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22:23:05

民营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进行研究。这样既可以客观赋权,使分析更为科学,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上进行聚类分析,又可以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和深入[6]。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因自治区多个指标缺失,故未将其列入研究范围),原始数据均来自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不能直接获取的数据是通过相关公式进行换算求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之前,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将实际值转化为评价值,包括指标的同趋势化和标准化处理。

二、实证分析

(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静态分析通过运用同一年份数据资料,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下根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方法,采用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1.因子分析:对各变量的适度性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得到的KMO值为P0.77>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3701.008,P<0.001,高度显著,说明所选变量间的相关性强,因子分析的效度较高,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并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前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564%,已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故提取这4个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命名,具体如下:第一公因子在每万人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万人废水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每万人固体废物产生量等4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了污染物排放水平和能耗水平,体现了社会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各省在减少污染排放方面的力度。可将其命名为“节能减排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用水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能源的利用、资源的再循环的水平,可将其命名为“资源循环利用因子”;第三公因子在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比率、总资产贡献率增长比率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创新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效益,可将其命名为“持续性创新因子”;第四公因子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生态化持续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可将其命名为“生态化潜力因子”。因子命名与之前构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名称基本吻合,可验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因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从表1中的各公共因子上看,对于节能减排水平,民营经济结构较高级地区和资源能源较缺乏的地区排名靠前,而民营经济结构较低级、资源能源较丰富的地区排名靠后,东部地区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对于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循环经济较发达地区排名靠前,循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排名靠后,东部地区整体优于中西部,中西部地区差距不大;对于持续性创新水平,处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地区排名靠前,民营经济扶持力度较弱的地区排名靠后,东中部地区差别不大,西部整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对于生态化潜力水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排名靠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排名靠后,东中西部地区之前的差别不大。从综合因子得分可知,位列第1的北京市领先优势十分明显,其综合得分比位列第2位的上海市和第3位的天津市高出了两倍多,而处于发达水平的8位省市的均是东部省市。处于中等水平的13位省市几乎为中部省市,而处于落后水平的省市除了山西均是西部省份。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发展不平衡,其生态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2.聚类分析:以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变量,对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平均连接法,以平方欧式距离为度量标准的聚类方法,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领先区,仅包括北京1个地区,北京市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和生态化潜力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其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第二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发达区,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和生态化潜力上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包括上海、江苏、海南、浙江、广东、天津、山东、江西8个省市。第三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中等区,包括辽宁、湖北、湖南、吉林、重庆、福建、四川、安徽、河南、河北、广西、陕西、内蒙古13个省市(自治区),这些省市在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化潜力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第四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落后区,包括贵州、黑龙江、山西、云南、宁夏、甘肃、新疆、青海8个省(自治区),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也处于落后地位,在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生态化潜力和节能减排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劣势。

(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动态分析根据上述划分的四大类型,对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四大类型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选取了2005年—2012年共8年的数据,对不同年份四大地区民营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以15个指标为分析变量,以所属地区的指标值平均值作为每类地区每年的各指标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前四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399%,故提取了这四个主成分加以分析,计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动态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自2005年以来每类地区的主成分得分呈递增趋势,这与现实也是相符合的,我国从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地区已开始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文明方向努力,从而使得各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有所提升。从整体来看,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落后区的总体格局未发生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聚类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8年间,四类地区的差距保持不变,但2008年—2012年期间,中等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在逐步提高,领先区和发达区在波动中上升,落后区在曲折中略有上升,且与其他地区差距越来越大。通过上述实证研究,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差异较大但是具有聚类性,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差异特点划分为四大类型: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和落后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在波动中逐步上升,但四大类地区之间差异在逐步扩大。四大类地区之间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差距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从上述实证分析可得各类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思路存在差距、区域要素投入和国家相关政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三、提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路径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应该从各大类地区的民营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和水平出发,有侧重点地提高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生态化水平,缩小民营经济生态化发展差距,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生态化水平,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落后区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民营企业入驻的能耗和环境门槛。一方面是当地政府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构建低碳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当地的民营工业企业应积极调整其生产结构,逐步减少原煤直接使用,优化用能结构,提高其工艺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中等区地区应侧重打造资源节约、低碳排放的循环经济民营工业企业体系。中等地区几乎都是中部地区,其资源优势较大,高效利用资源,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带来收益和减轻环境污染是关键。一是要推进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层面的集约生产。二是形成集约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及其再生利用两个方面着手。三是延伸其生产链,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达地区应将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为重点。从静态分析结果可知发达地区的A类地区持续性创新发展已进入瓶颈区,技术创新的高效率运用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一是要建立相关信息网,重视以技术专利、技术秘密使用权、工艺流程等为载体的软技术的引进;二是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机制,使企业获得稳定的技术资源及产品信息;三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建立长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而B类地区则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打造低碳产业体系。积极在民营工业企业中推进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技术、物联网等的创新与产业化以推进民营企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领先地区现阶段应利用其优势提高其生态融资水平。通过给积极从事生态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同时使污染型的企业在融资上变得相对困难,可以引导企业向生态化模式转变,从而提高该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一方面应加大生态专项补贴政策力度。有重点地以对生态化升级水平提升为根本目标的民营企业实施专项补贴,另一方面应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贷款审理,为资质较好的民营企业争取银行授信,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扩宽民营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诸多发展困境,有民营经济本身的问题,也有政治层面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本身问题上,如: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制假造假、损害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多数民营经济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科技含量不高,人才储备不足等。本身存在的问题需要自我改进,而政治层面的制约因素则需要党和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政治改革。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存在的对政治层面制约因素大致有:其一,政府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监管随意性大。“依权监管”的模式明显,难以过渡到“依法监管”上来。导致民营投资的管卡多、手续杂、费时长,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造成在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监管上不作和乱作为的现象频繁,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乱管。这需要我们明确政府的监管职权,把监管职权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惩处政府在监管问题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其二,在“市场准入”上实质性不公平待遇。目前,许多领域对民营投资虽没有明文规定的限制,但是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国有经济甚至外资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民营经济在投资领域、能源供应、贷款支持、征用土地、人才使用等方面与国有经济、外商经济享有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或难以落实,多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缺乏制度和法律性约束。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对《瞭望》周刊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最大的改革红利,就是政府能够给企业发展创造一个非常透明、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其三,财税政策不平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财税政策是不平等的也是众所周知。现在我们发现,民营经济对国家的财政税收贡献大,相反国有垄断性部门的收入上缴比例却不高,利润多办成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工资福利。这与国有经济的定位是严重不符的。其四,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表达政治诉求的途径不宽泛,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不够高。

二、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政治诉求及其政治参与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民营经济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和法律上层建筑是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是经济利益最为可靠的保护闪。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无疑是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马云说:“中国企业家不懂政治,就做不好经济。”著名地产商冯仑多次说过,要与政府谈恋爱,但不能结婚。

(一)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政治诉求。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家如梁稳根、冯仑、张瑞敏、许小年等频频发声,呼吁政府给予民营企业家更多的政治权利。如:“人大常委中为什么不能有民营企业家?”、“为什么政协常委中只能有三个民营企业家的名额?”、“希望给予民营企业家明确的政治身份”类似的言论反复出现。《中国企业家》杂志研究部在十之前针对“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做了一次调查。按回收问卷统计,民营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1,降低企业税收负担,41%;2,拓宽民企融资渠道,33%;3,切实保护私人产权,26%;4,打破所有制歧视,20%;5,采取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15%;6,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15%,7,国企改革,改变“国进民退”现象,11%;8,减少政府过多干预,9%;9,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5%。十已经召开了2年多,很多政策也相应做了调整,但是很多体制性的障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解决得了的,很多问题到现在依然存在着。不过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家表达的政治诉求与当今中国国情和政治气候不相一致,比如个别民营经济主张私有化运动、主张民主等等自由化思潮,我们应该慎重对待。

(二)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实现其政治诉求和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手段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媒体发生,表达政治诉求。报刊杂志、记者专访、公开发文、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是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表达的政治诉求传播快、争议大、影响深远。二是参加或组建各种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如协会、商会对政府决策产生政治影响。三是参加政治选举,直接和间接表达政治诉求。一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通过选举或者任命的方式获得一定政治职务,如工商联成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等,可以直接参与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但是比例和级别问题仍然当前民营企业家关心问题。

三、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政治诉求的合理性分析及其政治改革的选择性

政治诉求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材料。但是政治诉求不一定都是政治改革的内容,关键是看政治诉求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就是民营经济的政治诉求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所载的10大关心问题和近年来一些企业家言论而言,大多数诉求的合理的,也是我们必须加大力气改革的。比如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切实保护私人产权、打破所有制歧视、采取新经济刺激政策、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政府过多干预等等,这些问题不改革,势必会阻碍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但是在政治改革中我们也得慎重考虑一些政治诉求的合理性问题。因为一些言论和政治诉求与当前自由化思潮有相似之处。一是划清合理政治诉求与主张全盘私有化的界限。就民营企业家关心的“国退民进”问题而言。首先,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的领域和范围要明确具体。其次,以前由国有经济控制,现在可以适当放宽让民营资本进入一些领域和行业。其三,这些行业和领域主张扩大私有化的范围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私有化会不会造成利益格局固化,贫富差距等。二是划清合理政治诉求与主张西式民主与多党制的界限。当前一些公知打着保护私财、推行“真民主”的旗号提出很多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参与进来,影响较大。比如:近年来政府和房开商在土地征用和房子拆迁问题上不依法办事,屡屡酿出事端,他们打着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旗号出发提出私有化才是真正保护私有财产的有效方式;一些企业家公知不深刻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和历史文化因素,大肆渲染共产党的“实质上的”是造成中国今天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盲目提倡西式民主,迷惑相当一部分人。三是要仔细研究民营企业家参政的比例和级别与政权性质是否会改变的问题。民营企业家参政无疑有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也是必须的。企业家也是人民,人民代表自然有企业家代表,这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工商联、各级人大和政协都有民营企业家比例。如何才能使民营企业家有效地参政议政,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考虑的。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尽快研究、出台规范民营旅游企业投资行为的具体地方性法规及实施细则,对实际执行中一些不按照规定擅自开发、突破限制性政策盲目建设、投资开发强度过大造成资源不可恢复性破坏、侵蚀公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等行为做出明确界定,并确定严厉的处罚标准,使相关部门在对民营旅游企业进行资源开发行为监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文物、环境的破坏。

2.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实施项目开发评估制度。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所开发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审批制度,科学地确定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运用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控制旅客超量涌入景区,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要确保项目开发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指导下进行,坚决禁止违反规划、仅凭个人兴趣好恶乱开发等破坏资源的短期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科学推进资源保护与利用。严格民营旅游企业“进入退出”。采用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性手段吸纳民营旅游企业进行景区开发,对中标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实力底数,确保企业制度完善、有投资实力、社会责任感强的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产业。同时,要签订经营合同,约定投资数额、开发时限、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有效规范和制约民营旅游企业的依据,保证旅游景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企业开发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管,要精心谋划,选择优秀施工队伍,严格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注重细节,把每个项目做精,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旅游精品。经营期间,要对生态环境实行定期监测,确保生态资源的可持续保护。

3.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建设。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在对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对交通、环境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采取政府主导、支持,企业参与、配合的方式来降低民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压力。做好社会安全、紧急救援及旅游接待辅助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

4.规范民营旅游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企业走向规范化的过程。要引导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不断促进企业走向规范化,通过企业规范化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一是要提高民营企业对融资的认识,要看到融资不仅仅是到银行贷款或是股权融资,还可以通过租赁、担保、合作、购并等方式来达到融资目的。二是要重视融资过程,聘请经验丰富、渠道广泛的专业融资顾问对企业融资及资本的运用进行整体的策划,充分考虑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三要通过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完善来避免企业扩张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提高还本付息能力。

5.引导民营旅游企业提高组织与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民营企业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来促使民营企业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出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企业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增强企业实力,打破多家企业分散建设、分散经营同一景区的状况。通过对整个景区的统一规划来提升企业组织与管理水平,以促进景区文化的统一、品牌效应的形成和文化旅游收入的增加,最终达到民营旅游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一)区位特征分析1.地缘特点分析本文所阐述的东北地区是指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个省份,土地面积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8.2%。从自然地理区位来看,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东邻朝鲜、北接俄罗斯,西连蒙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3]。但就我国国内版图来看,东北三省是远离沿海的内陆省份,交通相对闭塞,无论在地理、气候、文化、历史等方面都与我国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割裂性。东北地区远离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繁荣发展地区,受其经济辐射效应几乎为零,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局限性。2.自然资源特点分析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同时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煤炭资源。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的钢铁、纯碱、烧碱、变压器、原煤、原油、电力和水泥等产量居全国重要位置。伴随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始终采取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资源的消耗和枯竭,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和不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的粗放型资源开采,东北地区资源开发的高峰期已过,自然资源严重枯竭,生态环境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正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的后续问题。2002年国务院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16个,占总数的36.4%。3.思想观念特点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最晚退出的地区,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东北地区居民观念仍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思想惯性。人们在思想上偏重于国有经济,计划经济思想强烈,特有的“黑土地思想”导致东北地区百姓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较差。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认识不足,对民营企业重视和支持不够,服务意识较差,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意识较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

(二)所有制结构特点分析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基地”,国家不断地将一系列的重点项目建设在东北地区,“一五”“二五”期间建成大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地区之一[4]246-271。60多年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的体制性、结构性、阶段性矛盾日益显现,内生增长力量受到抑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逐步走向衰退,但自始至终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直至今日东北地区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得到发挥,延缓了市场化进程,严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空间。2005年东北三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171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673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5.57%,创造工业产值11911.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3.23%。受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特点影响,国有企业控制较多产业,民营经济必然会受到排挤。因此,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无论是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源投放还是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受到严重制约。

(三)产业结构特点分析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基地,“一五”、“二五”期间在国家倾斜政策和大规模投资下,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化工、冶金为支柱的三大产业,重工业发展突出,第一、三产业发展薄弱,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东北重工业基地的第二产业已经呈现出衰退态势,但由于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远超过第三产业,而且第二产业多数为投入大,产出慢的行业,进入的门槛较高,因此民营经济很难进入,经济衰退态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尤其是国有经济在东北国民经济占比中明显偏大,国有企业多数集中在第二产业,挤出效应导致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只能集中在附加值较低、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的第三产业。

二、发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优势因素分析

(一)具备优良的基础设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生产和配套体系,当年国家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5]。与其他地区比,东北地区拥有完善和高密集的铁路网,沈阳铁路枢纽更是在铁路客、货运量上名列前茅。东北南部拥有海岸线2178公里,已经逐步形成东北亚航运中心,不仅有大连港,还有新的亿吨级大港营口港,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锦州龙栖湾港、丹东海洋红港和葫芦岛石河港,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二)具有优秀的人力资源东北地区具有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这些发展成熟的国企中具备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高,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当面临国有企业改革,工人下岗,这些劳动工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劳动力。另外,东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集中了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拥有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11.3%,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12.4%;专业技术人才210万,占全国技术人才10%[4]246-271。教育综合水平和科技力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国有企业改革机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国家曾大力扶持东北地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国有企业拥有巨大的资本存量,并培养和聚集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发生改变,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转变较慢,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资产呆滞、效率低下。当这些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退出后,所形成的产业空间、国有资产和大量的下岗人员,都必须而且只能由民营企业来承接。通过民营企业将这些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不仅为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提供保障,也为民营经济的资本扩张和行业拓展提供条件[6]。

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一)采取外向型发展,突破区位限制东北地区的地理区位虽然远离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受到辐射效应几乎为零。但其东临俄罗斯、韩国、日本,是东北亚中枢地带,是我国参加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前沿阵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与俄、韩、日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边贸易合作、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吸引外资,加强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当前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各国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垂直型经济合作与分工提供可能。因此我国东北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即可发挥优厚的加工工业基础,承接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转移,也可利用俄、蒙、朝的资源优势,加强产业加工发展[7]。1.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变粗放生产方式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多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采取粗放型生产模式,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加工度低。因此,充分利用毗邻俄、日、韩三国的地理优势,以提升生产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通过从俄、日、韩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方式,建立新型精细化生产模式,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之后,再将产成品出口到国外,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市场的目的。由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能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根据需要有效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大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引进外资,增强与外企合资合作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重型机械制造和化工业,行业准入门槛高,因此一般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即使想为大型国企生产配套产品也会受到技术制约而很难完成。东北地区利用区域内生产要素和优势产业,以及为大型国企生产配套产品的契机,大力吸引外资进入,采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形式,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和管理方面达到为大型企业配套要求,与此同时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

(二)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东北地区是国有经济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国有企业大多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家对其大量的资产投入使得这些国有企业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构架。因此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发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缓慢、部分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迫使国有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民营企业积极把握改革机遇,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控股、收购、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借助国企改革红利,以低成本吸纳资本,迅速扩张并壮大,将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切入点,国有企业改革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目前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具有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发展劣势,注定民营经济很难取代国有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根据不同行业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比重确定主导企业,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套生产和协作,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和机遇,发展产业链和中小企业配套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三)优化产业结构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一产业在东北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近些年来农业发展逐步走向衰退。因此,利用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和民营经济发展出路的有效路径。由于民营经济主体灵活可以采取独办、联办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具有明显优势,除了在传统服务业具有数量优势外,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也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因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要由传统的第三产业向现代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和要素市场等为代表的现代第三产业转移。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与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服务业。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整合自身的特点和东北地区制造业主导因素,大力发展外包服务业,提高服务的质量,以获得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1.1温州民间资本的流动越加呈现跨区域化温州民间资本总体规模庞大是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温州市金融办估计(2012年数据),温州民间资本总量超过6000亿元,而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前几年大量民间资本活跃于矿产资源、房地产、农产品等能够快速收回成本的投资领域。如今一些私营企业开始试水进军国际市场,如康奈集团进军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北美、中东、南美等地区,也活跃着众多温州私营企业家。大量民间资本对外投资,形成了行业性的温州市场和跨区域的温州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温州劳动力向外不断迁移。这就给当地低劳动技能的求职者提供了对外流动的机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1.2温州家族企业开始走向现代化管理从“地下工厂”“、前店后厂”起步的温州传统私营企业,大都采用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家族式管理的弊病越发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模式简单化和随意化。造成不少专业优秀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致使企业销售市场发生严重萎缩,而产品的老化使得大批私企纷纷转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民企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并引入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家族企业,使得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得以分离。据有关部门透露,温州市计划到2015年末在境内外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30家以上,融资超过200亿元,保持上市后备企业50家左右。从2009年至今年3月,全市有正泰电器、金龙机电、森马服饰等3家企业上市融资,有华仪电气、报喜鸟服饰两家企业再融资,共融资89.94亿元,占全市上市融资额的88.69%。一批批优质私营企业营造出温州私企“想上市、敢上市、争上市”的浓厚氛围。由于家族企业纷纷转型和提升企业生产档次吸引不少国内外优秀专业人才回流,如此又进一步加快了温州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

1.3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越发国际化发展至今,温州的一些优质私营企业逐步跨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轻工产品如打火机、皮鞋等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温州商人开始在海外建立鞋革、服装、工业电器、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如始创于1984年的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温州当地一家最为知名的民营企业代表。该公司现有员工两万多名,下辖专业公司、2000多家国内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并在国外设有50多家销售机构,正泰集团是温州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明星民营企业。它不仅为所在国提供了劳动力就业的机会,还把国内一些优秀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模式也带到了国外使得我国民企和国外企业有了零距离接触。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助于解决我国与国外贸易纠纷的问题。

1.4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越加自律化在温州私营企业刚起步阶段,由于当时政府主管部门“无为而治”,导致一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脱序“。假、冒、骗”曾经是温州生产的小商品“标签”。此后温州民企痛定思痛,在温州市政府“质量立市”的号召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企业的自律性组织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共有市级行业协会(商会)80多家,其他地区的温州商会超过200家,形成了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自治机制。如今温州制造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共识。

2温州民营企业的劣势(Weakness)

与国有企业相比,温州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在资金的筹集还是在人才的引进等方面都受到各方面的掣肘。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引发老板跑路的现象在温州时有所闻。同时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居高不下,因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企业只能停产或关闭了事。自2011年4月以来,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温州市已有9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而且关停倒闭企业从个别现象向群体蔓延,引发了所谓“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在温州,民间借贷之风盛行是与当下银根紧缩、外部经济环境趋紧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履维艰有关。温州传统的民间借贷一般基于一定的血缘、亲缘、情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而发生,交易行为或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但是因其交易频率高、交易主体多而呈高度分散性;民间借贷常处于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交易双方通常不愿意公开而使其具有隐蔽性。往往难以追踪到交易的源头。目前温州有1000多家民间金融机构,只有46家是经主管部门审批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大量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改变了温州的金融生态格局,出现了以“金融三乱”为特征的民间借贷乱象。由于不少民间借贷处于非法状态,于是各种非法集资、恶意逃债、暴力讨债事件屡有发生。一批涉足民间借贷的温州民营企业和担保公司为此扎堆倒闭,企业老板因不能偿债或潜逃或自杀,企业关门、员工失业等社会问题频发。

3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自金融危机以来,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局,实质上是近几年大量民间资本从实体经济撤离,投入到炒房、炒矿、炒钱(放贷)等虚拟经济中,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后劲乏力,实体产业空心化。在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2年初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成为一大亮点。在温州,有数据显示,在全市经济比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99.5%、工业产值占95.5%、上缴税收占80%、外贸出口额占95%、从业人员占93%。发展民营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是温州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做大做强民营企业,首先要实现精耕细作,不断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温州本土品牌美誉度;其次要以提升存量、发展增量为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品牌建设和渠道经营,加速走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之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再次要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转换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最后在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化危为机,在逆境中成长,在洗礼中蜕变,要一如既往做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功企业。

4温州民营企业的危机(Threats)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这就意味着出口成本增加,如果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变,成本增加则出口利润降低,这将会削弱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抑制出口。而温州的民营企业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对其出口业务的影响首当其冲。由于大部分在温民营企业的规模不大其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出口受到冲击,企业就不敢接长期订单,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利润下降。此外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与国外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频繁发生,涉及行业面越来越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温州民营外贸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发补贴、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的贸易摩擦,给这些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力。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由于民营企业工作环境较差,还经常出差和加班,工作压力又大,且员工福利不到位,导致优秀人才难以留住。企业为了留人,只能依靠加薪和增加福利等物质刺激,最终使得劳动力成本大增。另外民营企业的出口风险不断加大。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使得国外客户经营困难、资金短缺,他们寻找各种理由推迟付款甚至拒付货款。一旦企业遇到合同纠纷,就会面临外方拒付的风险,使得本来资金不厚的民营企业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5结语

温州经济在金融风暴和民间借贷的双重冲击下已显疲态并走向式微,要切实解决温州经济问题就得考虑网络经济。通过“电商换市”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温州市出台《温州市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全市12个县(市、区、开发区)全部出台相配套扶持政策,预计总扶持资金1.5亿元以上;启动培育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中国鞋都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等一批电商园;启动培育中国礼品城网、浙福水产商城网等10个以上行业、专业市场、特色街区、跨境贸易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培育中国开关网、百方网等10个以上专业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培育国技互联、奥康集团等40家电子商务应用、诚信、配套服务等示范企业;通过与本地高校战略合作,与网络经济企业自主培训互相融合,培养一批合格的专业电商从业人员。温州市要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就得多点开花,让在外经商的温州商人回流、海外温州商人回乡投资,同时进一步改善温州本地的投资环境,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这样的温州经济发展局面才能持久,才能焕发温州模式的新活力。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一)评价依据

大多数学者把民营经济界定为非国有、国营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和,认为民营经济等于非国有、国营经济,他们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主要从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考虑到民营经济发展受制于区域综合环境的影响和约束,任何单一角度的研究都不可能全面评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情况。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根据深入企业、机构调研得来的数据,各类官方年鉴数据和先期已有的相关数据,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严格依据科学性、完备性、可量性、区域性和规范性等评价原则,从宏微观和内外部视角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评价思路

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需注意研究视角的选择,宏微观视角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注重的是总量和结构问题,而内外部视角下强调的则是时间动态条件下环境的变异情况。本文同时选取宏微观和内外部视角,从经济总量和结构、市场需求、政府行为、产业政策、企业权益保护、环境规制力度、金融总量与结构、人力资源禀赋、技术与投资水平等方面选取指标,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

(三)评价方法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就需要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对结构复杂层次系统的研究经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然而层次分析法在赋予各层次因子权重时常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相比之下,PCA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层次分析法的缺陷。PCA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把错综复杂且彼此之间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采用定性信息定量化的途径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明朗。本文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将数个评价指标综合,构建多因素综合模型,试图更为全面地评价民营经济发展环境。PCA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是,对观测变量分类,将相关性较高的变量分在同一类,而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本质因子,或一个基本结构,而PCA主成分分析法就是寻找这种类型的结构。按照PCA主成分分析法原理,建立便于使用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模型。

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及实证过程———以南昌市为例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有宏观和微观视角,也有内部和外部视角。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更注重总量和结构的问题,总量和结构划分通常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一系列综合因素的考虑,两者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结构决定总量,总量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结构的变化。因此,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着眼于宏观视角,可选择包括经济总量结构、政府行为、产业政策、环境规制力度、金融总量结构等方面的指标;着眼于微观视角,可从市场需求、企业权益保护、人力资源禀赋、技术与投资水平等方面选取。而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评价则需要结合时间因素动态地加以考察,针对同一指标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结合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可以分析发展环境的变异程度和稳定程度。本文鉴于此,在总结前人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总量和结构、内部和外部视角,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构造包括因素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变量相关性检验

选取南昌2007—2012年连续6个年份的数据,对选取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SPSS17软件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经统计,68%以上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在0.7以上,说明指标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重叠,比较适合做PCA主成分分析。

(三)利用相关矩阵进行主成分提取

使用SPSS17软件求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按照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一般原则提取主成分。通过累计贡献率判断所提取的主成分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表达原始数据信息。(四)构造综合主成分得分及排名在因子旋转的基础上,回归估计出各主成分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主成分得分。

三、实证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融资难问题并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原因归结为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以为资金链的断裂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图5可以看出,居民储蓄、金融的民营化率、资金实力等方面的指标虽然进入到第Ⅰ指标梯队和第Ⅱ指标梯队,但就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实际情况而言,民营企业还不至于匮乏到形成根本动摇或制约融资需求基础的程度。也就是说,尽管现实中也确实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但融资环境的改善和融资需求的满足,原则上只是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股权融资,民间借贷合法化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大力发展在内的金融业民营化率上升,是可以缓解甚至根本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所以融资难问题并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环境规制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向好作用重大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从污染排放因子、环保投入和经济成效等方面的指标来看,南昌民营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负外部性是存在的。能耗指标作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来看,指标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引起的外部不经济性更强,也意味着企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小,以研发投入、专利开发、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等能力为代表的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在市场化的供需矛盾中,形成有效供给的能力也相对薄弱,这会对民营经济整体发展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到,单位GDP耗能比(X11)和污染治理投入(X13)进入第Ⅰ指标梯队,正是对这一情况的印证。

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从实证的结果来看,良好的经济运行质量是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向好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经济运行质量的因子载荷主要来自于环境规制、企业权益保护、人力资源禀赋及经济总量结构等4个因素层因子的贡献。因此,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应主要从这四个方向着力:一是提高环境规制力度,加大污染治理投资,通过技术革新等方式降低单位GDP能耗,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认真贯彻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四是优化从业人员结构,通过加强行业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二三产业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和引导方面,良好的政策应该能够促进市场的开拓、保证人才的引进和引导资本的流向。优化民营经济,应注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平等性,减少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中的政策;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合理分配税后利润,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另外加强民营企业跟踪服务,竭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增强民间资本投资能力

地区投资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民营经济,应依托现有外来投资企业和驻赣科研院所资源优势,盘活存量资产,重点以政策引导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拉动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地区投资水平,增强地区吸引民间投资的能力。

(四)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民营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要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着力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一方面要强化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新型家族管理模式;体外培养模式

一、引言

“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着不同的界定。一种看法认为“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民营”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由民间私有资本投资设立的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类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开始,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就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家族管理模式”应当逐步走向现代企业制度,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今,老一辈的创业者们也已迈入了耳顺、知天命之年。大多以家族为基底的民营企业也到达了第一个新老两代交接棒的接力区。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掌舵者选择了继续“家族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权牢牢地控制在家族成员手中,决策权高度集中。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的私营企业中,采取“家族管理模式”的企业占到

70%以上。[1]

“家族管理模式”受到如此大范围的青睐得益于它在费用、绩效、御险三方面存在的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固有的弊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势在于推崇“职业经理人”入驻企业,使企业得到专业化的管理,但这对于仰仗家族打拼天下的创业者们来说也是个艰难的选择。那么,是否存在两全其美的选择能让民营企业的管理既是家族的也是专业的呢?

二、传统“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决策过于集中,难以科学决策。第一代“家长”在经历商海打拼沉浮的过程中,深知“集权制”的重要作用。企业家们有时就是凭着自身的胆识和果敢做出大胆的决定,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使得企业一步步向前迈进。因此,这种决策过于集中的“家族管理模式”使他们在创业初期尝到了甜头。[2]

俗话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企业平稳发展的阶段若是不顺应发展状况改变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依旧采用“高度集权”的主张,就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一定隐患。这种隐患往往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知识、能力、经验等一些方面的缺陷而导致了整个企业战略走向的偏差。

问题的严重性往往不会在一开始就表露出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工作就职,也就存在越来越多的专职人员并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现象。此时,企业的业务半径与专职人员的能力成反比函数图象增长,而企业中又缺乏成形的机制约束错误的决策,现行的人员体系最终会妨碍企业的发展。

(二)人员选择面窄,难以检验素质。“家族管理模式”一旦形成,既得利益者的范围也就随即圈定。由于创业者对于“外部人”的敌对意识,在选择企业成员的时候总是会先想到“内部人”。久而久之,一部分所谓的“内部人”也会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而失去了竞争意识,也就没有了进取的心态。而这部分并不具备相关能力及学识的人最终也会进入企业工作,他们因为是家族的一员而得到了一份良好的工作,而企业却没有因为他们的进入得到任何升值。

“家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选拔人员时不是能力为主而是“人情”为主。人情问题在民营企业中较为普遍,在管理中牵扯进人情关系就很难做到人人公平、事事公正,即便是事先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条款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很难落到实处。[3]自身素质不过关的家族成员的堆砌最终会影响到内部文化的建构和整个企业的良好发展。

面对一个部门职位的人选问题而产生的家族内部的恶性竞争也有可能使得兄弟因此反目,最终分道扬镳,分散家产,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企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甚至就此关门歇业。

(三)排外现象严重,难以吸引人才。坚持决策层面“高度集权”、管理层面“任人唯亲”的最终结果就是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中的高层职位都已有家族中人“坐镇”,很难轻易地为一个“外人”让出位置,这也就限制了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的发展。在客观上没有更高的目标可以让其追求,也没有更好的机会可以供其发展,那么在主观上优秀的人才也自然不愿意再留在企业中。当其他企业开出的更诱人的条件时,他会选择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

企业在培养人才,人才也在塑造企业。若是在企业基层打磨了很久将要成型的玉器就此作别,对企业而言也是莫大的损失。缺少优秀人才的帮助和扶持,自然也就无法解决企业内部已然存在的业务半径超出专职人员能力等突出的矛盾问题。

三、“去家族化”管理的隐患

(一)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向职业经理人授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企业的机密信息与他人分享的过程。在目前并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下,创业者选择这种将控制权向家族外部传递的继承方式,就要承担经理人主观上诱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企业本身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对经理人实施有效的激励和控制,社会也无法用成熟的声誉机制来实现对经理人阶层的激励、监督和有效的评价。在两方条件均为否定的前提下,职业经理人背叛业主的难题无法得到解决,也就迫使大家长不敢任用和授权给家族以外的经理人,即便是他们有再好的能力和再多的专业。力帆集团就曾因重用了“外人”,给企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个人责任感缺失。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群体,若是从家族中选拔继任者,那么经营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家族利益和亲情的双重激励和约束。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光大父辈留下的产业。而与家族成员相比,非家族成员就没有情感方面的约束,利己的个人主义倾向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也就抬高了用规范制度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的治理成本。

但更多的时候,企业往往不存在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也并非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有良好的企业责任感,所以部分经理人入主企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光大企业”而是“损公肥私”, 成为侵蚀企业的蛀虫。

四、家族继承人的“体外培养”模式

因为警惕任用职业经理人存在的种种隐患,同时受到骨子里存留的儒家“家”文化的熏染,大多数的创业者还是会选择将接力棒传交给家族中的继承人。但是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也存在其固有的弊端,若是不能加以改进和发展,必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长青。

家族企业的创业家长,对经过数十年心血建立起来的王国,当然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其衣钵,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家族管理模式”的体制下,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接班人的权威与魄力。因此,家族企业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通过“美的模式”透视“体外培养”。美的公司与去年八月宣布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接任集团董事长,并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完善来制衡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被媒体称为“美的模式”。虽然(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没有让家族成员继任企业的董事长,甚至没有让(其子)何剑锋进入美的集团工作,但是并没有放弃在家族企业集团外培养家族接班人。

公开资料显示,何剑锋在家电行业经验丰富:1995-2001年间,何剑锋在家电行业的运营上大有作为,并于2002年正式注册成立了广东盈峰集团有限公司。迄今为止,何剑锋最为成功的投资多与美的集团相关,在其一系列投资斩获中,我们不难看出何享健的身影,这也是何享健在美的“体外”培养接班人的根本体现。

假以时日,何剑锋在家电行业实业投资的经验以及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经验都将使他能够胜任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和战略指导的责任,并最终进入集团董事会,为成为何氏帝国的“总舵手”做准备。

(二)“体外培养”模式的优势。家族接班人在家族之外的平台锻炼发展,自然是缺少了家族现有企业中各种有利资源的扶持,在发展初期较为艰难,这就可以使得未来的接班人在继任之前就体会到父辈创业的艰辛,从而在继任之后珍惜眼前父辈们打拼出的江山,尽心尽力地维护、发展企业。

在家族体系之外谋求发展,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及人脉网络,这也为家族企业积累了潜在的客户群,在接班人回归企业之后,两相合并,顺势就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少了家族的庇护,也能锻造继任者独当一面的能力,充分集成全面的领导魅力和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为日后顺利交班打好基础。

“体外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家族血统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有专业的知识,领导的能力,也有着家族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这样,家族的传承和企业长青发展就得以和谐地达成并相互促进。当然,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最高接班人的培养,也适用于各高管部门家族人才的培养。

(三)“体外培养”模式的疑问。“体外培养”模式自然存在种种好处,但在接班人掌舵企业后,未来仍面对种种挑战:在游离于家族之外的体系下发展,其锻造出的领导魅力是否能够适应企业或让企业适应?从未与其他董事会成员磨合过的未来接班人,进入董事会后是否能与他人顺利磨合?种种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五、结语

长久以来,家族利益的传承与企业的长青似乎总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个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家族企业的掌舵者:殚精竭虑地安排家族利益的分配,处心积虑地培养企业帝国的接班人,却往往由于接班人无法继承其领袖魅力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使得家族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任用职业经理人也存在种种风险。未来的15至2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又将迎来一个接班的高峰,这个令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苦苦思索的难题又该怎样合理的解决呢?本文提出的“体外培养”模式只是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供一种思路,该如何完善这种模式并解决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尹成民.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探析[J].经济问题,2004(4):10-11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全新角度,分析和谐社会运行的动力和制衡机制。既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说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探索。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效率 公平 动力 制衡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其要义就是要构建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的畅通渠道和良性运行机制,使社会矛盾与冲突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动力和制衡力,从而保障社会的持久繁荣、和谐稳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创造条件。

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全新角度,分析了建立健全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指出建立完善的社会动力和制衡机制,既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说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探索。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下社会动力和制衡机制的缺陷

(一)从效率角度

“效率”这里指的是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效率的增长指的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资金利润率的提高,表现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效率优先”原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基础和理论根源。其中,动力机制来自于效率机制,而效率提高的源泉则在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格局。“效率优先”有利于资源配置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效率的增长,有利于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形成,从而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秩序和发展的原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变化,那种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有助于劳动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社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动力论将会受到质疑。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动力来自物质利益的假设偏于简单,而且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并非全部来自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因为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是“社会人”,动力机制的源泉不是唯一的,而且效率的增长也不一定来自于利益分配。如果仅仅把效率视为生产效率,那么,动力作用的发挥就会很片面,甚至会出现低效率和无效率,最终导致不公平。

(二)从公平角度

所谓“公平”在这里不是指收入和财产分配的均等,而是机会的均等。“兼顾公平”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社会制衡力的基础。任何社会要发展,仅有动力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制衡机制,确保社会运行的相互控制和协调平衡,以便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的社会秩序。其中,利益制衡是社会制衡力的中枢。利益制衡最终体现的则是“公平”原则。当说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这里的“兼顾公平”显然是指兼顾机会均等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协调,而不是指收入和财产的分配均等。所谓的“收入分配协调”(在收入分配协调中包含了收入分配合理差距的存在),就是通过政府运用公平原则建立健全利益制衡机制,保障利益相对均衡的分配,保持社会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理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往往把效率一词限定的比较狭隘,认为效率就是经济领域的效率,不包含社会其它领域的效率。经济效率也只是生产效率,忽视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效率。对公平的理解也很片面,承认人的机会均等,忽视精神、社会、文化权利的公平。我国实行“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兼顾公平”的政策确实激活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上,利益制衡机制发挥不到位,导致资本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且呈上升趋势。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趋势明显。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反映了利益制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十七大首次把社会公平放在了与效率同等重要的位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一个“更加”表明了党对公平的高度关注,对促进公平正义,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制衡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公平正义对和谐社会运行的意义

如果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两者同样重要,是人类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两翼。但从最基础的层面看,公平正义更为根本。效率是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过程和手段,公平则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我国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目标,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最终都体现在公平正义之上。公平相对于效率来说,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含经济学意义的公平公正,还包括社会公平公正等。

(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运行最大的动力

公平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价值追求,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最大动力。和谐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运行的原动力。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而公平正义则体现了人的最基本利益需要和价值所在。需要和利益是人的原动力,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种多样并且无穷尽的。不但如此,人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因此,人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换言之,任何社会的人,不但是“经济人”,还是“政治人”、“社会人”、“文化人”。

以公平公正作为社会的动力机制,相对于效率机制作为社会动力机制的局限性来说,更为全面、宽泛和深入,也更具有终极意义。总之,社会是由人交互作用产生的,人是社会的主体和根本,人的需要和利益(特别是物质需要和经济利益)是人生产和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社会运行的原动力。在各种需要和利益中,物质需要和经济利益是根本的,因此,效率是公平正义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

一个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一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就是每个人得到全面自由平等发展的社会。在这里,人们不但有最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创造物质文化财富,而且有最大的约束力和制衡力去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运行的最大制衡力

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源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社会最大的制衡力。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源泉,处于效率的中心位置,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效率;同时效率的增长也要围绕促进公平正义这个中心,有了效率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为主旨、强调效率至上的世界银行也不得不承认:“从长期看,增加公平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根本。”反之,不公平就会损害效率,导致生产潜力遭到破坏,资源分配丧失效率。例如当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出现不公平时,权力和财富的不公平往往会转化为机会的不公平,最终导致社会的无序。当经济和政治的不公平程度过高时,会形成不良的经济政治制度,不良制度偏向于权势阶层,形成穷人复制贫困的不公平陷阱,损害鼓励人们投资和创新的动力机制,从而最终损害效率。还有,贫富差距加大,也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导致消费结构断层,引起效率下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经济发展,政府出台政策以“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其中消费占主要比重。而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降低到2003年的0.77,年均降低速率达0.005,这些都说明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目前我国消费市场仍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如果减少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不公平,制定出和谐社会的制衡机制,限制特权和专权,较为公平公正地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利,那么,就可以带来许多现实收益和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更多潜在的和长期的收益,有助于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依靠公平的社会制度来维持。

总之,社会和谐需要公平与效率。这里的公平,是全部生产要素的公平,是对社会各阶层和各类人群的公平,不是对特权阶层和少数人的公平,和谐社会追求的公平是理念公平、规则公平、程序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和监督公平,任何一个环节不公平,社会都不和谐;这里的效率也是全要素的效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效率,以及各类群体和各个阶层的效率。一个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是否和谐、合理和科学,主要看是否体现全要素公平、全过程公平,并由此形成全要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联合,胡鞍钢著.繁荣稳定论―国家何以富强和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厉以宁著.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6

3.陈占安主编.从基本矛盾理论到改革开放理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广东经济学会编.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红旗出版社,2007

6.汪段泳编.民营经济论文精品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评经济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民事法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