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6 19:51:38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原因对策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认识、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本质、作用、特征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理解、看法、态度、愿望;对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态度及执法、守法的自觉程度等等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是基础,要通过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提高人的素质。法律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加上“”十年内乱,法律的尊严被破坏殆尽,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因此,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任务就更加艰巨,要求我们花更大的力气,把法制宣传教育这项工作长期进行下去②。

江西地处中部,长期处在比较封闭的状态,造成思想的保守与落后。省委、省政府已经制定改变江西形象的战略,并响亮地提出了“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各种发展战略的提出、实施,都必须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软环境建设包括众多方面,法律环境建设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公民的法律意识又是法律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拟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当前法律意识现状做简要评价,并提出几点改善对策。

一、江西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开展全民普法以来,江西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取得可喜成绩:地方法律制度体系在全省范围基本形成,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江西公民法律意识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淡薄,轻法心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觉守法和护法的社会风气远未形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有的公务员及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在部分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地区,不用法、不信法的问题比较突出,公民合法权益遭受非法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

1、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依法行政就是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行政事务时,以法律为依据来履行职权。江西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我国社会几千年来的“人情大于国法”的人治思想观念在江西还非常明显,再加上江西逐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本身又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使得部分地区或部门对一些违法犯罪人员总以“爱护干部”、“保护名人”、“法不责众”、“建设优质投资环境”为托词,该开除的不开除,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追究,或以免代处,以调代处,以罚代处,甚至不了了之。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明明白白的案子,这里调查那里调查,这里批那里批,批了调查,调查了批,好几年处理不了。”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形同虚置。另一方面,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抗法、现象时有发生,它的主要表现是个别执法者利用个人的地位与职权,把党和人民赋予他个人的权力凌架于法律之上,篡改执法依据,歪曲执法事实,进行不公正处理或使违法者逍遥法外。另外还有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犯法问题也较严重,如索贿受贿、敲诈勒索等等,有的行政执法人员甚至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充当地方黑社会势力的“保护伞”,严重践踏着法律的尊严。在江西农村地区,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执法队伍中滥竽充数者不乏存在。执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执法任务,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法律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但事实上目前执法队伍中,不少人素质不高、不懂法律。据调查,有些基层执法部门中竟无一人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更不用说专业知识了。这导致行政侵权屡见不鲜,不少基层执法部门违法违规执法的现象比较普遍。

2、依法维权的观念淡薄。大多数公民并不都是不知法、不懂法,而是不信任法,不相信法律能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而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是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自认倒霉,“能忍一时是一时”,或是寻求法律之外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纠纷;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法盲,无理闹事,甚至暴力抗法。如对该交的税收不交,当税务执法人员前去强制征收时,就聚众围攻,殴打执法人员;有的无视行政法律的权威,撕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封假冒伪劣商品的封条等。

3、义务观念淡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我国宪法在赋予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规定了所有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当前,一部分公民义务观念十分淡薄,他们在强调自身权益的同时,忽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或者说不愿承担责任和义务。

二、造成江西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造成江西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制建设方面的,有教育方面的,其中历史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1、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我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某些旧意识一时尚难以清除,如儒家提倡“礼教”,主张“贵贱有等,长幼有序”③,提出用人伦道德去教化人,使人臣服。这种贵贱有等的思想确立了一个特权阶层,他们的身份为他们带来了政治上的权力,在当时对法律起到支配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三纲”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封建贵族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他们集立法、执法、司法为一体,又必然会造成“权大于法”的事实。这种状态延续几千年,作为一种持久的传统,势必会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不可能不对人们的法制观念产生影响。江西是一个具有农业传统的大省,这种封建人治思想影响更加深远。

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步晚。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展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但随后被政治风暴扼杀,改革开放以前,法律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极其淡漠。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法律问题逐渐增多,人们的法律意识开始苏醒,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规。但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腐败问题、机关人员法律素质低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除这些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努力。江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市场经济的地方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比如相关的地方招商引资条例最近才出台实施。因此,市场法治意识在江西公民的意识中尚未完全形成。

3、普法教育不够全面,缺乏奖惩保障机制。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力度不深,形式单一,内容较为表面,且在宣传地域上重城市,轻农村;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江西省政协法制社团委曾做过一次调查,问题是“您以前接受过普法教育吗?”选项为:接受过、没听说过、听说过但没有接受过。回答的百分比为:37%、19%、44%④。这个调查反映了普法教育在江西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在江西的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大多只知道收入和生活保障是第一的,并不知道法律与他们休戚相关,他们的信条是“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挣钱养家”,认为法律距离他们是遥远的,如何打开这个缺口,值得深思。

缺乏奖惩保障机制,普法教育成果又无评价标准,所以,各级政府普法教育的组织工作往往很难到位,只是消极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更有个别的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群众懂得运用法律去除强加于他们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于是,宁可愚民,让群众“安分守己”。

4、法律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江西经济相对落后,给予法律工作者的待遇比较低,人才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造成江西法律人才的大量流失,如江西某高校法学院近二年就流失法学教授5名,江西籍法学博士不回来,本省培养的法学硕士甚至本科生大量流向省外。

三、提高江西公民法律意识的对策

公民法律意识说到底是公民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当前江西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全省工作的重点之一⑤。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大力推进依法治省的重要意义,为加快新形势下江西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要求,关键在于如何立足实际,抓好落实。

1、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提高江西公民法律意识,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要以学习修改后的宪法和法律为前提,以增强法律意识为核心,以提高法律素质为着眼点,促进江西公民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江西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应确立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要把增强公民民主法制意识同增强公民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意识结合起来;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观,引导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三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要根据法治实践需要组织公民学法,要运用法律知识推动法治实践,再根据法治实践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来进一步深化法律学习。

2、优化法制环境。当前全省的工作大局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必须关心了解这个大局,牢牢把握这个大局,服从服务这个大局。要与时俱进,切实解决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全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为各类主体的法律诉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积极顺应时展的新要求,大胆改革工作中与法律规定不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建立符合现代依法行政理念的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全力维护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

3、抓住普法重点和关键环节。由于领导干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处于为首的地位,其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法治建设进程。法律意识和素质是领导干部任职的必备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必将丧失领导资格。所以提高领导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要建立管理机制。在组织领导体制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工作格局上,实行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法宣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在具体操作上,以需求为导向,做好两个结合,即分级管理和分级培训相结合,计划调训和自主择训相结合;在队伍建设上,要抓好各类讲师团建设。二是多途径和多形式。我省各级党校是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主要阵地,自学是领导干部学法的基本途径,无论哪一种途径和方式都要确保法制培训的计划、课时、师资、教材、考核“五落实”,取得实效。领导干部在用法上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是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以致用,推进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基层民主建设和专项治理等各领域工作的开展。

4、深化普法教育。从1988年开始,全国实施了四个全民普法五年计划,近二十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措施在提高全民族的民主和法律意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四五”普法已全面展开,我省应在前三个计划实施基础上,按照“四五”普法的总体部署,以“六法”、“一条例”、“一知识”为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法和用法活动。通过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紧紧抓住学校教育、着力巩固在岗教育、突出加强社会教育等来促进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是公民法律意识的“发源地”。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要在幼儿似懂非懂时晓以规矩和约束,感知“法”的存在。要在每个家庭中,通过各个成员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家庭中的成年成员要率先垂范,做未成年人言行举止的楷模。学校是公民接受系统教育的“根据地”,要把法制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的范畴,以此合理规划不同学龄段法制教育的不同比例。同时,坚持依法治校,发挥教育为人师表作用,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法治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绝不做新时代的“法盲”。所在单位是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主阵地”,要推进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员接受法制教育的不同标准。此外,还要逐步推进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把依法决策、行政、管理、办事的状况与在岗人员考核和奖罚统一起来。社会是公民潜移默化接受法制教育的“大天地”,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法宣部门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运行机制,要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完善考核、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5、搞好舆论宣传。大众传播和文学艺术,对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有着特殊的号召力、凝聚力、说服力,对巩固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明确目标,我省所有的思想文化阵地,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法律知识,传授法律意识,指导用法途径,倡导法治精神,弘扬诚信正气,从而激励人们培养权利与义务一致、权力与责任统一的观念,使公民既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把握原则。一要突出正面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新习惯、新典型、新法规,克服一味追求商业化的倾向,避免将法制宣传变成案例宣传。二要强化服务功能,要以让读者、听众、观众满意为出发点,体现服务性和亲和力,成为群众不见面的法律顾问,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三要创名牌效应,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法制教育,并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引导。四是开展舆论监督。要发动群众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和事开展讨论,有力地批判背离社会主义法制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

注 释:

①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②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6月28日。

③《荀子・王制》。

④江西省政协:《关于我省普法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33-01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是建O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后备力量,当代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甚至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初步确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为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教师以身作则,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就必须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并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我认真学习了《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教学有关的法律知识。此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注意搜集一些典型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以案说法,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法律宣传材料。

2.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法律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课前我鼓励学生搜集材料,课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采用情景教学,将一些故事、案例改编成小品;开展辩论赛,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编写《维权手册》。除此之外,我还带领学生制作微课。如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利用周末的时间,用摄像机录制了"婷婷的一天",在课上学生一起看视频,共同探讨婷婷和她的父母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利、履行了什么义务。因为视频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所以学生看得认真、讨论得积极、学得也很深入。再如,讲"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学生分成几组,亲自到律师事务所,找律师咨询有关遗产继承的法律知识,课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当小律师,展示自己的所得。讲生命健康权时,组织学生调查"闯红灯"这一现象,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深刻认识到: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更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通过调查活动,增强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2016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1)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就目前来讲,农村仍然是最薄弱的区域,农业仍然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仍然是最弱势的群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基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加快建设法治农村刻不容缓。

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堪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可喜进步,农村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三十多年来制定和颁布了20多部农业法律、6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460多部部门规章以及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推动三农工作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二是经过三十年有计划、有组织、持续的普法活动,法律进乡村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得到广泛推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机制不断优化。四是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和其他基层机构为主的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农村法律保障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执法司法环境、社会治理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社会总体保持安全、和谐、稳定。

但与城市法治建设相比较、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比较、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较,农村法治建设总体仍然薄弱,有的方面还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仍然淡薄。在农村,普法学法相当难,一些地区成为普法的死角、盲区,群众很少接受法律的灌输和熏陶,讲人情、讲关系的思想普遍存在,遇事找人成为习惯。很多农民不清楚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小纠纷演变成大案件、民事纠纷演变为刑事犯罪时有发生。二是用法难、执法难。用法难,一个是不懂法,一个是用不起法。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不学法、不懂法,法律知识缺乏,法律素质偏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依法搞经济建设、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从普通群众来看,法律意识淡薄、用法意愿低,往往信官不信法、信权不信法。另一方面,用法程序多、耗时长、费用高,群众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法律帮助,形成有法难用的困局。执法难,主要反映在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在极少数地方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执法、司法执行难以顺利落实,良好的法律没有完全通过公平有效的执法行为得到体现,降低了法律权威。三是不信法。农村涉法涉诉呈现出多样化、诉求利益化、过程长期化、缠访闹访常态化的趋势,一些人往往寄望于通过领导干预争取利益最大化,有的讨价要价越来越高。有些上访群众有极端化倾向,甚至丢下农活缠访闹访、敏感时节集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农村法治建设。四是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盛行。有些地方盲目兴修寺庙,有的打着宗教的幌子,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对人们思想形成束缚,对老百姓观念形成误导,影响着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些组织在边远农村地区时有活动,对法治农村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五是一些边远农村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左右农村局面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农民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不是求助于法律,而是依赖家族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尤其在一些偏远地方,有的以家族势力对抗基层政权、干涉执法司法,个别还出现了家族式、集团化犯罪。同时,利用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等各种名目大操大办在农村成风,人情消费令老百姓不堪重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事务管理无序。

制约法治农村建设的原因分析

涉及三农的立法修法相对滞后。一方面,涉农立法总量不足,有的领域还是空白,一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造成城乡立法差别过大,城乡公民权利事实上不平等,确立和保障农民享有平等公民权利的法制缺失,保证中央农村政策落实的法制缺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方面的法制缺失,农民的三权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立法修法质量不高,涉及农业农村的立法反映三农客观规律不够,计划管理的成分过重,利益化痕迹明显,经常出现政策搬家,生硬把政策入法,不少还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

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法治建设构成新的挑战。从农村人口结构来看,未富先老相当突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面临许多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难题。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承认,但政治上并没有得到完全承认,选举权、被选举权无形之中被剥夺。从农村经济结构来看,产业形态既有农业、又有工业、还有服务业,已经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的范畴,经营方式既有国有、又有集体、也有个体私营,已经走出了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基本制度的范畴,公司制、股权化、股份合作化进入农村,已经形成了城乡互动、行业互联。

农村基层组织比较薄弱。农村基层干部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村干部后备队伍匮乏,一些地方班子人员严重老化,缺乏公信力、号召力、凝聚力,也缺乏执行力,既无动力也无能力实行村民自治,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面对纷繁复杂、变化迅速的农村社会环境,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很多村委会只能当二传手、传声筒,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停留在守土、守业、守旧。

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当前,执法和法律服务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状况,广大农村普遍缺少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一些乡镇司法所有其名无其实,一个中心法庭管辖数个乡镇,一个派出所辖区四五万人,经济越是落后的地方,管辖范围越大,执法力量越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向基层延伸越不够,无法适应广大农民的法律需求。

传统观念、传统思维对法治农村建设构成消极影响。由于自然的原因,很多农村地方较为闭塞,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消极思想一时难以消除,农民接受现代的民主法治意识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封建思想、家族观念、宗族意识对农村治理方式的转型造成了一定阻碍,部分地区家族势力影响着农村基层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农村的对策建议

法治农村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强农惠农的重要保障。在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法治建设也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切实加大农村学法普法的力度,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法律意识不会自发产生,必须有灌输。要始终把学法普法作为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农村普法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新形势下,尤其要注意加强和改进学法普法的手段和方式,突出多网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选准结合点,大力推进法律进乡村,让各项法律真正走进基层、走进农户,培养出大批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村干部,培育出信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新型农民,让法律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让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加大针对三农的立法修法力度,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好农业、保护好农村,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一靠政策,二靠法治,法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要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作为重要原则,与时俱进加大涉农立法修法力度,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立法修法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有针对性,尤其要加强农村改革与立法修法的衔接,正确处理政策和法律的关系,确保与农村有关的法律制度符合农村的发展需要和客观实际。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完善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良好的法律服务可以推动农民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思想自觉。加强农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机制,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法律顾问进村,有效实施法律援助、司法救助,降低群众用法成本,让法律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满足农村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

加大农村执法监督力度,推动农村各方面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对现有农业法律法规要加大执行和实施力度,促进农村发展,保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依法治理。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村行政执法体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保证各项涉农法律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建立健全农村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对执法者的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依法自治水平。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法治的实施者和维护者,是法治农村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培养大批重民主、讲法治、为民服务的村组干部至关重要。选准选好带头人,增强村两委班子公信力、执行力,把村民委员会建成村民自己的组织,保障好、维护好农民自主管理农村事务的民利。把法治农村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切实转变农村治理的观念和方式,发挥好村规民约作用,真正还权于民,把村民自治落到实处。

2016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2)

一、我乡农村当前法治工作的现状

1、对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群众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钱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实绩的标准,因此,农民对依法办事及农村法治工作的认识大大减少,而村民委员会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对农村法治工作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认为组织农民学法是增加农民负担,而且农村中的老人因年纪大且没文化,对法律法治搞不懂、听不进、没法用。作为村民委员会,忽视了农村法治工作对以法治村及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

2、农村法治工作三无现象依然存在。所谓三无是指农村无专职依法治理工作队伍、无专门的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农村法治基本流于形式,大多数村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手段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法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3、农村法治存在的难点。在农村开展法治工作,一是集中村民学习难。主要是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大多是不识字的老人,在时间、地点上无法统一,若分小组分散学习、人员太少,所以很难集中组织学习;二是农村中法治骨干难找,农村的村社干部文化水平低,对他们的法律培训又少,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多,让他们给村社讲解法治,也只能念念法律条款,所以学习法律的效果不明显;三是难抓到点子,村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学法基本上处于被动,大多数村民只有遇到纠纷才去了解法律;四是认同度不高,一些村民认为,在农村抓法治是搞形式,导致权大法的认识存在,个别村民遇到涉法问题时,习惯于求助家族势力,找关系,托熟人解决,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村民学法的积极性。

4、农村依法治理基本保障有待及时落实,依法治理力度不强。目前,我乡没有司法助理员,有阵地无人员的现象长期存在,给开展依法治理工作造成不便。

二、我乡农村法治工作难开展的原因

1、法治观念上重视不够,认识不清。一是村民法纪观念淡薄,工作难以开展,上面只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不重视,村里干部不会主动搞,个别村干部认为村民越懂法,工作越被动,因此对依法治理工作应付了事。

2、对法治工作责任不明确。区、乡的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健全,但到了村一级就无人接招,农村依法治理工作就成了无人管事的工作,责任不明确的现象较为突出。

3、开展法治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硬。首先,上级缺乏对农村依法治理工作的分析研究,形式过多,活动开展较少,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我乡农村法治工作的对策

农村依法治理工作是为农民群众服务,因此,要联系当前农村实际,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着力建立农村法治工作机制,引导依法治理工作。一是配强农村依法治理工作骨干,做到有人管事,确立专职的法治宣传员,并与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真正把法治工作纳入村级事务管理中;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把农村法治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并与工作绩效挂钩,纳入乡对村的目标管理之中。

2、着力加强对村社干部的法律培训。对农村专职法治宣传员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乡要负责抓好村社干部的法律培训,村负责抓好对户主的法律培训,通过培训,真正实现村、社、户都有法律明白人。

3、着力抓好学校的普法工作,辐射农村法治工作。开展农村普法工作,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学校中普及法律知识,培训学生宣传员,让学生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带回家,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学校带动几个村,从而促进农村法治工作有序开展。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盗版光碟;调查报告

一、课题研究过程

为了圆满完成课题的调研任务,我们做了三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成立了课题调查组,并针对课题组成员的特点,讨论制定了科学的分工方案。其次,课题组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盗版光碟盛行的现状及其原因;2)盗版对我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3)针对现状以及不良影响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第三,制订了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围绕以上研究内容,有组织、分步骤地推进调查研究的顺利开展,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盗版光碟在中国市场的现状、消费者购买盗版光碟的原因、心理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在光碟集中贩卖点进行明察暗访,实地获取盗版光碟市场买卖双方有关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随后,我们拜访了长沙市版权局官员,了解他们作为专业人士对该问题的看法。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以及其它方式的调查之后,课题组成员碰头,对调查中获取的资料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谈了对盗版光碟盛行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二、现状分析

从课题组在定王台进行的调查的初步的统计结果来看,采访对象95人,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购买盗版光碟”这一问题,有86人认为价格,占比90.53%;在“购买什么类型的盗版光碟”这一问题上,有67人选择影视作品,占比70.53%,有51人选择“软件图表 1(包括游戏软件)”,占比53.68%,在问卷调查的统计中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调查结果如图表1所示),说明影视作品和软件是盗版的主要目标,受知识产权侵害最为严重,而价格高是消费拒绝购买正版光碟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对盗版光碟持怎样的态度”这一问题上,不少人认为盗版光碟有没有无所谓,有的甚至很支持盗版光碟的生存,而强烈反对的人仅占少数。而综合问卷调查人们所反映的盗版光碟盛行的原因(如图表2所示),从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心理和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打击治理盗版光碟”上,大部分人认为,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打击力度,其次正版光碟应该降低价格,让普通人买得起,但很少有人提出采取法律措施解决。这次采访中,也有人深刻地阐述了盗版光碟泛滥的原因,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见解以及对策。

问卷调查中,共发放了问卷300张,回收有效问卷281张,回收率93.67%。被调查人群年龄多在20岁以下,职业多为学生,月收入普遍也不高,听说过盗版光碟,并且相当一部分使用过。统计结果与采访结果基本吻合。

三、原因分析

(一)政府打击力度不够

将这一点原因放在第一,并不是因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问卷调查显示,大约有45%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盗版光盘泛滥是因为打击力度不够。说明尽管中国政府反对盗版的态度非常明确,打击盗版的决心非常之大,可效果总是不理想,处于“泛滥―打击―再泛滥―再打击”的恶性循环。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简单地用行政手段去解决问题,不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二)正版光盘价格过高

问卷调查表明,76.47%的受访者认为这一点是盗版光盘泛滥的直接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末,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3786元,月均仅1148元,湖南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2293.54元,而一张正版光盘价格动辄上百元,有时高达数千元乃至几万元。比如一张正版的Windows XP, 专业版需要近2000元,家庭版也要1500元左右,相当于城市居民一个多月的收入,相反,盗版最低仅2~3元即可。在如此悬殊的差价下,普通老百姓才会退而求其次,购买盗版光盘。在实地采访中,受访者认为,盗版光盘虽然质量差,但一看到正版光盘的标价,就只好凑合着用了。问卷调查也显示,71.5%的人认为购买盗版光碟的原因是“价格便宜”。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盗版光盘泛滥的直接原因是“正版光盘价格过高,而盗版光盘在质量上可以接受。”

(三)盗版占据了广泛市场

盗版光盘泛滥侵蚀了正版光盘存在的市场基础。实地考察中,我们惊讶地发现,除了新华书店等为数不多的音像店,其它的音像店,几乎没有正版出售,几乎随处可见明目张胆来售卖盗版光盘的专卖店。数据显示,大城市盗版碟市场占有率高达70%―80%,而在小城镇则高达90%以上。问卷调查表明,62.75%的受访者购买盗版光盘的原因是“容易买到。”如果盗版光盘的事物像数据中显示的那样,那么消费者是不是处在了一种“想买正版光盘都不买不到了”的境地呢?

(四)公民法律意识淡泊

问卷调查显示,65%的人认为中国政府需要治理盗版光盘问题,但仍有32.35%的人认为不需要,这说明公民的消费意识仍有待提升,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人们在购买光盘时,似乎早已忽略了维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些受访者甚至表示,因为盗版光盘中能够录制一些遭到禁止的录像(如黄色、暴力等),因此很愿意购买。那么可想而知,在差价的作用下,大多数人怎么可能去购买正版光盘呢?

(五)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不完善

中国的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从美国的经验看,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当美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一样存在不保护知识产权、盗版泛滥的现象,说明盗版问题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法律制度土壤。目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尚待完善,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盗版的存在也有其制度原因和法律原因。可以试想,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如果盗版光盘占有过重比例的市场,那么正版生产商必定面临严峻考验,出现盗版挤压正版、迫使正版降价应对的局面,但在当前的中国,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其原因也在于法律制度和市场建设等方面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加之盗版的产供销环节甚多,从生产流入最终消费者,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众多,其中也可能存在的腐败现象,更加剧了盗版光盘的泛滥。

四、对策

(一)直接对策: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盗版光碟的打击力度

中国政府虽然在打击盗版光碟上下了大力气,但多数仅针对销售这个环节,而生产盗版光碟的那些据点由于处于地下工作状态、相对隐蔽,很少被彻底铲除。一方面,政府在两次清剿盗版光碟的行动当中间隔时间长,从而使盗版光碟生产商利用这一时间差很快死灰复燃,重新占领市场。另一方面,政府的打击面还不够宽,对于路边的小摊贩,以及零散的盗版音像店则很少进行清剿。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在继续打击盗版光碟销售的同时,派人员专门调查盗版光碟的生产源头,彻底地铲除,从而从根本上进行打击。

2、在政府组织的各种清剿活动中,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应尽量缩短,保持高压态势,使不法生产商不能利用时间差内短期内形成抬头之势。

3、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政府也应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倡议,发动群众监督音像市场,鼓励群众揭发盗版光碟产、供、销的的线索,使盗版光碟无法公开销售。

4、在发动群众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培养一批线人,专门从事调查盗版光碟的生产源头以及秘密的销售中转站,并打入其内部,提供情报,从而帮助政府成功地进行打击。

5、生产盗版光碟需要相关的技术设备。因此,政府在打击的同时,还应该严格地把关相关技术产品的销售,使那些想生产盗版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设备。

(二)自身对策:政府应对正版音像市场进行干预,正版音像企业应从自身改革

针对居民购买力相对较低,正版光碟的定价过高,从而从侧面助长了盗版的泛滥的情况,我们认为降低正版光碟的销售价格是最重要的。在被调查人群中,71.51%是因为正版光碟价格高而选择盗版的。从正版光碟的价格构成来看,主要是正版音像市场或者软件市场上某些企业的垄断经营获取超额利润,以及高额版权费用。同时,购买正版光碟的地方过少,也丧失了一部分消费者。如果正版音像企业或者软件公司想夺回市场的话,我们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企业应就版权费用与版权商进行协商,适当降低版权价格,采取其它的付款方式,比如分期付款,或在交纳一定比例的款项后把其销售所得利润的一部分给版权商,从而使版权费用在销售价格中比重下降,达到降价的目的。

2、降低正版经销商的利润,使价格进一步下降,增加消费者,最终实现薄利多销。这使得盗版光碟相对地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3、政府应鼓励建立合法的音像企业和软件公司,使这些正版企业和公司之间产生竞争,有力地防止垄断经营。

4、增加正版音像店以及正版软件商店的数量,使消费者更易买到。

5、增加正版光碟的产量,以迅速弥补盗版光碟撤出市场后留下的巨大的市场空余,不给其卷土重来、重新占领市场的机会。

(三)群众对策:让普通老百姓受益,增强民众法律意识。

作为盗版光碟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普通百姓对它的认识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音像市场盗版光碟的泛滥情况。其实,民众在购买盗版的时候考虑的最多的就是价格因素,而盗版光碟在这方面很大地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使他们在购买后感到“实惠”。而正版光碟的价格高,内容较少则使民众认为购买正版不会受益,这是盗版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了这一问题,让老百姓在购买正版光碟之后真正感到很高兴,觉得物有所值,就能够从根本上扭转盗版泛滥成灾的情况,使盗版光碟彻彻底底地失去市场。在让民众受益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确保民众在购买盗版的时候觉得这是不对的,也可以让民众监督,防止盗版的出现。为达到以上目的,我们认为需要做如下工作:

1、政府应加强宣传工作,鼓励民众购买正版光碟,同时生产和销售正版光碟的公司或企业应采取普遍的大规模降价措施或者其它的优惠活动,以致于迅速地与盗版光碟产生竞争优势,配合政府的打击行动,从而一步步地夺回市场。

2、政府应加强公民的法制思想建设,并派出大批人员深入社区或者在公共场合宣讲相关的法律细则以及盗版光碟的巨大危害,劝告人们不要买盗版光碟。同时还可在媒体中增加相关信息的传播量,久而久之使民众的思想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3、公开销毁收缴的盗版光碟,产生威慑作用。

(四)法律对策:加快立法工作,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在多次打击盗版光碟后仍然有大量的不法商人继续铤而走险,秘密生产盗版光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而且即使被捉获也很少因为处罚相对较轻而于事无补。两三年的有期徒刑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润相比较,肯定有不少人选择后者。因此,尽快地进行立法工作,进行相关法律的司法解释刻不容缓。政府一定要通过法律来弥补这一漏洞,让法律成为威慑那些盗版光碟生产者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也让法律成为维护音像软件市场的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订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订本。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社会保险 维权意识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称谓让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群体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他们在城市里拥有城镇户籍、固定合法的住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这一尴尬称谓与感受,他们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和职业相一致,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才能真正有保障。我国一直在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只有当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当逐步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办法和户籍制度,我国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依靠政策争取个人的身份与各种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一致。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去关注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相关问题纷争,通过加强监督对外来务工人员及相关用工单位的管理来维持规范的就业市场。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认真规范的监察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社会保险办理情况,最大程度的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察,例如:建筑、餐饮,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与举报渠道,真正及时、严格处理投诉问题,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伴随城市振兴而崛起的建设新军――关于沈阳农民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8,(09).

[2]钟兴奇.用工单位能否应员工要求不办社会保险[J].农家科技,2009,.(03).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维权意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称谓让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群体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他们在城市里拥有城镇户籍、固定合法的住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这一尴尬称谓与感受,他们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和职业相一致,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才能真正有保障。我国一直在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只有当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当逐步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办法和户籍制度,我国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依靠政策争取个人的身份与各种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一致。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去关注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相关问题纷争,通过加强监督对外来务工人员及相关用工单位的管理来维持规范的就业市场。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认真规范的监察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社会保险办理情况,最大程度的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察,例如:建筑、餐饮,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与举报渠道,真正及时、严格处理投诉问题,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伴随城市振兴而崛起的建设新军——关于沈阳农民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8,(09).

[2]钟兴奇.用工单位能否应员工要求不办社会保险[J].农家科技,2009,.(03).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 问题 对策

一、法律素质的内涵

法律素质是个体对法及法律的认识深度和实践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个体对法律本身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态度与要求,对法律运行的评价,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以及守法、用法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般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三个基本要素。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知识匮乏

虽然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基础法律知识内容,大学第一学年也普遍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但这些对于建构学生成长的法律知识体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处理自身与社会问题的需要。大多数学生(法学专业除外)对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了解微乎其微,法律常识缺乏,对法律的认知还处在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原始阶段,自身享有哪些最基本的权利不甚了解,当权利受到侵害之时,亦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在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中指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却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导致大学生权利和义务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薄,经常分不清守法与违法的界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如复旦大学投毒案中,被告林森浩自称其投毒系出于作弄室友黄洋,没有杀害黄洋的主观故意,但作为药学的研究生,他应当知道他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致人死亡,而不能仅以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来逃避法律的惩罚。法律意识淡薄是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

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守法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高等院校在重视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亦应加强大学生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率有所上升,从年龄结构来看,大学生基本上都超过了16周岁,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承担刑事责任意味着什么?仅仅是被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还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的大学生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的时候,往往采取了过激的方式进行报复,如马加爵案。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因包括社会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家庭原因,内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社会原因

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重人治、轻法治,权大于法的意识还普遍存在;依法治国的观念、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没有成为人们的信仰;社会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依旧不够;法治建设中的某些不和谐因素,使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从而降低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效果。就目前来看,不仅大学生,整个社会公民的的法律素质都另人堪忧,知识水平越低的人群,其法律素质相对更低。

2.学校教育原因

法律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早在十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亦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国颁布的《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赋予了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职责。但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导致了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素质教育,包括法律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少,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也往往流于形式。

3.家庭教育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法律素质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法律素质的高低。但现实是,在我国,整体公民的法律素质都普遍偏低,不知法,知法不多,知法不懂,知法不会用是普遍现象,家庭法律教育严重缺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很难有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更不要说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养成良好法律习惯了。

4.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到23周岁之间,这个时期,看似已经成年,但由于一直处于不断求学期间,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机会与能力,致使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都还不成熟,再加上个人喜好以及社会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更加偏重实用的外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提高法律素质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树立、法律能力的培养则用时甚少。

四、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

(一)高校

1.改革课程设置

针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现象,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所改革,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要增加课时(现在很多高校只有32课时,明显不够)外,还应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和支持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课程,适当开设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相对比较多的法律知识的学科,如民法、劳动法、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经济法等课程,当然这些课程也可以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人群之一,对网络的利用率非常之高。各高校应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建造法律教育新平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服务。同时媒体、报刊、杂志、校园板报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整个大学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积极提供法律实践平台

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尽可能要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各种实训平台,如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知识竞赛、辩论赛等,使遵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4.培养大学生良好法律习惯

借助各种媒体、资源的宣传、传播能力,警示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习惯,自觉宣传法律知识,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

1.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在整个教育环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前所述,在我国,整体公民的法律素质都普遍偏低,这当然也包括很多家庭中成员,因此,首先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法律素质教育,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将法律素质潜移默化为生活习惯,进而影响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大学生们。

在整个社会树立法治观念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并且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显示出我们党有信心在全体公民中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只有在全民中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乃至全民的法律素质才会提高。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大学生是重要力量,因此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参与法律实践、培养良好法律习惯、学会法律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中树立法律信仰,使他们能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总之,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章科、何定.《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浅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4

[2] 魏全省、樊淑玲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概况及特点》、《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设想》,《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增刊

[3] 孙晓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评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2

[4] 陈新.《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 屈孝初.《论大学生权利的应然与实然―基于大学生权利实现不充分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偷拍” 法律 道德 负面影响

电视“偷拍”,是指在秘密状态下,在被采访对象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记者运用特殊电视摄录设备进行拍摄,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它以独特的视角、强烈的现场效果、非同寻常的震撼力,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受到众多电视新闻栏目的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调查报告》,浙江电视台的《目击》,合肥电视台的《晚间播报》等栏目,都大量运用“偷拍”采访手段。

一、“偷拍”现象原因分析

(一)“偷拍”采访手段是电视媒体竞争的产物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电视台、电视频道为了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自办了大批电视新闻类栏目。这些栏目的新闻资源主要以社会新闻为主,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和挖掘新闻。另外,许多电视栏目,都给记者规定了月发稿量,或者是周发稿量,甚至将记者的收入与发稿情况挂钩,迫使许多记者在明拍不行时走“偷拍”的路子。

(二)电视摄录设备的发展为“偷拍”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实,新闻暗访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的欧洲就已出现。但电视暗访――“偷拍”则是近20年来的事。随着暗访栏目、节目的增多,暗访方式的广泛应用,公文包式摄像机、眼镜式摄像机、钮扣式摄像机、钢笔式摄像机等“偷拍”工具应运而生,也使“偷拍”愈演愈烈。

(三)正常采访经常受阻

在采访过程中,尤其是监督或曝光形式的采访,记者被拒绝是经常的事,因此,“偷拍”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无奈,为了了解真相,为了获取新闻素材,不得不采取暗访方式。

(四)“偷拍”节目受欢迎

由于“偷拍”节目,现场感强,鲜活生动,真实可信,能发挥电视的优势,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说服力。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央台偷拍“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合肥有线台的《街头行窃大曝光》、合肥电视台的《地下“招办”大揭秘》等将其真相披露得淋漓尽致,产生巨大社会影响。

(五)电视偷拍“官司”相对较少

有关资料显示,在众多的“新闻官司”中,电视偷拍的官司较少,这是因为使用电视器材“偷拍”的新闻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证据,一旦发生新闻纠纷或新闻诉讼,这些素材能够起到判明真相的作用,进而将被暗访者置于不利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电视记者“偷拍”的胆量。

二、“偷拍”现象的负面影响

(一)“偷拍”,游走在法律雷区的边缘

采访权是新闻自由的重要内容,所谓新闻自由就是采访、报道、表达的自由。新闻采访权来源于《宪法》第35条:“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新闻媒体不是权力机构,记者只是普通公民,并没有特殊权力,记者的采访权来自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因为记者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才能拥有采访权、报道权和批评的权利。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采访通常采取公开方式进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被采访权的内容包括接受采访的权利,也包括不接受采访的权利。“偷拍”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录其观点、行为,使被采访对象不知自己正处于被采访状态,也就没有机会拒绝采访。实质上剥夺了他们不接受采访的权利,是变相地强迫公民表达意见,侵犯了其被采访权。因此,“偷拍”往往容易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而构成侵权。

国家安全法第21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一些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的偷拍、偷录设备实际属于“专用间谍器材”。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见,使用“偷拍”手段,稍有不慎,极易闯入法律的“雷区”。

此外,2002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讲座的民法典(草案)中规定:“禁止以窥视、窃听、刺探和披露的方式侵犯他人隐私”,也对偷拍提出了相关的限制。

(二)容易造成媒体道德的失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台湾曾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白晓燕遭绑架、杀害案,当时一家电视台通过预先准备的电视转播车,转播其家人向绑匪交赎金的现场,结果引起绑匪恐慌,最终杀害了人质。这种只顾获取新闻而不顾人质安全的做法,暴露出记者道德的缺失。《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

(三)记者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2002年巴西“环球”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在暗访毒匪过程中,不幸被毒匪搜出正在偷拍的微型摄像机,惨遭杀害。在我国,记者被殴打、摄像(照相)机被毁坏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由于电视“偷拍”的难度较大,其危险性更大。然而,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媒体记者在这些纠纷或事件中,往往被当作一般的纠纷来处理,使得记者处于尴尬的境地。

(四)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偷拍的作品争议较多,这种是非之争由来已久,为表明新闻主流价值取向,在许多新闻大奖(包括普利策奖)的评选中,都对“暗访”的作品有争议。

尽管许多“偷拍”新闻都打着“公共利益”的口号,通过揭露某些事件,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但从更长远、更广泛的社会效果来说,“公共利益”的借口仍显得很苍白。因为这种偷拍很可能就建立在侵犯隐私、侵犯人格尊严、欺骗被采访者的基础之上。可能在短时间内,观众对该新闻的报道高度依赖,但从长远来看,这样会使观众会对媒体及记者的诚信度产生怀疑。这方面教训在国外已出现过,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新闻事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媒体高度推崇暗访手段。结果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记者关心他们的报道对象;73%的美国人认为媒体不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几乎一半的美国人认为记者不讲道德。

三、谨慎使用“偷拍”采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谨慎地使用“偷拍”采访手法:

(一)尽量少用“偷拍”手段

“偷拍”,目前虽说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保护,它现在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偷拍”多为曝光社会的阴暗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缺乏;三是电视“偷拍”手段往往提供了铁的证据,一些当事人被偷拍后,往往也无话可说。但随着法制社会的到来,社会监督机制的逐步完善,“偷拍”等暗访方式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尽早建立新闻行业职业规范,多总结和推广一些规范的采访技巧,从而提高记者的职业水平,采访制作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

(二)正确处理好职业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作为新闻记者应具备职业意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但在法制社会条件下,记者必须遵守法律,不能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记者面对新闻事实时,在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上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仅仅关心事实的新闻价值。惯于使用“偷拍”手段的记者,往往过分强调职业意识,而忽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勿触法律“雷区”

尽管我国目前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使用“偷拍”的暗访手段,但是一些法律,依然散见于刑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现行法律条文之中:一、不可获取和泄露国家机密,包括军事机密;二、不可泄露和侵犯商业秘密;三、不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隐私权和名誉权、肖像权等;四、不可侵犯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合法权益;五、不得干扰法庭审判活动;六、不得损害宗教和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等等。因此,记者在“偷拍”之前,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

(四)制定“偷拍”采访相关管理制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偷拍”手段,尽量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是在新闻自由度较高的香港,对新闻暗访也是有限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方法值得借鉴。首先,《新闻调查》栏目认为: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秘密调查不能用作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其次,该栏目规定只有符合四条原则,才能使用秘密调查:1、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2、没有其他途径收集材料;3、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4、经制片人同意。对照目前全国各地许多栏目的情况,“偷拍”中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因此,各地方电视台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采访管理制度。

(五)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采取必要的补救手段

如果必须使用“偷拍”手段,则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做一些前期调查,对整个情况先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或是与相关执法部门合作进行等等。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应进行一些相应的技术处理,如涉及到未成年人时,应利用马赛克等手段进行隐匿处理等等。

总之,电视“偷拍”作为一种新闻暗访手段,由于涉及到法律、道德等方方面面问题,不应该提倡。如果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即使通过相关程序,采取“偷拍”等暗访手段,也应该尽可能考虑周详,尽量避免其中的法律、道德等方方面面的陷阱,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法律素养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73-01

1 大学生法律素养与思政课实践教学

1.1 大学生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将其内化为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并外化为运用法律的能力。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和提升主要借助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院校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医学素质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和实践,以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1.2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基本停留在组织学生“三下乡”、外出参观考察、假期布置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套路上。而假期的“三下乡”因受各方面的影响,参加的学生人数很少。带学生外出考察受安全因素、经费有限、场地有限等方面的制约,也影响实践教学的普遍推广。学生利用假期自行参加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收效不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1.3 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已普遍开设了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相关法律教育体系还比较薄弱,而且缺乏学的大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尚未开展涉及学生法律素养的实践教学等等。

实践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法律素养内化和外化的必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使其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相结合,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改革的方向。通过大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了解和认同法律,可以将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认知、情感和信念;通过思政课实践还可以将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情感和信念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当前一些高校的探索表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具体法律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法律知识、感知法律功能,培养法律情感,提高法律素质。我国的《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法律素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使法律素养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

2 基于法律素养提升的“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我校紧紧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教学”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2.1 合教育资源,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

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我校本着就近、管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使学生们不出校园就可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法制教育基地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借助模拟法庭等形式给学生一个仿真法律环境,加速学生从法律理论到法律实践的转化,为提高法律素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以问题为中心,切实提高针对性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讲授以外的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视频资料播放及模拟情景等教学方式在内的旨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教学形式。课堂实践教学不是老师的“专利”,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要提前收集、整理与所授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同时还要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等。课堂实践要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我校的课堂实践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方面主要围绕“培养法律素养的公民”,既注重所选案例的法律性,也注重案例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影响,拒绝庸俗化。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要通过经典法律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通过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法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如通过分析“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让学生讨论见死不救是否应该纳入法律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结合《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进而讨论“该不该扶”和“怎么扶”哪个更重要。在追问和选择中,学生才会深入思考法律和道德博弈中的深层次问题。还可以紧密结合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对现象、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辩论、讨论、查资料等方式,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与实践,将法律知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遵法、守法的良好的法制观念。例如,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当受侵害的患者与医院因为医疗事故纠纷发生诉讼的时候,由医院一方来承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谁主张,谁举证”。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实践的实效

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校园实践是思政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我校的校园实践主要联合学工部、校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将法律实践寓于校园活动之中,通过法律文化宣传、法律社团活动、模拟法庭、广播站开辟法制广角、校报专设法律教育栏目等活动形式。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习惯。

2.4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增强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观考察、暑期社会调查、组织“三下乡”活动等。我校的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学校建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区法院、市廉政教育基地等。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法律素养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法律实践,改变课堂教学中枯燥法律理论讲授的传统模式,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这种法律实践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感知法律功能、树立法律信仰,提高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127-131.

上一篇: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