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探析

时间:2022-09-28 05:24:40

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探析

【摘 要】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内容的组织等方面对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职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63-02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世纪50~60年代。校本课程的内涵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也包括校际间合作编制的课程。校本课程的特点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校本教材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内容的组织等要素决定。本文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为例,探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校本教材开发。

一、课程目标的设置

课程目标就是校本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贯穿于整个课程运行过程中,对课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校本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成学生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即对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目标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受训学生在工作中被认可的程度。因此,以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目标在定位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同时,还要定位于行业、企业。

要确定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目标,最首要的环节是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主要为机电技术应用、电器控制与运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开设,因此,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查主要着力于上述三个专业的学生。调查分两步。第一步,确定学生目前就业的企业、岗位。依据2012年7月广西机电工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统计,目前上述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城区内各住房小区、酒店、商场等担任维修电工;在电梯公司当电梯维护人员;在电气类企业当空调安装与维修人员;在数控机床或普通机床企业当机床维修人员;还有部分到企业流水线当工人或进其他公司当职员等。第二步,对就业学生及其企业进行调查。主要由教师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和走访企业,通过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上述岗位的工作状况,以及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例如,对电梯维修岗位,从接收电梯故障的信息开始,经过维修,到最后工作完结,整个过程涉及电梯公司、客户、电梯生产企业等。调查越深入、越细致,得到的资料就越具体、越详细,材料的利用价值也越高。接着进入分析研究环节。教师根据调查回收的材料、数据,认真分析;参考文献资料,仔细研究,统一思想。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为基准,结合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与知识方面:应具备安全用电常识;具备对由接触器、继电器等元器件控制的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知识;具备对机床、电梯等电气设备的维修知识。二是关键能力方面:能遵守上班时间、责任心强、乐于并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等。最后根据上述要求,将电气控制技术校本教材的课程目标确定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安全用电常识;能规范地完成给负载供电、断电操作;能熟练、快速地搭建和维修常见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能熟练使用维修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对机床、电梯等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简单维护。第二部分是关键能力目标:时间观念强、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好、能合理地评价自己及他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等。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现场从事生产、服务中的工作任务或解决生产、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重点考虑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衔接。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企业调研成果,根据企业实际做好案例开发,将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充分融合,并转换成教学内容。以企业内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为标准,采用能模拟实际工作的实训方式组织教学,把知识点融于实训环境中,尽量做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的内容以其课程目标为指导,分成4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设定了工作对象,以工作任务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这4个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分块组合,可裁剪性好。其中,模块1的工作对象是基于与客户沟通,工作任务是接待客户。在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座谈中得知:几乎所有的岗位都要求工作人员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在为客户提供维修服务时,维修人员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设置该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这个内容是学习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所有学生必学的内容。与模块1类似的还有模块2和模块3。这两个模块是开展与电动机控制技术相关工作的必备基础,对预备从事此类岗位的机电技术应用、电器控制与运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学习的内容。而模块4特定某项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针对性,建议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进行有选择性的分块学习,到电梯公司的学生主攻电梯维修,到工厂车间从事普通机床维修的学生主攻普通机床维修,到工厂车间从事数控机床维修的学生主攻数控机床维修,等等。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经过精挑细选的课程内容,如果没有合理的组织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职业技能课程,主要为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而设置。应该反映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作为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实际编排教学内容为特点,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中心进行组织。在工作逻辑模式下,对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就要按照工作过程顺序来进行,以项目、任务、工艺、范例、设备、产品等作为课程的实现形式,以工作程序为标准。以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教学内容为例。首先,将教学内容转换为制作“电动机拖动电梯轿厢上、下行的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任务,采用实训方式开展教学。其次,在内容的编排上,将实训项目设计为由理论知识、动手实训、知识拓展、技能训练和任务考核等部分组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巧妙地把关键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中。例如,学习时间的考核用于模拟岗位工作的时间要求,学生考勤计入每一次学习成绩中,占一定份额的分数;学习方式用于模拟工作小组的工作方式,由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工作任务细分后落实到个人,个人接受任务及完成任务都进行签名确认用于模拟岗位责任制等。同时,注意课程的内容编排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所选择的工作任务保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内容的组织既与职业岗位紧密相连,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校本教材的编写及其相配套的实施条件

“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是衡量校本教材价值的重要指标。优质的校本教材能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目前的校本教材通常以当今企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及关键能力的要求进行编制。例如,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教具、教学环境,主要以学校、合作企业现有的硬件为基础。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学校,以学校现有的元器件和设备作为教具是最合理的。在合作企业方面,由于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这些企业就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了解企业内的设备,有利于企业用工和毕业生角色的转换,通常这些企业也会积极配合。不过,目前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打扰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因此,合作企业内的设备只能作为参观或短期的学习使用。总之,现在教学教具和设备的使用处于以学校设备为主、企业设备为辅合理利用的阶段。在元器件的选择上,则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虽然毕业生所就业的不同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设备确实存在品牌、种类的差异,可供学生学习的低压电器也是种类繁多,但由于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加之同类元器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原则大同小异,只要有一套学生学会,其他的就可以触类旁通。因此,教学用的教具和设备,只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套设备就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职业教育服务于行业、校本教材服务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校本教材必将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变化,即校本教材具有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受到限制。随着设备的更新、教学条件的改进,随着企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今后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及相应的教法设计将随之改进,以充分体现其灵活性和可发展性。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猛.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刘占山,维吉尼亚・贝蒂.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 静(1968-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机电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责编 苏 洋)

上一篇:高职学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运行模式探索 下一篇:校企共建经济实体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