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文篇章整体分析教学法

时间:2022-10-01 04:29:11

高中英语课文篇章整体分析教学法

摘 要: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忽视篇章整体分析、肢解语篇等应试教育做法,本文分析了背景知识介绍、体裁分析等篇章整体分析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强调了宏观意识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课文 背景知识 篇章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虽然以课文的形式出现,但是在教学中忽视篇章整体分析,将课文语篇肢解为词汇、语法和例句、习题的做法并不少见。这样的做法不仅很难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获取有益有趣的信息,也很难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背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使原本可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机械乏味。课文篇章整体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作品所处时代背景、领悟作者的意图、了解篇章的大致布局、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为了达到写作目而使用的写作技巧,可以让课堂讲解融知识性、趣味性、交际性和启发性为一体,提高教学效果。课文篇章整体分析主要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和课文体裁分析两部分:

一、背景知识介绍

按照Anderson(1997)的观点,读者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除了要理解语言知识和文章的相关结构外,还需要运用有关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调动自己头脑中储备的常识。读者掌握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越多,其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回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如果阅读时输入的新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一致时,读者就能很快地处理这些信息;如果二者不一致,读者就得从潜在的背景知识中选择合适有用的成分进行推理,或者补充文中某些缺省信息,从而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覆盖面极广,涉及到音乐、体育、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在教学中,当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时,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学生已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则应有的放矢地利用各种方法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传授或激活背景知识的方法有:

1.提问与讨论

例如在学习英语(新课标)第一册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用问答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电脑、网络有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

a. What is a computer? What can it do? What is Internet?

b. Do you know Bill Gates? Why is he so famous?

c. What is net-chat? What is mobile text message?

课前的提问和讨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报告等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激活了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知识后,再进入主题就很容易了。

2.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指的是由一个概念开始进行不受约束的发散思维,列出所有有关的词汇和活动。例如英语(新课标)第一册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课文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故事。在学习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哲学家(比如说孔子)出发列出所有有关他的词汇和活动来。不受约束的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既自然地过渡到了所学内容,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会出现的生词。学生的头脑风暴活动结果可能如下:

3.利用地图、图片、幻灯片等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声音和图片,必要的话还可以制作幻灯片。声觉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将他们带到情境当中,课题就好开展了。比如说上英语(新课标)第三册Module 1 Europe的时候,准备一些介绍欧洲的地图、照片,学生很快可以融入其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有选择地设立情景、具体举例

有些文章内容抽象,需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力。针对这类文章,教师可围绕其主题有选择地设立情景,从某一方面入手,以具体实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如英语(新课标)第四册Module 1 Life in the Future,如果泛泛地让学生对未来生活进行描述,学生的思考未必会很深刻,谈得未必会很到位。教师如果设立某一些场景,如50年后的一个早上,一个中学生怎样到学校去?路上会看到什么?学生的想象得到引导,想象力很快就被激发出来。甚至有的学生会想到50年后根本就不用到学校去,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上课了。有了学生的这些铺垫,在进入主题就容易多了。

二、体裁分析

体裁框架是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揭示了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在教学中从整体语篇上分析体裁,让学生了解这些框架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特定课文语篇的含义,很快抓住其要点。实际上,人们在阅读时都免不了要依靠大脑中原有的体裁框架,如果所读的语篇与原有的体裁框架相吻合,那么理解要容易得多,反之,理解会发生困难。

高中英语教材中,课文的体裁亦丰富多彩,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戏剧等等。面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有意识地结合具体的课文介绍文体和篇章模式,让学生熟悉各种写作体裁和组篇方式。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所学课文的主体框架时,他们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去理解整篇文章。

1.记叙文分析

记叙,就是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作平实的叙说、表述(郑颐寿,1986:126)。在分析记叙文时,我们可利用文中通常所拥有的四个要素来分析,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英语中就是when,where,who,what和how。如SEFC3 Unit 13 The Mystery of The Moon Stone,这篇课文是根据侦探小说《月亮宝石》改编的。课文始终围绕月亮宝石的神秘面纱展开,巧设悬念,跌宕起伏,阅读难度较大。要帮助学生弄清故事情节,可以引导他们分析上文提到的四个w和一个h。课文涉及到的人物很多,可以列一个表,文中表达时间的词也有不少,可以让一个小组负责找出来。事件的发展是可以根据人物来安排,也可以根据时间来看,学生就容易掌握整个事件过程。

2.说明文分析

说明,就是用准确、简要的语言把事物解说清楚,释述明白(郑颐寿,198:613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等。

下定义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它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作诠释也叫注释说明,它是对概念进行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来联系两事物。

按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用等,将事物分成并列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就是分类别。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在教学中,要看作者具体使用的说明方法来分析。

3.描写文分析

描写,就是用形象可感的语言对人物、环境、事物作具体的描绘,让抽象的意义实感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静态的物体动态化,无知的事物情意化,空泛的东西具体化,一般的对象典型化,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如闻,可触可掬(郑颐寿,1986:168)。描写文的对象可以是人、地点或事物等。描写文的分析同样需要抓住文章的主线,如果是描写人物的,可以以人物的生平、爱好、主要事迹等为主线来分析;如果是描写地点和事物的,可以以该地点的不同的几个方位、不同的角度为主线来分析。

4.议论文分析

议论文体主要是借助事实或数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某个现象或事实的真实性或确认一种主张或观点的正确或错误。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其中论点是全文的中心,它是一个对其正确性需要加以说明或驳斥的观点。议论文的信息组织有严密的逻辑性,一般都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归纳法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而演绎法即先给出一般规律,再举出特殊事例。议论文通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进行逻辑论证,全文和每个段落的中心议题大多是通过主题句(topic sentence)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找出每一个段落的主题句,是分析议论文的一个重要步骤。

如前所述,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参与阅读,使阅读更容易、更有趣;整体篇章体裁分析则要求我们重视篇章整体的构成特点。篇章整体分析教学法的这两大任务完成了,宏观上的问题就解决了,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主题、了解篇章布局及写作方法,这本身就是与原作者的语言交际,是提高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最好宏观技能训练。而且,篇章所承载的信息可以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让学生喜爱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浅谈语篇教学[J].外语界,1992,(2):34.

[2]崔雅萍.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9):52-56.

[3]林六辰.阅读理解中的心理语言活动―从语篇角度分析[J].国语学院学报,2000,(4):68-71.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三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邵宏.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J].中国知网,2004,(2):10.

[8]徐盛桓.篇章:情景的组合[J].外国语,1990,(6):1.

[9]周静.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网,2004,(2):12-18.

上一篇:在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听写教学 下一篇:如何推进大学英语后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