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保增长促转型

时间:2022-10-09 08:57:10

创新体制机制 保增长促转型

根据省委和湖州市委的总体部署。我县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突破口,内部挖潜强动力,调整体制增活力。完善机制求效益,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促转型,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我县生产总值33亿元,增长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4.18亿元和2.32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3.5%,增幅在全省位居前10位。在湖州市各县区位居第1位: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1亿元,增长15%。

搭建大平台,创新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

针对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发展空间不大、区域竞争力不强的实际问题,大力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向体制要效益,整合内部,集中布局,集聚产业,集约发展。

打造高地。构建集聚发展体制。以争创全国百强开发区和全国百强乡镇为目标,率先开展城关镇(递铺镇)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合并。打造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突破行政管辖限制,实现四大整合:整合经济发展功能,提升经济服务能力。将原城关镇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并,强强联合,形成高效一体的经济服务体制。整合行政管理职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将原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原城关镇合并。轻装上阵。形成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制。整合发展资源,提升经济竞争能力。合并后的开发区(递铺镇)区域面积占全县的20%,工业总量占全县的48.6%,形成极具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发展高地。整合发展平台,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通过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实现各大小园区发展整合,连点成线扩面,形成以城北、城西北为核心板块的工业发展高地,以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为核心板块的休闲服务业发展龙头。城北开发项目和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先后被列为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省重点服务业项目。

发展共享,实施同城发展体制。对区域位置相近、功能相近的重点城镇同城一体化发展。整合发展功能,增强县城辐射能力,实施递铺、孝丰“同城发展”战略。实现发展规划一体化、发展政策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整合建设资源。实施高禹、良朋“工业重镇、农民新城”同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公建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功能互补、设施共建、资源共享。

抱团竞争,实施组团发展体制。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强镇。以梅溪镇为中心,带动昆铜、溪龙等乡镇发展,打造东部经济重镇;以天荒坪镇为中心,带动上墅、山川等乡镇发展。打造南部经济重镇;以杭垓镇为中心,带动报福、章村等乡镇发展,打造西部经济重镇。

立足大投入,创新高效的项目运作机制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国外游资看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化危为机。因时而动,建立健全项目有效投入机制,全力攻坚,抢抓发展要素,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建立高效项目谋划机制,主动对接争资金。抓住国家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建立由县发改委为牵头部门、各相关部门参与的项目谋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入研究重大投资走向。超前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精心包装一批项目,丰富充盈项目库。设立“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办公会)和“项目专家论证委员会”。分别负责项目的筛选和评估论证工作。对比较成熟的项目,狠抓前期工作,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做好重点项目争取资金的上报工作。一季度,县城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城北试验学校等3个项目被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争取中央资金1100万元。

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势推进抓项目。建立完善招商网络,全县设立一个总局、下设五个分局的招商网络,并按照提高招商实效的要求,实行五个招商分局与平台乡镇的无缝对接:突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从全国海选12名专业招商人才,从事专业招商;着力改变招商激励机制。从原先的重奖单位转变为重奖到人,并设立招商引资质量奖,大幅度提高奖励额度;明确招商新重点新方向,明确以“外资、内资、国资、民资”四资齐上的招商新重点新方向。改变过去只注重外资引进,形成到现在以国企转移为重点资本来源,台资引进为重点招商区。央企招商为重点招商主攻,以光伏产业为重点产业的招商新路径。一季度招商引资合同外资6321.06万美元,全市第一,实到外资2叭2万美元,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内资7.9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20%、25.3%。

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力以赴上项目。建立重点项目目标管理机制,年初通过深入调研,谋划确定一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制定推进计划,明确推进任务、联系部门领导、时间节点要求: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对县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项目,实施周推进、月点评、季考核、年总评制度。对重点项目实施分类推进,采取园区平台项目现场办公、存在共性问题项目集中会办和同类别项目集中推进等不同方式。提高项目推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重点项目推进督查机制,采取进度表报送、电话咨询、现场踏看等方式,对项目的形象进度、项目责任主体推进项目的措施和成效、职能部门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等情况进行督查。一季度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亿元,增长9%,其中工业性投入8.5亿元,增长13.5%。

健全园区建设推进机制,促工业集约发展。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平台建设目标责任制,实施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联办、会办、现场办”等形式破解园区建设推进中的问题,建立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进度台帐,突出平均亩产值和税金产出率等绩效指标。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园区多元融资机制,开展BOT项目等融资形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有条件的园区开发实行封闭的财政运行机制,园区的税收、规费等按相关规定统一返还所属乡镇:建立园区项目准入机制,根据项目的容积率、投资强度和节能减排要求,严格控制污染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项目引进,鼓励引进“大好高”项目,明确两个“不招”,即排污量大的“烟囱”类项目一律不招:耗能量大的“电老虎”类项目一律不招。一季度。全县7大工业平台累计开发面积621亩,新增107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达8434万元,新增2000万元。

围绕大服务,创新务实的企业助飞机制

围绕坚持以“鼓发展之劲、创发展之新、解发展之难、务发展之实”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力保企业平稳过渡,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大力拓宽企业“温暖工程”配套服务机制。以“温暖工程”为载体,通过实施领导干部联系企业、五百行动干部“驻企助飞”、优化审

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降低收费标准、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放贷规模、规范中介服务、限定自由裁量权等一系列工作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政府管理和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安吉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同比增长24.8%,其中工业贷款规模增长56.3%。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银行抽资行为。

率先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机制。围绕技术创新、项目提质、品牌创新、人才集聚、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节能减排等7个专项行动计划。以任务分解表的形式分解到乡镇和部门,并每年制定推进计划。加强转型升级的行政推动力度,促进安吉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提档升级。2008年,安吉工业投资结构发生明显改善,特色机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鼓励类产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达到总投资规模的65%以上,彻底改变了前几年以椅、竹两大传统产业为主的投资格局。

有的放矢强化财政扶持机制。配套“温暖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和《关于扶优扶强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我县两大传统产业加快提升的实施意见》两个特殊时期的扶持政策,从税费减免、奖励、激励金融机构、鼓励企业产权合理流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预计到2009年底。仅全县各类税费减免就在1亿元以上。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为鼓励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在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中央和省里政策外,进一步整合各类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配套“三年行动计划”,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三十条政策》,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1,5亿元资金,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例如,安吉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等区域品牌宣传和运作,支持企业统一组团参展、联合设立展示和销售窗口、区域品牌广告投入、集体商标申请等。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的知名度。今年以来。在外贸出口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椅业企业的出口不降反升,预计自营出口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

着眼大推进,创新有力的行政推动机制

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建立健全“三三制”的行政推动机制,积极营造部门重服务、乡镇比发展、干部看实绩、群众齐支持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县上下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转型的良好发展局面。

建立健全三项工作机制,激发干部创业激情。一是深入实施部门一把手“两线工作法”。即部门一把手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拿出三分之二精力重点做好落实项目领办和联系企业:二是深入实施乡镇“三线工作制”。即党委书记负责一条线,重点抓招商:乡镇长负责一条线,重点推项目、建平台;党委副书记(或由乡镇确定一名领导)负责乡镇日常事务;三是深入实施“五百行动”。即百名干部驻外招商、百名干部驻园推进、百名干部驻点服务、百名干部驻企助飞、百名干部驻村帮扶。

组建三大推动机构。狠抓工作高效落实。一是成立县委、县政府抓落实办公室。每月5目前对县重点项目推进、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进行实地督查,并书面通报。二是成立县政府工作目标任务核查组。每月5日前对全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在部门自查的基础上在13日前完成实地核查,并书面通报。三是成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指导组。不定期对“双百双千”大实践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进行督查。

构建三项考核体系,激励单位争创新业。一是每月考核建台账。对乡镇、部门每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完成情况,建立相应工作台帐,累计滚入年度考核:二是每季考核评创优。即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部门提升效能创新奖。每季度县考核办联合组织部对部门提升效能创新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同类单位的横向比较确立先进,给予奖励;三是年度考核定先进。由县考核办在每月台账和每季创新的结果基础上,由县委办和县政府办进行年度综合评定,确定年度先进,对连续末两位的单位“一把手”进行调整。通过考核机制调整,改变了以往从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年终一次考核向全年平时考核、单个部门考核向多个部门联动考核的转变。较好地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工作氛围。

上一篇:以改革为动力 推进新的发展 下一篇: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