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学生有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指导的探讨

时间:2022-09-12 11:11:48

对初中学生有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指导的探讨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它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著名学者、教授于丹女士在《阅读经典,感悟成长》中说:“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最朴素的、最基本的,从当下出发的、推己及人发现内心的这么一种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但是据我们所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典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了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理想而活,仿佛是为分数而活,为家长的苦口婆心而活,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虫,这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环顾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适合青少年看的电视、电影越来越多,不适合青少年听的歌曲,不适合青少年去的网吧,比比皆是。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对中学生的诱惑和刺激太大、太多了,甚至一些垃圾文化充塞着一些学生的头脑,使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心智茫然,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无目标,无礼法,更无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生中开展国学经典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育。

然而,在动画片、电脑网络游戏、流行音乐、青春偶像剧等充斥生活的今天,我们发现阅读国学经典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学生们经典阅读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在此次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对初中生经典阅读的情况进行了如下调查。

一、学生课外阅读经典的现状调查

1.调查研究的时间、对象、内容与方法

时间:2008年9月

对象:三门广润书院初一(5)、(6)班123名学生

内容:经典阅读的态度、兴趣、方法等

方法:①问卷法;②分析法

2.问卷调查的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对经典作品有浓厚兴趣并经常阅读的学生仅占11%,有兴趣但认为读不读无所谓的占45%,完全没有兴趣的占38%,另有6%的学生认为“那纯属浪费时间”。而阅读率最高的《西游记》也仅仅是42%。有14%的学生每天读书1小时以上,75%的学生每天读书0.5—1小时,11%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到1小时。55%的学生表示每月用于购书的钱在10—20元,10元以下的有28%,而每月购书在20元以上的则只有9.3%。

调查显示,仅有16%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计划。阅读时坚持精读的占18%,做读书笔记的占23%,作比较阅读的占11%。

根据学生曾经阅读过或印象最深的课外阅读读物统计分析,学生的阅读呈自主性和多样性。53%的学生非常喜欢阅读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作品。41%的学生喜欢阅读情感类、武侠类、惊险类、科幻类等网络小说。72%的学生喜欢阅读休闲类、文摘类的“快餐式”读物。而初中新课标推荐的10部经典作品阅读率仅有只有28%。

由此可见,初中生的课外经典阅读的状况是不够理想的。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包括家长)的经典意识淡薄了,经典显得苍白无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具体来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认识与行动上产生了反差及其原因。

尽管初中生都意识到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把没有做好课外阅读的原因归于没有时间和精力,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少学生整日被动地应付学习、考试,放弃了课外阅读。

但从对课外时间的分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0%的学生每天平均看电视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有65%的学生每天平均看电视时间在0.5—1小时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有闲暇时间的。

②没有合适的书籍可看。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大多数学生家中藏书数量不多,藏书又都是些通俗读物及杂志,有中外名著的寥寥无几。甚至调查发现有16%的家庭,学生除了教材以外再也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二是学生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这与缺乏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有关,致使学生找不到适合的书。

③急功近利占主流。在学生的手中,大都是学科辅导、考试书籍,这种现象显示出学生的务实追求,同时也显露出急功近利的阅读占据着学生阅读生活的主要空间。

④怕影响学习。家长支持学生课外阅读者仅占1/3,而且只允许学生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如教材辅导读物等。

⑤家庭环境氛围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家庭阅读氛围浓,其孩子的阅读习惯更好,阅读经典的热情更高。

(2)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经典阅读状况仍令人担忧。

调查发现,初中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占75%。23%的学生在阅读中还做读书笔记、摘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对经典作品兴趣不大,或者阅读经典时“仅仅看个大概”,从某种角度说,课外经典阅读是图消遣,寻开心,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阅读效果较差,只注重故事的内容,不去理解分析,看完就好,至于价值和意义可谓优劣不分。

(3)以动诱读。我们要经常举行经典知识竞赛等活动,平时在语文知识检测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文学名著方面的题目。在讲授《隆中对》时,请精通《三国演义》的同学谈有关诸葛亮的经历,我班的俞俊同学将熟谙的诸葛亮故事讲述得神采飞扬,深刻又有自己独特的见地,而且把《三国志》里的诸葛亮的情况也作了精彩的解读。他以自己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和无比羡慕,这样也激发了其他同学阅读经典的积极性。

(4)以效促读。以展示阅读成果来强化阅读兴趣。在平时的随笔写作中,我们要求学生多写些经典阅读心得、评论文章。我们把一些写得深刻的文章进行讲评展览,学生在展示作品时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强化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推动了整个班级的阅读热情。

3.教师要在自己的理论修养基础上提示阅读方法

现在许多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还仅停留在“看书”的层次,用眼睛来“消遣”书本的内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以课文为蓝本,通过对不同类型课文的阅读方法的分析,抛砖引玉,教会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传诵已久的经典作品,我们就不惜时间指导学生如何精读作品,体味作品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⑴品味经典作品的语言美。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舟轻愁重之喻来渲染愁情的深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之情为慷慨激昂之调,使人振奋,令人回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开朗明快的描写暗示人生的哲理……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

⑵领悟经典作品的形象美。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如《香菱学诗》中的香菱,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他的求学精神难道不可以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吗?

⑶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美。经典作品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如《西游记》对可贵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热情讴歌;《沁园春·雪》展示壮美河山,挥洒壮志豪情……这些或朴实或激情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情操的实践。

⑷体验经典阅读的个性美。文学的感染力说到底来自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交流。“历史的透视确实是文艺欣赏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的人欣赏同一作品,在体会上不能没有个别差异。”[2]《新课标》中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意识到学生不一定会宏观地全面分析和评价,只要从一字一句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有所思,有所感即可。例如教学《杨修之死》,分析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自己,课堂立刻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别,展开了唇枪舌战。有的从分析小说中曹操的性格入手,有的从杨修自身的性格弱点说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己的体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指引者,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由选择阅读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就会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经典阅读成为一种自能的活动,学生才能真正推开一扇观赏世界的窗户。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李春芽 浙江省三门初级中学 317100)

上一篇:尝试开展一课多篇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美国动画大片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