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

时间:2022-10-02 05:01:55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与生机,是我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客观反映。文章总结概况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其一般规律,希望所发现的规律能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王玲仙(1963-),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道平(1962-),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D71006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2-0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与生机,是我们党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客观反映。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之中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工作,总结概况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状况及其一般规律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一般诉求。

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其特点

要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就必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了一系列特征。

(一)理想与功利交织,功利性突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衔接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比较认同的,从内心来说,他们大都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大概设想,肯定当代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并积极面对生活,从各个方面践行着自我内心的理想与信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朝气蓬勃,以理想升华“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扎根于内心深处。同时,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又非常重视实效,社会的功利性和务实之风交融互映。当代大学生对理论学习抱有很强的“实用主义”态度,特别注重理论学习的“投入”“产出”比例,追求理论学习的当前意义与实际效益。

(二)信仰与怀疑共生,怀疑度加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价值意识形态,是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必然抉择,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无可争议的“旗帜”。建党9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地位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凝聚力、指引方向的作用没有改变,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关键期,矛盾进入凸显期,当代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特征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也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又恰恰形成一种“呼应”,进一步消融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旋律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之中,部分学生产生怀疑倾向,对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提出了疑问。比如面对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公平公正的局部缺位,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产生了疑问,对改革开放的代价加以夸大,甚至演化为对改革开放的否定。

(三)理论与实践联姻,实践性加强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①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化为物质的力量。在当前务实的大环境之中,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联姻,实践性加强也是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的一个鲜明特征。传统的纯粹“书斋”学者,为理论而理论的人逐渐减少,当代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之中一方面注重理论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仍然保留了青灯黄卷的习研传统;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善于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而且最大程度地追求理论的实践价值,着重于理论本身的运用和绩效。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中,既注重读懂“有字之书”,又积极体验与感受“无字之书”,将书本的理论形态积极内化为自我行为的指导准则与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加以应用,并通过实践的实际检验来修正自我的已有认识,如此一来加深自我对理论的认识,深化了理论本身。在日常教学之中,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与灌输,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学理论案例的论证与补充,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四)认同与排斥同在,排斥性明显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和魅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不仅具有民族化的外形,更有本土的理论内涵。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种契合性与民族性使得它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理论上的“不证自明”。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新鲜经验与理论总结是比较认同的,在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能够产生理论上的共鸣与认同,这种理论上的共鸣不仅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同,更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认同与肯定。与此同时,长期存在的某些僵化死板的“灌输”教育模式使得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理论表述表示“排斥”,这种离心趋势甚至演化为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展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为前提

纵观我们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前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就是要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和和当代大学生之间架一座桥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当代大学生所信仰、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机与活力,延续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内在科学性,而且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最佳的载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当代大学生接受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就是要学习与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水准以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养为主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之中的传播与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外在的理论表述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信仰,并付之以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③,不仅仅要进书本、进课堂,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番教育实践牢固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成为一种“主义”和“信仰”。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马克思主义思想力量的发挥离不开信仰者本身的主体条件,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核心,并发挥实际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质与责任意识。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素养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如果接受主体缺乏必要的自身素养,就不能全面、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甚至会歪曲、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内涵,陷入“主观主义”的历史窠臼。要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当代大学生就必须努力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提高明辨是非与去粗取精的能力,学习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根基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义”和“信仰”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之中得到充实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根本的实践基础,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任何时候都必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一核心主题,而不能就理论到理论,脱离中国的实践发展的现实历程。这也就意味着一切理论的是非曲直、一切价值评判,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为尺度,没有什么抽象的理想尺度,更不能脱离这一实际搞抽象的是非之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根基的,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体验必须接受现代化实践的考验,并在实践之中得到进一步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必将大大推进其理论形态的传播,并对理论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现实案例,而且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由“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的转换,这一切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之中传播的现实根基。

(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配合为促动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手段。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所具有的特点,必须经过一番转换和处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理论,由少数人的“独白”转变成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大众理论。在此过程中,这种最为关键的技术处理工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普及的关键,它的完成以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配合为促动。为此,必须首先深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研究,普遍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不仅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鲜经验得以总结成形,而且进行着理论本身的革故鼎新,以时代性的内涵去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其次,理论通俗化的表述转换,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实然之维,离开了大众语言的这一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被“束之高阁”。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还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努力整合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社会引导等力量,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播的强有力促动。

(五)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的力度以制度力量推动下的教育传播与传媒宣传为维系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决定了其传播不同于一般文化传播的自发性与盲目性,而是一项带有很强目的性且具有高度要求的战略任务。也就是说,其传播是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推进的一项有着严格步骤、明确目标的系统工程。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离不开制度力量的维系,离开国家体制、制度力量的维系来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极其不现实的。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不管是教育机构还是传媒机构,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运转的。教育机构与传媒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多得的媒介和平台,制度力量推动下的教育传播与传媒宣传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的必然归宿与理性选择。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教育的改革逐步深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目前高校使用教材的版本得以统一,教授内容日趋科学化,教材的修订紧跟时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发展。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学科地位也得到增强,由二级子学科变为一级学科,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经费的投入、对高校师资培训力度都大大增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及提供了客观保障。此外,各种传媒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传播普及的新方法,使得主旋律牢固占据舆论的主战场,使指导思想时刻影响乃至“驻扎”人们的思想深处,从而澄清是非,消除各种疑虑,与教育手段一起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过程之中显现出的诸多特点,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传播的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传播的生机活力。总结概括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的一般规律,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一般诉求。为此,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从而确保教育与传媒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过程之中始终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切实做到传播的有序进行、科学展开与效果明显。

[注释]

①.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97.

②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③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式教学... 下一篇:城乡统筹视野下重庆市教师培训机制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