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有声读物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31 08:46:46

中外有声读物研究综述

摘要: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为有声读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有声阅读或成为数字出版新方向。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外关于有声读物研究的筛选和梳理,对比和归纳,总结出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找出中外研究现状的差距,以期为我国有声读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有声读物;研究状况;综述

有声读物,英文称audio books,常被通俗地认为“有声音的书”。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声读物这一阅读形态已在美国诞生,最初是用来播放给视障人士、战争中的伤残官兵等有阅读障碍的人群听的。80年代开始在欧美图书市场流行起来,目前美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已较为成熟,年度营业额已经超过25亿美元。我国的有声读物起步于90年代,近些年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ipad等新型载体的出现使听书这一行为更加便捷,同时也受到更多“懒人”一族和有车一族的青睐,用户群不再局限于视障人士、低幼儿童和老年人。解放双眼,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使有声读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外学者对有声读物的研究已不在少数,研究水平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我国有声读物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相对有限。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环境使大众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阅读的繁荣也带动了有声读物的兴起,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述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重要性。

一、国内有声读物研究综述

通过对可检索到的近十年有关有声读物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大致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声读物用户群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声读物载体的增多和形式的多样化,有声读物的用户群也在逐渐扩大,目前国内研究者多从已经形成的稳固用户群来分类。如郭楠在《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研究》(2009)一文中把有声读物用户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空闲时间但缺乏文本阅读的条件的人,如有车族、家庭主妇;第二类是缺乏文本阅读能力,需要有声读物辅助感知的人,如低幼儿童、视障人士;杨航在《听书产业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策略》(2011)中又补充了一类人群:网游和小说爱好者。此外,傅乃芹在《移动互联时代有声读物发展潜力研究》(2015)一文中指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数字阅读感兴趣的中青年人也属于有声读物的受众群。

(二)有声读物产品设计的研究

从早期的磁带、CD、MP3到今天的亚马逊kindle、安卓系统的App应用程序,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多平台阅读得以实现,新型的阅读平台需要新型的产品与之相匹配。如倪申在《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3)中提出小型图书馆可以从软件和系统的安装等技术层面来提高服务水平,安装web服务器软件、关系数据库软件、流媒体点播服务器软件、CMS网站管理系统都是很好的选择;关强在硕士论文《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有声读物数字出版物之设计研究》(2014)中探讨了有声读物出版物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设计原则应用等方面,还尝试设计出两款有声读物产品并进行了可用性测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应用性结合。

(三)有声读物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的有声读物仍处于探索阶段,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是难免的,因此部分研究者就有声读物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如田莹在《新媒体时代有声读物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2013)中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目前有声读物发展中存在受众未养成听书习惯、版权混乱、发行渠道无体系化、内容质量不高、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张贤冲在《浅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的研究》(2014)中指出有声读物在对民族文化传承、受众阅读思维、阅读实际效果、对传统出版市场四个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客观建议。

(四)有声读物和图书馆建设的研究

部分研究者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探讨有声读物和图书馆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如朱文英在《图书馆“听书阅读”服务探讨》(2012)中提出,面对听书阅读潮流,图书馆需要科学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建议从采购整理听书资源、建立听书资源信息检索平台、推广听书阅读特色服务等方面来开展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媛在《浅析电子听书资源建设与图书馆网络时代的发展》(2014)一文从扩大读者范围、提升资源利用率、完善图书馆收藏等方面指出电子听书对图书馆网络时代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图书馆引入电子听书的建议。

二、国外有声读物研究综述

以关键字audio book在ProQuest, EBSCO和EI等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近十年相关文献20多篇,通过对有声读物相关文献的筛选和归纳,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有声读物进行了研究:

(一)对有声读物教育功能的研究

如2008年Oliver, Patricia.在The Effects of an Audio Coaching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with Autism一文中提到可以用音频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通过实验设计,让儿童和家长共同参与音频干预训练,实验结果显示音频技术的使用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有显著效果;Montgomery, Joel R.2009年在Using Audio Books to Improve Read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一文中研究了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低年级阅读方式,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音频书籍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实验方法,这些音频书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阅读热情,作者还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家长如何参与提出了建议;2011年Murtaza, Ali在Effects of Audio Visual Aids in Students Learning at Secondary Levels in District Raw Alpindi中也曾指出有声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老师的课堂教育产生极大的帮助。

(二)对有声读物未来发展的探讨

Topol, Sarah A.2013年在Bringing Audio Books to The Arab World一文中首先站在创业者的立场上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在宗教经文、儿童母语教育等方面对有声读物有着广阔的需求。其次,探讨了如何录制高质量音频内容,以何种适当的渠道来开拓阿拉伯市场,这是从营销层面对有声读物未来销售市场的探讨;2014年Raptis, Spyros,Aimilios等研究人员在其报告Open Web-Based Text-to-Speech Services for the Citizens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到语音技术的互补系统,使其广泛使用到公共服务,以满足普通公民的阅读需求,这是从技术的层面探讨了有声读物未来的革新方向;2015年Shannon Maughan在Managing the Decline of Physical Audio一文中用表格的形式对比了光盘销售的下降,但有声读物整体的销售情况是净增的,说明了新型载体的出现加速了传统介质的消亡。这是从载体方面探究了有声读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有声读物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关于有声读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在属性,如有声读物的概念、特点、技术、受众、存在问题等方面;国外对有声读物的研究则侧重于有声读物的外部功能,如有声读物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这主要是因为相比国外,我国的有声读物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国内学者多从介绍新事物的角度或将其作为数字出版一个极小的分支来研究。相反,国外有声读物市场比较成熟,市场体制、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因此国外研究者多从有声读物的社会功能、传播普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来探讨。

具体来讲,当前有声读物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对象多以视障人士、低幼儿童和老年人这看,些特殊群体为主,对年轻一族和懒人一族这些新进的大众群体的研究较少;研究大多比较浅显零散,不够全面深入;对有声读物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因此,国内学者应与时俱进,把有声读物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用户的实地调查访问,得出可靠数据,以完成对有声读物的系统考察,为业界和学界提供参考。(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昌华.发现听书市场的蓝海[J].出版科学,2009,5:8-9

[2]谈苹.听书:阅读的时尚选择[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4: 77-79.

[3]史秋雨.中国有声读物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2,7: 32-35.

[4]Topol, Sarah A.,“Bringing Audio Books to The Arab World” Bloomberg Businessweek. (May 2013):56-58

[5]Shannon Maughan,“managingthe decline of physical audio” Publishers Weekly.(April 2015):22-25

上一篇:高中物理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论《在有城楼的城镇》中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