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研究

时间:2022-10-09 02:15:45

城镇化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研究

摘 要:劳动力与产业的“双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西部中小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同时带来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公共服务成本高等多种“城市病”。从城镇化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分析建设低碳城市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在城镇化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镇化;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17-03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开展并尝试低碳城市的建设,一般都是按照框架论或过程论的思路来建设低碳城市,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目偏多,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加上各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等存在差异,因此西部中小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建设低碳城市路径。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城市的工业相对发展不足,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尚且不足。随着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加上劳动待遇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回流到西部户籍地就近务工,促进了劳动力相对充足的西部地区的产业化进程。劳动力与产业的“双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西部中小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同时带来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公共服务成本高等多种“城市病”。低碳城市建设,正是解决城市从愿景走向现实的困境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将低碳城市建设置于整个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考量

(一)未来城镇化的重心是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西部地区,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指除了西安之外,其他城市均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狭义上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指在西部地区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城市,其中50万~100万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为小城市。依据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由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地区城市共计88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数共计53个,占据60.23%。中小城市在西部城市体系中数量大,在整个西部经济中占据比重大,而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相对落后,造成城镇化中的城市规模过小、城市集聚效应及扩散力不足等等问题。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资源要素比较丰富,经济不断发展,东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渐向西部地区发生转移。因此,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将出现在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产生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人口资源促进了土地等资源的较高效率的利用,降低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危害;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由于人口的大规模聚集于各个城市,工业、建筑等等高度集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更大的压力,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明显减弱。

(三)低碳城市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过去的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的“城市病”,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城镇盲目扩张等等。低碳城市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能实现西部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2008―2013《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中西部各省份综合能源消耗量不难看出,近些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背后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中贵州省综合能源消耗量2008―2013年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4.2%、6.8%、8.1%、10.9%、8.9%、8.1%,四川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7.13%、7.77%、9.62%、10.08%、4.46%、4.56%,广西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8.3%、8.9%、11.9%、8.5%、6.6%、6.7%,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增长几乎接近10%。西部地区由于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进的发展阶段,其能源需求具有相对明显的刚性特征。当然,现阶段,任何一个地区都还无法做到控制减少碳排放的绝对量,而是根据城镇化所处的不同阶段,保证GDP增速大于碳排放的增速。

二、城市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有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研究一般都是围绕两种思路进行研究,一是按照框架论从基底低碳、结构低碳、形态低碳、支撑低碳和行为低碳五个方面分析;二是按照过程论的思路来进行分析,从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消费、低碳循环利用整个过程来分析。现有的研究大多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法通过设定目标层(一级指标),包括低碳经济社会、低碳社会发展、低碳资源环境,其辖准则层(二级指标)如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口密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十五个指标构成进行分析,其得出建设规划低碳城市的结论主要包括: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绿色建筑”规划和低碳技术等等。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已进行着低碳城市的建设,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已有的研究表明,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城市低碳转型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政府规制。由经典的I=PAT模型可知,环境影响主要受人口结构变量、财富程度和技术因素控制。因此,本文立足于城镇化背景下,依据当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提出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人口规模因素、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因素。

(一)政府支持

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当地各级政府主导,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应发挥领导、指导、引导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进而展开相应的科学城市规划,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其次,政府还要发挥领导并引导企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现实中高碳企业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负有特殊使命,需要采取构建低碳文化、研发应用低碳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人才的培养、完善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加大节能减排投资、实现清洁生产方式的有效运作等战略措施。同时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最后,政府还需及时进行低碳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

(二)人口规模因素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人口集聚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对终端消费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加大了对城市交通的使用量以及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致使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以及碳排放量增加。而城市市民是落实城市低碳的主要参与者,要为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发挥重要的积极参与作用。转变市民消费观念,倡导并实施低碳的消费理念,改变过去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理念以及倡导家用技术革新,实现城市低碳发展。节能方面,居民尽量降低对耗能高的产品的使用量;减排方面,居民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减少对含碳产品的使用,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积极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能源强度

由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2008―2013年贵州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37、0.6、0.63、0.73、0.65、0.65,四川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54、0.64、0.67、0.35、0.46,广西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64、0.84、0.69、0.58、0.66,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几乎接近1,大多高于0.5。近几年,西部地区个省份单位产值能耗也均在1~3之间。因此,能源强度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低碳生产。按照能耗少、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促使高碳产业的逐渐退出、衰退和低碳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能源结构演进,改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同时,进行技术改进和革新,提高对现有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另一方面,通过发现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进行能源替代而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四)经济规模因素

西部地区大多中小城市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高度依赖物质、能源的投入,属于外延式增长模式,在此阶段,碳排放量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西部地区具有天然的区域煤炭资源优势,煤炭资源型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煤炭开采、洗选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往往为高能耗产业,且以消耗煤炭能源为主,从而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而低碳经济提倡的是碳排放相对量的减少,实际上是减少碳排放的增量,让GDP的增速远远大于碳排放的增速。因此,合理提高人均GDP的基础上,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加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三、结语

西部中小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在城镇化背景下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低碳之路。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已经开始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武旭.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4,(1):40-47.

[2] 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1,(3):49-51.

[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R].2009.

[4]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5] 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

[6] 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J].国情报告,2007,(29):41-62.

上一篇:《现代设计方法》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下一篇:浅析外贸函电长句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