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9-17 11:39:51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每每外出听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我们总不免提出这样的疑问:

在我们看来千头万绪的课文,他怎么就知道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他是怎么取舍的呢?我们无从下手的课文,他为什么就能“挈领一顿,百毛皆顺”了呢?他是怎么找到那个“领”的?我们哕哕嗦嗦讲不清的问题,他为什么只简单的一句话,有时甚至一句话都不讲,就很清楚了呢?我们的学生启而不发,他课堂上那些闪耀着智慧灵光的生成为什么总是不断涌现呢?……

是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究竟从中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实是建立在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与语文教师素质有关的八个方面的“第一”:第一奋斗目标是“课堂教学技艺精湛”;第一基本功是“能够读出教材的味道”;第一阅读能力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第一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专业杂志”;第一要克服的难关是“千字论文写作关”;第一要历练的是“小专题研究”;第一有益于自己终身发展的好习惯是“积累”。我尽力按照大师的目标奋力前行,下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永不停止地积累资料

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已经不能用“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来设喻了。教师应该成为源头活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积累,既是一种学习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方法。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把专业的知识进行归类存档,对精彩的文段内容进行旁批剪贴,按自己的需要进行卡片制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学生做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不管是背诵课文还是摘抄精彩片段,甚至每一篇下水作文。当然,还要关注时事、品味时尚,这些新鲜的素材是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必要条件。

二、耐心细致地研读教材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教师对文本的研究能力其实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为有了现成的教案可以拷贝。尤其在研读一些经典篇目时,凭自己的固有经验,对文本研读不再深入透彻。其实解读文本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切入口。

比如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有很多形式:听读,自读,听读,跟读,跳读,赛读,个体读,集体读。而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我们也经常发现,不少教师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是让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其实,这种平面滑行的朗读,未必就能够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我们要对朗读活动进行细腻的指导,有层次地推进朗读活动。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感触非常深。

这是杜甫的一篇经典之作,全文要求背诵。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然而,如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事先设置朗读的要求,就可以事半功倍。我是这样设计的:初读文章,你读出了怎样的一种味道(焦急、气愤、凄苦、悲壮)?再读课文,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穷困潦倒的老头、无奈可怜的父亲、心怀天下的伟人)?第三步,你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可怜、同情、伤心、敬佩)?这样条分缕析、层层深入,学生随着对文意的深入理解而深深铭记了文章内容。

在课堂设计上的积极尝试和独具匠心,一定会使你收获成功的喜悦。再举《愚公移山》为例,我是如何对这篇寓言故事“动刀”的呢?

我认为,可以从详略的角度切入。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移山之前的讨论、移山过程中智叟的插曲、移山结果靠天帝的帮忙,但是真正写移山的过程只有一句话:“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对于移山过程,作者落笔很轻,那显然就意味着这则寓言故事的重心不在移山的行为,而在移山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究竟有哪些内涵呢?第一是不畏艰难的勇气。“方七百里,高万仞”还是下定决心要移走它;第二是造福子孙的胸襟,愚公已经九十岁了,能活多久呢?但是他想要为子孙后代开辟一条平坦道路;第三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坚持,有韧性,永不言弃;第四是方法有效。“叩石垦壤”,而且说了立刻去做;第五是目标明确。能正确面对别人的嘲讽、不解甚至非议;第六是高瞻远瞩的智慧,看到了“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未来远景……这才是愚公精神的丰富内涵,它不是简单的“不怕困难”。我想,如果有了教师的深入研读,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能更加深透一些。

三、定期对外公开展示课堂

每一个学期,我都自觉勇敢地迎接挑战,主动要求在教研组内上一堂公开课。每上一次公开课,必须撰写一份优秀教案,在教研组做一次当场评课,同时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随笔。以下是我在公开课《夏》后写的一篇随笔:

梁衡的《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内涵丰富。品味《夏》的语言,有三个精彩之处。

1.把夏天“酝酿变化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

课文开头写道:“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一变化形象生动而又惟妙惟肖,作者展开了具体的描绘。“芊芊细草长成浓密的厚发”,把草比作厚发,突出了夏天草木的茂盛和生命力;“淡绿烟的林带凝成了青黑色长墙”,同样写出了树木由绿至青黑的变化,“凝成”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树木色彩由淡到浓的动态变化之美;“轻飞曼舞的蝴蝶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长吟”,蜂蝶是春天的主角,朱自清《春》中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的句子,“烦人的蝉儿”突出了夏天的热闹,“潜”字则从侧面写出了树木的茂密。除此之外,作者还选取了很多景物来渲染这一变化:如“火红的太阳、金黄的大地、麦浪、热风、麦子的香味……”这些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烘烤、翻滚、扑打、涌着、浮动、吹送”等,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从暮春到初夏乃至盛夏的酝酿过程,新奇、贴切又朴素自然。

2.把夏天“金黄的色彩”写得恰如其分

在人们的意识中,夏天枝繁叶茂、绿意深浓,与黄色似乎无缘,但作者别具慧眼,发现了夏天的色彩其实是金黄色的。作者说:“按绘画的观点……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赤的热,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原色有红、黄、绿三种,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衍生出来的,在春的绿和秋的红之间就是中性的黄色。作者不仅是个作家,还用那审美的艺术家眼光,向我们演绎了夏天的色彩为何是黄色的,具有可信度和科学性。重要的是,黄色不仅仅是收获,更蕴含着希望。作者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则恰如其分地把夏天色彩的特点描摹了出来。“收获之已有”——麦子刚刚割过;“希望还未尽”——棉苗“挑”(支起,举起,充满生机和活力),高梁、玉米“举”(向上,似在炫耀),瓜秧“匍匐”(向四周延伸,生命力旺盛)……这一切生命都在蓄势待发,而且不是细滋慢长,是蓬勃生发,是生命中创造与奋斗的历程。作者梁衡曾经作为《光明日报》的记者驻扎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也有深厚而独特的感受。

3.把夏天“紧张的旋律”写得生动可感

白居易诗云:“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夏天的农民是辛勤而忙碌的,这样一种辛勤忙碌,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在朗读时不难发现,此部分的语言节奏明显加快,因为作者运用了短句形式,如“弯着腰留着汗”“听听窗纸……看看窗外”;运用反复修辞,如“快打,快打”等,形象地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碌和抓紧农时的急切心情。“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与前文“承前启后,生命交替”“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相照应。这里,作者抒发了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品味夏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一篇:房产税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下一篇:让初中语文课堂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