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的PH值探讨

时间:2022-05-26 03:49: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的PH值探讨

摘要:有关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最新国标[1]中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其中气相色谱法中样品处理非常繁琐,处理步骤较多,很容易造成待测组分损失,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回收率也偏低。液相色谱测定步骤较简单,可操作性较强,但溶液和脱氢乙酸标准溶液PH值不稳定是保留时间变化很大,本文就实际工作出现保留时间出现偏移问题从标液和样液中的PH值出发,找出最合适的PH值,使保留时间相对较稳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脱氢乙酸 PH值

引言:脱氢乙酸(去水醋酸,简称DHAA或DHA)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是吡喃的衍生物。脱氢乙酸对水的溶解度小,其盐类脱氢乙酸钠对水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后者也常用来作为防腐剂。脱氢醋酸”用来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但是,“脱氢醋酸”难溶于水,一般食品行业都用它的盐类来做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新国标(GB2760-2011[2])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已经列入新国标之中,属于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准许添加在熟肉、腌制品等食品内。

一、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日本岛津公司LC-10A,SPD-10A高效液相色谱仪,PH-3C酸度计,全自动电子天平,超声波发生器,离心机。

1.2 试剂

脱氢乙酸(>98%),10%甲酸溶液,0.02mol/L乙酸铵溶液,20g/L氢氧化钠溶液,120g/L硫酸锌溶液,正己烷,脱氢乙酸标准储备液和标准工作溶液(按GB/T23377-2009[3])中4.10和4.11配置)。

1.3、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 μm(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5+95,体积比),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3nm。

1.4 样品处理,本实验选取糕点样品。处理方法完全按GB/T23377-2009中6.1.3章节处理。

2、结果

2.1 标准工作溶液PH调节前后PH值对比:

脱氢乙酸浓度(mg/l) 1 10 50 100 200

标准工作溶液系列PH值 8.05 12.01 12.54 12.90 13.03

调节后PH值 8.05 8.17 7.95 7.09 7.26

由此可见:(1)随着脱氢乙酸的浓度增加,PH值也随之增加。

(2)为验证PH对保留时间的影响,调节PH值范围7-9,C18柱,250 mm×4.6 mm,5 μm(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值的范围2-9.5。

2.2 标准工作溶液PH值调节前后保留时间的变化情况

脱氢乙酸浓度(mg/l) 1 10 50 100 200

调节前保留时间(min) 12.130 9.844 8.684 8.025 7.655

调节后保留时间(min) 12.139 12.170 12.280 12.403 12.279

由此可见:(1)随着标准工作溶液溶度增加,PH值增加,保留时间提前。

(2)PH值调节到7-8左右,保留时间还是比较稳定。

(3)随着浓度增加,峰型有所变化和扩展。导致保留时间不能完全吻合。

(4)标准中规定PH值调节到7-8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个关键控制点。

(5)国标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为提高脱氢乙酸的溶解度,但保留时间偏差较大,造成定性困难。

2.3 回收率和实验线性。

调节PH值后的回归曲线和相关系数,得到了较好的相关系数。

回收率及平行样实验:平行实验,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绝对差值未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回收率在90~100%。

三讨论

保留时间不重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通常还会影响到峰面积的重现性,排除仪器的稳定性外,作用最大的就是流动相的种类和性质了。在本实验中,流动相是固定的,出现保留值的改变可以从局部区域和时间段的流动相改变来解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1-200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23377-200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上一篇:气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甜蜜素测定结果不确定度... 下一篇:浅析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能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