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描写角度探微

时间:2022-10-23 02:48:50

内容摘要:古今中外的作家们总是把梦描写得异彩纷呈,各显奇巧。他们对于梦的别具匠心的描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就此谈谈梦境描写的几种角度

关键词:梦境 描写 想象

文学作品中梦境的描写角度很多。

梦境表现作者的理想和追求。《诗经・关雎》描写男女间纯真的恋情,“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就是说,连睡梦中也在思慕追求,极言恋情的热烈,由此生发,衍生了“梦寐以求”的成语。于是,借梦境抒发理想和强烈的追求,成了诗人和作家常用的笔法。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就是通过大堰河一个美丽的梦境,表达了她对乳儿深厚而真切的爱:“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虚幻的梦境,在诗人的大手笔下,变得多么真实可信,多么感人肺腑。一个出卖乳汁,为他人儿子哺乳的下层妇女,竟连做梦也在祝愿自己的乳儿获得幸福,字里行间,那优美而崇高的感情之泉十分自然贴切地从梦境里流泻而出,一颗美丽而纯洁的心,跃然纸上,晶莹透亮。这样的梦境,难道不是主人公理想和追求的生动再现吗?

借梦境拓展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作者的神思有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入梦――梦游――出梦为线索,大胆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一个雄伟奇丽的梦境,并以此反衬现实。诗人在“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畅游深林层巅、洞天青冥,饱览奇景异彩以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以此回到现实。可见,李白借助于梦境,不惜笔墨,大肆渲染,有力的对应了现实,喷发了对人世的感慨。“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诗人从梦境中走出后的警世之言,也是诗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反抗精神的自我写照。同样,臧克家的《春鸟》,也是借梦境进行构思的新颖之作,读后深感别致深刻。诗歌一开头,先写春鸟的歌声把“我”从恶梦中惊醒,可是睁眼一看,四周的一切也同恶梦一样,于是,“我吐一口长气/捐一下心胸/从床上的恶梦/走进了地上的恶梦。”有了这梦境作铺垫,诗人激情泉涌,从反面映衬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也唱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

把梦作为捉摸不定的飘渺意境来写。朱自清为了表露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以婉曲的笔调,写下了朦胧而优美的《荷塘月色》。作者当时的心境,可以说是渺茫的,也是矛盾的;既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既有淡淡的喜悦,也有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基于这种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为作者所感应的周围客观世界也是飘渺无定的。于是,梦就成了寄寓这种情景的假托物。朱自清在文中断断续续地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如梦似幻的四顾茫然的景色,正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四顾茫然的心情;主体的外化和客体的内化,如此和谐而统一,便成了这梦似的飘渺意境,也只有借梦,才能逼真地写出这种意境,

把梦作为作者感情的升华。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生动地描写了终年辛勤劳作的小蜜蜂,并由此联想到在田间埋头耕作的农民,进而对平凡而又高尚的劳动人民抒发了由衷的赞美之情。然而,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线型流泻出来的,而是以欲扬先抑的手法,跌宕有致的情节,于一波三折中层层推进,逐步强化的。我对蜜蜂先是“疙疙瘩瘩”,到“不觉动了情”,再到“不禁一颤”,发出由衷的赞叹,最后由物及人,终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者巧妙安排的这个“奇怪的梦”,显然是“我”情感升华所致,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炽烈的热爱之情。这一感情上的升华,也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作者将这精练的一笔放在文末,既使文章的起笔和结尾巧妙地照应起来,又出神入化,起到了很好的卒章显志的作用。

如今,诗文中对于梦境的描写有增无减,就是以梦直接冠之于题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亦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学习名家名篇对于梦境的描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以及鉴赏水平,都是不无益处的。

杨华当,湖南新宁县第一中学教师。

上一篇: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起 下一篇:评高维生的《一种无法描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