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的渗透与运用

时间:2022-07-26 09:52:05

探究教学的渗透与运用

[摘要]:高考语文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探究,成为我们语文学习一个时间段的热门话题。探究题的解读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却不能限以时日,应该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渗透在现代文阅读各道简答题的训练之中。

[关键词]:探究 高考 教学 课堂解读

在高考语文中,探究题却让学生又爱又恨。爱它的似乎没有标准答案的解读,好像只要敢写有理有据,就有分:同样恨它的没有标准,似乎怎么写都很难拿到满分,并且有时自己探究半天,绞尽脑汁,却换来只一分的同情分。

自从2007年的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开始增加了能力层级为F级的"探究"题型,到现在已有5年时间。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足以让大家都理解学会探究的深味,但足以全面铺开。

探究,与能力和创新挂钩,在能力的金字塔结构中,是在理解、概括、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的能力层级。今天,我们以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为例,探究高考现代文探究题的课堂解读。

"考试大纲"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1条,指的是探究文本自身;第2条,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第3条,指的则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文本本身、人文背景、特有解读,探究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梁晓声的《双琴祭》第15题: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解析:这题不难,首先我们从题目入手:双琴祭"。"祭"是"祭奠"。

祭奠的是什么呢?琴手?演奏家?制琴师?

明确"双琴"的象征意义:双琴象征一切美好、和谐的事物。所以也就是对美好事物的祭奠。那么,答案呼之欲出了:惋惜、同情、悲悯、感慨......

我们来看看命题者给出的答案:

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

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

③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

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这也是老师与命题者的习惯性思维或者我们所处的年龄阅历的思维方式。

答案就是这样吗?不是的,我在批改的时候却发现学生给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整理出其中三种:

第一种"愤怒说":本文除了表达了对双琴的境况以及两位演奏家的结局的同情,主要想表达一种愤怒,先看传媒:它无事生非,直接制造波澜,离间两位合奏者的关系,使两位合奏者"不知所措"。再看乐迷:他们不分是非,盲目地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这些制造者、推波助澜者这么干的原动力就是妒恨。所以,小说主题表现为对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批判的一种愤怒。

第二种"自省说":我认为作者想表达一种对社会、人性的思考的自我反思的,看似愁苦,实际文章里有点看透一切的淡然。作者以象征美好的双琴为引,通过老制琴师有一个制琴目标:同时做两把不分轩轾的名小提琴,以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有些相同事物的美好也是同样的。他希望能够借助这两把同样的小提琴来点化人们,教育人们。但是,结局却以双琴一毁一废,演奏家一死一疯收场,看似故事中的结果,实际上现实里也经常在演绎。个人估计,作者因为曾经的美好破碎而以文自喻自省。

第三种:"向往说":通过文中对两棵树、两把小提琴的描写,以表现作家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我是看过原文的,删改后有点片面理解的味道了,看起来只能读到悲。事实上,原文里我们依稀可以读到一丝希望之喜。比如,原文结尾关于"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理性思辨与老制琴师关于"在美好和美好之间无须比来比去"的话首尾呼应,让我们明悟了。

我们再看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学群的《走进腾格里》第15题:

文章第1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11段:"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会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像这个题目明显是考查第2点: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首先,"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这些语句来表达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之情;其次,"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两面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驼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说明了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之意。最后,用"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升华了情感,表达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这个题目从情感上说,我们的农村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在他们一门心思想往大城市里钻的农村孩子,根本无法了解那些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里人强烈走出城市的欲望。但是,通过探究,他们学会用被城市压抑着的人们的心态去解读文章,了解一种时代共性,这就是探究的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对作品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是学生的一种社会化阅读、生活化阅读与个性化阅读相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书本的主人,而不是做书本奴隶。我们的学生,是有探究的基因的。但是要如何握好方向盘,不至于走进羊肠小道?

能力不是一下出来的,提高探究能力,功在平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

2.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报刊上对某些问题的探究和质疑的文章,善于思考某些人文色彩浓厚的话题。

3.精选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有一定探究色彩的试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有所领会

如果说为迎接语文高考而进行的其他方面的复习都可以在某一个或长或短的阶段完成的话,探究能力的培养却不能限以时日,应该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渗透在现代文阅读各道简答题的训练之中,甚至还可渗透在古代诗文的阅读鉴赏之中。

参考文献:1.《2012年福建省语文考试大纲》

2.《2012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

3.《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

上一篇:小组竞赛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下一篇:新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