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孩子心中的空缺等

时间:2022-10-18 09:09:16

填补孩子心中的空缺 厉功

今年我刚接手了一个中班,发现班里有一个叫馨馨的小女孩,家长联络本里只有孩子保姆的电话。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原来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她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她远在海外的父亲会定期寄钱回来供养她和保姆。我便悄悄地关注这个刚升入中班的女孩。她平时话不多,比较乖巧,也很懂事,很听话,和其他孩子相处也无异样。平目的表现看不出独特的家庭环境对她有什么不良影响。有一次美术活动,我让孩子们画“我的妈妈”。馨馨按照我的要求,画了一个母亲牵着一个孩子的手,画面构图完整,色彩丰富。只是画中的母亲没有五官。我问她:“馨馨,你是不是还没有画完呢?”她纯洁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真的记不起妈妈的样子了。”此时的我一阵酸楚,也无暇去探究她的母亲到底在哪里。我对馨馨说:“没关系,你画的妈妈的衣服颜色搭配得很好,画得很棒。”得到赞扬的馨馨如释重负,一会儿就投入到别的活动中去了。而我陷入了思考,孩子虽然已经记不得妈妈的面容了,但她心里一定非常渴望母爱,她心中的空缺我可以去填补吗?还没有为人母的我对自己信心不足,何况馨馨是一个那样懂得把忧愁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女孩。但我深知此时幼儿园的环境对她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为她织起一张抚平她心灵创伤的网,那么她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就能走得顺利一些。因此我决定尝试。

我有意识地观察其他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后,我每天用微笑和拥抱迎接她的到来,离园时,亲手把她交到保姆手中,然后给她一个亲吻和一串叮嘱;平时,我们也会像母女一样互相有个小小秘密,开个玩笑;我会关心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遇到过或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恰当的时候给她一个小礼物或纪念品。在游戏中让她称呼我为厉妈妈……渐渐地,在保姆的口中得知,她在家中时常讲起我和她的故事,她口中称呼的“厉妈妈”也变成了“妈妈”。她的笑容变得灿烂了,与同伴的交流也更加积极了。

此时的我依然认为母爱不可替代。但我希望我的关爱能像一缕阳光照进她的心房,让她多些温暖,多些快乐,多些自信,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赏识教育给我发现“美”的研眼睛——上海青浦区赵巷 马天红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这种爱。应该是真挚的爱,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晨晨是我班的一个“小调皮”。记得有一次离园时,我请孩子们把自己的脚收收好,不要绊倒其他小朋友,可晨晨故意把脚伸到外面,果然博博被绊倒了。由于调皮,班上很多孩子都不喜欢他。我们也经常批评、教育他,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我的身体有点不舒服,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我的两条腿已经发软,我用手撑着桌子站立着。忽然,一把小椅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面前,晨晨撅着小嘴说:“老师,你请坐。我再帮你敲敲背吧。”那一刻,我真的很诧异。晨晨接着神秘地告诉我说:“我看出来你身体不舒服,所以搬一张椅子给你坐,让你休息一下。”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竟然会有这样的洞察力!“谢谢你,好孩子!”我真诚地感谢了他。这时,我发现晨晨的眼神特别明亮。

从那以后我主动跟晨晨的交流多了,渐渐发现他有细致的观察力。乐于帮助别人。他的调皮只是因为他妈妈生下小妹妹后就一直疏忽了对他的关心,所以他想引起别人的关注,想得到别人的爱。从此,我改变了以往对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努力去了解他,发现他的优点,从而去赞赏他、关爱他。其实孩子也在用心细细地解读老师的言行,他体会到了我的改变以及对他的爱,他也在悄悄地改变,变得不那么调皮了,变得更有爱心了。

晨晨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一个好孩子容易,因为他本身就可爱。爱每一个孩子才是大爱。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出几分美感。是啊,不是孩子的身上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让我们带着赏识走进童心,用大爱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上一篇:市场化运行机制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化可持续...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