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时间:2022-09-04 01:56:38

新课改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摘要:蔡元培先生曾经要求过学校里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以美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既能体验到美又能在审美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知识。《新课程标准》同样是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以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师教授式的教学,而是注重以自身的感悟心得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部分是名家名作,涉及天文地理、谈古论今,文章具有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方法美、结构美等一系列美的存在。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把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统一在一起,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更是培养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心灵得到美的陶冶。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讲,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的同时会反过来促进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问题。

一、创设情境,感受形象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才体现出来的,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语文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人物形象为载体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英雄人物是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文中频率较高的,好多课文都是向学生们讲述英雄的故事。而这些人之所以成为英雄,成为模范,就是因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仅行为美,更具有心灵美的表现。黑格尔曾说过:“心灵美才是人形态中本质的东西”。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点,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形象美。如在教授《詹天佑》《孔明智退司马懿》《小英雄雨来》《》等课文,通过感知人物的心灵美、精神美、行为美,教育学生要像他们一样追求真善美,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叱咤风云、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但更多的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些形象美就教育小学生爱国不仅仅表现在伟大的实践中,更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教育学生不可好高骛远,要从身边事做起。

二、品味佳词佳句,欣赏语言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语文中有很多课文语言极其优美,堪称语言佳作,许多课文多角度多方位或是展现大自然的秀美河山,或是展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或是展现高尚机智的人物。总之无论是何种题材的课文,要想深刻领会到其内涵,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细细揣摩文章语言,引导他们品味好词好句,并学会分析句式,从中去慢慢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如在学习古诗《咏柳》一文时,学生要紧紧抓住“碧玉”“绿丝绦”“剪刀”等关键词,结合书中的插图、教学的挂图和老师放的投影图等各种春天柳树的图片,来品味春柳的妖娆姿态之美,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之法。诗中“绿丝绦”一词更是传神之笔,将柳树的姿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样细致的阅读欣赏,在培养了学生审美观的同时使学生领会了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欲望。

三、由文入情,领悟理性美

领悟真理是审美的最高层次,读一篇文章首先是心生感情,其次才上升到文章的理性之美。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在其篇目安排上也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很多小学语文课文都极富哲理,寓意深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外化美的同时更是能领悟到其所蕴含的深层的理性认知,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其中悟出真理。例如,通过雄伟的万里长城等人文景观可以深刻领悟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其勤劳勇敢,通过秀美的桂林山水、趵突泉等自然景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生敬畏大自然、敬爱大自然之感。所有的这些感悟都是在审美感性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哲理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四、表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新课标》特别强调注意情感体验,指出要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体验情感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更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表情朗读则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表情朗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而有感情的朗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表情朗读的指导,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的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达到了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亲人离别时那真诚、依恋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别时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呼唤。同时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这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对学生起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

五、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发现并调动教材中美的因素,带领学生发现美、感悟美、领悟美,用美的形象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感染学生,并把美的语言贯穿到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世界,从而塑造最纯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中如何做到“品文”与“品人”兼顾 下一篇:浅谈合作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