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时间:2022-09-04 02:31:00

高效课堂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摘 要: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这个“效”,既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又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而高效课堂上的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这样学生展示的类型才能多样性。提高展示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对学生的展示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示的欲望;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适当时候予以点拨等。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展示;学生自主表现

西湖中学乘着课改的春风,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西湖教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

众所周知,课堂既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又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更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同时也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都有着他们的闪光点,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呢?下面我就西湖中学实行课改以来初中语文课在展示课上的一些做法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组讨论后学生在黑板上的书面展示,又包括学生登台讲课和学生互动质疑过程中的各种展示活动。

一、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能够“动”起来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我们大胆地尝试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预习的后续工作就是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也是学生的自我展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大有帮助。从而反作用于预习工作,达到更好地完成这一环节的作用。那么在课堂展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注意了5个度:

1.展示要有“风度”。展示不仅是表达、表现自己的学习理解,同时也是自我修养的公开展示,需要注意言行礼貌,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2.言行表达要有“力度”。说话是为了大家听,表现是为了大家看。保证全体学生听清、听懂、听明白是对学生的尊重,所以,展示时声音要洪亮。

3.问题挖掘要有“深度”。热闹不是课堂追求的目标,欢乐需要适合学习需求。有思想、有情感、利于思考、利于内化应是外化的课堂发展方向。

4.方法总结要有“高度”。学习方法的交流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内容,方法总结和诠释不是鹦鹉学舌,而应是自我真心体会,简单的重复对同伴无用,应结合内容、材料展示自己的思路。

二、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写,自己去说,就给了学生表现的良机。展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问题如何分配,每一个问题按照什么方式或思路展示,在课前都要有适当的预设。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教学价值,只是展示的程度需要老师掌控,有些问题只要一带而过,有些问题却需要深入追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可平均用力,泛泛而谈。

高效课堂打破了以往老师“一言堂”的习惯,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个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说、可以写、可以讨论、可以表演……整个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可以这样说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心增强了,连学困生也在学习了。学生现在从“学会”变为“会学”了,因为我们不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了。

只要老师分配合理,整个课堂就显得井然有序,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积极而活跃的。

三、展示类型的多样性

1.书面展示(演板),即小组成员在本组的小黑板上板书展示本组的小组交流成果,要求能用双色笔(即不同颜色的粉笔),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学生阅读和理解题意及解题过程。

2.口头展示(语言),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入口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一节课下来即使是再内向的学生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四、提高展示效率的方法

1.对学生的展示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评价是无形的激励,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学生开始时出于新奇,对这样的课堂能表示出较高的热情,时间长了,新鲜感没了,热情会减退,势必影响课堂效果,此时需要教师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

3.适当时候予以点拨。教师作为课堂互动的一员,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拨,通过提问或追问的方式给出问题

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实现教学意图。

课改后的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能说、能写、能表现,各显其能。

参考文献:

熊学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J].青海教育,2001(04).

作者简介:尹玲,女,1971年9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湖中学,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环境下对小学中段习作评价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