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创投的明天

时间:2022-10-06 10:17:46

民营创投的明天

曾被冠以“民间创投第一人”的浙江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在2009年5月4日因涉嫌非法集资2.15亿元无力偿还而主动自首;紧接着5月10日,汇乐集团董事长黄浩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带走。两名曾经非常高调的“民营创投”管理人先后出事,一时间把正风光的民营创投推上了“风头浪尖”。不过此次事件的发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去“伪”存真、严于律己、严格监管也许才是未来民营创投良性发展的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及越来越多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的涌现,本土创投的民营化是大趋势,也将成为中国创投行业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由于中国整个创投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法律法规暂不完善,所以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出现了一批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伪创投”们。

以刘晓人为例,他在社会上集资2.15亿元,大量的款项却被用于偿还高额利息、高息放贷给一些民营企业,并进行一些房产投资等。刘晓人基本没有做创投该做的事,他所做的是一个别样的创投。

中国的民营创投最早出现在2000年,那时为了赶上炒得火热的创业板,很多民营资本蜂拥而至,谁料创业板迟迟未开,活生生拖垮了很多带有投机性质的民营创投。然而,随着2006年外资创投的风生水起以及2007年A股市场的火爆,加之江浙、福建、广东一带的民间资本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于是民营创投开始遍地开花。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在总共募集的90支人民币基金中,91%为民营创投,投资项目数量占全国总投资项目的60%,达到234宗。

中国的很多民间资本只是看到了创投行业表面的光鲜,却在对创投行业还不知之甚解的时候就杀人这个高风险行业,造成了目前民营创投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其一,法律规范的欠缺,监管力度不够;其二,很多民营创投的运作并不合乎行业规范,LP和IGP身份不明确,并且在投资范围上也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其三,缺少成熟的LP,很多LP并没有对GP进行认真的调查评估,也没有对创投行业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就把钱了砸进去。

虽然目前有些民营创投确实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民营创投存在的意义并不能被抹杀,我们在不和谐的景象中也看到很多正规的民营创投正在探索更多的发展模式,比如签约政府引导基金、与国有背景的创投机构进行合作、委托银行进行资金托管等等。如2007年11月成立的浙商创投,合作机构里就包括了凯雷和贝祥投资;2009年2月10日,浙商创投又与国开行浙江省分行签订战略协议。通过债务融资以及股权投资互补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要求国有创司(即国有股超过50%)需要将上市公司的10%股权转交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这在创投行业引发了“国有创投”转身“民营创投”的现象。

民营创投“去国有化”也是有意思的现象。2009年9月,深创投完成了新一轮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16亿元增加至了近19亿元,其中60%由外部民营增资扩股,40%向原有股东配售。增资扩股后,虽然深圳市国资委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不变,但国资委通过直接和间接形式持有的股份比例将下降到50%以下。其实早在深创投之前,上海联创和中科招商等机构就已经完成了“去国有化”的历程。

可以预见,民营创投必将成为未来创投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民营创投若想长久的良性发展,更要注意加强投资流程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着眼长线投资、控制资金募集及投资速度,从实际能力出发选择对熟悉的行业进行投资。

上一篇:券商直投 痛并快乐着 下一篇:解不开的团队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