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方法

时间:2022-07-27 12:11:23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方法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该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其病因,围产期给予积极治疗。以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肝内胆汗淤积综合征。经围产期积极治疗后未发生一例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围产期给予积极治疗,采取剖宫产手术分娩方式可保证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安全,控制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病因分析;围产期处理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066-0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与多种疾病有关。血小板减少增加了孕产妇在妊娠、分娩、手术或麻醉过程中的出血风险,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在围产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处理对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探讨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的作用,该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期间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本次妊娠前均无血小板减少病史,该次妊娠后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临床表现,经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值,其中50×109/L以上者为轻度血小板减少,30×109~50×109/L者为中度血小板减少,30×109/L以下者为重度血小板减少[2]。

观察组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65±3.46)岁;孕周32~40周,平均孕周(37.51±1.23)周;体重60~72 kg,平均体重(65.45±4.22)kg;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30例;轻度血小板减少32例、中度血小板减少21例、重度血小板减少12例。

以同期在该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65例为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37±4.01)岁;孕周37.5~41周,平均孕周(39.21±1.04)周;体重63~78 kg,平均体重(68.53±5.14)kg;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32例。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严格的产前监护,每2周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轻度血小板减少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者适当补充血小板[3]。

明确发生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孕晚期症状严重时或分娩前后短期使用。常用药物剂量为泼尼松40~60 mg/d,连续应用5 d后逐渐减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续应用5~7 d。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妊娠并发症的同时加用阿司匹林50 mg/d、双嘧达莫75 mg/d治疗[4]。

足月妊娠的轻度血小板减少者如无明显的产科并发症可考虑经阴道试产,严密观察产程,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缩宫素,阴道侧切伤口仔细缝合,确保止血效果,避免发生阴道壁血肿。试产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转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5]。

足月妊娠、存活可能性较大的早产儿、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者可考虑剖宫产手术分娩。术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提高到50×109/L以上。术中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并按摩子宫。有明显出血倾向者腹腔放置引流。术后严密监测血小板水平,间断输注血小板,并辅助应用止血药物[6]。

1.3 观察项目

就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研究中6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30例,占46.15%;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8例,占27.6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占15.38%;肝内胆汗淤积综合征7例,占10.77%。

经过围产期积极治疗后无一例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一般人群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相似,与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消耗过多等原因密切相关。由于处于妊娠期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免疫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因免疫破坏和消耗机制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明显增多。妊娠前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妊娠中出现血小板减少多数是一个生理性过程,血小板计数通常不会低于70×109/L。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继发于病毒或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妊娠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状加重,妊娠风险较大。一旦血小板水平低于安全30×109/L,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如此时胎儿已成熟,应及时终止妊娠;如胎儿尚未成熟,则应充分权衡利弊,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尽早发现病因,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对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不仅要重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还应针对血小板减少进行对症处理,尤其对重度血小板减少者需及时输注血小板成分血。围产期定期监测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评估胎儿成熟度,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

该研究中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以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较为多见。其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所占比例接近1/2,提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以生理性减少为主,多数为轻度或中度。围产期针对患者原发病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降压、解痉等对症处理,并及时补充血小板,一般均可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患者例数共计38例,所占比例为58.46%,而正常孕产妇组中选择剖宫产的患者共计10例,所占比例为15.38%,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5367,P0.05)。以上数据提示经过围产期的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血倾向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预后良好。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围产期给予积极治疗,采取剖宫产手术分娩方式可保证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安全,控制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杨.113例妊振合井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59.

[2] 张文静,梁宪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89-91.

[3] 李泽,刘诗芳,张宏文.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2):7414-7416.

[4] 周爱玲,赵金荣,孟宪涛,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及妊娠结局[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5):354-355.

[5] 陈琪瑛.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5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114-116.

[6] 吴玲玲,尹玉竹,侯红瑛,等.10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3-4.

(收稿日期:2014-01-05)

上一篇: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 下一篇:妇科病区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