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05 04:47:16

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性

媒体公信力就是新闻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检验媒体受众亲和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媒体公信力的现状

目前,针对媒体公信力,上海市曾经进行过抽样调查。问题很简单,“你认为新闻媒体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面貌”。抽样结果显示:认为完全反映的占2.6%、大部分反映的占47.8%、反映一般的占35.4%、反映小部分的占13.3%、完全不反映的占0.6%。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参与调查的人中接近97.4%的人对媒体持有怀疑或者不信任的态度。这个数据显示出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可怕程度。近几年,虚假新闻不断在各种媒体上以不同形式频频亮相。“纸馅包子”事件、“神医”张悟本事件、西安市确定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金庸去世等等假新闻充斥人们的听觉和视觉。人们打开网络,常常看到一些网民转载了报刊新闻恳请网友识别真伪,可见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程度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造成的原因

部分新闻人为了追名逐利,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不顾,故意编造虚假新闻,哗众取宠。“纸馅包子”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值得深思的是这条假新闻从炮制到顺利播发想必经过了很多审核工序,为什么它能轻而易举的通过层层审核蒙混过关呢?看来管理部门的责任心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疏于管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淡化、职业道德缺失。在拜金主义和利己思想的诱使下,个别新闻工作者放弃了新闻的社会责任,背离了职业道德。出现了“大钱大报道,小钱小报道,没钱不报道”,肆意炒作新闻。有些媒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界限不清,将广告创收作为第一要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虚假宣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这种行为,以至于损害群众利益,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媒体肩负着“耳目”和“喉舌”的双层使命,要做好“耳目”有时就必须通过舆论监督和内参的形式来完成,这就会触动某个部门或者某些领导的利益,后果是引来一些不合理的干预,为恶者利用权力轻松阻止稿件刊发,面对记者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有人竟然把媒体告上法庭。他们总能拿出很多法律条文来拷问媒体,而媒体可用来维权的法律条文却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媒体知难而退,自动萎缩了舆论监督功能,被动的降低了媒体公信力。

解决的方法

在新闻报道中要杜绝虚假、猜测和虚构的成分,不要为吸引读者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使新闻始终坚持报道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媒体需要和健全的自律机制,由于其具有的公众性特征,媒体自律显得尤为重要,每个新闻人都要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符合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专业标准。还要强化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新闻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责任感正是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原动力。按照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去严格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避免“一块臭肉搅得满锅腥”。管理部门在把关过程中,注意核实新闻的信息源,只有把握住了正确的新闻源,才会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在遵守新闻原则的基础上从事经营活动,一个公信力不高的媒体,经营也无从谈起,两者是相辅相承的,那种以牺牲媒体公信力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是绝对要不得。健全新闻监督的保障体系,避免有关部门对媒体公信力和公正性的干扰。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人民的监督,监督的对象是操控着公共资源的各种权力,实际上就是替人民监督着各种权力。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建立起舆论监督的保障体系,舆论监督是在保护公众和社会利益,因此行政部门和法律应该向它倾斜,确立免责条款,降低媒体舆论监督的风险与成本,确保舆论监督的刚性。要加快新闻立法,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正当权益,使新闻人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作者单位:赤峰红山晚报)

上一篇:地市级晚报如何稳定记者队伍? 下一篇:做好典型报道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