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3-11 04:26:19

民营企业信息化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1篇

一、信息化是形成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推动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化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含量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形成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推动力。

(一)信息化可以从产生递增效应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按照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影响的日益增大,传统的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很多经济活动现象。比如对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的穷国,同样的投资应比富国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进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中致命的缺陷在于:传统的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在资本物品中。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为此,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为: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其中,人力资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术水平(以专利数衡量)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近80%,而投资增加的作用仅有20%多。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强调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可使经济产生递增效应。

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知识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产生知识效应,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知识要素的投入更为重要,投资收益更为明显,全球软件市场从1990年至今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软件产值已逐步超过硬件的产值。这表明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信息化则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升华,在推动信息经济壮大的同时,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加速实现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生产力要素构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递增效应作用”更为突出。可以认为,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决定民营企业劳动力素质、生产要素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加速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信息化可以从加强控制优化结构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即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基础上的一种控制行为。民营企业引入信息系统之后,以信息传递和监督下层为主要任务的中层管理机构功能将逐渐减少,相应地,企业高层管理的控制能力将会大大加强,信息主管的出现成为必然。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为方便,实现组织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次,减少了决策的执行和反馈环节,减少信息在各个环节上的停留时间。与之相反,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在分权制下,决策较分散,中层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利用信息系统的高效性来尽量扩大其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尽量依据自己能够得到的信息做出决策,增加其可控制的范围。总之,高层控制能力的增强,中层扩大管理的独立性,都取决于对信息的拥有。信息化对于民营企业员工来说,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使决策者同企业各级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也可以使员工直接同企业高层决策者进行沟通,使员工参与感、责任感增强,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原有的塔型结构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各层的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之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竞争优势。

(三)信息化可以从有效降低成本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信息化改造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综合成本,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民营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的成本,改变和改善成本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民营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还能大幅度降低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使民营企业能够减少库存量、降低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可以大大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优势。信息化促使民营企业成本下降,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民营企业能以较低的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改变民营企业的竞争方式,给民营企业提供新的竞争空间,使众多民营企业能通过“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方式赢得竞争优势。一般地,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存在,该虚拟企业就解体。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仅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了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合作建立在优势互补基础之上,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并通过联盟双方的互相学习,实现单一企业想实现而又难以实现的目标,从而扩大了经营范围,降低了风险。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实现了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组织变化,促进了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形成了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信息化可以从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也是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信息化可以加快民营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步伐。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全球信息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流动。信息的流动创造了无限商机,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民营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和机会。这些新的思路和技术,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民营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民营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敏捷制造(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之更为精良、灵活、高效。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将稳定产品质量,大规模替代复杂工艺,使企业工业化大生产升级为工业化精细生产。其结果不仅使民营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成为可能,而且使过去不能灵活转变的规模生产方式。如汽车、彩电等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生产形式重新焕发了青春。具有规模经济的制造业生产线现在可以根据顾客对产品的不同要求,提供更快捷、更简单和更便宜的多样化产品。信息技术的这一功能,与其说是迎合了愈演愈烈的顾客独特需求趋势,不如说它创造了这种大规模生产的独特需求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了民营企业更高层次上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现状及障碍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信息化还是停留在购买电脑设备,使用财务软件,以及一些办公软件等层面。当然也有一些民营企业采用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但这类软件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CRM系统,至多算是现有财务软件的一种延伸,即销售管理软件。之所以财务软件会受到民营企业重视,一方面是该软件的使用,能够立竿见影地让企业管理者看到收益,另一方面也与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有关,在政策压力之下,加上民营企业多少也希望自己的企业管理规范化一些,于是便开始注意信息化改造。

与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相对成熟比较,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缺乏信息战略规划模型。企业信息战略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本目标、方针、政策和程序,民营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模型是民营企业实现信息战略的整体规划方案。目前,一些民营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没有结合本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把信息化战略提高到改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位置和水平。没有信息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民营企业就不可能真正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动力;二是缺乏个性需求。民营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行方式表现差异,而信息系统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企业规模来设计的,与民营企业的特点需求难以相符;三是缺乏复合型人才。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有领导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目前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状况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不利;四是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民营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号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同时,大多数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也是造成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发挥不出来的重要原因。

避免和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认清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障碍,找到症结所在。笔者认为,民营企业信息化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客观。这里主要指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政策环境影响的障碍因素。一是资金障碍。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资金是实现民营企业信息化的首要障碍。信息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应该说经费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民营企业信息化活动开展的规模大小和先进程度。从总体上看,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普遍较少,不少企业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企业信息化,更没有设置专项经费去建设,这就必然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看,灵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进行全部经营活动最重要的职能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与传递,这种信息系统显然具有信息收集来源广、信息存储种类多、信息处理迅捷和信息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目前民营企业很少引进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即使个别企业建立了起来,也由于系统规划和设计欠周密,其系统的可靠性较差,生命力脆弱,很难发挥作用。加上在后期的人员培训、技术跟进、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持续信息化投资支持不够,影响了信息化进程;二是环境障碍。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较差,这同样很容易转化成为经济实力和信息能力的巨大悬殊。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还不发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不充分,通信和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信息网络覆盖面还较窄,特别是内地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和通信中的信号不畅的现象还客观存在,民营企业获取信息既不系统又不全面。这样的信息环境是不利于信息化进程的;三是政策障碍。即各级政府为民营企业创办的信息服务机构既少且素质差,民营企业获取经济、财政、税收和改革等内容的信息渠道较窄。

(二)主观。一是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困惑。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管理者没有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还不能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紧迫性和积极性,甚至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信息化,信息化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同时,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带给企业的“收益”无法以货币计量,民营企业对信息化投资建设的成功案例也不多,使得民营企业家对信息化建设方案将信将疑。当一个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信息化方案摆在民营企业家面前时,难免让人产生一连串困惑,如高额的投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盈利能力,或者给客户增加多大的附加值,以及如何鉴定这些价值回报。信息化为民营企业带来的更多是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等无形的收益,很难简单地用数字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收益。二是竞争意识较低。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信息开发和服务机构,即使建立了信息机构的民营企业,也是让有关部门兼管或设一名兼职信息员。个别民营企业虽有独立的信息机构,但人员少且设备差,制度不健全,造成无所作为,这些障碍信息化的主观性因素影响了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

(三)心理。一是在获取信息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群体观念和保守心态,造成了民营企业接受外界的信息有一种天然的心理阻挠。这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信息漫天飞,信息源本身的混沌度、信息量、信息密度以及信息新度等对人的刺激强度、信息信度等使民营企业经营者心理多少有一些不大适应。同时,信息的交互式、大容量和多媒体传播,也给民营企业造成过多的眼花缭乱和心理疲劳。特别是各种过时信息和虚假信息使一些民营企业家、经营者在寻求信息的过程中承受了过多的信息欺骗或伤害,从而思维过度引申,产生了对一些信息极端不信任的错误思维,信息兴趣锐减,在信息吸收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消极态度,进而形成个体心理障碍。二是在使用信息系统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对系统甚至计算机怎么使用还很陌生,不知道计算机怎么操作,对这个系统产生恐惧心理,这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领导者身上,既怕自己不会操作,又怕别人操作了灵活,使用比自己熟练。实施信息化后,上级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解下级的各种经营情况和指标,为提高对下级部门监督力度提供了有效手段,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就担心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受到“损失”,由利益冲突导致的心理障碍就产生了。实施信息化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了手工操作。从习惯了的操作方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操作方式,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一些民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必须根据信息化的规范要求企业流程,甚至要进行较大的部门重组、人事变更。流程再造的过程,必然会涉及不同人员的不同利益,一旦发现流程再造有可能触动自己的“奶酪”,其心理障碍就产生了。

(四)供应。信息化方案供应商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使民营企业真正认识到信息化能带来的好处,是民营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不少信息化方案供应商一味把自己产品的优势和功能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去推荐自己的产品,以实现产品销售为目的,只看重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实实在在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自己的产品能与民营企业的生产特点相适应,达到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也给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障碍。从技术方面看,技术不成熟也是一个障碍。这种不成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IT行业新的技术、标准一直在不断完善;二是软件开发商在发展中后期新技术的开发和跟踪跟不上实际技术的发展需要,出现相对落后现象。各软件公司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开发机构,均存在其跟踪新技术的薄弱环节。随着市场的开拓,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跟踪逐步落后。任何公司都可能存在薄弱的技术环节,存在需要提高的技术应用领域。信息化实施肯定有一个功能边界和实现的程度,可有时候销售人员为了能拿到项目,对客户随意承诺,这些承诺都可能有一些是目前技术本身比较难以解决或者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的。随意的承诺最终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开发商自身的被动。此外,也由于这些关键问题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最终让民营企业失去信心。信息化实施是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体现的是贴身的服务。可以说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所销售的就是服务。可是实际情况却由于开发商的地域、人力、技术等种种原因,个别供应商不能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和系统维护及升级,使民营企业推进信息化持消极态度。对一个新的供应商软件公司来说,开始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订单,不会感觉人力的紧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发展,突然发现现有项目的实施、老项目的维护和新项目的开拓出现了人力不够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服务质量降低、现有项目工期推迟,不可避免出现应付客户的现象,影响了民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

三、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若干对策

现代民营企业,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信息,并从不间断地在跟信息打交道。民营企业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和信息密切相关。与原材料有关的信息,如原材料的价格、产地、市场的供求状况等;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如原材料的使用量、生产流程等;与销售及服务有关的信息,如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渠道,产品定价,目标人群,及市场的需求状况等。因此信息在民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无时不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连接着民营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像是民营企业内流动着的“血液”,民营企业一旦缺少了这种血液,就随时有瘫痪的危机。要把这些“血液”运用好,让它能系统地、有效地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就必须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民营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改造,让民营企业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和强化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民营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强烈冲击,促进信息技术与民营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民营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一)强化企业主体意识,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民营企业与其它企业一样,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民营企业总体上信息化主体意识不强,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要创造企业效益,就要重视和强化信息化主体竞争意识,努力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民营企业一旦决定实施信息化,就要按照信息化改造要求稳步推进。一是要正确认识信息化改造。信息化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益而过渡到另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上去,计算机系统是促进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强有力的工具。如果民营企业的领导不打算实行标准化管理,还没有迫切要求以效益为中心来管理企业,信息化改造是难以成功的。新的工作方式需要民营企业领导层、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共同创造,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反复论证逐步明确、细化才能成功,因此信息化改革中的计算机系统开发是和民营企业工作方式的改变同步进行的,不能期望技术人员在计算机房忙碌一年半载就能突然得到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必须在民营企业领导的重视下,把系统开发分解成多个子系统来开发,以便于开发和试运行。在诸多子系统中,应注意首先选取那些使用效果明显又易于开发的子系统,其运行效果会增强民营企业对信息化改造的信心。同时,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需要整体上的组织与控制。系统化改造工作量一般很大,民营企业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把握和控制改造过程,使之有条不紊,做到合理安排,按计算机特点组织改造,整体控制。信息化开发和运行有许多先决的条件和问题,这是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注意对系统分析员的选拔和培养。要注意规范信息、规范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和规范管理模式。二是要做好信息化改造的准备工作。要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统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要落实信息化改造资金。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民营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改造资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顺利实施。三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民营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民营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四是要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这包括:①利用ASP。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民营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民营企业综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民营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②发展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民营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民营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民营企业的运作成本,准确地分析和制定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强化供应商服务质量,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方案供应商对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主要在:是否能够提高使用者掌握运用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否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提供的信息化改造方案是否适应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提供长期的合作以加强双方的反馈沟通等。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供应商应该对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起到指导与辅助的作用。一个好的供应商可以优化民营企业的工作流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与实施信息化战略。随着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对信息化的逐步认识,供应商应当在民营企业走向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发挥出引领作用。一要为民营企业着想,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简单好用,简化操作。系统简单好用体现在,能一个回车或单击一次鼠标就能完成的操作,就要精简不必要的操作。信息的查询可以借助鼠标就能够完成,就应该脱离键盘;简化操作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在一个界面上完成的操作,就不要借助多个界面,一个鼠标能够搞定的,哪怕是多一个单击、回车操作都不要。简化操作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由程序员自己实际运行自己的系统,让程序员自己感受哪些不方便,采取什么方法能够方便操作。同时,力求免培训,做到界面功能明确、在线帮助完整具体、系统应用和配置设计为向导式和傻瓜式,不仅有利于使用,也可以大大缩短培训时间甚至不需要培训。二要提高质量,确保成功。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的必要手段。在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建立独立的质量控制小组,对系统进行质量测试。只有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在研发过程中被发现和解决,才能在民营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周折,提高成功率。同时还不能忽略文档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检查。开发成功体现为:系统在民营企业真正运行起来;系统解决了民营企业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堵住了管理漏洞;民营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见到了明显的效益,物有所值。这就要求系统供应商不但要完成开发、安装、培训任务,更要跟踪使用情况,只有系统用起来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对没有用起来的系统、分析用不起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真正将为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服务落实到位。

(三)强化政府环境建设,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2篇

一、信息化是形成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推动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化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含量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形成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推动力。

(一)信息化可以从产生递增效应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按照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影响的日益增大,传统的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很多经济活动现象。比如对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的穷国,同样的投资应比富国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进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中致命的缺陷在于:传统的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在资本物品中。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为此,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为: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其中,人力资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术水平(以专利数衡量)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近80%,而投资增加的作用仅有20%多。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强调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可使经济产生递增效应写作论文。

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知识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产生知识效应,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知识要素的投入更为重要,投资收益更为明显,全球软件市场从1990年至今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软件产值已逐步超过硬件的产值。这表明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信息化则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升华,在推动信息经济壮大的同时,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加速实现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生产力要素构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递增效应作用”更为突出。可以认为,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决定民营企业劳动力素质、生产要素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加速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信息化可以从加强控制优化结构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即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基础上的一种控制行为。民营企业引入信息系统之后,以信息传递和监督下层为主要任务的中层管理机构功能将逐渐减少,相应地,企业高层管理的控制能力将会大大加强,信息主管的出现成为必然。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为方便,实现组织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次,减少了决策的执行和反馈环节,减少信息在各个环节上的停留时间。与之相反,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在分权制下,决策较分散,中层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利用信息系统的高效性来尽量扩大其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尽量依据自己能够得到的信息做出决策,增加其可控制的范围。总之,高层控制能力的增强,中层扩大管理的独立性,都取决于对信息的拥有。信息化对于民营企业员工来说,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使决策者同企业各级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也可以使员工直接同企业高层决策者进行沟通,使员工参与感、责任感增强,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原有的塔型结构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各层的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之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竞争优势。

(三)信息化可以从有效降低成本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信息化改造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综合成本,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民营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的成本,改变和改善成本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民营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还能大幅度降低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使民营企业能够减少库存量、降低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可以大大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优势。信息化促使民营企业成本下降,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民营企业能以较低的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改变民营企业的竞争方式,给民营企业提供新的竞争空间,使众多民营企业能通过“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方式赢得竞争优势。一般地,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存在,该虚拟企业就解体。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仅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了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合作建立在优势互补基础之上,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并通过联盟双方的互相学习,实现单一企业想实现而又难以实现的目标,从而扩大了经营范围,降低了风险。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实现了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组织变化,促进了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形成了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信息化可以从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上促进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也是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信息化可以加快民营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步伐。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全球信息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流动。信息的流动创造了无限商机,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民营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和机会。这些新的思路和技术,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民营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民营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敏捷制造(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之更为精良、灵活、高效。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将稳定产品质量,大规模替代复杂工艺,使企业工业化大生产升级为工业化精细生产。其结果不仅使民营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成为可能,而且使过去不能灵活转变的规模生产方式。如汽车、彩电等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生产形式重新焕发了青春。具有规模经济的制造业生产线现在可以根据顾客对产品的不同要求,提供更快捷、更简单和更便宜的多样化产品。信息技术的这一功能,与其说是迎合了愈演愈烈的顾客独特需求趋势,不如说它创造了这种大规模生产的独特需求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了民营企业更高层次上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现状及障碍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信息化还是停留在购买电脑设备,使用财务软件,以及一些办公软件等层面。当然也有一些民营企业采用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但这类软件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CRM系统,至多算是现有财务软件的一种延伸,即销售管理软件。之所以财务软件会受到民营企业重视,一方面是该软件的使用,能够立竿见影地让企业管理者看到收益,另一方面也与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有关,在政策压力之下,加上民营企业多少也希望自己的企业管理规范化一些,于是便开始注意信息化改造。

与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相对成熟比较,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缺乏信息战略规划模型。企业信息战略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本目标、方针、政策和程序,民营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模型是民营企业实现信息战略的整体规划方案。目前,一些民营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没有结合本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把信息化战略提高到改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位置和水平。没有信息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民营企业就不可能真正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动力;二是缺乏个性需求。民营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行方式表现差异,而信息系统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企业规模来设计的,与民营企业的特点需求难以相符;三是缺乏复合型人才。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有领导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目前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状况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不利;四是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民营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号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同时,大多数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也是造成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发挥不出来的重要原因。

避免和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认清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障碍,找到症结所在。笔者认为,民营企业信息化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客观。这里主要指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政策环境影响的障碍因素。一是资金障碍。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资金是实现民营企业信息化的首要障碍。信息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应该说经费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民营企业信息化活动开展的规模大小和先进程度。从总体上看,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普遍较少,不少企业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企业信息化,更没有设置专项经费去建设,这就必然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看,灵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进行全部经营活动最重要的职能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与传递,这种信息系统显然具有信息收集来源广、信息存储种类多、信息处理迅捷和信息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目前民营企业很少引进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即使个别企业建立了起来,也由于系统规划和设计欠周密,其系统的可靠性较差,生命力脆弱,很难发挥作用。加上在后期的人员培训、技术跟进、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持续信息化投资支持不够,影响了信息化进程;二是环境障碍。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较差,这同样很容易转化成为经济实力和信息能力的巨大悬殊。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还不发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不充分,通信和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信息网络覆盖面还较窄,特别是内地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和通信中的信号不畅的现象还客观存在,民营企业获取信息既不系统又不全面。这样的信息环境是不利于信息化进程的;三是政策障碍。即各级政府为民营企业创办的信息服务机构既少且素质差,民营企业获取经济、财政、税收和改革等内容的信息渠道较窄。

(二)主观。一是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困惑。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管理者没有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还不能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紧迫性和积极性,甚至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信息化,信息化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同时,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带给企业的“收益”无法以货币计量,民营企业对信息化投资建设的成功案例也不多,使得民营企业家对信息化建设方案将信将疑。当一个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信息化方案摆在民营企业家面前时,难免让人产生一连串困惑,如高额的投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盈利能力,或者给客户增加多大的附加值,以及如何鉴定这些价值回报。信息化为民营企业带来的更多是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等无形的收益,很难简单地用数字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收益。二是竞争意识较低。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门信息开发和服务机构,即使建立了信息机构的民营企业,也是让有关部门兼管或设一名兼职信息员。个别民营企业虽有独立的信息机构,但人员少且设备差,制度不健全,造成无所作为,这些障碍信息化的主观性因素影响了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

(三)心理。一是在获取信息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群体观念和保守心态,造成了民营企业接受外界的信息有一种天然的心理阻挠。这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信息漫天飞,信息源本身的混沌度、信息量、信息密度以及信息新度等对人的刺激强度、信息信度等使民营企业经营者心理多少有一些不大适应。同时,信息的交互式、大容量和多媒体传播,也给民营企业造成过多的眼花缭乱和心理疲劳。特别是各种过时信息和虚假信息使一些民营企业家、经营者在寻求信息的过程中承受了过多的信息欺骗或伤害,从而思维过度引申,产生了对一些信息极端不信任的错误思维,信息兴趣锐减,在信息吸收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消极态度,进而形成个体心理障碍。二是在使用信息系统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对系统甚至计算机怎么使用还很陌生,不知道计算机怎么操作,对这个系统产生恐惧心理,这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领导者身上,既怕自己不会操作,又怕别人操作了灵活,使用比自己熟练。实施信息化后,上级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解下级的各种经营情况和指标,为提高对下级部门监督力度提供了有效手段,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就担心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受到“损失”,由利益冲突导致的心理障碍就产生了。实施信息化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了手工操作。从习惯了的操作方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操作方式,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一些民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必须根据信息化的规范要求企业流程,甚至要进行较大的部门重组、人事变更。流程再造的过程,必然会涉及不同人员的不同利益,一旦发现流程再造有可能触动自己的“奶酪”,其心理障碍就产生了。

(四)供应。信息化方案供应商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使民营企业真正认识到信息化能带来的好处,是民营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不少信息化方案供应商一味把自己产品的优势和功能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去推荐自己的产品,以实现产品销售为目的,只看重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实实在在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自己的产品能与民营企业的生产特点相适应,达到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也给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障碍。从技术方面看,技术不成熟也是一个障碍。这种不成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IT行业新的技术、标准一直在不断完善;二是软件开发商在发展中后期新技术的开发和跟踪跟不上实际技术的发展需要,出现相对落后现象。各软件公司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开发机构,均存在其跟踪新技术的薄弱环节。随着市场的开拓,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跟踪逐步落后。任何公司都可能存在薄弱的技术环节,存在需要提高的技术应用领域。信息化实施肯定有一个功能边界和实现的程度,可有时候销售人员为了能拿到项目,对客户随意承诺,这些承诺都可能有一些是目前技术本身比较难以解决或者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的。随意的承诺最终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开发商自身的被动。此外,也由于这些关键问题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最终让民营企业失去信心。信息化实施是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体现的是贴身的服务。可以说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所销售的就是服务。可是实际情况却由于开发商的地域、人力、技术等种种原因,个别供应商不能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和系统维护及升级,使民营企业推进信息化持消极态度。对一个新的供应商软件公司来说,开始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订单,不会感觉人力的紧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发展,突然发现现有项目的实施、老项目的维护和新项目的开拓出现了人力不够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服务质量降低、现有项目工期推迟,不可避免出现应付客户的现象,影响了民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

三、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若干对策

现代民营企业,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信息,并从不间断地在跟信息打交道。民营企业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和信息密切相关。与原材料有关的信息,如原材料的价格、产地、市场的供求状况等;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如原材料的使用量、生产流程等;与销售及服务有关的信息,如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渠道,产品定价,目标人群,及市场的需求状况等。因此信息在民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无时不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连接着民营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像是民营企业内流动着的“血液”,民营企业一旦缺少了这种血液,就随时有瘫痪的危机。要把这些“血液”运用好,让它能系统地、有效地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就必须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民营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改造,让民营企业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和强化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民营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强烈冲击,促进信息技术与民营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民营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一)强化企业主体意识,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民营企业与其它企业一样,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民营企业总体上信息化主体意识不强,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要创造企业效益,就要重视和强化信息化主体竞争意识,努力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民营企业一旦决定实施信息化,就要按照信息化改造要求稳步推进。一是要正确认识信息化改造。信息化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益而过渡到另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上去,计算机系统是促进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强有力的工具。如果民营企业的领导不打算实行标准化管理,还没有迫切要求以效益为中心来管理企业,信息化改造是难以成功的。新的工作方式需要民营企业领导层、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共同创造,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反复论证逐步明确、细化才能成功,因此信息化改革中的计算机系统开发是和民营企业工作方式的改变同步进行的,不能期望技术人员在计算机房忙碌一年半载就能突然得到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必须在民营企业领导的重视下,把系统开发分解成多个子系统来开发,以便于开发和试运行。在诸多子系统中,应注意首先选取那些使用效果明显又易于开发的子系统,其运行效果会增强民营企业对信息化改造的信心。同时,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需要整体上的组织与控制。系统化改造工作量一般很大,民营企业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把握和控制改造过程,使之有条不紊,做到合理安排,按计算机特点组织改造,整体控制。信息化开发和运行有许多先决的条件和问题,这是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注意对系统分析员的选拔和培养。要注意规范信息、规范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和规范管理模式。二是要做好信息化改造的准备工作。要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统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要落实信息化改造资金。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民营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改造资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顺利实施。三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民营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民营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四是要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这包括:①利用ASP。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民营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民营企业综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民营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②发展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民营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民营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民营企业的运作成本,准确地分析和制定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强化供应商服务质量,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方案供应商对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主要在:是否能够提高使用者掌握运用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否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提供的信息化改造方案是否适应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提供长期的合作以加强双方的反馈沟通等。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供应商应该对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起到指导与辅助的作用。一个好的供应商可以优化民营企业的工作流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与实施信息化战略。随着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对信息化的逐步认识,供应商应当在民营企业走向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发挥出引领作用。一要为民营企业着想,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简单好用,简化操作。系统简单好用体现在,能一个回车或单击一次鼠标就能完成的操作,就要精简不必要的操作。信息的查询可以借助鼠标就能够完成,就应该脱离键盘;简化操作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在一个界面上完成的操作,就不要借助多个界面,一个鼠标能够搞定的,哪怕是多一个单击、回车操作都不要。简化操作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由程序员自己实际运行自己的系统,让程序员自己感受哪些不方便,采取什么方法能够方便操作。同时,力求免培训,做到界面功能明确、在线帮助完整具体、系统应用和配置设计为向导式和傻瓜式,不仅有利于使用,也可以大大缩短培训时间甚至不需要培训。二要提高质量,确保成功。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的必要手段。在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建立独立的质量控制小组,对系统进行质量测试。只有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在研发过程中被发现和解决,才能在民营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周折,提高成功率。同时还不能忽略文档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检查。开发成功体现为:系统在民营企业真正运行起来;系统解决了民营企业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堵住了管理漏洞;民营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见到了明显的效益,物有所值。这就要求系统供应商不但要完成开发、安装、培训任务,更要跟踪使用情况,只有系统用起来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对没有用起来的系统、分析用不起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真正将为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服务落实到位。

(三)强化政府环境建设,有效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改造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民营企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265-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很多的民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因此都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而且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转型的时期,因此很多的地方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在2015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86%,而三分之二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民营企业转型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都在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以及信息沟通机制,在我国对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很多的,但是较国外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因此本文的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ξ夜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

现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很多,但是规模不大,在2013年-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比例分别为83.57%、89.68%、93.63%,而未能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数量的16.43%、10.33%、6.37%,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普及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好,现在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有一半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基础应用的阶段,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民营企业属于单机应用,还不能实现“无纸办公化”和“电子办公化”,其中在所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民营企业中,搭建了基础网络的民营企业占到了47.73%,主要是邮件的收发和信息的查询以及OA等,同时,进行系统建设的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了31.74%,系统使用主要是财务系统、企业的官网、邮箱以及办公自动化,能够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到一起的民营企业仅仅占比为15.63%,因此可以看出,高级信息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数量还是不多,基金有2.83%的民营企业能够实现全面、成熟的信息化建设。

现在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不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而是信息化建设水准高低的问题,随着民营企业上市的冕宁县加强,而且融资渠道的逐渐宽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能够达到高级信息化建设水准的民营企业还是寥寥无几。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加强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很有必要,找出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当下的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

很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知识文化水准并不是很高,因此除了企业的一般业务之外,很难去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一定的关注,如果领导者没有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安么企业的中下层领导以及员工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在业务发展的一定的程度或者成本实在太高的时候方可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放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所考虑,或者看到其他的民营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自身的也进行效仿,很少有管理者能够自主的对本企业的经营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重视不够,在政策、制、资金方面的投入也不够,因此这是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迟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2 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民隐企业本身的运营资金就不是很足,再加上融资渠道不是很广泛,企业融不到相应的资金,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很强,利润空间很小,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传统企业经营出境更加的困难,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的激烈,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这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很多的民营企业有心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最后导致了信息化建设迟迟比佳落后。

2.3 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民营企业的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很多的民营切规模小,组织架构比较加单,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没有那么多的职能部门,更不可能将企业的信息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单独的设立成一个部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管理都是内部人员兼职进行,所以,专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根本不足,比如很多的民营企业网站管理和维护一般都是市场部人员兼职管理,财务信息系统都是财会人员兼职管理,对于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也只是找维修公司进行维修,根本没有企业自己的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组织、人员等方面民营企业做得还不够。

2.4 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是找当地的科技公司进行制作,比如在网站的制作之前,都是寻找当地比较知名的网站设计公司,但是一个地区的网站设计公司比较出名的不多,因此导致了一个地区的民营企业网站都出自一个网站设计公司,所以很多的民营企业的网站都出现了类似现象,网站的雷同使得民营企业缺乏差异化的企业形象,没有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所以很多的IT供应商为了利润,只是简简单单的设计,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不能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运营的效率。

2.5 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现在我国政府尽管在民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加快的建设的意见,但是相关的支持政策做得还不够,比如与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很多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病毒攻击、非法入侵等问题的时候没有法律保障。同时我国也没有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税收、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缺少的就是资金,资金的不充实导致了民营企业靠自己根本无力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导致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同时,我国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支付手段、配送体系等等都很落后,很的中介结构以及高质量的咨询结构还没有形成,因此这些外部环境都是制约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因素。

3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审时度势,更多的了解当下市场的行情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加强对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按步骤进行改善,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准,同时地区的行业协会也要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得完善信息化建设,同时,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对企业自身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进行开会,说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企业的员工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改进的意见,培养企业全员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3.2 扩展融资渠道,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民营企业在每年的营业收入中应该留出一部分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民营企业应该根据现阶段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要做好准备,不断的扩展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困难,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3.3 引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重新的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得切的组织架构与信息化建设相符合,同时设立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团队,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民营企业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工作、监督、以及制度的制定、人员的管理等等,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应该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相对精湛的员工,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同时也要定期对内部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

民营企业影噶根据自身所属的行业、经营的产品以及目前经营的处境进行信息化建设,不萌满目的随从或者任意而为,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不能人云亦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符合了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方可真正的起到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基恩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网站的建设、OA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财务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方可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

3.5 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国家应该不断地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引导,同时,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的支持,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等合作,扩展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政府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进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营造合理的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结论

民营企业走信息化的道路是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快速的信息化转型,提高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通过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了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民营企业信息化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的一定借鉴,由于本文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

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素. 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 福建质量管理, 2016(1).

[2] 姜毅.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3).

[3] 李怡文, 刘杰. 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9).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我国民营企业 信息化 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大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适应这残酷的环境,自然成为了各类企业目前最大的挑战。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规模、管理、业务发展上和大型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民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比大企业更加灵活、高效、创新。随着近两年来对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众多民营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利用网络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除了一些外贸企业由于与国外交流较多,在电子商务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上达到了一定的应用程度之外,在我国现有的2000万个中小企业中,能够采用简单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还不到5%,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国内外民营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这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民营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企业群体,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有20.13 %的民营企业设有计算机,而大部分有计算机的企业其计算机主要作用在于打字和报表处理,仅有7.19%的企业做过电子商务,还有40%的企业不知电子商务为何物,在对专业信息机构、互联网、广告等现代信息渠道的实际利用率上,分别为10%、9 %和7%,有高达63%的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网站。

当前,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整体需求大体呈2∶3∶5的趋势, 即20%的民企需要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30%的企业只需要流程加财务功能, 而50 %的民企仅仅需要会计电算化。目前,实施了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民营企业不到总数的1 % , 而在这1 %的基础上又只有不到1 %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获得成功。在美国, 有60 %的小企业, 80 %的中型企业都实现了电子商务, 在日本和韩国企业相关比例也远高于我国。

二、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依靠机制灵活和机会战略取胜的优势将逐渐弱化, 而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信息化可以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 提高企业战略实施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民营企业开展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整合企业资源的需要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 一些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库存不清,项目亏损、产品型号不清等。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内部生产力要素结构变革,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使民营企业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参与最大的市场竞争。

2.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般都会出“成长的烦恼”, 即管理压力。在创业初期, 一切工序都可以由人工做出来, 有多少产品, 有几条生产线, 每天卖多少产品, 企业主用脑子就能想出来,不需要更高的管理。但当企业发展壮大后, 企业主凭个人能力就管不过来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要求企业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消除管理瓶颈, 再造管理流程, 优化管理结构, 提高管理效率。

3.降低企业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需要

当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依然沿袭事无巨细的传统管理方式。企业家要花费许多精力去处理日常事务, 经营活动缺少明确的方向感, 缺乏现代科技意识, 凭借经验管理, 凭直觉找市场机会。面对当前国内、国际竞争环境,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领先机, 就必须主动出击, 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 而科学的决策是以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提高企业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使民营企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加快产品升级, 提高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利用全球信息网, 通过网络介绍产品、服务和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企业知名度。网络技术可以使企业同任何一国家或地区消费者消除地域上的阻隔, 从而减少国家或地区间的市场壁垒, 它为每个企业在虚拟的自由市场体系中营造了一个无法比拟的平等机会, 使企业能轻而易举地进军国际市场, 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5.国家信息化的需要

从数量上看, 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0 % , 而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又是属于民营企业, 所以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将决定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高低, 而没有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则是不完整的。加快民营企业信息化步伐, 也有利于开拓我国信息化市场。

三、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

1.企业信息化问题不容忽视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结构、人们的工作方式、部门之间的权限分配、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若干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认识信息化推进的障碍。企业信息化推进的障碍在于对信息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统一;传统的工作习惯、思维模式和具有先进管理思想软件的冲突;阻力来源于几个方面:由于企业主要管理者观念迟滞而对企业信息化作用的不认同、由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而削弱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程度、由于员工对信息化的掌握和认识程度的差异而导致的抵触。

(2)长期利益对短期利益的妥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更重视符合当前的企业需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屈服于企业短期的利益要求。具体表现是:不选择或者没有意识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作整体的IT规划;不够重视从企业战略、企业发展的高度考虑信息化建设,以及现行的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支持若干年后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是缺什么做什么,不同的系统和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影响到以后的系统集成;从信息化成本角度考虑,重视用较小的投入取得当前较好的实用效果,忽略几年后由于现行的信息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重新选型带来的成本增加和风险加大;虽然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本质要归结到管理,但是企业自行开发系统,往往选择高校或者软件公司等技术性的组织,实质上忽略或者没有能力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系统优化。

(3)超出预期的投入和维护成本。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投入,系统软件昂贵、高额的专业咨询费用、对较高的后期维护成本估计不足以及由于实施信息化而带来的机会成本的增加等因素,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4)制度冲突。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原有体制存在较大冲突,重组和优化流程的难度较大;机构障碍: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5)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熟悉管理和系统的综合性人才,企业需要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优化。企业对自有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导致咨询专家撤走以后系统运行的不满意。

(6)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基础弱;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足;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信息系统开发前期的需求分析不彻底;信息化还未真正渗入企业核心流程,不能及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辅助;信息系统所覆盖广度和达到的功能不强,缺乏对信息的深加工和系统自行处理能力不强。

(7)系统软件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各供应商之间自成体系,缺乏开放性;各个模块之间互相独立,缺乏一套完整的整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和方法。已有的各种数据资源,遗留系统和新的应用系统有效集成,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难度很大;缺乏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系统稳定性、可操作性不理想;数据不准确,不快捷。

2.民营企业对信息化保持谨慎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投资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消除管理瓶颈,再造管理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并且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实践经历,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第三方机构、组织提供与它们相关的服务,降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提高信息化的满意程度。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国有企业。有些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个别领导的政绩形象工程。民营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则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国有企业倾向选择国外一流信息化系统不同,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讲求实效,很多民营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是“好用”,或称土“ERP”,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当前的企业需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屈服于企业短期的利益要求,而忽视长远规划的制定。从认识角度看,企业决策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同是相对一致的。同时,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基本上能够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其本质上是管理问题,所以企业以战略发展规划、管理需求、业务流程为导向,制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但是由于信息化投资规模比较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流程再造、权力重新分配等问题,所以,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决策层保持相当程度的谨慎。

总之,民营企业信息化在我国起步还不久,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信息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民营企业 信息化 实践

如今信息时代的社会里,信息已经成为除资金、材料、设备和人员以外的一项主要的资源,在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总要,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现代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对于信息的使用能否充分发挥出作用。对于市场经济纷繁复杂的发展背景下,要想促使企业加快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对市场变化的能够善于应付,在市场信息的获取利用上得到更好的分配使用。

一、民营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民营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是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一个阶段,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必须要依赖于信息化的实现,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管理瓶颈,为企业的管理流程,管理结构,管理效率等各项指标的改善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发展情况与实际需要,把ERP、MRPn当作运营的重要业务,采取SCM、CRM等项目这样以保证协调好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作业流等各环节之间的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改善。据2009全国工商联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调查中,信息化对企业相关指标的作用如表1所示:

2.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

民营企业由于不受国家的资金支持,在运行中实现更大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难度。要想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就需要率先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先发制人,采取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措施,而有效的策略必须要建立在信息化实现的前提上。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资源实施有效地处理与利用,这样才能让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时能够把握机遇,在加快企业规模扩大及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企业运营实现国际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受到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尽快完成研发与生产的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和精益化,可以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济利益与发展空间。

二、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需求分析

1.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

由于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地域分支趋势的不断加强,企业只有制定出高效运作的信息化平台,才能给企业的日常处理、营销分析、公文流转、财务管理等带来方面,为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提供需要的电子化服务。当前很多民已经积极实施了各种ERP、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等方面信息化运营策略。(1)组织架构,很多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追按开设了专门的信息部,并在更高管理层级上设置信息中心总监甚至首席信息官(CIO),这样是为了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2)人才储备,大部分民营企业为了给信息化的实现做好有效的准备都开始进行人才招聘,将多数信息方面的优秀人才运用到企业中,其中很多人且经验丰富,还有“海归”等优秀人才;(3)资金使用,企业每年都会设置相应的资金运用到信息化建设中,常常运用到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建设、供应链信息互联、销售网点扩展、POS的联网及信息应用保障等方面;(4)建设效果,很多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和“电子商务”,各种系统得到了有效使用,如:EXCHANG-ESERVER邮件管理系统、面向全国的业务分销系统、零售商业运营和计划管理系统以及企业网站等。

2. 民营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1)网络通信需求

由于内部经营数据传送的实时性、数据量逐渐得到发展,使得广域网的使用要求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在网络带宽和网络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备份电路的需求变多;考虑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零售门店必须定期将数据传至总部,这会造成因为店数量大、分布广,产品使用多样等等,常常会使得互联互通存在很大的障碍,这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处理。

(2)网络应用需求

管理部门和各级分支机构进行业务交流合作,应该采取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等信息技术方式实现;总部与全国各地的分布进行业务交流时也会运用到更多的语音通信,且又不得不利用VOIP降低通信成本;管理部门监管各个门店时应该利用远程的网络化视频监控才能实现;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也要成立呼叫中心;促进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应该建立在企业网站服务功能变强的前提下;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应该实现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的广泛使用。

(3)整体服务需求

由于数据集中的广泛开展,核心网络在各类业务系统中不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业务系统的安全进行,就需要对网络的使用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服务器代维代管、网络及IT维护外包的需求不断增多;对网络改造、升级、优化的需要也愈加强烈;对于数据集中、灾备系统的需要正逐渐增强。

(4)移动办公需求

员工通信工具移动化的实现更加要求了更多的移动化的通信方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办公是需要,例如:无线上网、移动邮箱、移动OA、移动监控等。运用这些功能时企业应该结合现有的ERP、CRM等系统,在建立好一个完整综合的信息平台下才能实现办公效率的提高,这样才能确保民营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占有更大的发展优势。

三、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过程

(1)初始时期

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其重点在于强调个体、私人企业为主,这种性质的企业存在的不足包括了资金缺乏、人员不足、技术落后、生产不稳定、市场风险大等等,使得很多企业在建立之后的不久因盈利问题而被迫倒闭。在管理上,企业的家族特征使得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配合出现矛盾,直到我国中后期的科技型企业与国企改制型企业不断融合到了人民营企业中才有所改善,使得很少数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信息化。

(2)适应时期

当民营企业在市场上逐渐站住脚后,很多企业开始对自身的发展及运行方式进行思考。但由于技术上的缺乏,使得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工业机器维修经验不足,使得产品的质量大受影响,这就造成了企业损失很多客户,在市场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企业内部财务报表和营销资料时逐渐使用了计算机,在财务管理的MIS系统、办公自动化的OA系统信息化运营方面开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 稳定时期

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市场资源和客户关系,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阶段。该时期由于技术路线明确,产品定型,目标客户锁定,使得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也出现了很大的改进,从传播阶段转变为控制阶段,有的企业已近建立了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并设置网站、邮箱,方便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4)成长时期

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其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上升,产品质量提高,各种专利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资金筹措、产能发掘、市场维护、劳资关系、客户关系、银企关系等依旧存在着很多的利益矛盾,企业为缓解这些矛盾大量使用计算机硬件,建立了信息服务系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帮助。

(5)成熟时期

企业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后,使得其销售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企业不再仅仅重视自身的产品销售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企业的信誉、品牌上,为获得更多社会群体的支持而不断努力着,这是成熟企业的最显著表现。对于发展较好民营企业,在运营制度和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协调性,逐渐被企业的经营着、管理者所支持。而企业也渐渐逐步与社会资本融合,把自己的发展模式推向社会市场,这不仅满足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四、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1.信息化人才较少

企业发展靠科技,而科技发展则需要依靠不同的人才。与国企、外企相比,民营企业的职员在文化水平、人文素质、职业技能方面显得相对落后些。职员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坚持的是经验主义,很多情况下对于业务的操作、发展策略等难以分清,在信息化方面的一些知识理论基本上是无法理解。这些对于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是很不利的。在思想认识上,很多员工仅仅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实施文档操作、简单数据管理看作为信息化。这明显存在这信息化知识的不足,反应企业信息人才的缺乏。

2.信息技术力量薄弱

企业要想研发出完善、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投入很大的人力与财力资源。但这些对于民营企业却是致命的打击,由于企业得不到国家的资助,其资金完全来源于自身的积累,如果为了实现信息化而购买昂贵的设备,将直接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利,导致资金严重缺乏,若资金得不到很好的周转将直接造成企业倒闭。加上民营企业在信息化认识的不足,造成企业对员工的信息化训练无法正式进行。

3.企业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

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是影响民企信息化实现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没能按照制定好的信息计划进行运营,就算具备了技术、资金、人才等各项条件依旧难以实现信息化。多数民营企业存在误解,认为成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企业网站就表示信息化的实现。这种错误的观点常常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在信息化过程中给民营企业造成的影响更加深了,尤其是在内部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更为突出。据2009全国工商联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调查所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评价见表2。这说明了信息化的实需要积极转变民营企业的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只有当这些在民营企业在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4.企业IT规划不完整

多数民营企业在认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将其规定为“实用主义”。企业都希望能够以最少的资金消耗来获得更大的使用效果,从而就爱你过系统建设目标限制在了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发展需要上。这些就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使得信息化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企业发展几年以后,这种原有的信息体系就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如果重新建立体系则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很不利的。

五、对策

1.第三方咨询的引进

企业、厂商、第三方咨询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期能够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由中立的第三方咨询担任企业的顾问,帮助企业进行咨询及信息的收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信息化执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就弥补了民营企业在信息化理解和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稳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市场风险,在三方之间的监督、分工下尽早完成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为三方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小民营企业也能照着此种模式来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第三方咨询工作涉及到了战略诊断、流程分析、流程优化等过程,能够从多个角度为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供帮助,保证企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2.信息化建设的加大投入

(1)资金方面。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使得民营企业与同行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造成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周转不利等,这些将会给信息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企业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筹集能够满足发展需要的资金,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证。②队伍方面。企业对内部员工要给予重视,尤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管理人员信息知识及技能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发展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效。企业管理要比技术更加有意义,企业要想完全转变管理方式,就需要从自身的组织考虑分析,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电脑信息系统,为企业创立一套完整、有效、实用的服务方式。

3.企业共同努力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完成不能仅仅依靠管理阶层的工作,而是需要企业上下职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点,信息化的建立是社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许多企业的运营方式看,实现信息化的有效进行,应该加大企业内部执行力度。建立由一把手主管、各主要业务部门一把手参加的“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来统筹、负责民企信息化工程的决策和协调工作。

4.根据企业战略,做好IT规划

企业战略分析是IT规划的前提,主要涉及到了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分析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的特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业务活动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揭示现状与企业远景之间的差距,确定关键问题、探讨改进方法。

六、实例分析

奥康集团以生产销售各式皮鞋皮具为主。其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制鞋行业前茅。随着奥康营销网络迅速壮大,如何在做好信息量密集的销售环节的管理,将地处各方、与最终消费者最贴近的分销网络集中管理起来,企业决策层的关注点最终集中到了分销环节。

1999年奥康找了一家软件公司,希望他们能根据奥康所提出的要求开发出一套适合的系统。虽然该系统解决了货号的全国统一编码、仓库的分库位管理以及条形码的应用等问题。但是,部分软件不符合实际需要,系统缺乏整体考虑,软件需要经常修改,并且很不稳定。直到2005年,伯骏终于从众多国际知名软件厂商中脱颖而出。随后两个月500多家店铺全部启用POS系统。截止到当年年底,总部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

选择伯骏的原因。奥康的目标是将信息化推行到3000家门店,而目前的软件供应商能满足此需求的微乎其微;伯骏基于三层技术架构,结合C/S和B/S两种模式的运作,有效提高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的远程管理功能屏蔽了异地数据交换产生的数据丢包问题;伯骏摈弃花哨的操作界面及繁琐的流程,形成统一的界面风格、简单明了的使用操作性;伯骏的信息系统将细节扩展到奥康的每一个业务操作环节,与供应链上的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及时交换,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节点,都能实时共享信息,实现在线电子商务、在线物流追踪、在线帐务;通过系统建立的四通八达的企业数字神经,保证奥康管理决策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全面掌控信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七、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化运用于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而开展需要消耗较大的资源,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承受压力。民营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保证信息化的实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怡文,刘杰: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

[2]明华:论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及其阶段性构建[J].经济纵横,2008,1

[3]李爱红: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6

[4]李时榷: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的新型工业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息管理;问题;对策

传统的企业管理总是强调“人财物、销”的管理。信息是现代企业的主要资源和无形财富,是现代企业科学决策的基础,面对激烈的竞争,信息化管理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采纳。民营企业由于起点较低,许多企业因财力物力与管理理念所致,不太在意企业本身的信息和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管理,更谈不上信息化管理。关注和研究民营企业的信息管理,是推动民营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民营企业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 实施信息管理是民营企业提升管理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检视国内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成功主要是靠市场机遇,创业者往往凭借胆识和勇气,先人一步抓住了机会,使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得以迅速地发展。靠市场机会起家的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企业经营者每天更多考虑的是不断扩展业务,至于企业日常的经营过程和即时经营状况并不清楚。过去,大多数企业都是凭感觉、凭经验来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然而,随着企业规模和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企业发现管理越来越难以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内部各个环节严重脱节。各个流程也无法衔接。不少企业面临库存不清、停工待料、交货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一旦市场形势转变,市场需求下降,同行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企业会突然发现赚钱变得困难了,以往的很多招数不灵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要想在这场危机中顺利过冬,就必须从管理抓起,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平均可以使企业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减低12%、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MRPII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已达到70%-80%,世界500强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无数的事实证明,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民营企业提升管理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2 实施信息管理是民营企业化解危机、降低风险的要求。我国民营企业作为中国企业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的风险更大,更需要加强危机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竞争十分激烈,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企业处于经营风险之中,为了减除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我们需要有效地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所以企业在充分利用、挖掘、搜集、整理信息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危机信息的管理。危机信息是企业的瞬时信息,其管理难度比企业的一般信息要难得多。

3 实施信息管理是民营企业家身份定位的需要。在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下,企业老板为把控企业风险可能做了很多不增值的工作,他的时间被下属所支配,常常忙业务而无暇顾及信息化项目。但信息化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老板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只处理例外事件,让他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战略和规划,做好企业,实现从企业老板向企业家的转变。

4 实施信息管理是民营企业转变竞争方式的必然选择。大多企业家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信息化建设和保护的意识不强。面临同行的“谍战”,这些企业常常束手无策。民营企业要解决这一问题,简单通过“子承父业”、“独门秘方”等家族式管理,很难真正起到杜绝被“潜伏”的命运。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可以摆脱被抄袭和模仿的命运,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二,民营企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信息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路径与进程。我国9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是民营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10%,还有90%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待开发,整体信息化水平尚处初级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很不理想,4000多万中小企业中,近68%还没有计算机,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大部分没有独立网站,有的挂在别的网站上。独立网站中的85%仅仅是宣传、查询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交易,真正网上实现交易的只有11%。妨碍民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意识淡薄。目前,导致民营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对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企业的决策层仍然没有充分理解信息化管理的实质意义,缺少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出现管理不科学、流程随意性大。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领导信息意识淡薄,眼光不够长远,认为信息化资金投入大,而收益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的,不愿拿出资金搞信息化建设。

2 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一套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即使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它的应用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而需要调整,后续资金会要求越来越多,因此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投入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又一大难题。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投入的资金绝对额平均不到企业总资产的1%,其中超过90%实施信息化的中小型企业的投资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从总体上看,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普遍较少,不少企业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企业信息化,更没有设置专项经费去建设,这就必然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

3 人才力量单薄。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据统计,我国企业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一人,尤其是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目前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往往是懂技术的不懂治理,而熟悉治理的又对技术不感兴趣。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信息化选型上出现致命错误,从而延缓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4 企业员工不理解,不支持。一般来讲,企业的一般员工不会理解信息化工程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尤其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他越了解企业的业务或生产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就越不敢轻易对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效果下结论。实施信息化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了手工操作。从习惯了的操作方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操作方式,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一些民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必须根据信息化的规范要求企业流程,甚至要进行较大的部门重组、人事变更。流程再造的过程,必然会涉及不同人员的不同利益,而且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某些员工还会由于担心自身的利益被损害而抵触信息化的推进,这就需要企业做大量的工作。

5 信息基础设施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不充分,通信和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信息网络覆盖面还较窄,特别是内地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和通信中的信号不畅的现象还客观存在,民营企业获取信息既不系统又不全面。

6 信息化利用率低。部分企业的确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绝大多数网站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在新加坡,即使不是很大的企业,每天也可能编制出两、三万张报表。而且这些报表是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企业的工作在晚上12点结束,第二天早上6点又开始,在这6个小时内,3万张报表的编制工作要完成,因为第二天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这些报表来了解并掌握业务进程。

三、解决民营企业信息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强化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让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企业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信息工作,以提高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辨、利用能力,把信息工作列为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门。

2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决策、运行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使信息集中统一处理和共享,以避免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和浪费或重复开发。

3 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与技能。对企业来说,员工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信息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是阻碍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素质与技能,培养一大批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4 营造出理想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影响和带领企业员工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的一项“全员”工程,营造出理想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

5 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企业本身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筹资渠道。

6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完善企业信息网络。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不仅有利于企业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晓双金融危机后的新思考――提升经营管理素质中小企业需勤练内功[N],国际商报,2009-09-24。

[2]黄铁苗,逾95%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富不过三代”[N],中国青年报,2009-06-22。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7篇

(一)明确发展思路,统筹建设规划。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建网之初就提出了“全局办网、全系统办网、全社会办网”的总体思路和“标准规范、技术先进、面向实用、安全可靠、分步实施”的网络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以省级网站为龙头、以市级网站为支撑、县级通过终端与省、市连接”的__省民营经济网络体系建设方案,对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从20__年建立省局办公局域网,20__年建成“__乡镇企业网”,到20__年起实施三年发展规划,推进省级网站逐年改造提升和市县信息网络化建设,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体系。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制定了__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已被__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全省“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积极筹措资金,连续加大投入。络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几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多方争取信息网络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的保证了信息网络建设的资金需求。我们将信息网络建设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之一,省级专项资金每年切出一块用于信息网络建设,并要求各市、县财政予以配套支持,充分调动了市、县局争取当地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网络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的合力。“十五”期间仅省局就筹措了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信息网络建设。从20__年信息化建设起步,通过财政支持和省局自筹投入100万元,完成了省局办公局域网建设,建立了第一个乡镇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到20__年制订了全省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从20__年至20__年每年均筹措200万元资金投入到信息网络建设;20__年又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了300万元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直接支持11个设区市局局域网和民营经济网站建设,并为50个县(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20__年底,有10个市建立了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网络。20__年又筹措200万元,为110多个(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目前,全省所有的县级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均配齐了专用微机,全省乡镇企业系统网络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三)打造门户网站,完善服务平台。为强化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信息服务,我局于20__年建成了全省民营经济门户网站——[找文章到文秘站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__民营经济网(__乡镇企业网),打造了__中小企业窗口形象,对各市、县网络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网站设计栏目180多个,包括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企业之窗、供求信息、统计信息、产品展示、融资担保、企业信用、服务体系、项目库、人才库、专家库、企业信息化、产品分类等,信息容量较丰富,服务功能较强。20__年又对网站进行了改造提升,在原网站的基础上,添置了硬件设备,拓展了服务平台,增大了信息流量,提高了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机构公益服务和中介机构商业化服务为一体的,满足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基本需求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目前的__民营经济网作为服务全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已有网络会员8000余个,日更新信息上百条,日点击量6万余次,每年为国家部委网站提供信息近5000多条,在“中国__”网上信息千余条,为企业开辟了人才招聘、供求信息、产品展示、信息化培训等内容,日渐成为受企业欢迎的网站,在我省近百个省直网站中居于前列。

(四)发挥网络功能,开展多元服务。我局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利用省局网站每年为乡镇企业近万条,主要提供供求信息、科研成果,推介企业产品、招商引资、开展网上人才供求和法律咨询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大中专毕业生网上百日人才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吸纳人才近万人。同时,依托民营经济系统信息网络在省局和各市建成了“北大大课堂”多媒体教室,同步授课440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0__0多人次。开展了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项目、技术、招商、融资等信息,积极配合国家部委网站,组织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截至目前,在全省已有10753家企业成为注册会员。架设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 桥梁,通过网站及时宣传国家、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布了省局企业投诉热线、阳光热线,设立了领导电子信箱,加强了民营经济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社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促进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创造宽松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五)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我省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把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当作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联系社会的桥梁,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对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予以了高度关注,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

一是建立专职工作机构。为确保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落实,经积极争取,于20__年9月经__省编办批准,在20__年2月成立了__省中小企业信息中心,该中心为省局直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15人,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项目、物资、设备、资金、人才等信息;负责__省民营经济网站的设计制作及运营维护,建立乡镇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乡镇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信息中心自成立时起,就确立了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局机关为主旨的指导思想,两年多来始终围绕省局党组的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信息中心十分注重规范化管理,着重加强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信息中心机房管理规定》、《微机维修记录表》、《__民营经济网采编作业指导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配合局机关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信息化建设。

有部分设区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也仿照省局做法,建立了专门负责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信息中心,大部分市、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员,保持了全省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上下衔接。

二是落实层级负责制。在省、市、县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负责、主管领导主抓的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级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级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制定和工作协调,同时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对下级部门的指导,有效保证了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贯彻业务分工责任制。在网站经营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了“全局办网”的积极性,根据机关业务处室的需求设置网页,主要依靠业务处室主动提供信息,及时更换网页内容,随时保持信息的新颖。

四是落实专项工作督导机制。为保证全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建立了机关行政督导和信息中心业务督导制度。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机关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并由信息中心在网站上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市向上级网站报送和采用信息情况,有效的促进了各设区市局网站的建设。在已建成的10个设区市局网站中,有三个网站的网页浏览率国际排名达到35万位左右,为乡镇企业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邯郸市民营经济网在扩建网站机房的同时,增配了硬件设施,对网页进行了升级改版,增强了对全市中小企业推介、宣传、服务功能。今年上半年开展了生动活泼的网上商品贸易洽谈会,成功为1500多家乡镇企业推介项目260多个,展销产品3200多种。

廊坊市民营经济网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积极发展网络会员,目前参加网络的企业会员总数已达到2千多个,免费为企业各类信息万余条,使网站成了乡镇企业的知心朋友。

二、“十一五”期间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在__民营经济网上实现全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联网。发展目标是:将__民营经济网建设成为系统功能强大,服务功能完善,实现省、市、县、重点企业与国家主管部门的五级联网,集政务、商务于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于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省、市、县、企业上下连通、运转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

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省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提高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力争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促使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把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我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的争取多方向、多渠道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服务功能。以省局主办的“__民营经济网”为主体,努力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打造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向广大乡镇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设计生产、数据分析等实时信息化推广服务系统。继续改造提升“__民营经济网”,建立网站管理、系统监控的基础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及时、网上办公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提供融资担保机构信息共享,实现融资担保网上申报和风险预警的信用服务;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企业网上交易;建立人才需求和求职信息库,实现网上人才交流;建立科技成果和企业新技术资源库,促进技术创新;开展网上培训和创业辅导,促进全民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小企业的催生助长;搭建国际间企业合作平台,促进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业务培训。把信息化管理培训纳入全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管理培训规划方案,实施统一管理。结合“银河培训工程”,采取各种形式分期分批地举办网络技术、网络管理、应用技术、信息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批次的专业培训班,提高信息网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定期组织专家,为乡镇企业评定企业信息化水平,提供及时地专业信息化方案咨询服务。

(五)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这个关键,开展万家企业上网活动,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以乡镇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为重点,因 企制宜,引导大型重点企业建立企业研发链、供应链、客户链等支持系统;小型企业从财务销售系统入手,直接切入电子商务的局部应用或单机上网,运用__民营经济网企业自主建站功能,帮助小型企业建立介绍型企业网站,在__民营经济网上实现全省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联网。

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我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省的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一是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还不足、重视不够,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尚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系统对信息化建设和对信息资源利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省局网站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设备容量需要进一步扩大。三是机关电子政务和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交易平台尚未建设,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好信息网络建设的有关保障工作。

为此建议:

(一)部局应对我省信息网络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以缓解目前省内资金对网络建设投入不足造成的“瓶颈”制约。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民营企业;信息化;政府

Abstract:e-governmentforprivateenterprisestoprovidee-commerceandinformationtechnologysupportforthedockingoftheenvironmentandwayofprivateenterpriseandgovernmentcaninteracton-linetocompleteatransactionprocess.Inthispaper,inordertolevelthecitytostudy,analysisofe-governmentconstructionandimplementation,andpromotedthedevelopmentofprivateenterprisesandthegrowthofprivateenterprisesinthee-governmentenvironment,thedevelopmentofmodelchangeshavetakenplace,furtherdevelopmentofitsadvancedelectroniccitiesChiefbuilding.

Keywords:E-Government;privateenterprises;informationtechnology;Government

前言

电子政务主要是指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包含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通过信息网络的在线信息交流与服务。电子政务所借助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电子政务的五个领域分别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事)业,以及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而这五个领域又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即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政府从被动服务于经济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地级市电子政务为民营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提供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民营企业与政府可在网上互动,完成一个事务处理的全过程。地级市政府要给企业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如果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要求和发展水平,政府的服务也会成为一个障碍,如果满足了这些要求,政府的效率就会提高,城市的发展就会加快,城市信息化的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相反,如果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缓慢,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就会增加民营企业办事成本,并严重影响着地级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实施。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运作

笔者针对地级市电子政务与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选取浙江省某一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民营企业较为普遍的地级市,范围覆盖该地级城市所辖的城区和县六个区域,本次调查由于范围面广、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信息种类繁多,以问卷形式为主,辅以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它们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化工、医药等。各行业选取的样本分布状况如表1,这些行业占该地级市制造业总产值的很大比例,代表了目前该地级市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调查对象分布状况见表2,从调查对象看,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参加,基本反映了民营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大幅降低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主要通过减少差旅费(许多事情通过电子政务就能解决)、减少行政及销售人员、减少广告费用等途径来实现。民营企业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市场瞬息万变的动态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计划,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但是,民营企业实际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较小。在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接入互联网的企业占84.4%,建立网站的企业占74.9%,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占35.4%,利用网络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管理的企业(含利用自己企业接入互联网或专网的计算机进行报关、报税的企业)占26.3%,从事网上采购业务的企业(含有采购)占9.2%,从事网上销售业务的企业占7.4%。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将近10%的企业能较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机关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各种电子化、网络化的证明文件和办事流程,增加了办事服务的渠道,改变了民营企业过去办事“跑腿”成本高、不方便、效率低的局面,减少了企业办事环节,节省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的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重组等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但是,调查中发现,不少民营企业对于电子政务的真正内涵还缺乏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政府部门是为了赶时髦,是向上一级领导汇报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企业为了迎合政府部门领导,买几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建立本企业网站就完事了,而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对当今本企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二种是对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的产品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过程简单,用过去传统“跑腿”办事,企业照样能生产和经营,眼前企业运营状况也不错,用不着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第三种是企业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的思想。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事务处理与商务活动的少;缺乏高层次的信息管理中心或知识管理中心,不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企业内部与外部联系起来,没有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地利用政府网上提供的服务。当然,由于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了诸如法律制度环境欠完善、缺乏完善的企业信用保障体制、信息安全与信息公开存在矛盾等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这些因素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行,同样也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民营企业外界环境力量相互加速或支持,或者削弱或延迟其他力量对于现有组织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组织总是处于这些力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一种不连续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只有符合新环境的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对市场发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根据新的形势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发展起

来的电子化给自身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才能起到管理好企业的作用,否则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电子政务时代民营企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政府部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模式与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首先领导是关键,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其次,建好局域网与企业网站,搭建信息化的平台并将其完善,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第三,积极探索适合政府、民营企业情况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企业传统产业,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

企业在网上介绍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查询订单处理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调整客户服务人员与客户的关系,吸引新的客户,而且也会使客户更满意。另外,企业常常收集和存储有关客户和产品的信息,放入只有拥有一定权限的员工才能读取的数据库。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应用中,普遍存在对信息安全缺乏重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和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给信息安全留下许多隐患。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如防火、防盗、防病毒、加密、安全控制与监控、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

信息化导致组织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工作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的变化,为了保障企业的业务在新的企业环境中更加有效,必然要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由于实施风险巨大,因而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同时还可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员工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

民营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时,人力资源的管理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金字塔结构中,人员是按职能安排到位的,在扁平式结构中,被授权的员工组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加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既懂IT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是民营企业信息化的保障。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既懂企业管理、信息管理、商务、政务等知识和应用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稳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民企发展对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影响

目前,电子政务的优势日益明显,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实施提高了政府行为的效率以及科学化水平,使政府的经济决策、战略目标的实施与社会各部门的系统管理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进行,政府在电子政务平台的情况下很多职能重新定义、分配和组合,电子政务为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远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开拓创新的意识,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民营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应用平台上要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部门提出了的要求和建议,主要可概括为:

网络通信线路速度、带宽、费用方面进一步改善,解决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技术问题。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实用性较强、分类更细、更新及时的信息数据库,丰富网络资源,促进信息交换,加强信息沟通。

组建企业信息化联盟,为各企业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技术咨询,规范各种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提高兼容性,组建行业标准。

精心策划业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整顿和规范地方政府现行的政务流程,对行政审批方式、行政执法和行政征收方式、行政组织形式以及行政决策机制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一步实施电子政务奠定较扎实的基础和搞好环境建设。尤其要克服“条块分割”、“系统封闭”等各自为政的陋习。

加强信息监管和安全防范,规范企业信息市场。

广泛推广本地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的管理模式,立足行业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的、适用的应用软件,推出行业有效的管理软件,以加快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供成功案例和应用成果供观摩、学习、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提供对企业内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和指导。

建立一支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民营企业逐步建立或升级信息系统,并建立专门机构,为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余醒.电子政务如何转型[J].中国电子商务杂志,2003,9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念(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彬.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3,6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民营企业 信息化 政府

电子政务主要是指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包含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通过信息网络的在线信息交流与服务。电子政务所借助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电子政务的五个领域分别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事)业,以及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而这五个领域又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即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政府从被动服务于经济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地级市电子政务为民营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提供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民营企业与政府可在网上互动,完成一个事务处理的全过程。地级市政府要给企业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如果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要求和发展水平,政府的服务也会成为一个障碍,如果满足了这些要求,政府的效率就会提高,城市的发展就会加快,城市信息化的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相反,如果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缓慢,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就会增加民营企业办事成本,并严重影响着地级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实施。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运作

笔者针对地级市电子政务与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选取浙江省某一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民营企业较为普遍的地级市,范围覆盖该地级城市所辖的城区和县六个区域,本次调查由于范围面广、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信息种类繁多,以问卷形式为主,辅以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它们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化工、医药等。各行业选取的样本分布状况如表1,这些行业占该地级市制造业总产值的很大比例,代表了目前该地级市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调查对象分布状况见表2,从调查对象看,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参加,基本反映了民营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大幅降低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主要通过减少差旅费(许多事情通过电子政务就能解决)、减少行政及销售人员、减少广告费用等途径来实现。民营企业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市场瞬息万变的动态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计划,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但是,民营企业实际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较小。在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接入互联网的企业占84.4%,建立网站的企业占74.9%,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占35.4%,利用网络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管理的企业(含利用自己企业接入互联网或专网的计算机进行报关、报税的企业)占26.3%,从事网上采购业务的企业(含有采购)占9.2%,从事网上销售业务的企业占7.4%。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将近10%的企业能较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机关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各种电子化、网络化的证明文件和办事流程,增加了办事服务的渠道,改变了民营企业过去办事“跑腿”成本高、不方便、效率低的局面,减少了企业办事环节,节省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的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重组等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但是,调查中发现,不少民营企业对于电子政务的真正内涵还缺乏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政府部门是为了赶时髦,是向上一级领导汇报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企业为了迎合政府部门领导,买几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建立本企业网站就完事了,而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对当今本企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二种是对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的产品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过程简单,用过去传统“跑腿”办事,企业照样能生产和经营,眼前企业运营状况也不错,用不着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第三种是企业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的思想。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事务处理与商务活动的少;缺乏高层次的信息管理中心或知识管理中心,不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企业内部与外部联系起来,没有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地利用政府网上提供的服务。当然,由于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了诸如法律制度环境欠完善、缺乏完善的企业信用保障体制、信息安全与信息公开存在矛盾等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这些因素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行,同样也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民营企业外界环境力量相互加速或支持,或者削弱或延迟其他力量对于现有组织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组织总是处于这些力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一种不连续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只有符合新环境的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对市场发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根据新的形势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发展起来的电子化给自身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才能起到管理好企业的作用,否则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电子政务时代民营企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政府部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模式与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首先领导是关键,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其次,建好局域网与企业网站,搭建信息化的平台并将其完善,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第三,积极探索适合政府、民营企业情况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企业传统产业,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

企业在网上介绍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查询订单处理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调整客户服务人员与客户的关系,吸引新的客户,而且也会使客户更满意。另外,企业常常收集和存储有关客户和产品的信息,放入只有拥有一定权限的员工才能读取的数据库。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应用中,普遍存在对信息安全缺乏重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和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给信息安全留下许多隐患。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如防火、防盗、防病毒、加密、安全控制与监控、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

信息化导致组织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工作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的变化,为了保障企业的业务在新的企业环境中更加有效,必然要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由于实施风险巨大,因而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同时还可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员工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

民营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时,人力资源的管理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金字塔结构中,人员是按职能安排到位的,在扁平式结构中,被授权的员工组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加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既懂IT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是民营企业信息化的保障。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既懂企业管理、信息管理、商务、政务等知识和应用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稳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民企发展对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影响

目前,电子政务的优势日益明显,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实施提高了政府行为的效率以及科学化水平,使政府的经济决策、战略目标的实施与社会各部门的系统管理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进行,政府在电子政务平台的情况下很多职能重新定义、分配和组合,电子政务为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远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开拓创新的意识,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民营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应用平台上要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部门提出了的要求和建议,主要可概括为:

网络通信线路速度、带宽、费用方面进一步改善,解决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技术问题。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实用性较强、分类更细、更新及时的信息数据库,丰富网络资源,促进信息交换,加强信息沟通。

组建企业信息化联盟,为各企业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技术咨询,规范各种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提高兼容性,组建行业标准。

精心策划业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整顿和规范地方政府现行的政务流程,对行政审批方式、行政执法和行政征收方式、行政组织形式以及行政决策机制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一步实施电子政务奠定较扎实的基础和搞好环境建设。尤其要克服“条块分割”、“系统封闭”等各自为政的陋习。

加强信息监管和安全防范,规范企业信息市场。

广泛推广本地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的管理模式,立足行业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的、适用的应用软件,推出行业有效的管理软件,以加快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供成功案例和应用成果供观摩、学习、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提供对企业内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和指导。

建立一支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民营企业逐步建立或升级信息系统,并建立专门机构,为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余醒.电子政务如何转型[J].中国电子商务杂志,2003,9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念(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彬.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3,6

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民营企业 ;信息化;政府

abstract: e-government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to provide e-commer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docking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y of private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can interact on-line to complete a transac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level the city to study, analysis of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e-governmen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ts advanced electronic cities chief building.

key words: e-government; privat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ment

前言

电子政务主要是指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包含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通过信息网络的在线信息交流与服务。电子政务所借助的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电子政务的五个领域分别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事)业,以及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而这五个领域又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即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政府从被动服务于经济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地级市电子政务为民营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提供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民营企业与政府可在网上互动,完成一个事务处理的全过程。地级市政府要给企业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如果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要求和发展水平,政府的服务也会成为一个障碍,如果满足了这些要求,政府的效率就会提高,城市的发展就会加快,城市信息化的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相反,如果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缓慢,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就会增加民营企业办事成本,并严重影响着地级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实施。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运作

笔者针对地级市电子政务与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选取浙江省某一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民营企业较为普遍的地级市,范围覆盖该地级城市所辖的城区和县六个区域,本次调查由于范围面广、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信息种类繁多,以问卷形式为主,辅以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它们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化工、医药等。各行业选取的样本分布状况如表1,这些行业占该地级市制造业总产值的很大比例,代表了目前该地级市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调查对象分布状况见表2,从调查对象看,本项调查吸引了大批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参加,基本反映了民营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人员的综合意见。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大幅降低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主要通过减少差旅费(许多事情通过电子政务就能解决)、减少行政及销售人员、减少广告费用等途径来实现。民营企业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市场瞬息万变的动态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计划,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但是,民营企业实际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较小。在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接入互联网的企业占84.4%,建立网站的企业占74.9%,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占35.4%,利用网络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管理的企业(含利用自己企业接入互联网或专网的计算机进行报关、报税的企业)占26.3%,从事网上采购业务的企业(含有采购)占9.2%,从事网上销售业务的企业占7.4%。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将近10%的企业能较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机关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各种电子化、网络化的证明文件和办事流程,增加了办事服务的渠道,改变了民营企业过去办事“跑腿”成本高、不方便、效率低的局面,减少了企业办事环节,节省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的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重组等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但是,调查中发现,不少民营企业对于电子政务的真正内涵还缺乏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政府部门是为了赶时髦,是向上一级领导汇报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企业为了迎合政府部门领导,买几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建立本企业网站就完事了,而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对当今本企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二种是对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自己的产品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过程简单,用过去传统“跑腿”办事,企业照样能生产和经营,眼前企业运营状况也不错,用不着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第三种是企业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的思想。另外,不少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事务处理与商务活动的少;缺乏高层次的信息管理中心或知识管理中心,不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企业内部与外部联系起来,没有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地利用政府网上提供的服务。当然,由于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了诸如法律制度环境欠完善、缺乏完善的企业信用保障体制、信息安全与信息公开存在矛盾等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这些因素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行,同样也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电子政务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民营企业外界环境力量相互加速或支持,或者削弱或延迟其他力量对于现有组织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组织总是处于这些力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一种不连续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只有符合新环境的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对市场发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根据新的形势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发展起

来的电子化给自身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才能起到管理好企业的作用,否则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电子政务时代民营企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政府部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模式与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首先领导是关键,领导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其次,建好局域网与企业网站,搭建信息化的平台并将其完善,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转变观念,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第三,积极探索适合政府、民营企业情况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运用方式,切实发挥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以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企业传统产业,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

企业在网上介绍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查询订单处理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调整客户服务人员与客户的关系,吸引新的客户,而且也会使客户更满意。另外,企业常常收集和存储有关客户和产品的信息,放入只有拥有一定权限的员工才能读取的数据库。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应用中,普遍存在对信息安全缺乏重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和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给信息安全留下许多隐患。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如防火、防盗、防病毒、加密、安全控制与监控、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等。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

信息化导致组织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工作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的变化,为了保障企业的业务在新的企业环境中更加有效,必然要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由于实施风险巨大,因而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同时还可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变革的气氛,减少员工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

民营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时,人力资源的管理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金字塔结构中,人员是按职能安排到位的,在扁平式结构中,被授权的员工组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加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既懂it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是民营企业信息化的保障。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既懂企业管理、信息管理、商务、政务等知识和应用技术,又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稳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民企发展对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影响

目前,电子政务的优势日益明显,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实施提高了政府行为的效率以及科学化水平,使政府的经济决策、战略目标的实施与社会各部门的系统管理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进行,政府在电子政务平台的情况下很多职能重新定义、分配和组合,电子政务为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地级市电子政务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远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开拓创新的意识,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民营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应用平台上要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部门提出了的要求和建议,主要可概括为:

网络通信线路速度、带宽、费用方面进一步改善,解决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技术问题。

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实用性较强、分类更细、更新及时的信息数据库,丰富网络资源,促进信息交换,加强信息沟通。

组建企业信息化联盟,为各企业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技术咨询,规范各种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提高兼容性,组建行业标准。

精心策划业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整顿和规范地方政府现行的政务流程,对行政审批方式、行政执法和行政征收方式、行政组织形式以及行政决策机制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一步实施电子政务奠定较扎实的基础和搞好环境建设。尤其要克服“条块分割”、“系统封闭”等各自为政的陋习。

加强信息监管和安全防范,规范企业信息市场。

广泛推广本地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的管理模式,立足行业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的、适用的应用软件,推出行业有效的管理软件,以加快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供成功案例和应用成果供观摩、学习、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提供对企业内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和指导。

建立一支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民营企业逐步建立或升级信息系统,并建立专门机构,为民营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余醒.电子政务如何转型[j].中国电子商务杂志,2003,9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念(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彬.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3,6

上一篇:中小学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