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

时间:2022-09-29 07:07:59

【前言】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媒介消极暗示的多元表现,使得媒介消极暗示的传播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无法预测。随着媒介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尤其是网络发展带来的人的媒介化,人们被卷入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现场”,媒介中的消极暗示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媒介消极暗示的特点 媒介消极暗示是被大...

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

大众传播媒介每日提供丰富的信息,媒介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深。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消极暗示这种负面效果,受众不是从正面理解和把握事实,反而从中吸取“教训”,强化与媒介期待相反的观念,媒介传播本身的问题值得反思。

媒介消极暗示的概念、表现及影响

1.概念。北美媒介环境学核心的理论命题之一“媒介偏向”是本文探讨媒介消极暗示的理论基础,“媒介偏向”理论阐释了“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透明和无价值标准的渠道”,并进一步指出:“每一种媒介独特的物质特征和符号特征都带有一套偏向(bias)。”①这种偏向以暗示的方式作用于受众。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②媒介在选择组织事实材料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是隐含着一定价值倾向的,但这种价值倾向性会被受众从相反的角度理解,同时其他干扰因素也在起作用。

2.表现。2006年南京“彭宇案”中,做好事反被诬,媒介报道后引起舆论强烈反弹,是媒介消极暗示的典型表现。在“彭宇案”一审判词中,法官宣称“没有人会多做事情帮助一位陌生人是一个常识”,随即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既然做好事倒霉,那就不如莫管闲事,社会冷漠由此有了堂而皇之的借口。在“小悦悦事件”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曾对4065人进行在线调查,在受访者眼中,“南京‘彭宇案’等案例的报道暗示公众做好事可能会吃亏”占65.7%。媒介报道突出呈现做好事的成本,将“扶老人被讹”炒作成新闻热点,因此,“天津许云鹤案”、“重庆万鑫案”等类似事件相继发生,各地不同版本的“彭宇案”纷纷涌现,给社会留下“做好事会被讹”的印象。

3.影响。通过网上搜索,笔者搜集了近年来与“彭宇案”相似的典型案例。综观历年来关于类似“彭宇案”的新闻报道(见下页表),新闻媒介将新闻事实传达给受众,并未教导受众不去救助他人,但受众的反应除了谴责讹诈者之外,就是冷漠置之,将他人被讹的遭遇输入自己的大脑,形成前车之鉴似的教训,不断强化明哲保身的冷漠观念。

媒介消极暗示的多元表现,使得媒介消极暗示的传播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无法预测。随着媒介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尤其是网络发展带来的人的媒介化,人们被卷入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现场”,媒介中的消极暗示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媒介消极暗示的特点

媒介消极暗示是被大众和媒介所忽略的一个严重问题,需要探讨这种暗示的特点如何。深究其特点,主要有:

1.消极暗示是信息具有双重性的表现。媒介传播的信息本身具有双重性,如信息有用与无用,好与坏等。正如古人曾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体的主观性决定了信息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因此,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与生俱来被赋予了这种双重性,包含积极与消极,明示与暗示,受众在个性化理解与联想过程中,对媒介传达的信息各取所需。

2.媒介对受众的消极暗示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媒介有意的消极暗示,违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通常在媒介把关过程中被控制。而媒介对报道产生的社会影响没能做出完全正确的估量,报道的结果与媒介意图相背离,或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时,则是媒介无意的消极暗示。受众对媒介消极暗示的接受也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情况。

3.消极暗示的影响是渐进的、持久的、广泛的。如食品安全持续成为当下中国的民生焦点问题,成为“爆炸性”的公众话题。关于双汇瘦肉精案、上海染色馒头案、沃尔玛假绿色猪肉案、俏江南地沟油案等食品安全事故报道,不断刺激和暗示受众对食品监督与检测部门的质疑,形成对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责任缺失、唯利是图的刻板印象和固定成见。

媒介消极暗示的成因

消极暗示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整个宏观的信息系统中,媒介消极暗示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编码/解码过程造成的认知偏差,媒介追求经济效益而炒作、放大反常事件,受众风险规避心理的信息选择偏好,网络媒体带来的信息快速大量扩散效应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传受差异。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认为,由传者和受者的编码和解码活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③在编码阶段,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认识,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因而传者对信息的建构有一个主观取舍的过程,受众在解码时,并非完全按照媒介的意图理解所接触到的信息,而是从自身社会文化结构、个人经验差异等出发去解读信息。

2.媒介偏好。媒介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化运作,新闻价值取向会着重于过度炒作、放大某些反常事件,刺激受众加剧消极解读。在眼球经济时代,媒介为了吸引受众,惯用刺激性画面、语言、情节来突出矛盾、渲染故事,让受害者显得更加悲惨,误导受众从个案得出整体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4年间全国各地有关“做好事反被诬赖”的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不少于80件。近十年间,媒介将各地案例呈现在公众视野中,不断刺激受众的神经,一步步将受众引入道德误区。

3.社会因素。媒介化社会,受众存在风险防御心理的信息选择偏好。公众安全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时,往往就求助于媒介。当下受众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倾向于规避风险。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他们的媒介活动往往带有某种动机。目前,由于社会保障还不充分,公众形成媒介依赖症,在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事件中寻找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的潜在信息。

反 思

媒介是塑造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也是公民模仿学习的对象。媒介消极暗示的不良影响有加重趋势。扭转这种趋势,需要媒介、公众、政府共同发力。除了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健全相关法律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保证媒介在具体新闻生产中严格把关,消除语言的多义性和歧义,降低刺激、媚俗和娱乐的比重,引导积极的认知。同时,媒介应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舆论传播效果调查机制,对新闻事件的走向全程监督,以减轻媒介消极暗示的危害。

注释:

①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③冯剑侠:《受众如何解码〈新闻联播〉》[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上一篇:我们都可耻地成熟了 下一篇:晚报农村报道如何吸引城市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