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心理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22-07-20 11:44:51

创新心理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渗透到各项学生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健全工作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近年来,学校党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三是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先后投资20余万元配备或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四是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目前,学校共有23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其中有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职业指导师、2名心理测量师,他们长期从事教育心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校还从焦作市精神病院等单位聘请了17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担任兼职心理咨询师,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在各系(部、院)建立了一支由80人组成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五是在各级团学组织和各教学班设立心理专干和心理委员,负责协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学系(部、院)――年级――班级”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坚持“全员参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学校把大学生心智健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目标,在坚持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心理普查、团体心理辅导和咨询、个体心理辅导和咨询、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四个重点,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生活、成长成才。

一是坚持全员普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格健康测试,为全体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与系(部、院)结合建立详细的纸质档案资料,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训练。近3年来,学校共组织学生开展300余次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有4000余名学生接受训练。

三是因材施教,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矛盾、恋爱冲突、情绪不稳、行为失控、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等的学生高度关注,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2006年以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共接待学生个体心理咨询927人,咨询次数达2534次。

四是防患未然,发挥危机干预机制的作用。对排查出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采取校系关注、班主任及辅导员关爱、心理咨询中心干预的方法,平时依靠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对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辅导员对有危机倾向的学生实施日常心理干预,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协调学生干部、任课教师、宿管人员共同开展心理引导。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根据测量结果向学工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协助进行跟踪和监控,为具有危机倾向的学生提供直接的心理治疗。近年来,通过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学校成功对10多名有自杀倾向、暴力倾向、极度抑郁的学生采取了综合教育措施,确保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

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学校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合理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教育、心理类公修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加强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干扰的方法。三是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分段教育。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专业选择、恋爱交友、职业规划、就业择业等问题上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针对一年级新生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迎新心理咨询服务台”,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等课程,安排系(部、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活动,并通过举办“大一新生,如何做个好‘室友’”“走近你我他”等专题讲座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针对二年级学生在恋爱交友、专业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举办“认识挫折、应对挫折,打造健康心理”等专题讲座,开展“在爱的十字路口”“通往心底的路”等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感情和学习。针对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普遍感到焦虑、彷徨的特征,学校举办“换一种心情去生活――漫谈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等心理沙龙活动和讲座,联合校内外心理专家开设求职择业心理咨询服务台,并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以及学校往届优秀毕业生作就业专题报告,缓解毕业生过度紧张或不知所措的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平和、务实的心态脚踏实地,理智选择工作岗位。

坚持“全方位渗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

一是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运用心理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转变单纯依靠压制、命令等管理学生的方法,主动帮助学生化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挫折,积极引导学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防止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行为和心理问题。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学校建立了校园心理服务网站,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拓宽了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学校还充分发挥校报、橱窗、板报、阳光心理互助协会的作用,积极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从2005年起,校党委把每年5月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现场咨询与测量、专题讲座、专题周末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积极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有效地推动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作者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责编:一 木

上一篇:郑州大学:全面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建文化校园 育创新人才