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活动 应用

时间:2022-10-02 08:58:06

情境 活动 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这深刻地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实施新课程以来,体验性学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认为,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采取层次性体验教学法,即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的方式,努力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的探究中、实践的运用中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一、化抽象为具体――在情境中感知体验

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这就给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与体验数学知识”,以此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数学不难,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一课,我就巧妙地将抽象、乏味的学习内容结合具体的生活材料进行重组,让学生深切体会。课伊始,屏幕先打出“寻求帮助”:“老师家最近在装修房子,正在为铺地砖的事烦恼呢,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学生们一听,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一个个来了精神,就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然后,我出示一道题:“长方形的储藏室长18分米,宽12分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去铺满,可以选择怎样的正方形呢? ”同时给学生提供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5分米、6分米等小正方形,去试着摆一摆,并说明想法。具体的学习材料就在眼前伸手可触,又带着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怎会不乐于去思考呢?最后汇报交流,得出只有边长为1、2、3、6分米的正方形才符合条件,那边长为4、5分米或者7、8分米的正方形为何不行呢?这说明边长数和长、宽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此自然揭题。这样设计比教材上的一问一答要生动有趣得多,真正做到变苦思为乐思。可见,在具体情境的支撑下,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有了生动的载体,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不能偏离数学知识的本质,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因为只有基于数学知识本身创设情境,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化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推进体验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推进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1.在操作活动中推进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因为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可亲性,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例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袋子中只有1个黄球时也有可能摸到黄球是教学的难点,这样的概率情况有些学生无法理解。比如,一个袋子中有10个红球和1个黄球,学生就认为无论怎么摸也是摸不到黄球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给三种球(黄球、白球、黑球),要求每个袋子装4个球,要袋子有可能摸出黄球应该怎么去装球?先请四人小组讨论装球方案,并说明理由,再拿出篮子里的球(注:每个篮子装4个黄球、3个白球、3个黑球)装进透明袋子中。在汇报展示的时候设计一系列问题:(1)谁上来说说你们组的装法和理由?(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3)和前面不一样的装法都请上来(排成一排),请你们仔细观察,他们的装法是不是都可以?同时说明理由。(4)老师觉得看上去有点眼花缭乱,给你们排排队(请袋子中只有1个黄球的站左边,2个黄球的站中间,3个黄球的站右边)。现在大家看看,这么多的装法,为什么都可能摸出黄球呢?(5)要想可能摸出黄球,袋子中最少要放几个黄球?最多放几个?其他颜色的球怎么样?(6)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这样的操作活动紧紧围绕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又给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思维欲望,让他们自己去不断动脑、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思考才有含金量。

2.在数学思考中推进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思考”是数学学习认知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是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的必要途径。“数学思考”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那些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数学思考,数学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推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一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美术、科学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5人,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的有14人。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 )人。只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的有( )人。”这是重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题,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出错。在学生读懂题意的情况下,让他们画韦恩图来进行分析。如下图: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和科学兴趣小组的人数必须要知道什么?从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要先求出既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又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的人数,也就是中间重叠的部分15+14-20=9(人);然后分别得出15-9=6(人)(只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14-9=5(人)(只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把相应的数据填进韦恩图进行检验,做到分析有据、推理有理。

三、化枯燥为生动――在应用中深化体验

数学知识是很枯燥的,因为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数学却来自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中活化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生动。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操作活动:“如果将10个牙膏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可以课后去动手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试做一个钟面,并设计既和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又具有思考价值的、可探讨的问题:(1)钟面上不安装秒针行吗?(2)数一数自己一分钟的心跳,应该看钟面上的哪一根指针?(3)钟面上各数间的距离为什么都相等,不相等行不行?这其中蕴含怎样的科学道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将实践操作进行具体化的细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想。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小调查、数学小设计等就是很好的形式,能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在学习“比例尺的意义”后,可让四五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合作,将学校的面积按合理的比例尺画在纸上,比一比谁设计的平面图既清楚又美观;在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某某大桥的车流量,统计一周、一月的天气情况,或调查一下同学们零花钱的用途等,再制成统计表,上课时就由学生自己来汇报讨论,并对自己统计的数据发表见解,畅谈设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数学情境、数学活动、数学应用是数学体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插上合理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合作学习需把握恰当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