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法范文

时间:2023-06-19 10:54:37

高效阅读法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快速 高效 速读 精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81-02

一 原理阐述

快速高效阅读法以阅读学、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充分挖掘、调动视觉扫描辨识摄取高能量与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变合成认知为整体认知。同时,充分发挥大脑思维功能机制,开发人的身心资源,培养专注和思维反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 训练内容

快速高效阅读法训练的是两种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和快速理解能力,即“又准又快”。基本技巧是“固定程序阅读”,阅读种类有略读和精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是计时阅读训练和限时阅读训练,检测手段有笔答式和口答式。当一篇陌生的文章摆在学生面前时,他可以用“快读法”迅速而准确地掌握书中的重要信息。当然,必须经过一段严格系统的训练之后才能达到这种程度。一般说来,训练一、两个月可见成效,半年后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年后阅读速度会比普通读法快4~5倍,甚至更快,可谓事半功倍。

三 培养途径与方法

1.晓以优势,引发兴趣

快速高效阅读追求的是阅读的高效率,既要速度快,又要理解准。高效阅读培养的是两种综合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和快速理解能力,这一特点很能吸引当今陷入题海而不堪重负的学生。在时间有限而知识无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信息时代,“快速高效阅读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使我们的工作完成得多、快、好、省,现实意义不言自明。另外,阅读训练配有科学的习题检测及评分标准,这就引入了竞争机制。此法不需要“课前预习”,节省了时间。阅读的文章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是生疏的,这样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争分夺秒,无形中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将“快速高效阅读法”的这些优势告之学生,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实践。

2.授以“规矩”,注重实践

快速高效阅读法有一定的训练模式。训练课型可分笔答型、口答型。

人教版教材把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类,此法相应设计了速读和精读两类训练。速读训练主要采用固定程序法,即每篇阅读文章均可从题目及作者、词语积累、主要内容、重要事实、写作特色、主旨启示、拓展链接7个方面进行阅读感知。精读又分为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段落的梳理划分,写作手法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中心思想的提炼等多方面的理解感悟。每一项训练都有一定的技巧方法。如能掌握原理,熟练操作,便可化难为易。

为使学生了解自己两种能力提供的状况,此法要求每次训练都计算出理解率(卷面得分×100%)、阅读速度(文章字数÷所用时间)、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

“快速高效阅读法”新颖独到,快速简单,时效性强,故能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实践证明,此法的确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3.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快速高效阅读法摒弃了以教师讲解为主、面面俱到、“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它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在教师精心安排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测、自我分析和释疑的自学体制。这样,学生事先就知道自己要从这篇文章中学什么、怎么学,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条捷径。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阅读测试,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自己掌握的多少,对课文量体裁衣,学生能掌握的内容不用讲,疑难问题可作为重点详细分析,而疑难之处往往又是课文的训练重点。采用“快速高效阅读法”处理“教读课”,可第一课时用于速读训练,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要点、难点,探究质疑。处理“自读课”,只用一课时就可抓重点、理结构,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自读课文,由难变易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内课外自读课文,这是教师们颇为头疼的,内容讲解要适度。而“固定程序阅读法”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所谓“固定程序”就是将应掌握的课文重点一一列出,形成定式,熟记于心。用此“定式”来指导阅读方向,快速搜索所需信息,效率不言而喻。这种程序阅读法可以适用于任意一篇陌生文章。此外,此法还把握整体,突出重点,不仅快速处理了教材,还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知识,开发智力。

5.设疑质疑,激励探索

快速高效阅读法中的自测还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尤其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支持。这样,课堂上阅读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学生“百家言”,由此激发了学生探求兴趣,鼓励了学生大胆表现,也启发了教师的教学灵感,可谓“教学相长”。

总之,快速高效阅读法满足了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减轻了学业负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从繁琐、古板、枯燥的讲解中解放出来,从容自如地传授知识,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提高能力。这就是此阅读法的最大优势,迎合师生心理,深受师生欢迎。

四 实践策略

1.求真实,忌虚假

快速高效阅读追求高效率,更追求真实性。在做题自测时,切忌弄虚作假。相互讨论、抄袭,都考查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训练本身失去了意义,尤其影响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达不到预期效果。

2.要专心,忌浮躁

进行快速阅读,首先要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要迅速准确地捕捉重要信息,及时反馈给大脑,切忌心猿意马。因此要反复强调并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调控注意力。

3.贵坚持,忌懈怠

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往往缺乏持久性。按程序阅读法训练一个阶段后,他们常常会产生“厌旧”情绪,而敷衍了事,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鼓励他们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技能,并用自测的数据(理解率、阅读速度及效率)、进步曲线图来使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形成上进风气。

4.重联系,勿死板

快速高效阅读法不仅适合语文教学活动,而且对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可以快速理解、处理数理化中的应用题,而且还可以迅速掌握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苦于无暇顾及课外书籍,视野得不到开阔,爱好得不到满足,整天埋头于繁重的作业堆里,运用“快速阅读法”可以使他们挤出一些时间,并用这些宝贵的时间了解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要点,取其精华。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2篇

[内容]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

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 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快速高效阅读有利于开发展智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快速高效阅读是一种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它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也会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实验证明,这种训练有利于早获知识,快获知识,多获知识。一个人的时间价值就在于他在一定时间内做了多少有效的工作,那么,快速高效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在同等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信息社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又表现为获取知识的速度之争,而快速高效阅读法正是获取知识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3篇

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顺序是先看第三个选择题,也就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道题,最后一个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在最后一道题目的选项中,坚持一个原则,即答案就在原文,采用“读、找、比”的阅读技法,每一项都要在原文中找到,然后择优选择出错误的一项。这道题常见设误点在四个方面:人物混淆、时间混淆、地点混淆、事件混淆。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时、地、事这几个要素,从而寻找出设误点。

解决实词理解题,在《考试说明》中有两点要求: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有120个。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高三复习阶段,让学生靠短期记忆的方法,掌握这些庞大的知识量,显然是力不从心,记忆的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这就需要一套实词理解实用技法来解决实词理解题,我在教学中从七方面推断实词的含义:(1)字形分析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注意对汉字偏旁词义的理解,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等,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文言文中出现的一些字形复杂又比较生僻的字的含义的理解。(2)字音假借法。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通假字的使用要注意结合语境,加强日常积累。(3)对位推断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4)知识联想法。高考知识点的设置,坚持课内知识课外考的原则,注重检测学生课本知识的灵活转化,所以在解答实词理解中,可以借助知识联想法,来解决此类问题。(5)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究解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6)代入推义法。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一句话中有一个词语意义难以确定时,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把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空置出来,形成一个填空练习,然后选择最适合句意、文义的词语填空,借此确定词语的意义。(7)组词推义法。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独使用,但其意义却保留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尤其是成语中。所以,可以借此来推断该词的意义。通过组成现代汉语合成词供给,可以推断为此项正确。

做文言文翻译题时,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的原则。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要确保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准确,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读。通过阅读句子与全文,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联系具体语境,初步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2)审。在翻译之前要认真审读句子,审清文言句子中重要的得分点。所谓得分点是关键词语(重要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和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固定句式等)考生可以先用笔将这些特殊句式一一圈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翻译时所有文言词语都要围绕得分点,这样才能抓住得分点。(3)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变成最小的语言单位,然后使用文言文翻译的“六字翻译法”逐一加以解释。要特别注意文言文“六字翻译法”中的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写在草稿纸上。(5)查。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6)誊。在逐一检查文言文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字迹端正、清楚无误地誊写到试卷上。

古文阅读是高考题中的固定考点,在复习阶段,掌握四环一体高效古文阅读法,可以提高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效 速读 兴趣 清晰 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1-01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接受的效果会更好,我感觉成功的课堂情境,要依赖于各种手段的引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问题的设置都对语文教学起到了调动的作用。在接触到“高效阅读”、“作文学评”教学方法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下子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高效阅读”、“作文学评”的强大魅力,不断使课堂中呈现出教学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教学情境好的氛围。

一、“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新奇的教学氛围。2009年上半年,葫芦岛市语文学科引入“高效阅读”、“作文学评”的教学模式,这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我市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高效阅读”的新颖形式。“高效阅读”以眼、脑、心的训练为主,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阅读计时器、训练的模式所吸引,课堂中,教学气氛很浓,学生被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模式所吸引,课堂效果非常好。在眼、脑机能的训练中,学生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的训练模式,在喜欢中训练,在乐趣中提高机能,在所有学生的共同乐于参与中提高了阅读速度。“高效阅读”的训练模式,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到了良好效果。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了最佳的效果,使学生重新的认识了语文教学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语文教学也可以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和感受。学生感受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和妙处,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增加,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从一段时间的教学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一直都非常高,不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无忧无虑,是“高效阅读”改变了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心态,让学生自愿地、投入的参与到高效阅读的训练中,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进而令学生在阅读每一个文本时,都采用高效阅读的方法。高效阅读的强大“诱惑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股新的教学气息。

二、“高效阅读”让传统教学开始了一场新变法。在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引领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被彻底打破,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高速中体会阅读竞赛的乐趣,这种“赶、超、比”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中体会到,只要自己提高眼、脑、心的配合,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快速的阅读完文本,就能高效率的掌握文本传达的内容和要点。这种“眼脑训练、文本训练、问题训练”的模式,让学生感受了语文教学发生了一次新变法。学生乐于参与这种“变法”,在新模式中,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史以来的终于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

在高效阅读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劲头很足,使高效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语文教学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法”。学生在高效阅读中,感受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就像亲身参与了一场变法,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乐在其中的。

三、高效阅读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习惯,改变了学生阅读史,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人生。在高效阅读教学中,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训练中,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欲望非常高,他们在争分夺秒中获取了文本知识,在快速、高效、充满激动的氛围中,奔向高效阅读所要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学生乐于参与多媒体课件的眼脑机能训练,学生乐于参与文本的习题训练,学生乐于在不断训练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高效阅读改变了学生阅读的习惯,改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速度和效率,改变了学生阅读史,改变了学生阅读的人生。在高效阅读中,学生掌握了最佳的阅读精髓,用先进的阅读“兵法”指导自己的阅读实际,在科学的方法指引下,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最佳的状态,学生的眼、脑、心达到了最佳的配合状态,从而收到了最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高效、快速、高质量、竞争中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

四、高效阅读调动和指导了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积极性和方法。高效阅读方法可以运用到各学科中,不仅仅对语文学习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历史、政治、英语,乃至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快速、高效率的方法,对学习各学科都有帮助,学生在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时,心中有了既抓紧时间,又提高效率的概念,并且将高效的眼脑机能能力运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就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对语文学习有质的帮助,同时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也有方法上的指导,也能够提高其他学科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阅读题目的速度提高了,理解率也在高效阅读中随之提高,从而省下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做题和理解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背诵单词的效率提高了,掌握的质量也提高了。高效阅读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效阅读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学生在快速中感受学习的快节奏,在高效的方法中获取文本的最精华知识,学生掌握了方法,尝试在方法引领中最快速地、最高效地、最优化地实现学生学习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阅读为师生开启了全新的教学局面,师生在教学中既轻松,又快乐,既积极,又主动地参与这种学习模式,在高效阅读中,我们改变了教学,我们创新了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全新的教学模式——高效阅读引领下,学生感受着高效阅读带给的新的快乐,以全新的学习心态,获取更好、更多的知识。这就是高效阅读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是孩子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在小学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识字、认字和理解力才是根本目标,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容易,不仅要从主客观因素改变对他们的教学方式,更要从小学生的特殊立场上考虑。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上面已提到,为了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从主观方面来说,兴趣和习惯对人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21天形成一个习惯,或许好,或许坏。”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和“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某种追求。其中的“好”和“乐”泛指兴趣爱好,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要多样化,最好的方式是游戏,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都非常强,所以,利用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如,猜谜游戏,提前叫学生复习和阅读文章《养花》,注意包括文章内容和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对某一名词进行解释,如置之不理,问学生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或者问学生谁能将养花的经过有条理地复述出来。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是否成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这里,强调的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指的是阅读的方式和阅读技巧,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应着重把握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的培养,在刚刚开始培养小学生兴趣时,可以利用“诵读”的方法。所谓“诵读”就是教师富有情感地诵读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或者让学生自由地诵读文章,自主地感受文章的博大精深。

二、勤思考,多动笔

所谓阅读,就是作家经过思考后,将自己的思绪写成文字,让读者也来感受他的思考,这种思考可大可小,可浅显,可深刻。

1.勤思考

学无止境,思考无境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所谓阅读,并不是指学生纯粹的阅读,而是指阅读后,引发的思考与启发,虽然小学生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却有着独特的见解,如,文章《养花》中,大人们看到的也许是一种闲适,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但在小学生的眼里,他们看到的东西却不同,有一些小学生可能看到种花是需要付出劳动的,因此,得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一些学生可能看到花很美,养花可以给人长知识,带来乐趣,因此,得出“养花是一种乐趣”。无论是哪一种观点,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并肯定,因为想象本来就无对错,小学生需要你的肯定与赞颂,他们才会学得更好。

2.多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阅读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将他们内心中对于学习一篇文章后的所有感悟和启发尽快地写下来,当然小学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缺点,所以,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小学生能用通俗并准确的语言去概括每一篇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定期让小学生写日记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是一门灵活性和发展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师想要上好这一门课程并不容易,不仅要做好主客观方面的教学准备,还要从小学生本身出发。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小学语文阅读课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认字、识字和了解字,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红娣.在过程中探索在交流中学习[J].校长阅刊,2006(12).

[2]孙勇.低年级教学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J].江西教育,2008(12).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高效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认识,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探究式阅读和目的性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一、主张个性化阅读,回归个体

传统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单一、狭隘的,即停留在训练和培养阅读知识、阅读技能的浅层次上,只顾及显性的直接目标而忽视隐性的潜在目标。新课标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与文本相遇时独特的体验和见解。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高层次的个体回归。只有这样一种崭新的教学指向,才有可能辟出一个宽广的教学空间。

当阅读教学回归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生才敢于批判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才能将文本中的积极情感与自己的体验追求合二为一,让学生发展自我,自由地成长。教师应弘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倾向,接纳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这样才有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这才是语文教学中的“绿色阅读”。语文新课标的一大突出贡献在于:重新调整了阅读教学中的各方关系,真正还学生以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文本对话,领悟其内涵

一篇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在语文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

三、探究式阅读

高中生最终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学生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教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1)问题中心,确立阅读目标,以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定向;(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切磋问题,提高阅读效能,分组讨论、争辩、启发;(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将教与学完整的结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目的性阅读

高中生最终还是以高考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要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要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老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自由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注重总结,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端正观念,走出误区,以学生为主体,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引导与指导,解答他们的困惑,适应新的教学评价。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7篇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力倡导的SM3R阅读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锻炼他们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SM3R阅读法的操作共分五步。

第一步:S-survey(浏览)。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前,先浏览目录、小标题、前言(说明)和图表,在阅读文章的正文之前,先浏览每篇或每段的开头和结尾,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和结论,获取文章的重要信息。

第二步:M—main ideas(大概意思)。学生根据初步获得的信息,回忆文章的大概意思再阅读。

第三步:R-read(阅读)。仔细地阅读文章和回答自行提出的问题,并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的地方画线,以便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求将所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每天值日报告中的一项内容,突出阅读中的说。

第四步:R-recite(列举纲要)。在阅读过程中把文章的提纲列出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并用口、笔头形式复述出来。

第五步:R-review(复习)。及时复习阅读笔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巩固学到的新词组,再带着纲要、新词汇、主题句等阅读课文。必要时可选择一个主题段落背诵、默写。

下面以2009年四川高考卷B篇为例,原文如下:

July 21st,2007 was a typical English summer’s day—it rained for 24 hours.As usual,I rushed home from work at midday to check on the house.Nothing was amiss.By the time I lift work at 5 pm,however,the road into our village was flooded.Our house bad never been flooded but,as I opened the front door,a wave of water greeted me.Thank God the kids weren’t with me,because the house was 5 feet deep in water.We lost everything downstairs.And the plaster had to be torn off the walls,ceilings pulled down.

At first we tried to push on through.We didn’t want to move the children out of home,so we camped upstairs.We put a sheet of plastic across the floor to protect us from the damp.But after three months,we felt very sick, so we moved to a wooden house in a park.The house was small,but at first we were all just delighted to be in a new place.Unfortunately,things took longer than expected and we were there for 10 months.The life there was inconvenient.What surprised me most was how much I missed being part of a community(社区).We had lived in a friendly village with good neighbors,and I’d never thought how much I’d miss that.

Although-our situation was very bad,it’s difficult to feel too sorry for yourself when you look at what’s happening elsewhere.I watched a news report about floods in Northern India and thought,“We didn’t have a straw hut(茅草房)that was swept away,and our house is still sanding.We’re lucky.”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8篇

我校于2011年9月引进了“高效阅读实验课程”。根据计划,我们将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五学期六大模块的训练。第一模块:高效速读训练。第二模块:高效精读训练。第三模块:高效速读、精读训练阶段验收。第四模块:现代文阅读解题策略。第五模块:实验教学终结性评估与总结。第六模块:成果展示、考察观摩交流研讨(穿行)。

现将近来的研究、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选定

1.时代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知识在短时问内急骤增长起来。这种知识剧增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尽可能多的书,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2.高效阅读法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个正常视力的人不需经任何训练就本能地具有一眼至少分辨3---7行、每行12―13个文字可符号的功能,只是由于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障碍,这种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要经过严格的眼脑机能训练,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法,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高效阅读并非难事。

3.改变阅读教学现状的需要。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整体感知而一味追求细枝末节,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望阅读而生畏。为了彻底改变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我们把“高效阅读法”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增强阅读训练的活力。

二、课题的实施

1.研究工作。

(1)确定了教学目标,编排了教学序列。目标明确,序列科学,方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把高中的阅读训练界定为三个互相衔接的阶段:高一理解性阅读,高二鉴赏性阅读,高三研讨评价性阅读。

(2)构建了“四步三法两课型”的教学模式。“四步”是指高效阅读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速度训练、分类训练和综合训练四个步骤。“三法”是指高效阅读教学的三种常用方法。一种是限时阅读法,其程序为:指定文章,规定时间,进行快速阅读;然后完成“测试题”;最后分析评估。一种是计时阅读法,其程序为:快速阅读文章,严格计时;然后回答“测试题”;最后分析评估。另一种是变速阅读,其程序为:速读――提问――精读――讨论――小结。“两课型”是指运用“高效阅读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单一型和融合型常见课型。

(3)建立了高效阅读能力的评价系统。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借鉴程汉杰老师的做法,我们确定以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三个参数来构建评价快速阅读能力的参照体系。

2.实验工作。

(1)准备阶段。课题选定之后,立即成立了组织机构,召集参与课题实验的师生进行了多次座谈和调研,并且邀请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进行了开题论证,及时制定出了实验方案。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实验方案,并且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国内外快速阅读的研究和实验情况。

(2)实施阶段。根据“全程体系”的规划,高一阶段的实验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速度训练和分类训练中的快速阅读一般现代文章及浅易文言文的训练。 高二阶段着重进行运用变速阅读法快速高效阅读较复杂的现代文章和文学作品的教学实验,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章的能力。

三、高效阅读的效果

1.高效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课上,老师针对注意力进行专项训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这种训练是很有效的。这种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做事专注的好习惯。

2.高效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现在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非常少,要想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很难。高效阅读让学生读万卷书有了可能性。

3.高效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因为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也加强了,在对一篇文章进行反思感悟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4.高效阅读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品质。

课改实施几年来,学生独特的个性不是得到彰显,而是得到张狂。而在高效阅读的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跟随教师的思路听说读写记,是那样的有序高效。

四、高效阅读的憧憬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快速阅读 速读技巧 速读方法

研究快速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时代的节奏在加快,时代的步伐在加大。在新旧知识更替周期不断加快,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的今天。如何赶上时代的节拍,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面前的严峻问题。而更多更快更好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读书。因此,高速度、高效率的读书能力,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一种高素质的能力。可以说,高效的快速阅读能力,是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效速读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需要的,迫切需要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高效速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那么怎么才能提高速读能力呢?

一、掌握速读技艺

1、无声阅读

通常出声阅读的过程是:文字视觉大脑发音听觉大脑。由于免除了发音和听觉器官工作,使眼脑直映,从而提高了阅读速度。一般来说,无声阅读的速度是出声阅读的3倍。有些同学虽在“默读”,听不到声音,但嘴唇还在运动,有的虽闭上了嘴唇,但喉头、声带还在悄悄地无能无力,这都不能算是阅读,所以,学会无声阅读是速读的第一步。

2、计时速读

计时速读训练法,主要是用计时、限时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和阅读效率感。计时速读训练方法是:进入教学平台的“训练”,准备好训练用的材料,调整心态,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命令之后,学生开始阅读;读完文章之后,点击“结束”,电脑会自动记录下阅读所用的时间;之后,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做答电脑显示的速读测试题;做完后,点击“完毕”,电脑会自动判分,计算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并能够把数据记录到“学生管理”系统。计时速读训练还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造成的。

3、程序阅读

这是指把阅读过程设计为固定的程序,每次阅读都循着这个程序去读。久而久之,这个程序在脑子里形成定势,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根据定势理论,在训练时把阅读的过程规定为七项内容: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作者;文章的出处;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的重要事实;文章的特点及有争议之处;文章的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4、全神阅读

速读的过程,是感知、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文字的速度和理解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其他的念头“乘虚而入”,从而造成“视而不见”或前后忘的结果,不断回视、复读,速度慢了,信息自然也就小了。

二、学会速读方法

快速阅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寻读法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在某本书中通过目录提要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关资料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寻读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猜读法使读者角度转换为作者,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锻炼提高读者的认识判断能力、创造能力。

速读方法因文体不同而不尽相同。高效速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它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规律化和量化科学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目的。如果我们能注意掌握这些规律,就一定能提高感知信息的速度,增强速读能力,提高应试能力。

高效阅读法范文第10篇

引进“快速阅读法”

国际阅读协会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在PISA报告中提出“为学习而阅读”的理念。它还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15岁学生出色的阅读能力,预示着国家将会有一个相当可观的经济与社会优势。可见,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阅读能力在内蒙古宁城县的高效阅读实验校,许多学生都能达到。2004年,宁城县在部分学校引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汉杰的“快速阅读法”。这一阅读法是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方法。它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规律化和量化科学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的目的。笔者作为宁城县“快速阅读法”实验校的课题主持人、实验操作的实施者,见证了这一愉悦的过程。以朱自清的《背影》第一课时内容为例,说明如何实现快速阅读与语文教学的高效对接。

一、 激情导入(略)

二、 温故知新

1.读前准备:①回顾高效速读的要求;②回顾高效速读中记叙文阅读要求;③大屏幕出示本次阅读的要求:a.题目,b.作者(最好能简介),c.哪个情节描写得最详细、最精彩,d.复述课文内容,e.“买桔子”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写的?f.填空理清思路:在________之际,我随父亲回家__________,而后__________,通过对父亲__________的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④教师出示文章字数24×60=1440字。2.速读开始:调整坐姿和心态,教师宣布速读开始(限时2分钟,读完合上课本)。3.检验阅读效果,指生回答大屏幕出示的问题。4.学生汇报对上述信息的掌握情况,查找原因,总结阅读经验。

三、合作探究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

四、语言学用

1.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非常感人,浏览课文,把令你感动的内容勾画出来,并表情朗读,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准备在小组交流。2.通过交流,展现平凡中透着高尚品质的父亲。谁说父爱是粗线条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浓浓的父爱……请根据文章内容或自身体验用诗化的语言抒写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每句话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用你刚才说过的话做开头,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阅读与语文教学有效对接

此类课堂中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快速阅读与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首先,高效速读的重要方法是掌握规律。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背影》是叙事散文,教师完全可以套用记叙文所要考察的要素。但在固定要素中教师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所取舍。不但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之。”教师又加入了“对作者进行简介”,感知精彩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填空形式),复述课文等内容,不但使训练的要素更完善,而且更能让学生强化记忆,更深刻把握文章的重点。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不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课程背景下,对“父亲买桔子时的背影”这个情节的研读品析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这节课在高效速读中对记叙文阅读要素处理上表现出了既符合规律性,而又不乏灵活多变的特点。

其次,在教学环节中实现了量化。《背影》全文约1440字,速读之前就提出了阅读时间“限时两分钟”。全班同学读的是同一篇文章,在这种前提下就给了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这是一次阅读竞赛。根据青少年好胜心理强的特点,这种竞赛在潜意识中无疑增强了时间和效率观念,阅读速度和效率就会得到相应提高。在第二次读文即浏览品析时又限时一分半钟,既让学生重温了教材中感人的情节和精彩瞬间,又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限时”就是高效速读量化的又一表现,而量化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获取大量知识的重要评价指标。

快速阅读助推语文高效学习

上一篇:小学语文培训范文 下一篇:学校教务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