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6:10:24

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0255-2930(2008)07-0507-02

中图分类号:R 246 文献标志码:B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来势凶猛,波及面广,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和大量的人员伤亡。由于地震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数百万灾民的安置及10余万救援人员的进入形成了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相互接触,加之地震发生于夏季,气温偏高,极易造成人畜排泄物和尸体的迅速腐烂、蚊蝇繁殖和水源污染,这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给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客邪贵乎早逐”,针灸学有着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发挥针灸疗法简、便、效、廉的特点,在震后疫病防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是广大针灸医疗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1 针灸防治疫病的历史渊源

疫病是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中国古称“疫疠”“时行”“天行” “瘟疫”等,具有播散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据考证,我国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疫情历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但无法考证其确切年代。在有确切疫灾年份记载的春秋至清朝之间(前770-公元1911)的2681年间,共有疫灾之年669年,平均4年就有一次[1],故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

中医针灸防疫保健的预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也最早出现在《内经》时代。如《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确指出“五疫之至,只有五法”,并介绍了“折郁扶运,补弱全真,写盛蠲余”的针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如《肘后备急方》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明确指出艾灸法可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入吴蜀地游宦,上常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气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更是详细记载了用化脓灸预防瘟疫的具体方法。而后世,灸足三里、灸关元等成为人们常用的防疫保健方法。

2 针灸防治疫病的实践经验

虽然各种疫病的发病原因不同,但综观中医针灸防治疫病的医疗实践,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治疗思路和经验。

2.1 补弱全真为疫病预防的基础

中医学认为 “真气内守,病安从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机体正气的充盛与否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素问・刺法论》也明确记载:“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避毒气、养正气是针灸防治疫病的关键。而现代研究也证明,针灸对许多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性肝炎等病证均有预防作用,这种预防作用主要与增强和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因此在灾区疫病预防中必须强调补养正气。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可以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进行预防。

2.2 发表散邪为疫病初期的治疗要点

疫病初起,邪郁肌表,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发挥种种对抗性防御反应,以驱祛外出,邪正相争,引起一种轻微的全身反应,其病程较短,病情较轻,且无特异性。所以,疫病初期以宣散肌腠、尽快地驱邪外出为要,切忌表气郁闭,关门留寇。中医学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故此时可以选用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治疗。

2.3泻热是治疗疫病的关键

疫病性质以温热多见,发热是疫病的突出症状,可贯穿于疫病发生发展的全程,也是疫病共同的表现。因此,在疫病的治疗中有效的泻热成为治疗的关键所在,热不退则危机四伏。针灸泻热疗效肯定,很多腧穴如十二荥穴、十二井穴、曲池、大椎、曲泽、外关、合谷、尺泽等等都有明显可靠的泻热效果。具体运用时可以曲池、大椎、外关、合谷为基本方,根据病症随证加减,如风热可加手太阴肺经腧穴尺泽、鱼际以疏散风热,气分热甚可选用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如内庭、支沟以及十二井穴清气泻热,热入营血可以选用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腧穴如曲泽、中冲、神门清营凉血等等。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在治疗热病中也较为常用。

当然,以上针灸治疗疫病的思路和经验并非一成不变,临证时还需时时牢记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不可胶柱鼓瑟。

3 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地震后,因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可发生多种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痢疾,流感,甚至伤寒、霍乱等传染病;受灾人员皮肤破损,或蚊虫咬,亦可导致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并可诱发夏季的乙脑、疟疾、黑热病等流行;也可发生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受灾群众饱受地震之害、颠沛之苦和流离之痛,容易造成体力透支、抵抗力下降以及心神不宁、情绪失调等,增加了疾病的易感性。因此,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可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 灾后心理和体力调治

(1)补虚扶正方

适应证:灾后元气耗伤、体力未复,症见疲乏体弱、食欲不振等。取穴: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操作:以上腧穴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或用艾灸法。受灾群众可在针灸工作者的指导下,自行施用艾条温和灸,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2)调养身心方

适应证:震后焦虑、情志不畅,症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便溏脘痞等。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太冲、足三里。操作: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太冲行泻法;足三里行补法。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3.2 灾后瘟疫预防

(1)灾后防疫方

适应证:外邪束表、暑湿内蕴,症见身重疼痛、食欲不振、便溏脘痞、舌苔厚腻等。取穴:曲池、外关、阴陵泉、丰隆、足三里。操作:曲池、外关、阴陵泉、丰隆常规针刺,泻法或隔蒜灸法;足三里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2)艾叶熏蒸方

适宜场所:棚区、室内。操作:用石菖蒲、艾叶按1∶1比例点燃熏蒸,以烟雾适中为宜,避免烟雾过浓导致呼吸困难、咽干和恶心等。

3.3 灾后疫病证治

根据中医理论,地震后的疫病属于中医温病暑病范畴,暑邪入里,可沿卫气营血传变,出现邪遏卫表、卫气同病、暑湿侵袭胃肠、暑入营血闭窍等病理。病变可累及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等。

(1)邪遏卫表证

主症:发热,恶寒,身痛,鼻塞,流涕,脉浮数。治法:轻透解表。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尺泽、鱼际。操作:大椎、尺泽三棱针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2)卫气同病证

主症:高热,烦躁,口渴,伴寒战、身痛,脉数。治法:透卫清气。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内庭、十二井穴。操作:大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3)暑湿侵袭胃肠证

主症:高热,剧烈呕吐、腹泻为主症,可伴倦怠、肢困,苔腻,脉濡等。治法:清暑化湿,调理胃肠。取穴:大椎、曲泽、合谷、内关、内庭、中脘、公孙、足三里、阴陵泉。操作:大椎、曲泽点刺放血;足三里平补平泻;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4)气营(血)同病证

主症:高热,烦躁,皮肤斑丘疹,舌绛。治法:清气凉营(血)解毒。取穴:大椎、曲池、曲泽、内关、血海、委中、中冲。操作:大椎、曲泽、委中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加减:若伴神昏加水沟、素、十宣。水沟、素常规针刺,泻法;十宣点刺放血。

综上,中医针灸学有着防治疫病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中医针灸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防治疫病史。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强大优势。四川自古就是“中医之乡”,四川民众对中医针灸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中医针灸寄予了极大信任和厚望,希望广大针灸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使针灸疗法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2003,58(6):870-878.

(收稿日期:2008-06-10,王晓红发稿)

上一篇: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针刺对川芎嗪防治豚鼠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