁还能不去排队呢?有形的不排队其实是隐藏在社会生活后面,公民对自己对他人没有底线的宽容。

2法律意识缺失,无权义定位。

受制于传统,中国在建设现代公民社会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时至今日,对于中国是否已进入公民社会仍有争议。

在总结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上,可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的一句话:“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公民是民主国家成员的一种资格,具有独立、自由、平等人格,并在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享有充分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且具有相对消极的不侵犯他人权利的责任的人。”早在立国之初,人民的民益就作为最高法律标准被写进了宪法,但是法治建设,民主政治的推行之路还是阻碍重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就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而仅仅是体制的不完善。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参与主体,而当前的一个重要国情却是,公民因法治意识缺失,不敢突破传统观念的牢笼,没有对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做出合格的定位,没有以公民身份真正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回溯历史,带给我们不仅仅有优良的传统,还有固守的观念与一直支撑我国历史发展小农经济相适应,的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以人代法的社会制度,“人治”社会在中国盛行期是“法治”的百倍之久,在传统人治社会中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公民的内涵中也不包括 “民主、自由、平等”的内涵,而仅有以“臣民、子民、草民、良民”为代表的服从主义和特权主义。而尽管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和在现代化社会中不断摸索前进,但是彻底摒除固守的“顺民”思想并非易事,即需要法治风气的盛行,也少不了民主意识的增强。

三、应对措施

1、摒除教育功利性,培养高素养公民。

现在国家正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正是教育从功利性向理性回归的尝试。但是受到现实条件制约,以升学率和单纯成绩代替综合考评的现象难以杜绝,尤其在高中阶段,有的学校几乎将全部素质教育课暗地取消。认识到我国教育体系短期发展的制约后,何不将公民素养培育更多安排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意识层面逐步改变人民思想。而与此同时,大学教育期间的成绩评价体系同样需要转变,在学生成人后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内,相对开放的环境为民主意识的尝试和养成提供了土壤,大学承担着把好公民踏入社会的最后一关的作用,必须在社会高层次群体的政治民主素养、社会道德素养、权益法制素养培育方面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2、发扬宣传导向性,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我们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新中国60多年来的建设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团结群众、引导社会、凝聚人心的强大武器。面对当前公民素养危机的社会现状,社会比以往更加需要宣传工作的鲜明导向。面对国内外形势复杂性和境外的思想攻击,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在增加,最不能动摇的就是现代社会的宣传根基。就本质而言,宣传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优秀的公民品质素养只有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转变成指导实践和改造现实的强大武器。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立足回答公民最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

此外,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手段创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和渠道,传播先进品德素养。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抽象的素养要求内化为公民的基本品质,外化为公民实际的素质行为,促进公民素养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旦遵守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安定社会的力量。

3、构建机制,保障素养稳步提升。

从现代书面上对于道德和法律的解释区别就在于道德是对人行为的“软约束”,不具有强制性,而在在公民素养成长中的脆弱期,我们不仅仅要依靠舆论谴责和监督,更要有支柱性的法制来呵护道德公民素养健康成长。

不仅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也要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提倡和奖励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此外还必须加强行政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以及行政执法群体的人员选拔,从根本上树立唤起公民对社会发展的强烈认同。

结语:

良好的公民素养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素养。因此必须把增强公民素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1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13.

[3]袁建达,柳晓森,潘跃 增强法制观念,人民日报 2008.

[4]李春秋.公民道德建设通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M].东方出版社,2004.

[7]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让滞后生在数学活动中也“活”起来 下一篇:人地关系视角下的玉米耕种与贵州省石漠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