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情境教学

时间:2022-09-02 01:18:42

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情境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生活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情境教学

一、课前收集资源,拉近生活距离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我长大了》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教学主题,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从成长中感悟父母的爱,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

二、创设生活情境,丰富生活体验,从体验中获得感悟

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孩子们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走进生活,丰富体验。

1. 创设问题情境。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花草树木、了解花草树木的作用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朋友们,你们想象过吗?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身边看不到一棵树,看不到一朵小花,也看不到一棵小草,生活会变得怎样?”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他们发挥大胆想象,沉浸在老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中。在小组交流后,老师倾听孩子们的想象。当有学生讲到这样会导致气候恶化时,老师播放事先准备的课件,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在我国的北方,由于人们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很多土地都沙漠化了,大风一吹就尘土飞扬的情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这一教学案例,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研究生活。就在老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中,就在老师的适当点拨下,孩子们深入地了解了花草树木的作用,真真实实地体验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创设生活情境,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3. 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生活,指导社会生活。在教学《榜样就在我身边》一课时,教学目标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懂得向谁去学,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生活情境:(1)制作优点树叶,把自己的优点树叶粘贴到优点树上,通过发现优点、制作优点树叶,从活动中感悟自尊、自信。(2)让学生制作榜样学习卡,把向谁学习,学习他的哪方面优点都记录下来,然后交到那位同学的手里,把想法转化为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榜样的了解和理解,树立寻找身边的榜样,并要为之付出努力的意识。这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模拟的活动中领悟道理,获得了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实现了由情到理的转化。

三、课后开展实践,形成良好品德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确,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而言,“课外的事情比课内的事情更重要”。学生课堂上懂了,课后是否真的懂了?学生课堂上讲了,课后是否真的做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利用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有利机会,让孩子们去接触原原本本的生活,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上一篇:玩中学 乐中做 做中悟 下一篇:“以学为主”学导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