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和力为你加分

时间:2022-10-24 09:12:18

对职场人来说,良好的亲和力就像良性的机油,没有它,不见得就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有了它,势必让你的职场小车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跑得更加顺畅。

对视的力量

中国人常说“见面三分情”,一个微笑或轻轻颔首只需运用面部十几块肌肉,即刻传递给对方“我知道你来了”“我愿与你和平共处”的信息,让对方有一种存在感,而不会产生被忽略的挫败感。

当然,同事并非客户,我们似乎没有必要随时递上职业化的微笑。但是真诚的对视、适度的感应是一种尊重,更是接下来建立进一步联系的重要基础。而这份尊重,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

人是群体动物,喜欢扎堆,所以人喜欢朝着有力量的人靠拢。因而在职场中,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显示出自身力量,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这个力量又不能让对方感觉受到威胁。这个力量会以很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亲和力就是其中之一。对个人而言,要拥有职场亲和力,必须考虑3个问题:你是谁?处于什么位置?因何处于这个位置?

对人没有攻击性

当然,仅有对视是不够的。

最近,职场选秀节目《职来职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主持人李响对求职者表现得很友好。他可以坐在地板上,和身高1.30米的求职者对话,在他看来,“其实我们未必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而在起身的时候,他会对这位求职者说:“来,拉我一把。”这些细微的举动,给激烈的节目氛围注入一丝人情味,也能卸下参赛者的心理防备,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

友好而不具备攻击性,也是亲和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在职场中,对一个人的判断,并不仅仅局限在他做事做人的对错,还包括他怎样去做一件正确的事。而在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低攻击性、用心去体察和解读他人、并带有同情心的人,才能和他人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

职场不是游乐园,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在种种需要“逆水而上”的情况中,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懂得“温柔地坚持”,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目的,并且不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

亲和力不等于“老好人”

“吃亏是福”是老一辈人的生活哲学,但通过“吃亏”建立起来的“好人缘”,并不能算是良好的亲和力。“老好人”在与人交往中边界不明,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认知不清,既无法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会无意识侵犯到他人的空间,于人于己都会带来很大困扰。

李宇在公司被提拔为企划总监,以前的同事变成了现在的下属。下属依然按照老习惯把做到一半的活儿扔给他时,他却拉不下脸进行批评,而是自己默默把工作做完,结果每天他都加班到深夜。

反省自己的做法后,他决定摆正位置,“先是领导,才是朋友。在这个位置上,我需要他们尊重我,更甚于喜欢我。”李宇正式在办公室立下规矩,要求每人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不再收拾烂摊子,对于无法完成任务的员工,处罚起来也毫不手软。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办公室以前其乐融融的气氛有所减弱,但整体效率却大幅提高。

赢得他人好感才能赢得更多

马伯庸是一家外企市场部的负责人,在和设计公司打交道时,他本着4个原则:和颜悦色;出初稿和最终稿时,会坐在设计师电脑旁当面审稿,用全屋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赞美其设计;需要频繁修改时,先痛斥本公司意见荒谬;每次去设计公司都带瓶饮料给设计师。“左右都是这些活儿,把设计师哄开心点儿,工作效率会更高。”

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拥有3300万电视观众。让奥普拉一举成名的那期节目是1985年末,她采访了一位受到父亲犯的女性。在对方叙述自己的悲惨遭遇时,奥普拉也忍不住潸然泪下,随后公开承认自己也遭受过亲人的犯。这一次真情流露让奥普拉名声大震。

对他人的遭遇具有同情心,懂得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当别人幸运或者幸福时,乐于分享快乐,送上祝福;而适当“示弱”,不介意暴露自己的脆弱面,也能让对方产生移情效应。如此来往的次数多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加深,心灵深层次的联结便建立起来了。

在人际交往中,亲和力远比真诚、勇敢、善良等因素重要得多,压倒性地成为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最重要原因。事实上,在现实世界里,你赢得了他人的好感,必定会赢得更多。

(阿政摘自《心理月刊》)

上一篇: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现状考察 下一篇:用压宁定预防全麻诱导中血压升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