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9-13 12:14:04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价值取向

摘 要:通过对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1)在民族类别上,无法辨认民族类别的占总数的73.4%,汉族人是少数民族人数的4倍,与小学语文教科书[1]相比无汉族中心化倾向;(2)在国别上,中国人物数量是外国人物数量的3.98倍,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国际化倾向增强了,但还不够;(3)在性别上,男性是女性的2.4倍,男女性一起出现和无法辨认性别的人物占总数的45.3%,性别差异有缩小的趋势;(4)在生活环境上,古代占总数的46.7%,城镇占总数的31.3%,当代人生活、农村人生活描写的不够;(5)在身份职业上,人物的身份职业主要集中于文学家等少数几种,对普通的、现代的身份职业反映不多。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人物 价值

1.引言

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文化构成和具有的思想性、工具性职能等对学生学习、接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规范,形成社会角色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艾普尔(W.Apple)研究表明,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教科书不仅仅是社会科学,就连一向被认为是重视客观性的数理科的教科书,也违反了科学界的历史的现实,提供给学生不合现实的保守的观点[2]。而语文课本不可能包容所有文化资源,而只能是依据某种标准对现有资源进行筛选。因此,选择哪些资源编制课文成为教科书,这其中便或显或隐地包含着统治阶层和教科书编制者的价值取向[3]。这种价值取向同样或显或隐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次,语文教科书是书面语言,这种语言必定体现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文化区分成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阶级、阶层(表现为身份职业)文化。因此,从文化角度看,语文教科书就是这些文化按照适当的方式构成。教科书所蕴涵与呈现的文化世界同现实文化之间所形成的适应、超越或滞后的关系无疑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4]。再次,语文教科书的思想性职能,意在通过语文教育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养成思想品德。这对学生形成民族观、性别角色观以及学习社会角色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教科书中人物特征渗透在教科书思想性因素中,对学生社会化产生直接作用。最后,语文教科书的工具性对学生社会化、社会角色形成有重要影响。因为语言是社会文化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作为社会象征符号的语文是社会意义的外化形式。社会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控制来控制其成员思想的形成类型与表达方式[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语文教科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教科书中的人物特征则会体现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构成,并且是渗透在教科书思想性因素和工具性因素中。因此,通过研究教科书中的人物特征,可以获得一定的有价值的结论。早前有学者(Child,Potter,J.L.Trecker,1971;N.Frazier,1973;P.W.O’Donnell,1973;L.F.Weitz,an,1972;F.L.Den,ark,1981;J.Whyld,1983.)开展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他们的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单一化”,即总是研究某一侧面,如从性别角色、价值取向、社会角色等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小学化”,即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事实上,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而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是青年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6]。所以,研究中学语文教科书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笔者选取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书中人物的性别、国别、民族类别、生活环境和身份职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

研究选用的教科书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开始使用的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共12册。统计的课文以独自成篇的课文为单位,若一课中有两篇短文,以两篇统计。具体的课文是指所有的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有人物角色的课文,既包括以描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课文(下称“人物类课文”),又包括以写景物等为主,但体现和反映了人物特征的课文(下称“非人物类课文”)。统计的人物对象为人物类课文中的主角人物和非人物类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对人物的统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民族:仅指课文内容中我国人物的民族类别。主要包括:汉族、少数民族、综合(既有汉族人,又有少数民族人)、无(无法辨认民族类别的)。

2.2国别:按课文中的主角或主要人物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分为两种情况:中国与外国。

2.3性别:按课文中的主角或主要人物的性别,分为四种情况:男性、女性、综合(既有男性,又有女性)、无(无法辨别性别的)。

2.4生活环境:是课文中描写的主角或主要人物的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分别从两个角度分类:一是从时间上分为古代(1848年之前)、近代(1848—1949年)、现代(1949—1978年)、当代(1978年之后);二是从空间上分为城镇、农村、综合(既在城镇,又在农村)、无(无法辨认出的)。

2.5身份职业: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社会名人都以课文中描写的一般身份职业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民族类别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人物类课文和非人物类课文共有214篇,其中有43篇课文的人物是外国人。所以根据研究设计只有171篇课文中的人物涉及到民族类别的分析。

表1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民族类别状况

年级

民族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汉 族 14 3 2 7 6 0 32(18.7)

少数

民族 4 3 0 1 0 0 8(4.7)

综 合 0 2 0 2 0 0 4(2.3)

无 23 17 23 15 36 13 127(74.3)

如表1所示,171篇课文中,有32篇以汉族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所占比例为18.7%;有8篇以少数民族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占总数的4.7%,前者是后者的4倍。在这8篇以少数民族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的课文中,满族人出现2次,蒙古人出现2次,瑶族人出现1次,另有3篇课文没有说明具体的民族类别。从总体上看,教科书中的人物无法辨认民族类别的文章为127篇,占总数的74.3%,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趋势来看,教科书中无法辨认民族类别的比重逐渐增大。

3.2国别

表2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国别状况

年级

国别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中 国 41 25 25 25 42 13 171(79.9)

外 国 7 6 8 6 12 4 43(20.1)

如表2所示,214中,有171篇课文以中国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占总数的79.9%;有43篇以外国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占总数的20.1%,前者是后者的3.98倍。在以外国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中,生活在古代出现17次,近代20次,现代和当代各3次;从性别分类来看,男性出现12次,女性出现9次,综合和无各11次。

3.3性别

在214篇课文中,以男性为主角或主要人物的有83篇,占总数的38.8%,以女性为主角或主要人物的有34篇,占总数的15.9%,前者是后者的2.4倍。值得注意的是无法辨别性别和男女性共同出现的课文共有97篇,占总数的35.3%,高二课文中以女性为主角或主要人物比以男性为主角或主要人物的文章仅少2篇。

表3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性别状况

年级

性别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男 性 19 12 23 9 13 7 83(38.8)

女 性 9 6 4 3 11 1 34(15.9)

综 合 5 7 3 5 12 5 37(17.3)

无 15 6 3 14 18 4 60(28.0)

3.4生活环境

3.4.1生活时代

生活时代是指教科书中人物所生活的年代。如表4所示,在214篇课文中,主角或主要人物生活在古代的有100篇,占总数的46.7%;生活在近代的有57篇,占总数的26.6%;生活在现代的有34篇,占总数的15.9%;生活在当代的有23篇,占总数的10.8%;其中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人物数量之比是4.3:2.5:1.5:1。

表4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生活时代状况

年级

时代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古 代 22 11 15 14 26 12 100(46.7)

近 代 11 7 13 7 15 4 57(26.6)

现 代 10 7 1 5 10 1 34(15.9)

当 代 5 6 4 5 3 0 23(10.8)

3.4.2生活地区

生活地区的分类是以生活在城镇还是在农村为标准的。在214篇人物类课文和非人物类课文中,有67篇课文中的主角或主要人物生活在城镇,占总数的31.3%;有26篇课文中的主角或主要人物生活在农村,占总数的12.1%,前者是后者的2.6倍。另外无法辨认主角或主要人物生活地区的有101篇,占了将近一半。

表5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生活地区状况

年级

地区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城 镇 12 13 24 6 8 4 67(31.3)

农 村 8 2 4 3 9 0 26(12.1)

综 合 7 0 0 4 6 3 20(9.4)

无 21 16 5 18 31 10 101(47.2)

3.5身份职业

人物的身份职业是指人物在课文情节中的社会身份或职业方面的特征。如表6所示,在统计的13种职业中选取了前7位,其中无法辨认确切身份职业的居首位,共出现了76次,占总数的35.5%。后6种职业分别是文学家,出现43次,占20.0%;政治家出现22次,占10.2%;农民出现14次,占6.5%;军人出现12次,占5.6%;科学家出现10次,占4.7%;学生出现7次,占3.3%。除表6所列的身份职业外,还有艺术家、教师、商人、警察、医生、僧人,共出现21次。

表6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主要身份职业状况

年级

职业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 排序

无 20 9 7 9 23 5 76(35.5) 1

文学家 9 9 8 8 14 5 43(20.0) 2

政治家 1 3 2 9 3 4 22(10.2) 3

农 民 1 2 3 1 6 1 14(6.5) 4

军 人 4 3 2 0 1 2 12(5.6) 5

科学家 0 4 2 3 1 0 10(4.7) 6

学 生 2 0 5 0 0 0 7(3.3) 7

4.讨论

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类课文中的主角人物和非人物类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4.1在民族类别上,教科书中人物是汉族的比是少数民族的多。总体上看是以无法辨认民族类别为主体,弱化了教科书中人物民族化倾向,这对学生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民族观是有利的。如果能增加一些有独立文化形态的少数民族的描写就更好了。但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汉族人是少数民族人4倍,这相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汉族人是少数民族人的25.2倍[7],无疑是一个进步。

4.2在国别上,以中国人为主角或主要人物的课文,占有很大的优势,且是写外国人物课文的3.98倍。从生活环境来看,描写古代、近代生活的共120次,而描写现代、当代生活的仅51次,时代性体现的不够;从性别角度来看,描写男性多于女性,性别平等体现不够。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外国人和外国社会。当然树立中华民族观是必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接纳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树立一种开放的观念。

4.3在性别上,得到了同国内外许多研究相同的结论(重男轻女),但是存在微妙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男女性一起出现和无法辨认出人物性别的情况增多,弱化了性别差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平等不能是弱化两性之间的差异,而是在强调各自特点上的平等。

4.4在生活环境上,描写古代的、近代的生活环境远多于现代的、当代的,时代性特点体现不够;描写城镇生活的多于农村生活,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70%多的人生活在农村。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平等,加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难度,与他们生活联系的不紧密。事实上,语文教科书不仅要跟城镇生活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真实生活密切联系。

4.5在身份职业上,课文中身份职业多为社会地位高的身份职业,其中文学家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学生占了很大比例的情况有差别。这或许是因为中学语文教科书对文学性要求提高了。教科书中对普通的身份职业描写不够,一些时代性很强的职业根本没有出现。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涌现了很多新的职业,并且有的职业对国家的发展不可或缺,如企业家、网络工程师等。这些职业在教科书中出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角色观。

5.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有几点思考。第一,体现平等性,主要是民族、国别、性别上的平等,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不能忽视优秀的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化。性别平等观念的树立更多的是强调各自特点上的平等,所以要加入一些体现女性优秀品质的文章。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性别平等观念,又有利于学生性别角色的习得。第二,具有全面性,主要是在生活环境方面,既要有近古代生活、城市生活的描述,又要有现当代生活、农村生活的描述。这样既有利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对对方生活环境的了解,又有助于增强他们结合自身生活环境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第三,要有时代性,主要是在身份职业方面,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新的身份职业不断涌现,所以教科书中出现的人物的身份职业要紧跟时代,体现时代的特色。第四,具有针对性,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要。课文中人物角色更多体现中学生心理特点,人物的生活环境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此外,本研究仅限于12册中学语文教科书,没有研究旧教科书并与之做系统的比较,因而某些结论的普遍性尚需进一步确证。另外,在研究设计上,从民族、性别、国别、生活环境、身份职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是否合理,以及分类标准是否客观,这些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姚本先,涂元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1期。

[2]朱志勇:《我国内地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呈现》,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3]吴永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分析》,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王有升:《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的文化构成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1期。

[5]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6]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02页。

(曹蓝田 安徽省芜湖市第三中学 241000;刘运好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

上一篇:填补孩子心中的空缺等 下一篇:基于数字化环境的终身学习体系与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