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22 12:49:18

英语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摘 要: 本文首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并在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最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最后,强调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忠实地、准确地用译文的形式把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并尽可能使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与原作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基本一致。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直译 意译

一、前言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翻译基础理论知识作指导对学生进行启发,使之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地用翻译的基本技巧和原则来指导自己的理论实践活动。在奈达编的《论翻译》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每个人的翻译实践都有一些指导原则,区别在于自觉与不自觉,在于那些原则是符合客观规律。”谈到翻译理论,就不能不涉及翻译的性质。英国Theodore Savory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美国Eugene A Nida“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造,而且还是一门科学”。那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又是什么关系呢?翻译理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就是为了反映翻译中的一切重要规律,必须首先明确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方法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克服其不同之处的最典型的方法,即翻译技巧。因此,应当把重点放在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的对比上,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把研究两种语言的对比和研究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翻译技巧的运用

不言而喻,翻译技巧在翻译中是十分重要的。而翻译技能训练的目的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技能。学生首先要有对原话的全部语义信息的领悟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透彻理解原文的能力。其次要有将源语的全部语义信息根据目的语的基本语法规范组织语句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能力。表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的理解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表达的正确。

长期以来,在表达的基本方法上,一直存在着“直译”和“意译”之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并非完全逐字对译的“死译”或“硬译”,而是在忠实于原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即忠实地传达深层结构的同时,又能再现表层的风格。[1]所谓意译,就是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时,也就是说,如果在用与原文语言形式相对应的译文语言形式,也不能忠实地传送原文的思想内容时,就要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不完全保持与原文语言相对应的语言形式。但并非偏离原作含义,或甚至完全脱离原作思想内容的“胡译”或“乱译”,而只是在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同时,没有保持原文语言上的特色;即忠实地传达深层结构的同时,没有保持原文语言上的特色。

直译法来自语言上的共性,意译法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前提下,译文语言形式与原文语言形式完全对等的现象是有的。[2]一般说来,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直译法;如果不是这样,就要采取意译法。直译与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既没有绝对的直译,也没有绝对的意译。直译法或意译法的运用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忠实、通顺、易懂”的限度,极端的直译、极端的意译都是不行的。总之,直译与意译都要求做到“信”与“达”。

在翻译史上,虽然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之争,但大多数人是主张直译、意译兼顾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忠实地传送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不矛盾。所以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我国的林语堂、陈西滢、朱光潜等人就主张不应分什么“直译”、“意译”。这就是所谓翻译法的“一元论”。持这种主张的理由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一个意思只有一种最精确的说法,换一种说法意味就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必须尽量保持与原文相对等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因此,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一切译文都应该既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又能确切表达原文中所有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直译和意译固然不可能,也不必严格区分,但必须看到既然两种语言形式的差异是客观事实,也就必然会有“强调尽量表达原文的语言形式”和“强调充分体现译文的语言习惯”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美国现代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这种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他提出了所谓的“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的翻译分针。[3]换句话说,就是不把着眼点放在两种语言的对比上,而放在译文读者的感受上,也就是把重点放在“译文和原文对读者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上”。所以这种“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的翻译就不限于一种译法,而要求从各种可能的译法中挑出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这样,不管是直译法,还是意译法,主要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和应有的效果,就是最好的翻译方法。“灵活对等”的翻译法,也就是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前提下,直译与意译交互使用或协调使用的方法。

三、直译和意译的具体例子

以形象生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成语、习语为例。这时,只要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一般都采用直译的方法把原来的形象和色彩在原文中保留下来。这对于表达原文的风格具有重大的意义。好的直译又往往是一种新的创造和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它是在译文语言里已有的词汇、语法等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例如“猫哭老鼠”,虽然在英语中可以借用到to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掉泪),但情况许可时宁可直译为“The cat weeps over the mouse.”。在处理经典著作和民族或地方特色较浓厚的作品时尤其应当如此。看下面的例子。

1.“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三国志演义》52回),译为“The woman was dressed entirely in white silk and her beauty was such as to overthrow cities and ruin states...”,“倾国倾城”为称誉美人之词,直译为to overthrow cities and ruin states,生动有力,可与《圣经》中“雅歌”第6章的Thou art beautiful my love,as Tizah comedy as Jerusalem,terrible as an army with banners.(我的佳偶啊,你美得如得撒,秀得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媲美。)

2.“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暴风骤雨》,上册,第6章)。译为:Escape?But his home and property can’t escape.‘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和尚和庙是我国民间较熟悉的东西,译文富有民族特色。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译文为:How can one get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iar?这虽和英语成语“no venture,no gain”意思虽相似,但形象却生动得多。

上面所举的例子,既能保持原文的形象,又正确地把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

我们知道成语、习语和一般词汇不同,有它独特的结构和表达形式。很多时候直译很难达意。鲁迅先生是极力主张直译的,但并没有把直译和意译对立起来。他说“直译也要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可见直译是要看条件的。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只好意译。成语、习语用意译,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对已失去形象的成语、习语多采用意译法。②形象并非消失,但难以直译的成语、习语也用意译的方法来处理。③在结构上或语法上仍然保留古代汉语特点的成语、习语,往往用意译法把其精神传代出来。

4.“节上生枝”(出自《朱子语录》)。朱子用节上生枝使“随语生解”的意思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但今天由于引用多了,节上生枝的形象已完全消失,译为外文时只好意译为cause complications。

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把一个成语、习语、句子全直译过来有语病,全部意译又没有必要。这时应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起来的办法。如:“怨声载道”,“怨声”可直译为fill the road,“载道”只能意译为everywhere,合起来为:voices of discontent are heard everywhere。又如:“垂着一尺的涎水”可译为:mouth waters,但“一尺”不能直译为:one foot,只能意译为:copiously,合起来为:the mouth waters copiously。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理论不是教条,不能生搬硬套。译者要根据原作语言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译作语言与原作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型、习惯用法等方面的异同,采用不同的直译、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忠实地、巧妙地、生动地把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尽可能使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与原作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孙海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上一篇:英语词汇多义化的认知阐释 下一篇:翻译式预制语块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