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高维生的《一种无法描述的时间》

时间:2022-10-01 06:37:51

评高维生的《一种无法描述的时间》

若论及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历史流变,则不能不提当代作家对于时间观念的深刻体察和切身感悟。在他们看来,时间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只要此前僵化的“现实主义”文学规范没有被彻底颠覆,那么当代作家便可凭借永不消歇的创新欲望,在文学的艺术王国中为所欲为:无论以精神真实替代现实再现,抑或以心理感觉消弭时间秩序,当代作家均倾向于表达生命个体的自我意识。而在实践这一叙事理念的创作革新中,作家的时间观发挥了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譬如以心理时间替代物理时间,不仅可以左右作品的叙事进程和结构安排,而且也能处处彰显认知主体对于时间有限性的逃离本能。在很多作家笔下,时间观念的变革其实都已成为影响其创新实验的核心要素。相较之下,尽管高维生的散文《一种无法描述的时间》,并不完全是一种以时间变革为主旨的形式主义文本,但作家对于时间的认知与体验,却足以印证上述关于时间要素的文学史判断。

从表面上看,这篇散文的《烟囱》一节仅仅记录了作家某些难以释怀的童年记忆,但有关儿时经历的忆念,却能在呈现时间不可逆转性的同时,施施然表达了一种近乎时光倒流般的心理体验。本节以“烟囱”为书写对象,首先是因为烟囱和人们生活的紧密关联:“延边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无论是满族、汉族和朝鲜族,这和地域与人们居室设置分不开的。漫长的冬天,西伯利亚的寒流,吹动大雪纷扬,人们依靠火炕取暖。土炕是生存的重要地方,不大的面积上,人们有了欢乐,有了痛苦,有了繁衍生息的一代代人。大灶坑燃起的火变为热能,穿越炕洞,烟顺洞跑出。”毫无疑义,那些烟囱象征着生命的存在与繁衍。人们在烟囱和火炕组成的生活场景中,任凭时光流转岁月无声,都能生生不息地代代传承下去。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烟囱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为了一种时间的象征物,它意味着生命的永恒与时间的凝滞。只要烟火不消,便有生命流传。更具隐喻意味的是,烟囱在作者笔下还具有某种神秘的通灵功能:“烟囱的底部是这家祖先亡灵的栖息之处,当老人故去七天,家人如想见其足迹,便取小灰撒于烟囱底部,并用大碗盛上水放置在烟囱通道上。第二天早上,其灰上若有老人的足迹,水也被老人喝去了一些,这表示老人想念家人,回来看望过了。于是,全家人都很高兴。因而民间又把烟囱称为‘望乡台’。”在这个“望乡台”下,生命无分生死、阴阳不再相隔,绵延不绝的时间之流于此驻足凝滞,童年生活亦因此可以旧日重来。倘若细加辨析,当不难发现作者真正的创作意旨实与其时间体验密切相关:既然烟囱可以贯通生死,那么有关烟囱的童年记忆,便会令人在停滞时间的同时感受永恒。用作者的话说,烟囱“诉说岁月中的事情,绕缭的炊烟有一股依恋,劳累的人,看到它踏实了”。这种踏实,包括通灵传说,皆可理解为作者对逃离时间有限性之生命本能的感怀与书写。相形之下,那种借童年记忆表达乡愁情愫的怀乡主题反倒显得略逊一筹了。

饶有意味的是,在作品的第二节《下午状态》中,高维生完全抛开了《烟囱》一节的美文笔法,转而以记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在一天之内的工作状况。从结构上看,《下午状态》一节似乎是以《烟囱》对立物的形式存在:办公室生活的琐碎与无聊,个人情绪的空虚与寂寞,以及因此而生的逃离和反抗等等,均能印证都市生活对人的情感压抑与生命异化。由是自然令人唏嘘不已,《烟囱》一节里所叙述的童年生活实际上已如镜花水月,不可能复现于今日,两相对照,焉能不让人感慨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倘若以此整体性的视野看待《一种无法描述的时间》,当能理解高维生对于时间的认知和体验,其实掺杂着现代社会人人皆应具有的一种时间意识,即理性地认知和诗意地感受:前者让我们在认清时间不可逆转性的前提下,感慨现实生活的百般无奈;而后者则让我们用自由不羁的心灵去感受永恒,并以凝滞时间的方式去诗意地栖居――我想,这大抵就是文学的力量之所在吧。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梦境描写角度探微 下一篇:从诸葛亮的“失”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