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2 03:15:4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探究,分析国际及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与归纳。通过一系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方剂中、兴奋剂检测、中药、药动学以及抗生素、天然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与心血管的研究等方面中已有很广泛的应用, 因为从气相色谱柱分离后的样品为气态,流动相同样是气态,和质谱的进样需求相吻合,比较容易把这两种仪器进行联用,且气-质联用法结合了气相色谱与质谱的特性,补全了两者的缺点,因此有着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以及鉴别能力强的有点,能够同时进行待测组分的鉴定与分离,尤其适用于很多组分混合物里面未知组分的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化合物的内部结构,精确的测定化合物所含分子量因此能够用于检测体液中药物及生物样品与代谢物的痕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检测方面有着十分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药物分析;探讨;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90-02

自1957年霍姆斯等人第1次完成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后,这一全新的领域一直被应用至今天。因为从气相色谱柱分离后为气态,流动相同样是气体,与质谱的进样需要完全吻合,可以合理的把这两种仪器进行联合使用,且气-质联用法融合了气相色谱及质谱的特性,完善了相应的缺点,所以具有一定的优势,尤为适用在多组分混合物里未知组分的定量及定性测检,了解化合物的内部分子,可利用在检测生物样品及体液里药物与代谢的痕量判定。目前GC-MS法的应用面越来越宽,现在已经广泛的用于方剂、兴奋剂检测以及药动学研究,在药物内部成分的分析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1 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1 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

运用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广藿香油里广藿香酮的比例,此法特异性强、准确且重复性好,更便于控制药材与其制剂的品质[1]。运用用LC-MS法对川芎有效位置中藁本内酯及亚丁烯邻苯二甲内酯等多种化学成分实施了分析及指纹图谱检测,经过检测不同产地与不同批次的川芎药材,使用NIST谱库测检品,依据相对峰面积测检确定了指纹图谱里的15个共有峰。

1.2 抗生素类型药物分析

氯霉素是一种管饭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2],其能够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运用GC-MS法分析了蜂蜜中氯霉素留存比例,回收率在90%左右,线性关系良好,而且灵敏度高、方法干扰少。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净化、提取富集条件,构建了动物组织里氯霉素留存量的测检方法[3]。结果加样回收率在85%~100%之间,RSD少于25%,检出限为0.1 ug/mg,样品里氯霉素的留存比例在0.1~5.0 ug/mg之间[7]。

1.3 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分析

构建人血浆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GC-MS方法,且分析了肠溶阿司匹林片在正常人体里的药代动力学。此方法以苯甲酸作为内标[4]。血样酸化之后再由乙醚一二氯甲烷进行提取,运用选择离子措施实施测检、定量。结果水杨酸、阿司匹林的日内与日间RSD均低于4.8%与6.2%,均回收比率超过97%,见图1。最小测检密度阿司匹林为10 ug/L,水杨酸为0.1 mg/L[9]。

1.4 药动学领域的应用

一些学者针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构建了同时检测麻黄汤中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血药密度的措施,且分析了两者在人体里的药代动力学等环节。此方法唯一性较强,不易受生物样本里一些杂质的影响,对一些种类的成分分离性较好,吻合生物样品检测要求,适合用在麻黄汤中两种主要成分的血药密度检测[5]。

1.5 在方剂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针对方剂挥发性成分实施分离的时候还利用质谱测检器实施在线鉴定,这样不但能够获取方剂里挥发性成分的类型数据,还能够推断其内部结构,所以能够通过构建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实施方剂的相应质量控制[6]。在研究三拗汤加味方与组方药材挥发油的内部结构,经过GC-MS联用技术针对其实施了检测鉴定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拗汤加味挥发油的相关化学信号主要发生于组方药材麻黄及细辛,不过也发现单味的药材苦杏仁、麻黄以及细辛中很多化学数据在复方三拗汤中没有测检到[7],这种检测鉴定不深入的情况有待解决。

2 结论

伴随着分析科学的持续进步,GC-MS联用技术已经变成一种常规应用的当代分析测检技术。针对混合物的测检,GC-MS联用技术拥有较强的选择性、灵敏度与宽阔的适用性,能够对提取物中未知及一致的结构的分子与其代谢物实施定性分析[8],若是只能对未来发展情况来说,还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运动员的药物检测中,相关人员研究了很多测检蛋白同化激素型兴奋剂药物的措施,在这里GC-MS联用选择离子测检模式是最为常用的措施之一[9]。GC-MS法现在也越来越成熟,它跟气相色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具有质谱定性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质谱检验功能也随着越来越强大,开始它与微量的成分结果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国家的药品规范程度越来越大,GC-MS法在药物学当中也应用的比较广泛,对药代动力学有着比较广泛的前景[10]。

[参考文献]

[1] 谭红胜,禹荣祥,叶敏,等.维药香青兰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7(2):12-14.

[2] 肖小年,侯小晶,易醒,等,HPLC法测定微乳中DHA的含量[J].食品科技,2011,4(2):15-18.

[3] 肖小年,侯小晶,易醒.HPLC示差折光法测定藻油中DHA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18(6):78-79.

[4] 刘一,白玉,庞楠楠,等.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3):64-69.

[5] 姜波,闫冰.范圣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香糖中抗氧化剂BHT含量[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31(3):94-95.

[6] 张吟,陈一农,许秋霞.气质联用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无花果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45(6):11-12.

[7] 吴立军,娄红祥,周晶.天然药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 徐凯智,胡小琴,段宏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血浆中的芬太尼浓度[J].西北药学杂志,2010,32(4):305-309.

[9] 吴筠.人尿中氢可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研究[J].药学学报,2010,32(4):305-309.

[10] 王玉瑾,陈朝阳,赵雨红.血中精神药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0(1):22-24.

(收稿日期:2014-01-25)

上一篇:幼儿钢琴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下一篇:论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