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时间:2022-07-29 04:26:07

新课改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摘要】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引发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举措、新方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引发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坚持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我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探索了几种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初步探讨。

一、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多地借助于粉笔、板书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除非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否则是很难打动学生的,也未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长期下去,学生对历史学科就会感到厌倦和缺乏兴趣。新课改下的历史教材以专题史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显得异常丰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层次地利用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示历史,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教材给学生设问,并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最终结论,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历史、评价历史、质问历史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合理利用插图,提高历史教学的目的性

历史课本中的许多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这些插图刺激性强、变化性大、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图来突出重点。如“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讲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但是,单凭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外交事业的巨大发展。笔者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三幅图,即“会见尼克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972年会见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并用语言加以渲染。从这三幅图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气息。

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得成功,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加深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加深和拓宽相关学科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另外,由于学生受个人文化知识积累程度的制约,搜寻资料来源也有限,学生之间必须团结协作,将信息资源共享。如在研究“近代中国的中美关系”时,笔者组织了几乎一个班的学生来参与,因为近代中国100多年的历史,仅几个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搜集到详尽的资料,在确立好课题后,学生进行了分工,一组搜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二组搜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小组长在每个组下面又分设几个小组,如二组的三个小组中,A组搜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资料,B组搜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资料。B组下又有小组分别负责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组员们在厚重的历史中,翻找着一丝一缕,在浩淼的历史尘埃中,捕获着一点一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从零碎、散乱的资料中摸到了主线,理顺了脉络,再次体验到研究的快乐,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建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1 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这是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但在高一新教材处理上,由于容量大、要求高、重理性,所以务求因果关系明了、逻辑联系清楚、概括精炼、重点突出,最忌平均用力,照本宣科,盲目拓展。

2 给章节一个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个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如《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旧教材没有这一章,新教材把它作为近代史的序幕和资本主义的前奏,其本质内容是以生产力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工场,然后在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引起连锁反应,展现了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转折关头的风采。这样的定位,给了学生一个把握历史、掌握知识的很好的高度和空间。

3 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纲”就是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一至四章,展示了资本主义从破土而出到茁壮成长,到壮大的“四部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6世纪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历程(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当然,新课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很多,需要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对旧教材和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我们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新旧教材对立的面前始终要保持必要的张力。扬弃是我们永远坚守的法则。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 下一篇:谈音乐家黎锦晖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