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5 04:29:35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篇1

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为基础。1873至1883年间,蔡元培求学私塾,熟读儒家经典,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从1894至1899年间,蔡元培留学德国,期间广涉西学,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等多种领域。这些为蔡元培提出新教育思想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在中国近代,甲午战争的惨败及之后高潮迭起的民族救亡运动,使蔡元培深刻地认识到,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清统治腐败无能,唯有教育才是救国、强国的根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理想,蔡元培于1907—1911年再赴德留学,“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至少以五年为期,翼归国以后,或能效壤流之助于教育界”。当时的德国正值统一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懂技能、有素质的社会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该时期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提倡公民教育,将培养责任感、爱国心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迎合了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公民教育成为当时德国教育思想的主流。这对蔡元培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回国提倡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来源之一。此外,蔡元培认真翻译了德国康德派哲学家腓力•泡尔生所著的《伦理学原理》,撰写了《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教科书》。这些专著和译著兼容中西文化,既梳理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也介绍了西方的伦理学说,还阐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适于今日社会”的道德教育内容。1912年1月,回国后的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教育事业,确立新的教育方针。他在深刻反思清末“尊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方针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于一体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君”即“国”,“国”即“君”,“君国一体”的思想很严重,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多为忠君的顺民、臣民,国民因此缺乏国家意识和公德精神;并且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尊孔与信教自由不相符,而提倡公德、尊重人权、追求平等、崇尚自由是共和时代的主要因素,从而否定了清末教育方针中的“忠君”、“尊孔”两项教育主张。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蔡元培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军国主义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宗旨。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是蔡元培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吸收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思想产物。

二、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内容颇为丰富,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阐述:

1.教育目的

面对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教育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才能够挽救国家危亡、民族得以延续,成为当时诸多仁人志士艰辛探索的时代课题。他们怀有教育救国的理想,反思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缺陷,以期通过教育改革改变国家和民族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在充分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于1912年2月11日发表了关于新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教育分为两种类别,一是“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另一是“超乎于政治”的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则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则是超乎于政治的教育,且把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育的核心和根本。在此之后,当时北京市教育部则将这一思想作为“教育宗旨令”予以颁布。由此,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宗旨的重点内容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中。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在蔡元培看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共和精神的公民,唤起国民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民族责任感,使之既能够认识到国家、民族对于个人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也能够意识到公民个体对国家和民族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

2.教育地位

蔡元培指出:“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一个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处于这一整体的核心地位。其原因在于:国家发展固然离不开实利主义,但倘若国民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本职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国家的长久发展。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职业团体中,一个职业团体内的成员若缺少公民道德意识、协作精神,也会影响该团体的整体和长久发展。再者,军国民主义相比较于实利主义,更需要公民道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维持军队团结、培养军人互助精神的源源动力。倘若军队里缺乏公民道德,一盘散沙,那么,这个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此外,世界观教育、美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内在旨归。综上所述,在蔡元培看来,公民道德教育比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和重要,实利主义、军国民主义只是人类通往幸福的手段,而公民道德才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此外,蔡元培还强调“必以道德为根本”的思想也应当一以贯之地体现与贯穿其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中,这足以显示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整个民国初期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3.教育内容

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既吸收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内核”,也借鉴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这集中表现在其著作《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充分展现了蔡元培对现代中国人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蔡元培指出:“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吸收借鉴了法国大革命中所宣扬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自由、平等、亲爱,且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层面分别对自由、平等、亲爱进行了概念界定。关于自由,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思想上的自由,如蔡元培所说,“所谓自由,非放恣自便之谓,乃谓正路既定,矢志弗渝,不为外界势力所征服。”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义”意思相近,蕴含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不受宗教、风俗的束缚和左右,讲究个体身心的完全自由,且以良心为准绳,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将个人自由建立在他人不自由的基础上。这相对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专制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培养顺民、臣民意识而言,是时代进步、思想进步的体现。蔡元培将平等界定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恕”意思相通,意味着人生而平等,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彼此宽容。蔡元培认为,亲爱主要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思想相通,意味着具有同理心,能够体恤弱势群体、关爱幼小。除此之外,蔡元培在《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提出了公民在自身、家庭、职业、社会、国家中的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他强调自我修养最为重要,但又指出道德修养并不局限于公民个人层面,而是将私德推己及人,上升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公德,培养自身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蔡元培冲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私德”教育,把培养“公德”作为当时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4.教育方法

蔡元培在《中学修身教科书》第五章的“德论”篇中指出:“凡实行本务者,其始多出于勉强,勉之既久,则习与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务,是之谓德。”可见,一个人良好品德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后天自觉而长久的培养才得以形成。因此,培养方法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可以总结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借助科学与美术的教育力量。蔡元培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科学与美术,在其不断地发生、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规律性、平等性和友爱性。如: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成果普惠大众,不仅为贵族所独有,这是科学所体现出的平等性和友爱性。美术崇尚自然,反映出自由性;包罗万象,不分贵贱是美术的平等性和友爱性的体现。科学与美术中所展现的自由、平等、友爱正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长期的科学与美术的熏陶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二是艺术熏陶。蔡元培极为推崇艺术的方法,主张通过艺术作品于无形中对受教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激发受教者的美感、提升思想认知与思想境界,培养公民情感。诚如蔡元培所说:“艺术者,超于利害生死之上,而自成兴趣,故欲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非艺术不为功。”三是自我教育。蔡元培提倡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自我反省,提高是非观念和自治能力,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境界。四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1912年7月,蔡元培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忽视受教育主体地位和公德意识的缺失,他主张“受教育者本位论”,注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和同情心的培育,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以促使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且赞成取消年级制,实行学分制、选科制等灵活自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应尽量少些竞赛类活动,取消考试排名,改变以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心态,化孤独为共同,培养受教育者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同理心。

5.历史意义

在我国近代,面对国家的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的动乱环境,先进的中国人将“救亡图存”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作为典型代表,蔡元培主张教育救国,且他的整个教育思想都紧紧围绕着“救亡”这一核心,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就是集中的显现。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是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创造了适合中国需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最为普遍的影响。例如,从陈翊林的著作《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中关于公民教育的产生影响的阐述可见一斑,即“民国成立以后,小学的训育渐次由消极的管理变成积极的训育,在八年前,小学多有校训做训育的责任。不过训育尚无系统的理论做根据,多偏重道德一方面。民八之后,……小学生有从事各种实际事务的组织,如慈善团、新闻社等,又有练习社会生活的自治团体,如学生会、公仆会等……民八以前的中学训育与前清比较,实无何种重大进步,但到八年之后则有根本的改进。”同时,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领域,且在整个思想和文化领域里对封建专制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主义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对人们的思想和个性解放、新文化运动和的兴起、社会改良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正如梁漱溟所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

三、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蔡元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义”“恕”“仁”来具体阐释以法国大革命时期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亲爱”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这种诠释虽然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所理解,也体现了民国初立所需的时代精神,但这种阐述并没有揭示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亲爱的本真含义,而且在当时军阀混战、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和奏效。此外,蔡元培主张的“公民道德‘五育’教育思想的根本”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并不构成社会经济的根本。但这些并不足以掩盖其所蕴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较之前的旧教育是历史的进步,且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汲取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启发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因素,摒弃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带有落后的传统封建色彩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以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批判地继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上的有用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必备条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和“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等教育内容,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率先垂范的教育原则,学思结合、注重内省、提倡慎独、立志为先、意志锻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都具有跨时空的恒久意义,值得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等有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迹依旧赋予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等。

2.自我教育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蔡元培关于学生自治的主张启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它与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辩证地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相对于教育来讲的,是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即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该方法是人们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通过反省、反思、自我改造、自制、自律等形式,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和先进的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认知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要在教育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的风气,需要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积极引导而非强压说服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行为规范;积极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在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会友好合作,彼此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教育者注重启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3.蔡元培关于艺术熏陶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启发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美育

美育,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力和判断力,使学生怀有一种纯洁的、自然的、和善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20世纪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是从培养集体成员相互关系中的丰富的内在的情感———敏感、亲切、诚恳开始的。”受教育者在和谐、互助的集体生活中更加易于感受到细腻、公正、真诚等美好的情感。因此,教育者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团体活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其变得开朗、敏感、乐于助人,逐渐提升其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利用自然美景、绘画、艺术和音乐等培养受教者的美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大自然的美对少年来说首先是一种美感素养的教育。大自然的美能培养起细致入微的感情,促使人们感觉人的美。……在认识大自然绚丽多彩的美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充分愉快的精神力量,渴望去认识日新月异的美感财富源泉。”]绘画是间接地感受自然界的美感,也使得美感得以在绘画者和欣赏者心里确立。艺术和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使受教者感受高尚的情感,使其心灵舒展、提升心境。此外,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美感,教育者先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以细腻的、启发式的语言和行为与受教者相处,使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增强受教育者对美的欣赏力和判断力,受教育者的心境也会渐渐变得细腻和安宁,那种由内而外的美好感情才会油然而生。

公民道德教育篇2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是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公民的道德水平对社会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巨大的物质支持之外,更需要有现代化的、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具有良好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径。公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必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道德教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将公民教育与小学德育融合在一起,是提升小学阶段公民教育、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公民教育的引入走过了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不同侧重点。小学德育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公民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习惯。小学德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实现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双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课堂中弥补了公民教育缺失的不足;(2)将小学德育作为公民教育的载体突破了传统公民教育系统性不强的“瓶颈”限制,开拓了小学德育、公民教育的新途径,提升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3)公民教育的融入有助于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转型,突出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小学生独立、平等、责任、自由的意识、能力。小学德育过程中公民教育的融入,实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是满足小学生个体发展必要诉求。将公民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实现了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接轨,是对传统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一种创新。

二、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

公民道德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公民道德教育是小学公民教育的核心。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合时展,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形成了公民道德生长的生态。按照这些标准审视,当前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存在以下需要迫切化解的现实问题。

1.教育内容陈旧。

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小学公民德育教育依然存在内容陈旧、僵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表现为重视时事政治的教育,不重视健全人格的教育;重视先进性教育,不重视普遍性教育,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伟人教育”和“英雄教育”,较少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来体现公民基本的权利、义务、责任等普遍性要求;重视道德教育的完整性,不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大而全,但是对各个年级的内容分层不够明显;重视对小学生义务的教育,不重视权利的教育,学生守则中规定的几乎全是学生的义务,而学生的权利没有明文规定。

2.教育形式生硬。

当前,一些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还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把灌输道德规范、准则、条例等看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忽视人格的培养,不善于把道德教育与提高小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某种短期效果而采取背诵、默写等简单生硬手段,很少以平等的姿态与小学生一起思考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规范、为什么要执行这样的准则。教师训诫成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小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按照道德规定的要求去行动,长此以往,容易养成被动、脆弱甚至是虚假的道德人格,而导致公民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价值实践的困难。

3.教育方法简单。

现代德育以人为本,重视小学生内心的感悟体验,重视在丰富多彩的道德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的道德内化,引导学生自觉践行。但在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实践中,还存在教师方法简单、陈旧,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还未能得到有效地运用的问题。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但小学课堂德育是以知识灌输为主,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德育方法不多。在活动中体验、实践,是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小学生公民道德实践、体验活动难以普遍开展。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小学生德育认知与德育情感、德育行为脱节。

4.教育合力不强。

现在,在校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中心,都受到长辈们最好的关心爱护。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知识层面上的教育抓得特别紧,艺术层面上的教育也不放松,导致小学生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缺乏强有力的配合,素质出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脱节“5+2=0”的现象。当代社会,多元经济的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形成公民道德教育的合力。

三、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在小学生的道德生活中,找准公民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已经成为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德育的目标要求、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对策,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小学公民德育教育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小学生个体发展、道德品质培养为主要目标,明确小学各个年级段教育的具体内容,继承和发展社会文化的传统美德,注重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小学低年级要以基本生活常识、学习常识教育为主,高年级则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初步公民意识、个体道德意识方面,引导小学生来认识自然、社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在小学阶段现有公民道德常识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顺应全球化趋势,拓展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社会公共品德,从个体维度、公共道德维度两个角度强化公民道德教育,例如可以结合垃圾分类教育,把生态伦理拓展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和引导学生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不仅是现代社会人类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而且是维护人和生物生存和发展权利的道德行为。

(二)深化公民道德实践体验

小学公民德育教育效果如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行动”来检验。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是实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载体。小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公共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小学公民道德的成败。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如果仅仅是进行枯燥的理论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中去,能够让孩子亲身来体会、感受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公民教育,感受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转变,从而将公民教育落到实处。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质疑的小公民。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要基于小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将公民教育内化于心,内化公民教育情感,例如,小学高年级可以采取由学生自己来推选班干部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感受公民权利给他们带来的收获,感受同学们的信任给自己带来的荣誉,从而将德育教育、公民教育的情感内化于小学生的“心”。

(三)形成道德教育民主文化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为具备一定能力小学生践行公民道德提供条件和机会。小学阶段民主文化是社会的民主化的基础,一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以民主文化作为保障,这决定了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开放程度、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成败。因此,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实现小学公民教育目标,必须为小学公民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明确各个年级公民教育的目标、重点、实施过程以及实践途径,将公民教育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事务、学校事务中来,从公民教育的观望着、接受者成为公民教育的行动者、参与者。民主文化的建立为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建立民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学会与人如何进行交往。当校园生活中的民主文化成为小学公民道德的保障,公民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四)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

单凭学校单方的努力,道德教育就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合作的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教育的成效。学校要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将校内公民的理论教育与校外的公民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以理论教育指导小学生的实践,显著提升小学生公民教育的成果。为此,学校要在生活中发展人,在活动体验中培养人,围绕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社区)的道德规范、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滚动式递进,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教育篇3

关键词:十精神;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200-02

2012年11月8日,同志在十上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目前,学界对公民道德诸方面的探究已经比较有深度,相关著作、文章也较多,但对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新疆地处祖国的最西部,与多国相邻,且民族关系复杂。如何在新疆高校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新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独特性

新疆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所应对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与其他地域相比亦存在较大差异性。

1.新疆位于祖国最西部,属边疆地区,从古至今都远离主流文化中心。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很容易形成与外界隔绝,造成自我封闭。这种封闭性千百年来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人们思路的开拓与观念的更新。新疆水资源非常匮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的落后又致使该区政治、文化发展均滞后于我国中东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所以,也决定了该区整体表现出道德认识相对薄弱的现状。

2.新疆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世居民族就有十三个,现在聚居在这里的民族有47个之多。各民族有自己的与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各民族保持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各民族间虽有融合,但由于、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也会产生排斥现象,使得新疆民族关系、社会关系更具复杂性。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新疆高校的道德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也有差异。

二、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相通的。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和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1.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引导新疆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经历着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全方位变革或社会文化变迁,这个过程被称为社会转型时期。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这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1]。此外,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没落腐朽思想也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再加上新疆分裂主义分子的消极思想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使新疆高校道德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只有不断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才能引导新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新疆大学生“四个认同”。“四个认同”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如学者所言:“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2]。因此,实现“四个认同”的关键是“对祖国的认同”即国家认同。所谓国家认同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将自己自觉地归属于国家,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共同体的一员,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效忠于国家。显然,实现四个认同的首要条件是社会成员要有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养成,因此公民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要实现新疆大学生“四个认同”,必须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教育。

3.加强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新疆的和谐发展。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所以教育“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教育的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促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目的[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向上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但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违法乱纪、缺乏诚信、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现象比较显见。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大学生长足的发展。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4]。21世纪,我国急需高素质的公民,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更需要大批有道德的公民为之奋斗。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

三、新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道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道德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全面领会并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针对新疆地区的特殊性,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升新疆高校道德教育,不断开创新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优化教育环境,加强高校公民文化建设。环境因素对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软环境方面讲,一个有着优良校风、学风并充满人文关怀和重视法律、保护人的权利的学校,师生公民道德意识和履行公民行为的自觉性会增强。从硬环境方面讲,学校环境美化、设施完备、网络渠道通畅等,会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隐性感染力。为此,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高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文化讲座、学术研讨会、文艺晚会等,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开启他们的智慧,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还可以利用学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公德观念。

2.改革课堂道德教育方法,提高课堂道德教育实效。道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道德灌输法,这种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仍有一定的价值。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在现阶段单纯利用这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来进行,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此外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用真诚去感染人,激发、调动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力量,抑制其消极情感。还可以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从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校公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公德心。

3.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力。为使公民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把公民道德教育融合到各种活动中去。国外很多国家进行公德教育时,就特别注重活动的渗透力。新加坡高校的德育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活动对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使其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在美国,各高校各类组织活动相当活跃,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中的活动,积极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并学习公平竞争与集体协作等观念和诚实、正直等方面的品性。近年来,我国也日渐重视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体的社会实践包括这几种:一是学校活动,如文娱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育活动等,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公民道德的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二是社会活动,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诸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习雷锋活动、扶贫助残等,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现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生组织活动,如参观、调研等,学生自己组织并参与其中,有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培养,同时加强了自我教育。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其中,德是最重要的。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多,如学习紧张、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导致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又往往通过一些不文明的方式进行发泄,如考试作弊、破坏公物、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同居、婚前等,这些都是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才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

参考文献:

[1]王丽.论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3):74.

[2]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53.

[3]毕红升.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迪[J].成人教育,2005,(12):6-7.

公民道德教育篇4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律支持;公民

公民道德就是围绕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的认同。法律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必然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法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道德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道德教育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还存在着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法律的支持下,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律作为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权威化的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的不断支持,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法律相配套的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法律支持是公民道德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

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软性调节,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征。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只有道德存在是绝对不够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些约束机制来明确道德规则的内容和范围,这些约束机制就是法律。法律以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它把基本的道德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广泛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德规范的实现。目前,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面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律来推进道德建设。否则,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与特点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道德则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通过教育的手段,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及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

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法律所包含的精神、规范、制度、环境、文化等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配套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直接把社会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强制;二是法律通过奖励或惩戒等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也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道德整合的过程。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民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表扬和奖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方面。因此,道德教育的法律支持,主要是以法律自身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崇高的道义精神,以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可见,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强制性。法律把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为法律上的义务,要求全体公民一律遵行,没有例外,体现了法律对支持道德建设的强制性。第二,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创新性。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则是在理论上对二者的嫁接,是优势上的互补而不仅是简单的叠加和罗列,体现了在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性。第三,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先进性。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一方面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使得社会环境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运行对个体成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合适的制度和理论指导。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正好是社会所需,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性。第四,法律对道德支持的目的性。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肯定合法行为,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可以教育人民遵守法律,改恶从善,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第五,法律对道德支持的辩证统一性。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道德和法律虽是不同的治理手段,却可以在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上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法律支持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辅以法律手段,强化法律的支持作用,结合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控制。

(一)在普法过程中宣扬和表彰高尚的道德行为

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只有当道德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在需要和自主行为时,才能实现它特有的功能。因此,要通过公民法制教育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行为习惯,实现对个体行为的外在强制。在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上,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观念。科学的法律宣传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加强正面宣传,表彰道德的先进典型,为广大群众树立真实、感人的模范形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宣传部门、新闻媒介要广泛宣传榜样的先进模范事迹,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要利用各种形式,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利用法制监督机制,建立起隐性的道德教育系统,为道德教育提供保障。

(二)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道德教育的规范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主导。法律只有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基本吻合,才能获得普遍效力。因此,一部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维系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规范中,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来督促执行,这就使“法”与“德”交叉渗透、融为一体,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基本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对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持。

转贴于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这种伦理精神中,不乏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价值的合理内核。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消极的影响。法律能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明确的辨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说,法律在道德建设中表现出继承、批判传统与促进文明发展的统一。

(三)在执法过程中否定和惩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良好法律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实现过程。通过法律实施来维护、促进道德风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缺德行为予以否定甚至制裁。对整个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其次,道德的法律强制还表现为法律能为人们提供和保障行使道德权力的空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监督和批评的权力。实施道德批评和监督要靠法律对公民权力的设置和保障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道德教育是不够的。道德的约束毕竟是一种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而且“人性”中总是有“自利”的因子,有“好声色”的欲望,对那些没有自觉性的人,对那些明知故犯的人,道德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强化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作用。国家要利用法律的约束机制,通过公正执法、惩治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来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规范公民的守法行为。国家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大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只有严格执法,打击歪风树立正气,体现时代风貌的道德才能顺利发展,才能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作用又是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相互配合,双管齐下,法律与道德才能既保持外在张力,又相互契合。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才能相得益彰,使公民全面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进步。

参考文献:

[1]社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N].人民日报,2001-02-01.

[2]李宁.德法同构: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N].南方日报,2001-05-20.

[3]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N].人民日报,2001-02-22.

[4]郝铁川.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求是,2001,(3).

[5]郝铁川.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N].人民日报,2001-02-21.

公民道德教育篇5

关键词: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38-02

新加坡具有东西方文化的传统,在东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注意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构成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形成了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

一、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历程

(一)自治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在1959至1965年间归属于马来西亚联邦,实行有限的“内部独立”制度。人民行动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力图改变新加坡贫穷落后的面貌,导致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忽视,不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原有的价值观遭到严重冲击,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新加坡面临被全盘西化的危险。

(二)独立后的公民道德教育

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新加坡完全独立后,国家的意志对学校公民教育的作用逐渐加强。政府认识到了再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基”——“东方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这一时期主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对国家、社会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974年,新加坡改革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课程,推行了公民、地理和历史三科为一体的《生活教育》课程,结合三科的内在联系进行母语教学,这一举措对改变和发展新加坡人的民族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加坡整个70年代的醒悟与80年代的偏纠。

(三)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

1979年至今,为改变新加坡社会出现的严重“西化”倾向和学校的道德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这两大问题,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展开了大规模的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活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表了《道德教育报告书》,二是全面反思道德教育,三是实施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四是开设《儒家伦理》课程,五是提出《共同价值观》,此白皮书的公布和发表,标志着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得以定型。

二、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色

(一)国家高度重视,全面干预

新加坡官方政府是道德教育的助推器,政府的重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号召上,而是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实际举措。新加坡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学校公民教育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统一指导,全面干预。每一项内容都要以政府为主导。一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形象,而政府是由身居要位的政府官员组成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百姓做出表率,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自身,更多的是与国家利益、国家形象挂钩。新加坡政府领导人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公民教育活动。如李光耀、吴作栋等政府领导人对于公民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每年的元旦、春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之际,他们总是发表谈话或撰写文章谆谆告诫国民应固守新加坡的生存之本,即东方传统价值观,极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他们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话,大力推动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使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而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都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列入议事日程,但多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没有多少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发展困难重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二)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学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公民教育的伊始地,家庭教育更是人心灵的催化剂,是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社区成为个人在继家庭、学校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生活领域。新加坡政府一贯推行立法引导、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独特模式,构成了新加坡高效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状态,使新加坡的社区教育效果显著。新加坡实行非常出名的SFE计划,把学校、家庭和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各个渠道与路径之间的融会贯通。还充分利用宗教教育阵地培养公民道德教育。宗教宣传慈善友爱、扶贫济困,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可以解决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进步。因此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宗教课程,内容涉及多种宗教的起源和教义。而且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新加坡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的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忽视甚至轻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使新一代国人对传统道德身以及民族意识等观念不强甚至缺失,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注重法制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作为一个拥有高度法治,以严格的执法著称的国家——新加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法治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通过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条例和法规,强制人们遵守,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新加坡的法律相当完善,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制定的法律法规详细具体。在世界各地的法典中无处可查内容,如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乱扔废弃物、便后不冲水、家中花瓶积水多日滋生蚊虫等都一一立法规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罚,且严格依法执行。其次,罚款种类多,数额大。例如,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罚款500新元,在路上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罚款1000新元,上完厕所不冲水,罚款1000新元。第三,刑法严厉。例如对有些案犯不仅判其入狱还有相应的鞭刑,脱下犯人的裤子用用药泡制过的电鞭抽打,以给作案者留下永生难忘的教训。而对于许多富有献身精神、助人为乐、同情和帮助弱者以及表现出高尚情操的行为,以社会政策引导的方式,如援助、登报、奖励等,让人们向他们学习,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美”政府通过立法保证子女照顾和供养年迈的父母,并在住房及税收方面对与老人同居住的家庭实行优惠政策,使传统道德和风俗法律化和制度化。而对不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实行的经济惩罚,通过电台、广播等舆论工具曝光遗弃父母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学校、会议、典型事例以及各种礼貌行为和敬老会敬老养老,使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稳定成为社会稳定和文明的基石。

三、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理论上政府有必要对我国的公民“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准则、社会价值观等。实践上,政府应大力支持公民道德教育,并为其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停留在书面口号条文上,要加以引导走向社会,以政府手段整合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资源,综合分析社会行为,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回归社会功能。

(二)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渗透性教育、隐形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些载体,多种途径实现德育目标。不仅党团组织召开会议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开设专门的理论课程,还要在社会、学校、社区多组织实践活动,使良好的道德教育思想让人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公民义务感。将社会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应对现实问题的道德思维和能力。

(三)在德育中培养法制观念。尽管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但是法律的约束力并没有完全在人们心中内化,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法律的空白处,把法律条细做精,制定严格的执行手段,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且政府还应加强法治环境的建设。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只能参考借鉴,不能拷贝。中华民族素来具有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实际国情出发,弘扬光大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借鉴国外公民道德教育的合理因素,培育新一代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合格公民,是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勰平,张倩苇.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4,(3).

[3]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

公民道德教育篇6

正如阿罗所指出的那样,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4]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5]梁启超在《论公德》中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他看来,公德是国家与社会得以实现其凝聚力的根本。有学者认为,对于公民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与公民权利相匹配的“公共”德行的教育,因为它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多元社会稳定的向心力。[6]即便在美国这样崇尚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国度,也并没有放松过对公民公德及其选择的教育,例如在《美国民主教育之目的》中,美国的教育目标分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公民责任与经济效率”四大板块,对公民责任的要求,在该报告中很明确地提出了社会正义、社会知识、社会活动、维护公共资源等12项指标,这正显现了其公民道德的社会性。

二、公民道德教育社会选择的价值向度

正是为了获得一种善,我们践行德性,并靠选择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能这样做。[7]马尔库塞指出,“显然,在幸福意识的领域里,内疚感没有任何地盘,算计消除了道德心。当整体危若累卵时,唯一的犯罪就是反对整体或不维护整体的罪。犯罪感、过失感和内疚感成了一种私事。”[8]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选择的目标是幸福。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的角度看,幸福就是“始终引起自身而从不因他物而值得欲求的”,“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善德的实现,也就是善德的极致”。[9]最完“善”的事物因其是其他善事物所不可相比的事物,所以是道德追求的价值之源。在道德追寻的幸福之外,即是道德追求的“自由”所在,而自由意志正是道德选择的首要条件,“自由意志的实用主义的意义,就是意味着世界有新事物,在其最深刻的本质方面和表面现象上,人们有权希望将来不会完全一样地重复过去或模仿过去。”[10]我们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做出的道德选择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密切相关。故此我们认为,自由选择并不是对个体责任及社会责任的否认,相反,自由选择是与人的社会性———责任与理性———密不可分的,因为“只有节制的自由才是伦理上可接受的”。[11]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民主意识、人道情怀、人权理念、公共理性、公共责任。由此看来,公民身份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12]一个社会共同体合理存在的价值标准,就在于能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同时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作为社会共同体及政治联合体的存在,我们需要遵从于道德的社会性价值进行道德的社会性选择。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观的盛行,必将产生本杰明•巴伯所称之的“稀薄的自由与民主”(thinfreeanddemocracy)———“既没有形成参与的愉悦感,也没有形成公民联合体的伙伴关系;既没有形成持续政治活动的自和自治权,也没有扩大分享公共产品的相互关系,即相互协商、决定和工作的关系。“[13]这说明道德因其人类价值内在化、公理化的社会普遍性,必然要求其具有群体适应性或曰社会选择性。“从极端的角度来说,一个由自私的个体组成的社会就不构成社会,而且正确地说,也根本不存在公民———它无非是由一些竞争的单元所组成的聚合。[14]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15]所以“公民道德教育只能采取促进自由、自主选择的策略”;[16]但是诚如阿伦特所言,“没有分享公共幸福,就没有人会是幸福的;没有体验公共自由,就没有人可以称做是自由的;没有分享公共权力,就没有人会是快乐和自由的。”[17]

三、公民道德自我同一性在社会道德认同中的分化与选择

“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伴随其意识的产生、发展而逐步产生与发展的,“自我”在其意识的高级发展阶段而分化出“人格结构的自我”,对自身的认知逐渐达到主我与客我的对立统一。在“自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个体道德也就随之产生和发展。[18]但是正如艾里克森所认为的那样,自我同一性作为一种动力结构,并不存在稳固的结构定型,在生命周期中,自我认知是一个连续否定与肯定并存的成长与建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个体主我与客体的矛盾与分离,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与冲突,自我同一性往往出现“自我肯定———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自我扩张”的交织。这使得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自我调节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在道德选择方面陷入道德困境。[19]公民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因为道德选择是道德主体追寻自我完善的过程,而选择的过程充分地反映着道德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性反映,在这种理性自觉过程中,道德自我意识不断地得到检验与激发。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正反映了自我同一性在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发展中的培养过程。道德判断既可以指个体根据已有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作出是否善恶判断的能力,又可以指个体的道德态度表现为特定的行为决策的能力。[20]道德选择的能动性反映在对道德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对道德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和推理,尤其是道德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节。[21]道德认同既在客观上取决于既有的社会与历史阶段为主体所提供的道德可能性条件,也取决于主观上道德主体是否具有连续稳定的人格即其自我同一性。没有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存在,道德主体所能进行的道德选择就会很小甚至没有,道德认同至多也只能停留在道德意识的主观层面,无从谈及其外化行为及其过程;没有道德主体的人格结构的连续性与一致性,道德认同就始终处于盲从甚或虚无之中。在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公民会产生其特定的道德认同。公民道德认同就是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的道德进行定向与定位,赞同并接受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其根本特征在于遵从社会共同体的“道德价值”并以个体的“道德人格”得以实现。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西方世界试图通过其信息强势与“文化”强势主导其强制性文化伦理与诱导性社会道德在全球范围的“道德趋同”与普世价值,这必将导致我们在道德认同中产生分化与多样化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加之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共生的国家,各种社会阶层都存在其“道德习俗”似的道德价值理念,这也必将使得我们出现道德认同的分化与多样化。当下突出的问题在于,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试图以西方的方法、理念诠释中国文化与道德教育建设问题,或者试图通过对西方一切有利的东西经过思维方式的锻造为我们所用,进而构建一个新的体系,其结果必然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与教育的消极定位与判断。[22]四、公民道德教育在差异范畴下如何选择其普遍性对于道德的普遍性假设,需要考量的是普世是否可以普适并需要去普实呢?首先,道德的社会选择需要厘清的前提有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道德原则和价值需要被如此推扩、需要具有这种普遍性(即“为何”)问题?第二,道德原则和价值如何能够被推扩、如何具有超历史和跨文化的普遍性(即“如何”)问题?赫勒指出,“在普遍性范畴下选择我们自己等同于选择我们自己作为好人。这正是道德选择,因为这是对道德的选择。”[23]与此同时,“在差异范畴下选择自己的生存的人因此将会使他们自己暴露在外力之下,他们是福音或者诅咒、好运或者厄运的果实。”即对道德的选择实质上也是选择我们自己,而“‘选择我们’自己意味着命定使我们自己成为我们所是的。”[24]作为公民,其道德意义与社会意义是并行不悖的。这是因为,其一,公民是作为某一特定社会及国家的成员身份而存在的,他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与民族属性;其二,公民身份与其所依托的民族道德文化关系密不可分,具有其特定的道德价值理念与道德义务;其三,公民的道德认同需要基于其对国家法律与政治的认同,而特定国家的法律体系与政治体系正是基于特定的道德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其四,公民道德文化认同具有时空的广延性,既具有历史的传承色彩,也具有与异质道德文化交流的可能与必要。当前,我们需要防范的一种倾向就是帕累托曾提出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的“非逻辑行为”,这些行为既会让民族国家产生社会道德资本的销蚀,也会带来民主与自由赤字的产生,因为这些非逻辑行为、非理性选择往往首先带来民族国家共享价值的迷失。所以“合理解”或曰“合理性”的道德选择必须突破道德的极端自由主义与工具。一方面,个体道德价值常常与社会道德价值处于同一价值体系的不同层次,甚至处于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另一方面,个体道德的随意性、自发性与社会道德的稳定性、连续性经常处于交织之中,道德的价值冲突在所难免。社会道德或曰社会公德普遍价值的实现,在于道德主体通过其多样与丰富的个性与“偏好”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必须取得较为一致的辩证统一,唯有道德的人格内烁与社会的规范约束有机结合,个体道德的情感经验才能与社会道德规范趋于一致,道德认同才能实现其社会共同体整体的“道德价值与规律”,又可以通过个体的“道德人格”得以展现。公民概念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地域的、文化的,因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意涵。[25]黑格尔认为,考察道德时必须从“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的精神性的实体出发,[26]如此看来,在道德认同中就具有“单一物”和“普遍物”要素(即道德个体和道德共同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存在。国家既是作为政治和文化共同体而存在,更是作为具有道德意义上的共同体而存在。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既保证了其人民在共同的文化体认与道德上的认同,也实现了民族文化以其“单一物”的样态存在于全球共同体之中。当下我们面临的困境在于,全球化正在试图淹没作为“个体”国家的道德价值体系,“全球公民”正在试图消解“国家公民”的民族道德体系。所以,我们在继续面临着“丞民”与“公民”教育之难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普世公民”理念挑战。道德认同既是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道德认同在全球化语境中必然具有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意蕴。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公民道德的理性反思与审视,更需要勇于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道德冲突。“民族性、多样性、民主性、批判性,是生态价值观所内在的价值合理性的四大品性”,[27]道德(伦理)在异质的民族文化交融中必须葆有其民族性,在其价值体系中以具体而历史的生态存在着。面临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生态,需要我们拿出道德选择的智慧与勇气: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文化“单一物”中寻求文化“普遍物”存在的价值,基于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展开学习与交流,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民族道德的价值所在,追寻人类道德价值的普遍的文化、文明内涵;另一方面,多元必然带来冲突,我们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与本土能力,积极面对全球化的道德冲突,解决不同道德与文化冲突中的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世界公民视野与道德能力的“中国公民”。与此同时,仅“把公民教育过程看做是学校的责任,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与共同体分离,也与个人终生作为公民的经验相隔绝,这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看法”。[28]我们的社会应该营造更加开放、多元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让公民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培养新世纪的新公民。

公民道德教育篇7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也得到了迅速的改善。伴随着社会转型的进程深入,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也逐渐提上了议程。时下的一些观点认为,在中国,公民意识非常缺失。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形成的封闭落后的政治文化,导致了中国人心中只有臣民、顺从、明君、父母官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五四时期中国没有完成启蒙任务,启蒙被救亡所压倒,从而中国人始终没有走出“自身造就的蒙昧”。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暂且搁置不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公民意识的缺乏与当前的社会转型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迈向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转型进程中,需要拥有成熟的公民意识的公民作为基础。著名学者李慎之认为,中国现代化迟迟没有成功的首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在全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但实际上,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有所滑坡。传统的儒家道德体系崩溃以后,中国一直没有建设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体系。“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道德问题的大讨论,反映出公众对当前道德教育的成效性的质疑。

笔者认为,中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的主要解决之道在于把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公民,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从而摆脱目前的“道德困境”。

所以,本文所关注的是,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到底是什么。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从而试提出一些将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相关措施。

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公民一词首先出现在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时代,指的是某一特定群体的个体。历经多年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臣民”、“奴隶”相对,借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奴隶无权利,而国民有权利;奴隶无责任,而国民有责任;奴隶甘压制,而国民尚独立。此奴隶与国民之别也。”公民主要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上指的是自然人;法律属性上指的是以国家成员身份,从法律上承认的权利与义务。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指的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该国法律具有一定的权利和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自然人。公民的首要立场和责任就是认清权利、义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们要成为真正意义上合格成熟的现代公民,常规的公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现代国家的学校教育;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一种协调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旨在使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狭义意识上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涵盖了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并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公民教育的目标在于增强公民的公民意识,规范公民行为,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以及加速公民社会的形成。权利教育主要指的是让公民意识到自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方面权利,能够主动的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利。义务教育意味着让公民了解自身的对于国家、集体等方面的义务,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在公民教育中将两者分裂或者分割,那公民教育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永远也达不到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

道德是“一种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一种实践精神”。人具有一种天生的寻求秩序的需要,所以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一种素质。人们要掌握一定的道德,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更多的是经过道德教育而获得的。

道德教育,即“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等”。在任何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国家中,都有着丰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由于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以道德教育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果说公民教育是近代历史的产物,那道德教育则古已有之。在封建社会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顺民,压制人民的反抗思想,要求人民服从现实的社会政治秩序,让人民相信“君权神授”。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无产阶级服从资产阶级的统治,甘心忍受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在社会主义时代,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人的完整道德人格。所以,道德教育重在立人,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两者都是为了培养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人。一个现代化社会中的人,就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与道德意识。

二、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虽然在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目的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他们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不仅体现在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要求有一定的道德素质,也表现在公民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配套才能发挥最佳功效。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公民的培养,不仅需要公民教育的培养,还需要道德教育的熏陶。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公民教育内容涵盖了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包含着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两个方面。首先,权利教育体现出了道德教育的内容。权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公民能够意识到权利的崇高性,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当别人侵害自己的权利时,能够主动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当自己在实现自身的权利时,也不能妨碍他人权利的实现和侵害他人的权利。这就充分体现出了对权利本身和对他人人格的尊重。所以权利教育必须包含对权利本身和对他人人格尊重等方面道德教育知识。其次,义务教育也必须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就是让公民了解自己需要履行的义务,为民族、国家、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具备了一定道德的人,才能积极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让义务仅仅停留在法律层面。人们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有法律层面上的强制力,还要有道德层面的促进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表明,公民教育的功效需要得到道德教育的支持。一位合格的现代公民,一定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现代的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公民教育无不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内容。“1976年,美国的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举办公民教育会议,提出了《构建公民教育的基本原理》的公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纽曼阐述的培养公民能力的8个方面,即学术性学科、社会问题、批判性思考,价值澄清、道德发展、社区参与、学校机构改革。”英国公民教育的公民资格概念是“基于马歇尔公民资格的经典定义,将社会的和道德责任、社区参与和政治素质作为公民资格的三部分”,所以英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社会的和道德责任、社区参与、政治素质、国家认同与社会包容五个方面”。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公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他(她)不仅有着独立的人格,也能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正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梁启超早在《新民说》中指出,中国“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之资格,庶乎备矣”,“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所以,现代中国开展公民教育,就必须首先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第一,具备了完整的人格,才可能真正地重视他人的权利与义务。道德教育的开展,不仅会提高公民对自己权利与义务的关注度,更会注意到他人的权利与义务。做到对他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尊重,是道德教育基本目标之一。第二,具备了完整的人格,才可能真正地具备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以“道德人”为前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一员,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最后,具备了完整的人格,才可能成为真正地公民。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不一定是“完人”,但必须是具备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现代西方社会中的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为公民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教育是作为一国公民应该基本做到的,体现的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而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比较完美的境界,是“圣人”教育,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正如杨东平教授在《中小学新公民教育读本》中论述到:“公民道德要求公民应当遵守基本的道德,而不追求先进性的、完美的道德。以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公民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人、更为普适的教育。”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只有把两者切实地结合起来,才能让两者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比如新加坡在学校实施公民教育时,就特别注重培养公民道德素质,为新加坡迅速转型为一个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增强公民教育的独特地位

在理论上分析了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为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学者认为“从1986年以来开展的几次公民法律教育,都只强调守法教育,即对法律条文、注释的遵守,忽视了培养和塑造现代公民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意识。”笔者看来,在当前的公民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而轻视甚至忽视了公民教育的其他方面,如法律教育、国民意识教育。目前党和国家关于公民教育的政策,还主要集中于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当代学生培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人。“中小学生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在学校教育中,要将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公民教育不能划并到道德教育之中,必须让公民教育独立出来。在中国,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承担,这就表明了现在的学校教育突出了道德性教育,存在公民教育道德化的倾向。比如在中小学教学中,突出强调的是公民的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而忽视了师生平等等方面内容。这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着莫大的关系。目前中国公民教育的成效不显著,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将公民教育简化为道德教育,或者将公民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过分强调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了公民的权利,使得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树立起来。鉴于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该在学校中开设公民教育课,让学生接受公民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只有将学生系统的学习公民教育的内容,接受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从而产生社会主人翁观念。

第二,利用社会主导向模式,通过社会中的各类组织,构建公民文化氛围,推进公民文化建设。也就是公民在公民社会的组织(如宗教团体、联合会、环境组织、慈善机构)习得义务感、责任感。这些在公民社会中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都是基于公民自己的意愿,共同协商制定而形成的。这些团体中的成员虽然违背了相关规则或者没有履行相关义务,不会受到法律上的惩罚,但会受到朋友、亲人等各方面的谴责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习得的责任感可能比由法律规定而来的法律感更具有意义。在这些活动中,公民享有了自己的权利,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从而将权利与义务观念内化于心,自然形成公民意识。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提出的,“只有民主的社会、民主的活动、民主的公共生活才能造就民主的公民”。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通过生活中的相关活动的开展,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比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更多。全社会的公民文化的构建,对公民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对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公民意识才会真正的融入到人的“血液”中。西方社会中,公民教育的主要媒介就是社会组织及其组织的活动。通过这些媒介,培养了合格成熟的现代公民。

最后,利用中国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我国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两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在目标和内容上保持一致,从而在合理的程度上进行整合。具体来说,首先在课程标准上,两者要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其次在课程方案上,两者要在逻辑上内在一致、观念的相互支撑;最后,在教学内容上,两者都可以利用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伦理价值观。公民教育主要是为民族国家培养合格的成员,这种合格的成员包括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合格成员和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所以我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德体系中的精华成分为载体,进行公民教育。在吸收传统道德资源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引进西方的道德知识,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较高的道德情操同时兼具全球视野的公民。中国的公民教育,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课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民主的内容,涉及公民权的概念、公民责任,还“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确立以儒家思想道德为基础的共同价值”。

著名学者李慎之指出,“自从世界上出现立宪的概念,或者近一点说,自从美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二百多年以来,可以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任何国家要有一部可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宪法,先决条件是其国民(至少是其代表)必须有健全的公民意识。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即使有了一部好宪法,如果人民没有健全的公民意识,那么有了好宪法也是枉然。应该说这一点正是中国在世界上落后最甚的地方。因此,1997年11月2日我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利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公民,对我国现代化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资中筠.资中筠自选集感时忧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春秋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编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4] 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5]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6(11).

[6] 邢春晖.论公民教育[M].教育教学研究,2008(12).

公民道德教育篇8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4.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自强品质有所下降,虽然只降了2.5个百分点,但是这确实是广大教育者们的失败。

当然,不同年级、不同地区小学生的公民道德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法。如果想使这些方法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那么必须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正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样,小学生置身其中,必然能捕到“肥美的猎物”。而实践具有直接、根本等特点,小学生容易从中学到东西,并且牢牢记住。

上一篇:法官职业道德范文 下一篇:道德的力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