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01 09:05:53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研究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1 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例如在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学习中,让学生以给定图形如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图形,并写一两句诙谐的解说词,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奖。如“战车“、“风筝”、、“一个太阳”等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是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如在学习初一数学第四章《线段的长短比较》时,一开始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如在教学初一数学《立体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我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2 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适合所教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而广泛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的环形跑道问题时,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等量关系,于是把学生组织到学校大操场的环形跑道上上课,找两个跑的一快一慢的学生,让他们两同时同地通向跑,其他同学在高于操场的平台上观察,然后问他们发现了什么?通过实验引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解决此题的等量关系,当然也就很容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此类问题了。再比如讲解储蓄中的利息问题。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中“找”数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先出示学生熟知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问: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跳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学生被这个有趣的生活问题所吸引,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数学,不会有突兀的陌生感.教学实践证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动机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 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旧”引“新”。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一节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同类项”定义、有理数加减法法则以及分配律,再提出2a+3a是否等于5a?有的学生会欲言又止,这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分配律的运用进行分析,点明课题,使同类项的合并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初一数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与追击问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实际问题,我与一个学生一起到讲台前进行演示,让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已学知识,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解答,最后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的感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课前鼓励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预习,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先预习一下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新课中预设的知识点,以此排解他们接受新知的困难;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后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及思想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给以帮助。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与安排,课堂上充分利用“讲台效应” 以及抓两头,顾中间,尤其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备课时能为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设计提问的环节。课上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并多预设几步或者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和鼓励,提倡优差生结对子的办法学习,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慢慢接触数学,走进数学。

数学课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现成的结论,应包括结论的形成过程,只有展示给学生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才能让学生“知”,使学生由“学会”提高到“会学”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暴露思维过程,创设探索情境很有必要。如在用方程解决“日历表中的时间”问题时,先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日历表中的三个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若用n表示中间的一个数,那么另外两个数怎么表示?框出的三个数的和能否是25?然后探究框出四个数,五个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经历探索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组员的合理搭配,能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老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组建优势互补的合作学习小组,从讨论中互相促进。如在“对顶角”概念、性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1)用两根较窄的硬纸片制作一个角;(2)把这个角放在纸片上描下后,再把这个角绕顶点旋转180°后画出此时位置的角,(3)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些什么结论?这样的教学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从中主动地获得知识,不断地丰富其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与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2]任敏.浅谈数学课中的情境教学[J].读与写,2009,8:第112页.

[3]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9.

[4]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四川教育出版社,[M]2006.第43页.

上一篇:中职机械专业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下一篇:关于用墨之法的认识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