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5:41:22

当代文学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贺立华是这样评价的:“张志忠教授 借鉴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起源》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建立所进行的卓越分析,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狂人日记》、《沉沦》的再解读,阐明了五四新文学发生期所表现出来的启蒙精神的多重性与暧昧性,揭示了历史与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

1张志忠在这篇论文中还使用了福柯的《癫狂与文明》和《性史》

来分析《狂人日记》和《沉沦》中两位主人公的“迫害狂”与性苦闷的忧郁症——“中国病人”的形象,发掘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不甚为人关注的另一面,这无疑拓宽了我们对文学与启蒙话语的理解。在这样一篇论文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理论资源,却并不给人以生硬、突兀之感,即是所用的理论与研究对象十分贴合,恰能互相阐发、互为印证的缘故。2011年第2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后记》,不仅点出了张志忠在《镜中之像 像外之旨》一文中所使用的全部理论资源,还对张志忠的文思精妙做了点评:“张志忠的论文可以看作文本细读方法的一次精彩展示,阐述了洛夫诗作各个层面上对镜像的借重,揭示其背后的巧思妙想,论述有情有理,文本细读与批评家个人的感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中借用的理论资源不仅有大家较为熟悉的拉康镜像理论和巴赫金的《镜中人》,还参照了钱钟书的《管锥编》,这种中西糅合的尝试既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底,也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2同行如此美誉,足可证其功力之不凡

实际上,读这篇论文的时候,很难不为作者的博学与妙思所折服。论文从洛夫《漂木》中的镜子谈起,一路引述作品,一路娓娓谈到《沧浪诗话》、《管锥编》、拉康和巴赫金,其间还穿插了洛夫诗与鲁迅、杜甫、李益、冯至等作品的对照。不仅将古今中外熔为一炉,且饱含着因诗而生的种种人生、哲学感悟,逸兴横飞,妙语迭出。选集中的《恢复感觉 理解含混 体贴文本——文学教学与文本阐释的实证研究》是一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倡文本细读、审美优先的论文,与本集中的《强化文学评论的审美品格》正可前后呼应。后者在理论上对审美优先问题进行了阐发,指出:“审美性是文学的命脉所在”,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严重弊病,就是审美品格的缺失。由此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是“新的艺术探索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鼓励,很容易被淹没在大量的粗制滥造的赝品中”,而且“不利于社会和大众的审美品位的提升”,为此,应积极开通和拓展通向审美境界的路径。而前者则从经典文本解读入手,来谈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的重视文本细读、重视培育读者审美感觉的原则。文中所举的几个例子:《荷塘月色》《画梦录》《回答》《一切》《色•戒》相信是很多教授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师都十分熟悉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感受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如今这样一个高校的博导们都不太乐意给本科生上课的年代,张志忠对本科教学的重视实在是令人感佩。实际上,在2009年出版的《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导论中,张志忠已经提出,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把培育学生的阅读品位放在首位。这些,应当都是他为开通和拓展通向审美境界的路径而做的努力吧。

二张志忠的治学方法的再一突出特点是立足本土、融汇中西

正如张志忠在文集的自序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从80年代初期进入学术研究行列的学人,他在学术生涯中“恰逢其时地先后经历了方法论的革新和理论视野的开拓的文坛热浪”。西方20世纪被公认为“批评的世纪”,20世纪下半叶更被称为“理论时代”;而在中国文坛,1984、1985年则被称为“方法年”,作家和批评家们都感受到了外来方法和理论的剧烈冲击。当时所谓的“方法热”,主要是西方理论热。时至今日,在文学批评领域,以西方理论为中心、将中国现象当成解说、印证西方理论的材料的情况,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因此,如何真正地吸收西方理论和方法,化入自己的学术格局之中,摆脱西方理论统治的阴影,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张志忠首先坚持的是对西方理论和西方小说表现技巧进行深入了解,他认为,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消化、吸收和掌握,然后才能谈“为我所用”,才能真正地驾驭西方理论和方法。张志忠一直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乃是以世界文学作为模板的”,因此,在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同时,他在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和钻研西方文艺理论方面用功甚勤,对于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也颇为重视。

这正如他在《论集》自序中所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必须同时地具有多个学术维度:必须在若干方面具有良好的养成”。“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可以不了解当代文学,但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这三个方面的素养,却是缺一不可”。《论集》中的《何处“偷”来〈白轮船〉——艾特玛托夫在中国之一》一文,是使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探讨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的一个精彩范例。此文详细地梳理了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不仅饶有兴致地追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孙少平和刘醒龙的《弥天》中的温三和阅读《白轮船》的经历和感受(文中还谈及王蒙《狂欢的季节》中的主人公钱文对《白轮船》的阅读);同时,也列举了几代中国读者,从“白洋淀诗群”、张承志,到今天的读者,喜爱和推崇《白轮船》的确凿实证,别开生面地描述出了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所形成的对话关系。张志忠对中国当代作品烂熟于心,文中列举当代作品如数家珍,许多细节更是感人至深。这样一来,论文就越出了单纯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窠臼,不仅饱含着几代人对艾特玛托夫的深深敬意,也凸显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那个特殊的“偷”书时代的深刻反思。

张志忠收入《论集》的许多论文,都可以找到援引西方理论或以西方作品与本土作品对照的例子。《远行人必会讲故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一解》一文,就提到了本雅明的《讲故事的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我的世纪》等来论证小说中故事的重要性。与前面已经谈到过的其对拉康、巴赫金、福柯理论的熟稔,足可见出张志忠在外国文学和西方文论方面的学养。张志忠的学术视野的开阔,无疑得益于八九十年代引入的“西方理论”和对外国文学的长期关注,但坚持以“本土经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执着地追寻本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品格,是他长期以来坚持的治学方针。始终立足于本土文学创作,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视为世界文流的一部分,正是其学术格局既包含全球化的视野,又始终突出民族的和本土的特性的关键所在。应当说,从1978年进入山西大学求学开始,张志忠就开始关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在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引发他的研究兴趣的作家应该是所在多多的,收入《论集》中的关于王蒙、张承志、贾平凹、莫言、阿成、徐小斌、王安忆的小说和李瑛、洛夫的诗歌的评论,都在不同侧面和角度抓住了作品的本质特点,对于作家创作的改进和深入认识、理解作品,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收在《论集》中的“时潮追踪”中的系列文章,《领异标新二月花——对80年代中期小说创作新潮的思索》《试论90年代文学的文化视野》《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更是张志忠长期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发展、追踪文坛动态、深入思考文坛发展方向的结果。

在张志忠的当代文学批评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莫言研究。收入《论集》中的《论莫言的艺术感觉》,就是他研究莫言的代表性成果。文章以精确传神的分析,阐发了莫言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对莫言的创作进行了高度肯定,在莫言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论集》的自序中,张志忠指出,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作为作家的同时代人,“要有及时地判断新人新作之意义的能力和勇气”,但要有此勇气,却并非易事。他在80年代就独具慧眼,对莫言的文学成就进行高度评价;而在此后几十年长期关注莫言创作发展的历程中,不仅敢于反驳对《红高粱》和《丰乳肥臀》的粗暴批判(如指责莫言的作品是“残酷叙事”、“暴力美学”),还顶住外国同行对莫言评价不高的压力(如德国学者顾彬对莫言的批评),始终对莫言这样一位“中国故事的杰出讲述者”给予肯定,并始终坚持不懈地研究“莫言是如何将个人体验和历史记忆、不羁想象和乡间传说、民族痛史和农民品格等博采广收,自铸伟辞,在探索民族的心灵史的同时,又对文学自身予以很大力度的变革和创新,以独特的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3这在更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学者的见识,也是一个学者敢于摆脱西方中心影响,坚持本土化、坚持自我的可贵精神。

三作为一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耕耘多年的学者

张志忠在治学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关注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次收入《论集》中的《强化史料意识 穿越史料迷宫——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几点思考》,以及因为篇幅问题而最终割爱的《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等几篇长文,就凝聚了张志忠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态势的思考。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重视史料的发掘和使用,是学科研究成熟的标志,当然也是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方法。不过,要想在史料的迷宫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就需要在全面勘察、鉴别史料基础上的洞见——这不仅需要相对自觉、成熟的史料意识,还需要长期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一个生于五十年代、治学严谨的学者,张志忠对于研究工作中的史料问题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和重视。《强化史料意识 穿越史料迷宫》一文,就显示出了他在史料的迷宫中披沙拣金的睿智与识见。

《论集》中的另一篇论文《剪不断,理还乱——莎菲形象与作者丁玲之间的纠缠辨析》亦可看作是运用史料揭示作家与其笔下人物关系的范例。毫无疑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个学科,是以现当代作品所包含的强烈的时代感、时代的情感思想与时代的美学风范为内核的。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如果不重视作家的创作,不重视文本,就无法挖掘出当代文学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摩登”之美。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理论视界,就无法在浩如烟海的现当代文学中披沙见金,寻找到将来可能跻身世界文学之林的经典之美、永恒之美。张志忠既重视理论,也重视文本,并主张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必须在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这三个方面有较好的学术养成,实际上既是对从业学者素质的要求,也是出于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发展的考虑。张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迄今为止,中国现当代文学历时已近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工作的魅力与其中包含的机遇和挑战与日俱增。世纪的更替与社会的发展,都在促使现代文学经典化的步伐逐渐加快,而紧随其后的当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历史化与体系化还有更大的空间,正需要一大批学养丰厚的研究者投入其中。张志忠已经以他所走的道路,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建树,为青年学子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典范:融通中西理论、为我所用;厚积而薄发,以渊博学识和锐利眼光,看到问题之所在,发现新问题;从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工作,正是他的治学方法。而这样的治学方法,除了能给晚辈学子指明路径之外,对于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整体学术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无疑也是功不可没的。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众化和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趋势日益明显。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如此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对照教育部的改革部署,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范式,日益显得滞后和不适应。主要表现为:首先整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中小学教材几经更新,特别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中小学教材的引入,基础教育质量迅速提升,中学毕业生特别是本专业的大学生已经比较广泛地接触和阅读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具备了一定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和表达能力。其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结构已经形成。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硕、博士研究生教育空前繁荣,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已经完成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办学质量与内涵。广播影视、多媒体网络及远程教育诸多范式、手段,特别是MOOC教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使青年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滞后、烦琐和刻板灌输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范式。三是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后,经济转型实在必然,人们生存现状、择业就业理念及人才市场的运作规则等,都要求新一代大学生文理兼修,广泛涉猎现代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树立现代科学与民主精神、创新与竞争意识,掌握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和适应现时代社会生存环境。而这些新情况和新挑战,与数十年一贯制的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知识界的“经院化”“书斋化”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国学化”倾向,恰恰形成鲜明的“二律背反”现象。正因如此,以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相统一的现代大学理念,来思考和探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显然十分紧迫而必要。

考察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汉语言专业文学类课程(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改革发展和教学现状,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一方面是理论探讨空前活跃,思维开放,思想解放,充满了创新求变的激情与热望。各种以创新探索为旨归的本学科新理论、新教材层出不穷,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开放发展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这种开放、多元的发展潮流,也给本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迷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大量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艺理论观念的被引入,并进入教材与教学活动,在各种“创新”的名义下,该类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愈来愈模糊,乃至被遮蔽或淹没了。二是愈来愈强调理论的科学性、自律性、独立性,越来越关注理论自身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概念范畴、理论范式、话语方式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该类课程也就逐渐发展成为知识性学科,不但远离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文学课程的本质特性特(审美性)不但没有突出,反而遭到弱化乃至被消解。三是理论研究显得曲高和寡,与教学实践环节难以结合,尤其是当下的教学主导者的职业技能较差,加之教学对象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现状令人堪忧。其结果是:这种教学活动既远离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社会大众的人文精神诉求,又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传统的文科院校、综合院校乃至近几年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均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层次和目标不近相同,但均担负着传承中外、古今各民族优秀的文学遗产,让大学生在灿烂丰富而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中感受文学的情感魅力,从语言、叙事、情感等方面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养成审视历史、关注现实、憧憬未来的人文情怀。“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是要探索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它的使命就是要为当下提供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支撑和指引,因此,它必须切合现实,为现实服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作为对自有人类以来的文学发展历程和文学现象、文学创作进行认识和阐释的实践性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均是专业主干课,且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能力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该类课程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课教学以往出现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是文学课教学的“语文化”倾向。由于任课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缺乏准确判断,对该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只能是采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内容,按教材逐章逐节把这些知识点宣讲一遍,如果换了教材,那么所传授的学科知识就可能大不相同,教师就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大多数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作者介绍—创作经历—作品分析(主题—形象—艺术特色或风格)”,学生除了接受一些零散的的知识点(作家—作品)以外,实际上并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学该类课程,无法体现文学课教学的人文精神实质,呈现出鲜明的中学“语文化”教学倾向。二是严重的科学化倾向[4]。文学课教学面对的是人类丰富而灿烂的文学创造活动,而作为其载体的是经过作家们主观意识投射、加工、锻造出来的文学作品。从接受者的角度讲,则是具有独立艺术品格与审美价值的“文本”。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该类课程主讲教师更多的是重视文学史现象的梳理、作家成长和创作经历的介绍、重点作品的讲析等,并且在作品讲析中更注重“题材”“主题”“结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等元素的分析,剖析与揭示其中的科学性而忽视其作为“文本”的人文性、情感性,至于作为文学本体的审美性构成的“语言”“叙事策略”“情感“”形式”等元素往往被忽略或遗忘。

二、探究式教学范式的探讨与实践

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比较理想的教学状态是,教师在对文学类课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各类文学发展演变历程、不同文体的独特性等具有比较清楚的理解和研究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在确立教学主体(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明晰的教学观念、个性风格,具有较强的处理具体教材与教学内容的能力,并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范式,这样才会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形成了探究式教学范式(理念和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范式,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课前阅读、课堂主题讨论和课后问题研讨为抓手,以文学文本(作品)为教学载体,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个案引导学生研讨、以实践引导学生领悟”的教学范式。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领悟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演变历程(主题与形式、审美观念等),探究文学之美,体味文学之情,培育创新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突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与引导;与注入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思考、理解与领悟;与单一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综合了问题教学法、个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长处,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对学生的启智作用。倡导和研究文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范式,能够纠正长期以来该类课程教学存在的语文化、科学化、知识化倾向,促进教学理念由“知识接受”向“审美感受”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认为,我们的思想理论,应当注重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把观念转化为德性。这种转“知”为“智”的理念,对于整个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富有启示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就不能只是把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仅当作知识传授进行教学,更需要引导学生从“人学”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的情感性,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考、理解、体悟来理解人生与社会,不断增长人生智慧,培育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精神。探究式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提出并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之中的。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会了思考和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改革与研究能够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素质”,进而内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课程,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学理特性,形成文学的整体观,还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将知识接受转换成实践应用能力,这既包括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也包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该项探讨与研究能够从理论高度认识文学课教学的特殊性,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分析鉴赏、评判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上。从教师的角度讲,此类教学范式能够促使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情智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情景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理念和角色的转变,达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探究式教学范式的改革与研究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首先是树立确立了“阅读奠基、实践育人、以生为本、审美养成”的教学理念。始终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领性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互动,创造活跃而又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获取知识的研讨式教学为主,以文学事实和文学文本为依托、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提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主,以传统教学媒介为辅,注重声情并茂,情景相生,体现文学课的教学特色。其次是教学手段改革。长期以来,文学课程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原本鲜活的文学现象与实践,经教师口头讲授、演绎,学生还是难以理解、领悟。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学基本特质和整体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提供典型的、丰富多样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直观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感性体验、思考理解、探讨研判、进而提升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手段虽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对教师的感性描述能力要求很高;即使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感性描述能力,也不可能达到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贾平凹及商洛作家研究”等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文学课教学立体化、形象化、情感化,为学生理解和领悟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和生动鲜活的情景。经多年努力,制作并不断完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真正实现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第三是教学方法改革。多年来,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讲授法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虽然在过去信息不畅的条件下,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之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单一的讲授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结合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综合运用情感体悟法、个例分析法、主体实践法、师生讨论法、主题研讨法、田野采风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领悟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外启发学生探讨与实践,关注当下的文学现象,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到不同的文学类型时,我们的更强调落实实践环节,而实践课依不同的文体实施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共分六大单元实行实践操作。文学思潮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各个阶段的文学思潮及文学观念的演变过程,并理解其特点。通过课堂主题讨论、课后查找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每一阶段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的文学运动,不同文学流派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特点作到纲举目张。中长篇小说在现当代文学阶段得到长足发展。其篇幅较大,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本(篇目在列举书目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我们在课余组织著名篇目改编的影视剧放映(如《阿Q正传》《家》《围城》等),使学生体会重点作家的语言特色、叙事结构、人物性格和艺术风格,并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既增强对作品的审美分析,也增强他们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短篇小说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是实践课的重点,涉及60多位作家的100多篇作品,我们要求学生在对作品进行精读、细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前评述、情节复述、课堂讨论、精品赏析、小说改编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现代短篇小说的主题与风格演变历程。现代诗歌是以阅读列举书目中的诗歌为主,主要采取朗诵和背诵的形式,强调语言和情感的熟练和准确,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审美感。并通过引导学生练习写诗,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情感把握能力。现代散文篇,要求学生精读现代散文精品50篇。主要通过课堂赏析、练习写作和课外采风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现代话剧篇,主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剧目的观看与赏析,引导学生自演、自导部分片段,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熟悉话剧的艺术要素,完成学生对话剧的语言、表演艺术和人物角色、情感表达的认知。第四是考试改革。课程理念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改革,如果不在考试中贯彻改革思想,就会导致教学改革有始无终,直接影响教学改革思想的贯彻与落实。为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内容及形式也进行改革。除每学期期中与期末的结业性考核外,学生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平时作业、科研小论文以及背诵的篇章的多少等都可以参与成绩评定,由此共同成为学生本课程最终成绩的构成因素;建立了由“过程性评价(30%)+结业性评价(70%)”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初步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主讲的语文教育专业《中国现代文学》被评为商洛学院“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评为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课程团队被评为商洛学院2014年“优秀教学团队”。这些改革成果的取得以及所建立的课程网,为本课程的学习、师生交流、信息互换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与发展平台。在主讲教师的引导和辅导下,近几届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有力提升,学业成绩普遍提高,考研气氛良好,分别有4名毕业生被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211”院校录取。任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课程组成员共承担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教育厅、商洛学院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10项;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普遍高涨,教学效果良好。在毕业论文撰写中,选择现当代文学学科领域的选题占到论文总数的31%,有6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由于我们的此项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实践以及深化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但教学改革理念的确立与巩固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与提升。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遇到诸如学校的某些机制不够灵活、教学条件不尽人意、部分主讲教师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科研与教学能力尚需增强、学生的阅读面较窄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文学类课程而言,这些困难同样不可避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是时代的主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所有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与从业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我们有理由坚信,顺应着时代的召唤与社会的进步,兼具有识之士的呼吁、富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将难以阻挡改革的脚步,这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及其奋斗目标必将实现。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其实不然。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总结、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学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反思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正是戏文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比较的视野,在对改编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同时,老师也可指导学生讲文学作品自己改编成剧本,表演并制作成短片,既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为文学与影视教学之间搭起了合作的桥梁,不同课程之间若能相互沟通配合,让学生既不必增加学习负担又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单一的教学方法通常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综合运用讲授、范例、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辅相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超级秘书网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大学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最终制作出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在06级本科班的现代文学教学中,开始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且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直观、丰富的画面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学习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非常必须的,但同时还必须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不能随便在网上下载。一个好的课件要经过自己的精心打磨,内容不宜过多,不能把讲义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上,但重点的东西要在课件中反映出来,也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多媒体教学还须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这样方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超级秘书网

大学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最终制作出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在06级本科班的现代文学教学中,开始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且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直观、丰富的画面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学习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非常必须的,但同时还必须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不能随便在网上下载。一个好的课件要经过自己的精心打磨,内容不宜过多,不能把讲义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上,但重点的东西要在课件中反映出来,也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多媒体教学还须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这样方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教改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人文学科在这场教学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还有许多潜能有待发掘。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这也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拓展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优化教学内容,才能从基础上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当代文学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庞大,作品数量惊人,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密切,文学审美标准多样,文学评价争议较多,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尤其是它还在发展变化中,是处于开放的知识体系中,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不可轻易下结论,有待仔细斟酌。面对这一问题,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果断地抛弃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从问题出发,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而将课程的核心内容讲透。中国当代文学在减少讲授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等内容的情况下,以突出作家作品的分析带动文学史线索的勾勒,强调文学作品审美性的体悟、鉴赏。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重要作家的写作风格,领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把握当代文学整体的创作面貌。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陈旧和刻板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在与中学语好衔接的同时一方面要体现“史”与“著”的结合,保证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致力于学生艺术审美分析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知识结构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用流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教学内容体系,适当地引进学科热点问题。当前的很多教材对当代文学的论述止于新世纪初,不利于学生了解当下文学的鲜活性。当然,这些热点问题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一一讲授,但需简明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中。如当代文坛动态的捕捉,作家新作品的简介,以全面开放的视野来把握文学的新变。当前,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在以作家作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限于学时原因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着眼于赵树理、柳青、杨沫、梁斌、郭小川、王蒙、张贤亮、王安忆、莫言、余华、韩少功、阿城、汪曾祺、实、舒婷、北岛、顾城等作家作品解读,虽然让学生对重要作品的审美价值有了较多的了解,但对作家所处的具体时代状况和作品产生的文学背景了解较少,难以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来理解复杂的文学史构成,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政治力量的博弈知之甚少,从而造成理解的片面。与此同时,对作家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得失也缺乏客观公允的评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遭遇类似的问题,即学生站在当下的文化立场以当下的写作水准来衡量某些经典作品认为其幼稚可笑,这种缺乏历史视野的判断大多源于接受过程中一鳞半爪式的印象,尚未形成基本的文学整体观。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点解读重要作品的审美价值,以文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文学史现象的特殊性和作家作品不同的创作特点选择不同的理论方法对此加以阐释,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化认识。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看王安忆与张爱玲的上海书写等,可以挖掘出文本的不同主题内涵。另一方面也要部分地选择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引导,让学生大致了解文学史的多幅面孔。例如,对赵树理作品的分析,如脱离了《延座讲话》精神和十七年的政治环境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赵树理40年代和50—70年代作品的变化也需借助相应的文学史线索加以说明。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史呈现的课程内容设计要兼顾二者,难度的确很大,虽难免顾此失彼,但需勇于尝试,在文学教育与历史素养二者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得以很好地传达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运用。要在课堂外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宏观地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嬗变轨迹,并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中优秀作家作品的内涵,以做到教学的审美性和系统性,以及教学的实践性三者并重。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解文学思潮等文学史基础知识通常是以概括的讲授法进行,而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多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实行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教师以问题探讨的方式重新建构教学内容,着眼于文学作品审美性的挖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共同讨论;可以围绕某一“话题”让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做好书面准备,届时在课堂上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作专题发言,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总结,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如在讲解实的《白鹿原》时,就以白嘉轩人物形象的评价为核心来进入《白鹿原》文本的分析,通过这一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小说复杂的思想主题和作家的情感取向。学生各抒己意,出现辩驳,教师通过及时点评和总结,解除学生的疑惑,激发进一步的思考。又如,在讲授新世纪文学时,学生比较熟悉的网络文学部分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即网络文学的特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文学的哪些特质,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等等,这些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文学知识介入当下的文学现实,启迪他们的思维。课堂讨论作为考察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作正向的教学激励。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双向、多向的互动拓展了教学内容,使课堂因头脑风暴而充实丰盈。知识不是教学简单传递的对象,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建构意识,首先在上课前要开列好基本的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学研读,要在课堂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是培养学生读原著,感受文学之美,提升作品分析能力的根本所在,也有助于驱除文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即以理性思考代替感性体验,重理论思辨轻文本细读所导致的概念先行的痼疾。阅读原著和重要的文学史料是重返文学现场的必经之路,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其次,在教学中期阶段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研究某个作家作品或者某种文学现象分析的小论文,题目自选,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换写出评语,最后由教师打分并详细地讲评,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会加深学生对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理解,激发文学创作与理论探究的热情。例如,学生完成的郭敬明小说之我见,后宫小说类型分析的文章都有问题探究的意识。多给学生更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大力鼓励他们进行一点文学创作与论文写作的尝试,学会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自主解决问题,不在乎答案的惟一性,做到自圆其说即可。中国当代文学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鼓励学生通过写作与评论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使教学的历史感与现场感交织,开阔了学生视野。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上的不足,促进课程内容的深化。例如,通过课余观赏作家传记片和作品改编成的经典影片,话剧排练、诗歌朗诵,小说人物配音等方式,解决学生对年代久远的文学阅读兴趣不浓,容易产生时代隔膜的问题,调动其学习信心。例如笔者曾让学生观赏影片《芙蓉镇》,学生在看了影片之后去看原著,感触很深,写的影评和作品评论带有个人体悟。学生还自行组织了当代配乐诗朗诵比赛,改编排练了高行健的《车站》,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合成人物录音,制作背景PPT画面,把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文学教育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了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提升了人文素养,也让学生所学的现代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并且,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一些作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与文学名家直接对话,让他们真切地了解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和作家的创作路数,缩小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感,将鲜明的当下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带进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请过方方等知名作家来校与学生面对面谈文学。另外,适当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湖南凤凰、浙江乌镇、天津等一些著名作家的故乡、故居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临文学现场,感受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文化氛围,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

作者:孙斐娟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7篇

1.1中国现代代文学发展存在着现状批评的现象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变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下,衍生出了一批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为文章主题的文学作品,从而诞生了一批专门进行批评文学创作的作者。现状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是最具有诱惑力的部分,这种联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形式,呈现现状批评呈现出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而这一类的作品和作者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产生,现状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表现的也最为活跃。这也导致了很多人把现状批评认识为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对大众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是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类的文学产生抵触心理,使得研究得到延滞,甚至使得这一时代的文学已经在一些人的研究范围中消失。这一类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矛盾冲突,暴露了很多问题,涉及到现代文学传统、作者的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的表现等方面,具有挺高的文学创作研究价值。

1.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问题

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体裁主要就是小说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狭窄。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体裁多样,诗词歌赋、散文、议论文、曲艺小说等各种形式,呈现百放齐放的景象,是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可是在2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尴尬,诗词歌赋、散文、曲艺等文学体裁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找不到,收到了当代文学的冷落与忽视。古代鼎盛发展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已变成了当代文学作者的软肋,新时期的小说已经取代了各种传统发展良好的体裁的位置,这种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忽视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建议

针对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要保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第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要出现能打动人心、穿透生命、直达灵魂的文学作品,这要求作家要摆脱商业化的困扰,超越世俗中的平庸来寻找生命的真谛,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构造来表述社会的现状,让文学中灵魂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开发人们的人性,让人性的光辉流传千古。第二,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原历史和文学的真相,摆正社会上出现的很多的经典误读的现象,这样也可以让古代的文学与新时代的文学更好的衔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化中得到传承。第三,拓宽研究的空间,引入多样化的文学体裁,对中国传统的优秀的诗词歌赋和曲艺小说进行深入的研究,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第四,利用中国少数民族的多的特点,学习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让不同文学之间得到渗透与共存。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对当代的文学进行分析,创造出传承传统文化又据符合时代的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论文选题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难易程度应适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选题意识,提前告知学生在平时读书、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阅读的兴趣点,积累与之有关的知识并勤于思考,发现其中有意义的话题。同时,学生应对本学科的选题范围有所了解,最好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难易适中的话题。我们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四个研究方向或选题类型,它们是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体研究和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研究。选择论题应考虑自己的学术个性、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量力而为。一般来讲具有综合全面的知识、擅长宏观把握的研究者,可能更适合选择文学史研究以及社团、流派、思潮和创作群体研究;而对于一个感受力较好、文体意识较强的研究者来说,可能更乐于选择作品研究和文体研究这样的方向。具体到高职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这一学科的时间较短,缺乏本科生那样的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对文学史流于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因此,选择作家作品研究这一范围更适合、也更容易把握一些。

二、掌握有效的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学术研究的方法规则是实证和逻辑,所以,当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收集材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任何课题的研究都必须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三方面的材料。文学理论的功能在于确定研究者的思维框架.建立逻辑结构。文学史的功能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坐标和标准尺度.它决定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使其知宏观大局和纵横深浅。而作家作品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本体对象.是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直接与研究者的审美才能、文学修养发生关系。从大的方面了解了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后,还要熟悉收集材料的途径。对于现当代文学来说,材料简单地说表现为图书和论文两种形式。图书一般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查询。论文和某些文学作品则要通过期刊检索。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推荐一些在本学科有影响、且对学生论文写作有帮助的研究性刊物和工具类书.使之在收集材料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认真阅读作品。熟悉材料。培养问题意识。形成论文观点。

面对一大堆收集来的与论题有关的材料,下面要做的工作是消化材料,即阅读、研究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体验和经验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文学研究是特别强调主体性的,尤其在作家作品研究中,个人的阅读体验、审美感觉可能是阐释问题的出发点。大专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往往对生活有诸多新鲜的体验和感触,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善于抓住一些鲜活的感受、思考的火花,以及一些不解的问题。很可能就可以从中生发出新意.形成有创意的论文观点。论文写作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点新意.并加以突出。就可以体现出论文创新性的学术价值。

四、遵循逻辑规则。理顺思路脉络。列出论文提纲。

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求新颖、深刻,还要求真实,必须有大量可靠的材料做依托才能成立。所以,一篇论文的写作不能满足于观点的存在.更要求对观点的论证。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形成观点过程的一种还原。它的物化表现就是论文的提纲。一篇学术论文的提纲实际上是作者关于某个问题的思想结构图。从提纲。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论点和论据,同时还可以看到作者思想路线和理论方法。提纲的形成必须遵循逻辑规则。惟有通过逻辑的推演,才能使一盘散沙似的材料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也才能使论文成为一个周密的话语体系。

五、依照提纲框架.整合观点材料.完成论文的写作。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9篇

1.1传统书籍的装帧

传统文化中将书籍设计称为书籍装帧,对书的封面和板式采用二元化的思维进行设计。传统的书籍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情况的影响,其书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变迁。书籍的装帧从字面上讲就是将许多的书页装订成书,其中“装”字的来源主要是传统的卷轴书制作中的装裱,也可以说成对书籍的装潢。帧是数量单位的表示。传统书籍最早的装帧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较为接近现代的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推动了书籍设计的更新,出现了现代书籍的设计。

1.2现代书籍的设计

受到的影响使得中国书籍形态脱离了传统形态的约束,在设计中更能体现一种整体性。从传统的书籍装帧到现阶段的书籍设计体现了设计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变。书籍设计打破了书籍装帧堆叠装订的形式,在设计中对书本内容和书中的元素进行了结合,使其形成一种较为和谐的空间。现代书籍的设计主要是由设计人员通过对书籍内容进行阅读,然后在设计中突出主题,对设计进行知性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在设计中,通过对各种数据精心的计算和把握,有条理的构建整个书籍的框架。综上所述,现代书籍的设计内容相当广泛,无论是外在造型还是文字信息都能体现书籍整体的设计。

2、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思维分析

传统书籍的装帧设计中不但能够体现人类精神的内涵,还体现了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阶梯性的过程,这个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一定的连续性。新文化通常是在旧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发展的,由于文化的不断融合和分离,在分合之中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和特点,通过不断的沉淀形成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作为五千年文化的源泉,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知识的浩瀚和中国人伟大的思想。从传统的诗集到现代的散文,无不显示书籍的丰富内涵。书籍装帧随着现代思维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书籍装帧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传统文学中,对书籍的装帧注重书籍本身的内涵,除了在装帧中体现书籍内容的可视化,将所有书籍内容使用可视化符号表示出来之外,还对书籍的外在美观度相当重视。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会将书籍中抽象的内容使用具体的图像表示出来,这样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书籍本身在创作中遵循可读性的原则,在设计中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传统的设计思维也不是守旧思维,而是书籍表面的图形和色彩带有一定的古代文学、文化的气息,传统和现代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设计者本身对书籍的艺术加工程度的不同,而书籍的功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3、“反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思维分析

“反传统”思维是现代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它不受各种常规的约束,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设置和限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不可预知性。反传统的思维模式往往运用在行为艺术和概念艺术之中。由于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反传统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定型思维的偏向性较为严重。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书籍装帧不会使得书籍本身的功能有所改变,其含义的变化也相对较小,随着现代书籍发展的影响,书籍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设计手段更加繁荣,与此同时,书籍设计中也出现一些较多的流派,使得设计中各种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相互竞争。除此之外,在书籍的设计中还出现了各种奇怪的设计和思维模式,使得书籍设计更加体现一种反传统的韵味。反传统思维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更能显示出人类思维的跨越和信息时代的思维变迁。在这样的发展中,设计成为新型思维模式的代言。在反传统潮流的推动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是徐冰的《析世鉴—天书》,他的书籍体现的是一种符号化的伪文字,相对来说已经失去交流甚至是阅读的功能,虽然具备了书籍的外表,但是却拒绝读者进入书籍深层的领悟,实际意义上体现的是一部严肃认真的、不可释读的艺术作品。

4、传统书籍装帧和反传统设计的辩证统一

传统书籍的装帧和反传统书籍的设计本质上体现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将这种辩证关系置于文学书籍的装帧设计中更加具有概念化的内涵,有时甚至是超越了概念化本身,成为了精神内涵的抽象化产物。传统因素不能将其单纯的理解为过往经验的叠加亦或是相对陈旧保守的思维,反传统因素也不能将其简单的看作是对传统书籍装帧的,叛逆的思维。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反传统书籍的设计就是将传统的装帧设计推向一个非理性的书籍设计阶段,其实不然,只有传统书籍的装帧和反传统设计相互辩证存在,才能为书籍设计和发展开拓新的方向和途径,才能锻炼读者的跳跃性思维模式,促进他们在学习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活跃思维,方便思考和创新。反传统思维的出现使得书成为了一种阅读的符号,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工具,只是成为艺术家表达感情的符号产品,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体现了传统和反传统的辩证关系,传统和反传统的思想既是辩证的关系又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他们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的是书籍本身概念化的诠释。传统和反传统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是这种概念化的思维被现代思维进行了深层次的解释。最具有传统和反传统过渡代表性的是现代文学书籍。相对于传统书籍而言,反传统书籍的出现从内容和书籍设计的形式上完全背叛了传统书籍的设计,更加体现了书籍设计上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反传统思维的背叛,使得书籍设计的空间维度不断扩大,主要具有表现性的是概念书籍的装帧设计,由于概念书籍的形式相对怪异,给读者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将人类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强化,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进步。随着书籍设计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激情澎湃的可诠释性传统书籍,还是具有概念化符号的反传统书籍,他们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相互支撑和发展,传统思维逐渐转向反传统思维,在相互对立的过程中使得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层的改变。不断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进行影响,不断教育人们,使得人们的境界不断的得到提升。

5、结束语

书籍作为展现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和进行思维沟通的产物,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书籍的装帧设计一定程度上成为书籍外在物质表达的对象。书籍的设计不但包含了书籍的抽象理念,体现了书籍的情感转换,还包括了书籍的内涵和外延,使得书籍的内容得到了广泛的延伸。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即使如此,在当今时代人民大众仍然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品读文学自身的意蕴,而是选择更为直观化、具体化的图像阅读。人们更愿意简单快捷如快餐式的“读图”而非“读文”。商业化社会中,利润最大化原则也成为了图像革命的有力推手,“眼球经济”应运而生,于是顺应这些消费意识的影视也就成为了主流。难怪会有评论家认为:“影视对文学的居高临下的、遮蔽式的驱遣造成了平等互动的交流的终端,文学的自主性在多重挤压下风雨飘摇。”[4]换而言之,影视的扩张及其对文学的威逼深刻地影响了当下的社会文化。但是仅仅简单地将文学的边缘化归咎于图像的崛起是武断的,但它确实是对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暂且不论“文学终结论”和“文学已死”的命题是否具有现实依据,一个文学界必须直面和承认的事实是读图时代下当代文学已悄然开始转向。

二、读图时代文学的发展机遇

当代文学应当与图像“联姻”,迎合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在创作时使用类似于影视的表现手法,使文学作品具有图像化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读图时代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又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文学影视化可以促进文学在观念和文体上的自我更新,激生出优秀的文学创作

文学与影视在描绘对象,反映题材,价值立场和精神意蕴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审美关联,因此影视化的发展能为文学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并为其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影视的繁荣让作家们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或写作方法。刘震云的作品《手机》就是其中的典例。该作品先是以电影剧本身份亮相,在故事情节被搬上荧幕后才出版小说。文学是众多艺术形式的母体,影视自诞生之日起就需要丰富的文学艺术来滋养。张艺谋的众多优秀作品如《菊豆》、《活着》、《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对于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张艺谋说的很明白:“我首先要感谢文学家们,感谢他们写出了那么多风格各异、内涵深刻的好作品。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5]影视化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影视对文学的要求也使得文学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品格与质量。

(二)影视凭借其直观,迅速,形象化的优势

给了文学在市场上的重生,拓展了文学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一是文学影视化使文学形象具体可感,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兴趣,改变了人们对文学名著经典的态度。相比传统的文本阅读,影视以更高的效率使大众接触到文学内容。二是文学与影视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知名度。随着影视的繁荣,一些作家如刘震云,王朔,余华,池莉,王安忆等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影视改编和创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走出“边缘化”拓展了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三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可以创造文化热点和消费热点,刺激文学作品的流通和消费,促进文学乃至文化的繁荣。如对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就掀起了一股全民讨论,全民鉴赏,全民关注的“张爱玲热”。这对文学原著本身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文学影视化使经典走向大众

使精英文学变得大众化。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大众文学以其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构建了新的文化时尚,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模式。在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式微并退居二线,为求生存不得不改变其以往的文化质态。而文学影视化则为文学提供的新的发展思路,使文学作品向大众靠拢。近几年很火的《裸婚时代》、《蜗居》、《小儿难养》、《老无所依》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正是由于广泛反映了人民大众强烈关注的社会问题,才受到热捧。文学影视化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统一得更好,使文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三、读图时代文学的影视化生存策略

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的是更为直接的心灵对话,从而实现其人文关怀,这是影视作品所无法代替的。阅读文本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从文学的陌生化角度而言,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反思自我,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文学的影视化也可以以影像的方式让文本走向读者。文学在这种转变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再次获得了重生。在文学影视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顺应潮流为文学的发展找到出路,使当代文学能够为大众所接收,完成文学的华丽转变。

(一)文学和影视开放对话,图文必须互动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和影视逐渐形成深度模式与平面狂欢,精神消遣和感官消遣的二元对立。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既然无可避免,就要相互利用。仅就文学而言,就是要扬长避短,扬影视之长,利用影视的声音和影像来为文学进行充实和弥补,通过图像文化提升语言艺术,充分发挥文学的美感。但这种图文互动要合理适度,避免使文学成为影视的附庸。这样才能使文学与影视由对立走向共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二)文学“借力”于大众传媒,弥补远离大众的局限性

文学的发展要学会“借力”,借大众传媒来弥补纯文学远离大众的局限性。既然影视已进入流通、消费的传播领域,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文学为何不搭上这列直通车以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呢?影视也可以作为文学的“盟友”,给文学以新生的契机。如果一些优秀的作家在“触电”“下海”,参与到影视之中时,能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灵感与影视结合,替代那些无聊之作所占据的市场,进而走入大众,引导大众,那么文学就能逐渐打造自己的话语权力,找到发展的新的出路。

(三)打造文学自身的文化魅力,作家要坚守人文立场

打造文学自身的文化魅力。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内蕴丰富。而这种内蕴正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所以文学作品要在内容上精益求精,更“好看”,就要借鉴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下提升文学高度和境界,避免粗鄙化,市场化,从而保持文学的旺盛生命力,使其摆脱“边缘化”危机。在影视化的裹挟下,作家要有自己的文化坚守,要肩负起文学创作者的道义与责任,要有身为文学创作者的原则和立场。爱德华•茂莱认为,如果要使影视化的想象在文学写作中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就必须把他消解在本质上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中,消解在文学地‘把握’生活的方式中,只有这样文学才能有效地捍卫自己的艺术本性”。[7]因此,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导演对文学经典的再创造,都要坚守文学的价值和自主性地位,不以牺牲文学的价值来谋求物质利益。但文学并不是拒绝影视化的改编,文学呼吁既尊重时展又遵循艺术规律的再创造。

四、结语

总之,在当今视觉文化语境中,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文学在“读图时代”面临发展困境。究其原因,除了来自“图像”的冲击外,还有文学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我们应正视当代文学的困境,同时积极地寻找文学在“读图时代”的发展机遇并抓住这个充满无限生机和发挥潜力的机遇,促进当代文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上一篇:国外文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欧美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