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编辑出版: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等十一则

时间:2022-08-25 04:18:44

宏观编辑出版: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等十一则

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陆费逵

在出版活动中,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出版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不是一般经济领域的产业。出版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物质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出版业对社会的重大贡献是文化力,是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是出版的灵魂。文化建设才是出版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经济运作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遵循这个原则,在出版活动中,出版者对文化价值取向和商业价值取向不断进行协调和平衡。

——刘杲

文化建设服务是编辑出版业的根本功能。文化力是人类开发和应用的所有力量中最深厚、最强大也是最持久的力量。时光匆匆,文化不朽。出版和编辑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服务,具体是通过为文化服务来实现的。出版物价值评价体系的核心是文化价值。离开了文化,出版和编辑工作就没有价值,也不可能获得发展。文化自觉是编辑工作的起点。

——桂晓风

文风背后是思想,思想来源是实践,因此对文风的改进其实是一个切入点,背后有广阔纵深。同志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这句话深中肯綮。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文风无从真切;不联系群众、体恤民生,文风无从生动;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文风无从新颖;不勤于思考、孜孜不倦,文风无从深刻。因此,文风也是镜鉴——于事,文章上的穿靴戴帽,空洞无物,照见的是作风上的慵懒散奢,人浮于事;于人,文章上的装腔作势、矫情做作,照见的是党性不强、修养不足。

——《光明日报》评论员

我不认为编辑是一种最具创造性的天才,那是非常难得的……人们从我身上发现的作为编辑的那些品质,譬如眼光、善意、品味、耐心,以及旺盛的精力啊什么的,这些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对这些素质反倒不看重……我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和培育一个艺术家的才华。我的工作就是呵护这些美妙的天才。

——美国文学编辑及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书的编辑)

蒋孔阳先生在《美学新论》中讲了一段话,我想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个编辑具有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意义。他说:美向着高处走,不断地将人的本质力量提高和升华,以致超出了一般的感受和理解,在对象中形成了一种不可企及的伟大和神圣的境界,这时就产生了崇高。

我们编辑就应该通过我们编辑的图书,我们写的文章,“不断地将人的本质力量提高和升华”。编辑自己也会因此而感到职业的神圣与崇高。

——杨牧之

如果说电影是有魅力的,期刊是有利可图的,报纸是有影响力的,电视是强大的,那么对许多人来说,图书业则是整个大众传媒业受人尊敬的基石。

——《21世纪出版业的文化和商业属性》、

《出版业》等著作的作者阿尔伯特·格雷柯

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

《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中说

为编辑者,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职业追求,一旦脱离自身的轨道和追求,除了会感到孤独、恐惧之外,将会坠入为生活而生活,为编书而编书的循环,徘徊在无所适从,了无生趣的巷口,与快乐与满足无缘。

——海猫

出版,是在用凝重的情感和专业的态度来礼遇文化,致敬文化。出版,要求视角开阔,兼容并包,须知知识和意识,恰是人生本质的体现,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审美。出版人尽己之职,致力于提供宽广的平台,传播争鸣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让读者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心存警觉地分析、鉴别和采择各种论述,通过博弈、冲突和调和,以知识求实,循逻辑求是,从而不为偏见所惑,接近事实的本来面目。

——吴航斌

从事数字出版,最大的收获不是研发出多么精妙的产品,因为更新迭代总是迅雷之势;更不是赢得多少收益,因为做这行的人心里都清楚,口袋中是一枚多么干瘪的果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是在这已成型的书业走向暮年之时,我们成为它新鲜奔腾的血液,并在这艰难行走中,磨砺了一颗愈来愈坚韧光亮的心。

——李晓琪

上一篇:浅议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 下一篇:信息素养对医务人员信息获取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