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考察

时间:2022-09-16 04:23:05

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考察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城乡二元结构

摘 要: 以实证方法对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进行全面考察,结果显示: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呈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他们的婚姻问题凸现,影响其家庭稳定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解决青年农民工婚姻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正确引导,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5-0058-06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婚姻质量既关系到个人幸福,也影响着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据相关调查,我国目前农民工人数已达25亿,而其中青年农民工占较大比例。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来到文化背景迥异的都市,青年农民工在身份边缘化、文化冲突化的城市境遇下,婚姻观和婚姻行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婚姻将呈现新的特点,既不同于乡土社会的“原生态”婚姻,也异于现代都市的“新时代”婚姻。对当前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进行全面科学考察,并采取有效对策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我们在成都市服务行业中随机抽取了1589名青年农民工,其中男性460名,占289%,女性998名,占628%,性别不详131名,占82%。女性多于男性,符合服务行业的用工特点。表1显示,本次调查样本中,男性平均年龄为240岁(S=551),女性平均年龄为248岁(S=568),符合青年群体的年龄特征。

二、婚姻现状 (一)婚姻自主性增强

1.结婚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农民工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29岁(标准差为224),高峰集中在22~23岁。青年农民工的结婚年龄高于农村青年结婚年龄,而低于城市青年结婚年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第5期

王进鑫 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考察在“早插秧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结婚生子在农村人看来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儿女是否婚配是父母是否尽到养育责任的标志。所以在农村有早婚的风俗,农村青年结婚年龄普遍偏低,甚至许多人低于法定结婚年龄。这和农村生活背景有紧密关系。农村的生产力相对较低,生产和生活技能的学习较为简单,一旦掌握一生都适用,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同时,农村青年结婚的物质条件都由父母提供,几乎不需要自己努力获得。而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城市青年则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学习时间增长使他们不可能过早结婚。城市婚姻对当事人的物质条件要求也较高,需要一定时间的资本积累。

青年农民流入城市后,受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逐步改变了早婚早育的婚育观念,同时他们要在城市中立足,也必须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这些促使他们逐渐摒弃了早婚。但他们毕竟未完全脱离家乡传统风俗的影响,加之父母亲朋的催促,很多青年不得不完成终身大事。所以,总体来说他们的结婚年龄居于城乡青年之间。

在结婚年龄方面,女性要早于男性。调查结果显示,女性青年农民工比男性结婚年龄早07岁,22岁以前结婚的女性比男性多16%。

2.择偶方式上“自己认识”与“他人介绍”各占一半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传统的婚姻关系建立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所摒弃。来自农村的青年农民工也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婚姻,有488%的人是通过“自己认识”对方而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青年农民工特殊的身份,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的排斥,使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的人际网络中,导致其人际交往范围十分有限。特别是婚恋关系确立时面临的地缘和阶层的阻碍,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只能回归到借助传统的方式来认识结婚对象。144%的人结婚是通过“父母或亲戚介绍”,335%的人通过“朋友或他人介绍”(见表2)。

从地缘角度来看,他们交往的对象只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老乡,缺乏其他的亲戚朋友关系。从阶层交往来看,他们更多只能在农民工的群体中选择。如果是跨阶层的婚姻选择,当事人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并且这样的婚姻基础也是较为脆弱的〔1〕。刘倩在2001年的研究中指出,打工妹更易于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一般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但是她们为了在城市站稳脚跟,常常不得不牺牲她们婚姻的幸福,因为嫁给城里人必须降低择偶标准,“屈身下嫁”(刘倩,2001)。但是,对于男性青年农民工而言,这样的“好事”就不会有很多。卢国显关于农民工和市民结婚意愿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农民工婚姻选择的顺序是:地缘关系、外省农民工,最后才是市民(卢国显,2006)。

城市中人际交往的局限,增加了青年农民工建立婚姻的难度,“侯鸟式”的生活特点,使青年农民工群体产生了一种新的婚姻现象——闪婚。据2005年12月6日《新京报》报道,在江西农村,由于大量青年外出打工,在回乡的短暂时间内,许多农村青年以签订协议方式迅速确定恋爱、婚姻关系,并在男方交纳数万元“婚约保证金”后一同外出务工、同居。此种实用性十足的“闪婚”正在以更务实的态势演变为农村新“乡俗”。而这种闪婚式的结合缺乏一定的情感基础,也为青年农民工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3.婚姻自主

表3数据显示,在婚姻问题上,大部分青年农民工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调查中,75%的人明确表示在选择配偶上能完全体现自己的意愿。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1/4的青年农民工在选择配偶上还是不能体现自己的意愿。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城市青年。青年农民工进城以后,受到现代观念与城市文化的影响,他们认识到婚姻需要自主,但在具体的婚姻问题上,他们或多或少地要屈从父母的要求。这是因为,传统观念下婚姻还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影响家庭甚至家族的大事,虽然青年农民工们已在城市工作,“离土不离乡”的现实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传统。

青年农民工群体较高的离婚率,除了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外,还和其特殊的身份和群体特点相关。

上一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一篇:让亲和力为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