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时间:2022-09-04 04:38:25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摘 要:审视和反思多年来品德社会课堂教学改革,它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师生关系,它表现为两个特征:“过程的参与性”和“情感的同一性”,教师既是课前学生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积极探讨

历经多年课程改革的风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淡没了道德灌输,开始回归儿童的生活,走向互动与开放,开始关注儿童生命意义的达成。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了童真、童趣,并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来关注和体验自己的生活世界。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怀着一颗求善、求美之心来审视和反思我们的德育课堂: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了吗?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生成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课堂是封闭的,还是“真实”地走向了开放?

“德育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共同体’,它以‘生活’为基点,师生互动是其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总结出教学的三个步骤:明理――知情――导行,即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是一个“布道者”,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道德传输的过程,师生关系是一种“支配――从属”的关系。在现在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开始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小组互动、生生交流在课堂学习中让人耳目一新。

但在美丽中有一种令人遗憾的缺失,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教学的设计者和简单的执行者。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情感共鸣、共同体验生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在哪里呢?曾有人把课改以后的师生关系戏称为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只要把课堂教学设计好,学生学习的好坏,那要看学生的资质了。教师没有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同导演没有参与演员的演戏过程一样。但我们熟知,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德育课程的实施,如果教师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唯一的受教育主体,把自己置身其外,那么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心心相印从何而来,德育的实效性从何提高?因此,师生关系与其它关系有着相似性,但更多的是本质的区别,它表现为2个特征:

1.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共同经历、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也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并共同催生“学习内容”的发展。

2. 情感的同一性。

学生的困惑、忧伤、愤怒、喜悦等情感,教师与学生一同经历,在经历中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是什么呢?

(1)课前学生活动的设计者。课前活动是学生带着活动主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一个过程,有学生个体的活动,也有小组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具有方向性、计划性。要观察或调查什么,怎么观察或调查,如何形成观察或调查结果?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众多的意见或建议进行筛选,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形成学生自己的研究或调查计划。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学会协调小组成员的活动任务。

在研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社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研究社会。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指导他们注意保存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随时做好资料的记录和保存,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小组的研究结论。在整个调查活动中,教师要更加关注的是对学生“过程性方法”的有效指导。

例: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的主题活动《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怎样让90年代后期出生的学生感受、体验到家乡原先的模样,如今的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是这个主题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家乡在“吃、穿、住、行(包括交通工具和道路设施)、通讯”等5方面发生了变化,但由谁去调查了解哪一方面的变化,怎样调查呢?教师就不能指鹿为马,而应根据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自发的形成活动小组(学生A对吃的方面的变化比较有感受,就不能让他去调查穿的方面的变化),并对5个小组要调查谁,到哪里调查,怎么调查要加以引导,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育和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单独生活,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和课程的生活,实现经验的改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活动汇报课、活动展示课”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后形成了小组的结论,在汇报课上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与分享。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有些教师完全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他们常讲的一句话是:“哪个小组还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常站立的位置是讲台旁,静观学生的活动,没有参与到学生小组的汇报活动中,并对汇报活动进行“引导”、“补充”或是“评价”。各个小组执行任务一样介绍完也就完了,学生观察的生活世界、体验的生活经历在教师的漠视中如天边飘过的云,在学生心中再也不留任何痕迹。我们常说,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同时还要引领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不断地体验、反思中实现价值的提升,重新构建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要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观察自己的生活和世界,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师生间经验的分享,要给予引导性的评价。

上一篇:初中英语氛围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