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14 02:06:13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099303

中风后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早发生在中风2周以后,多于2个月~3个月出现[1],其发生率约5%~84%[2],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盂肱关节半脱位,肩胛骨粘连,肩手关节痉挛甚至肌肉萎缩,其严重影响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并且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造成难以估计的负担。因此,怎样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中风后肩痛引起了医界的重视,其中针灸疗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十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研究及报导综述如下。

1 体 针

1.1 辨证取穴 邓柏颖等[3]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其中针灸组以经络辨证针刺治疗,毫针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提示,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早期介入效果更佳。粟胜勇等[4]将80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络辨证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赵津妍等[5]将60例偏瘫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A组)和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B组)。A组采用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采用经络辨证取穴,以水沟、内关、通里、极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涌泉为主。毫针平补平泻手法。极泉穴不留针;余穴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A组的优良率46.7%,B组的优良率93.3%。研究表明,对于偏瘫后肩痛针灸加中西医比单纯中西药治疗具有更好效果。

1.2 体针加运动疗法 王如杰[6]将40例住院脑梗死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针刺组取穴患侧天鼎、天柱,毫针针刺,行泻法,留针30 min,15 min运针1次,运针时嘱患者肩部主动或被动运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双氯芬酸钠,每次25 mg,每日3次,治疗20 d。结果发现,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龚燕等[7]将60例中风后肩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取患侧阳陵泉,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留针30 min,留针期间配合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常规取穴辅以电针治疗,治疗时间、疗程同治疗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选取阳陵泉单穴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有助于提高止痛效果。

1.3 特殊手法治疗 裘小玲等[8]采用钩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钩针组和毫针组。钩针组采用特制针具,取穴以局部腧穴和上肢腧穴为主,操作方法以震颤法、弹拨法、深部按摩法为主,针刺入穴位后,运用腕力的抖动,着力于针尖部,向左、右各弹拨抖动5下,然后进行上、下小幅度的提插,使针体呈连续颤动,持续10 s,最后在病灶局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20 s。术毕在肩髃、阿是穴处拔罐。隔2日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 d,共治疗2个疗程。毫针组取穴同上,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肩髃、阿是穴处加1.5 cm清艾条灸,留针20 min,出针后在阿是穴、肩髃处拔罐。结果发现,钩针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为56.7%、96.7%,毫针组分别为23.3%和80.0%,且钩针组在缓解疼痛、肌力改善情况、总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方面优于毫针组。刘光亭[9]研究巨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与毫针常规针刺组。巨刺组采用特质巨大长针具,取穴阳陵泉,针具与穴位皮肤约15°的角度对准阳陵泉穴,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于皮下沿着足少阳胆经循行的方向向悬钟分段进针,直至悬钟。待针刺区域有酸麻胀或有传导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毫针组采用普通毫针,直刺入上穴,待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结果发现两组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作用,且巨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朱慎勇[10]采用双针巨刺治疗偏瘫后肩痛,将60例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双针巨刺组、常规针刺组,巨刺组取两穴,患侧肩部的最痛点所对的健侧相应点和健侧条口穴,双手各持一针同时刺入两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条口要求深透承山,同时让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肩,留针30 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取以局部腧穴为主,配以远端辨证取穴,行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手法,其他同巨刺组,发现针巨刺组治愈率为87.0%,多在4次以内治愈;常规针刺组治愈率为40.0%,多在5次以上治愈。

2 头 针

龚辉等[11]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分别采用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单纯康复治疗。针康组头针针刺取穴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中的顶区和顶前区,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留针6 h,期间每隔30 min捻转1次,重复两次,然后每隔2 h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1次。在头针治疗基础上,另取穴肩髃、肩贞、臑会接电麻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时间每日1次,每周6次,与此同时配合康复治疗,总疗程为4周。康复组则单纯采用康复治疗,疗程同针康组。研究表明,针康组及康复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均能有效,且针康组的治愈率显著优于康复组;在缓解肩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活动度方面,针康组也明显优于康复组。唐强等[12]观察头针结合高电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其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高电位组和药物对照组各20例。针灸组头针按国际标准定位,取中央前回中部,进针后沿皮下刺入0.5寸~0.8寸,以酸胀感为度,留针30 min。在捻针的过程中,让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肩部,以耐受住疼痛为度。同时采用高电位疗法,每日1次,每次为20 min。药物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果发现,针灸结合高电位组分别为75%和95%,治愈率及有效率药物组分别为40%和75%,针灸结合高电位疗效优于药物组。

上一篇: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下一篇:从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