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07 12:11:27

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初探

针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人们对健身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理学评价转向身心健康的评价,体育教学从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的方向转变。根据这一变化,体育课的目标在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出发。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一切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出发,教师如何教学?完全放开则有放羊之嫌,与教学目标精神相违背。怎样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近来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材和教法体系。过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加之教材中多采用“填鸭式”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现在的体育教学要从教材中走出来,不能拘泥于教学大纲,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怕上体育课变为爱上体育课。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转变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的目的。首先要求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乐趣。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锻炼身体的方法,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改变体育教学模式

(1)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①要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②要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2)教学模式的变化。①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体育课标准的不确定,教学内容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多变性。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四个部分一个不能少)、“封闭式”――(教师说什么学生只能跟着做什么)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在现代体育课的标准中,教师将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同时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少,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的空间被充分放大。②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当教师以知识技能作为传授重点的时候,传授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监测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师在课堂上,将不再是固定位置――讲解、示范,而是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

现代的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做一个引导者,而不再是一个发令者。在这种课堂环境下,教师应具有表现自己新的教学理念的品质,创造出适合学校特色的项目,营造体育运动气氛,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现代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

上一篇:体育教学要寓教于乐 下一篇: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